普陀洛迦山志
格式:PDF
费用:3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普陀洛迦山的观世音菩萨本迹、佛国风貌、教况、寺院、名僧、文物古迹、文献、诗颂等。
内容时限:
0000-1997
出版时间:
1999年11月
目录
封面
普陀洛迦山志
《普陀洛迦山志》编纂人员名录
图片
--
江泽民同志视察普陀山
--
李鹏同志视察普陀山
--
朱镕基同志视察普陀山
--
李瑞环同志视察普陀山
--
刘少奇同志视察普陀山
--
叶剑英同志视察普陀山
--
杨尚昆同志视察普陀山
--
彭德怀同志视察普陀山
--
贺龙、罗荣恒同志视察普陀山
--
郭沫若同志视察普陀山
--
胡耀邦同志视察普陀山
--
乔石同志视察普陀山
--
阿沛·阿旺晋美同志视察普陀山
--
李德生同志视察普陀山
--
赵南起同志视察普陀山
--
苏步青同志视察普陀山
--
观音三十二应身
--
普济寺大圆通殿毗卢观音
--
千手千眼观世音
--
紫竹林神院缅甸白玉观音
--
梵音洞庵鳌鱼观音
--
伴山庵十一面观世音菩萨
--
如意轮观世音菩萨
--
大乘庵圣观世音菩萨
--
洛迦山净瓶观音
--
马头观音
--
鳌鱼观音
--
千手观音
--
九华山地藏菩萨
--
普陀山观音菩萨
--
五台山文殊菩萨
--
峨眉山普贤菩萨
--
南海观音铜像
--
法雨寺九龙殿海岛观音
--
祥慧庵西方三圣立像
--
紫竹林禅院三圣殿内西方三圣坐像
--
妙湛塔五百罗汉朝观音浮雕
--
圆通庵大殿铜质观音坐像
--
南海观音大厅二楼观音堂内三十三观音铜像
--
杨枝庵内唐阎立本画杨枝观音碑
--
正山门
--
磬陀石
--
梅岑山
--
西天门
--
佛国东南隅
--
潮音洞、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全景
--
潮音洞近景
--
梵音洞
--
朝阳洞
--
梵音洞近景
--
仙人井
--
观音跳(眺)
--
灵佑洞(炼丹洞)
--
观音古洞
--
南山风景区
--
南天门
--
说法台石
--
二龟听法石
--
心字石
--
百步沙海滨浴场
--
海岸牌坊
--
多宝塔(太子塔)
--
南海观音石坊
--
普济寺石坊
--
法雨寺石坊
--
洛迦山妙湛塔(五百罗汉塔)
--
洛迦山石坊
--
莲花池(海印池)
--
莲池夜景
--
菩萨墙
--
水寿桥
--
普济寺照壁
--
法雨寺九龙壁
--
师石亭
--
法雨寺、千步沙
--
佛国日出
--
达摩峰
--
云扶石、海天佛国石
--
灵鹫峰
--
天柱峰
--
短姑圣迹
--
白华山
--
观音阁(观日阁)
--
西方船
--
一叶扁舟石
--
洛迦山妙湛塔照壁
--
“海上卧佛”洛迦山
--
大乘庵卧佛(长9米)
--
南海观间远眺
--
洛迦山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浮雕壁廊
--
慧济寺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浮雕壁廊
--
普陀山寺院修复开放十周年剪彩仪式
--
妙善方丈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
舟山市市长彭国镇讲话
--
宴请海内外来宾
--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讲话
--
妙善方丈升座仪式
--
参加盛典的海内外来宾
--
普陀山佛学院98级学僧开学典礼
--
讲经
--
佛协及各寺院执事等人朝拜国内名山大刹
--
传威
--
杨枝庵(颐养堂)
--
诵经
--
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暨全国佛教刊物资讯工作会议
--
佛事活动
--
台湾地区李斯达先生向佛协代表团赠送礼品
--
九世班禅朝礼普陀山
--
九世班禅
--
妙善方丈、王德明副会长等访问台湾地区
--
十世班禅朝礼普陀山
--
本山道生、普净、智禅等法师出访菲律宾
--
本山道生、净旻、会闲法师出访法国
--
紫竹林禅院佛像开光典礼
--
演权法师等陪同老年人僧人参观普陀山第四大寺建址
--
佛协领导参加教师节慰问活动
--
西哈努克亲王朝礼普陀山
--
戒忍法师主法普照讲寺开光
--
1998年圆职茶话会
--
妙善、明旸、真禅等法师出访美国
--
妙善、惟航等法师出席中、日、韩三国佛教代表会
--
台湾印顺导师(后排)问访普陀山
--
妙善方丈在香港主法志莲净苑开光仪式
--
普陀山佛教代表团在日本参加“日本国中国观音灵场会”开创十五周年纪念法会
--
参加正法明如来铜殿上梁法会的本山众尼师
--
学习电脑
--
南海观音广场全景
--
南海观音奠基典礼
--
专程来山参加奠基法会的海外华侨
--
普陀山佛教普济医院奠基典礼
--
南海观音圣像石膏模型
--
南海观音功德厅
--
大士金容熔入黄金6500克
--
大士金容一次性浇铸成功
--
科技人员精心研究铸造工艺
--
建设中的南海观音铜像钢骨架
--
妙善法师在工地和技术人员研究工程
--
走访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
--
南海观音开光法会
--
妙善方丈主法南海观音开光
--
戒忍法师主持南海观音开光法会
--
普陀山正法明如来铜殿落成剪彩典礼
--
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法师在南海观音开光法会上讲话
--
舟山市委统战部副副部长刘达忠先生在佛协年终总结大地上讲话
--
普陀山佛协第三届代表会议
--
妙善法师、惟航法师等佛协领导与普陀山管理局余志祥局长踏看普陀山第四大寺建址
--
普济寺大圆通殿
--
普济寺藏经楼
--
普济禅寺
--
法雨禅寺
--
法雨寺御碑殿
--
慧济寺大雄宝殿
--
慧济寺观音宝殿
--
慧济禅寺
--
梅福禅院
--
紫竹林禅院
--
杨枝禅院
--
伴山禅院
--
祥慧禅院
--
慈云禅院
--
常乐禅院
--
西方净苑
--
梵音洞禅院
--
洛迦山圆通禅院
--
福泉禅林(佛学院)
--
灵石禅院
--
不肯去观音院
--
西方净苑念佛堂
--
宋.真歇清了禅师
--
宋.大川普济禅师
--
元.一山一宁禅师
--
元.孚中怀信禅师
--
元.古鼎祖铭禅师
--
明.一先乘真表禅师
--
明.寂庵如迥禅师
--
明.朗彻性珠禅师
--
清.潮音通旭禅师
--
清.绎堂心明禅师
--
民国.了余广导禅师
--
唐.慧锷大师
--
太虚法师
--
印光法师
--
圣一法师
--
水惺法师
--
参加普陀山寺院修复十周年开光典礼的国内外高僧大德
--
印顺导师
--
觉光法师
--
寿冶法师
--
戒忍法师
--
妙善法师
--
吴昌硕『水仙风格石精神』
--
明万历三十九年敕谕普陀山镇海禅寺圣旨
--
钦赐瓷钵
--
御赐玉印(1)
--
御赐玉印(2)
--
彩玉卧佛
--
珍珠塔
--
释迦牟尼雪山修道像(印度)
--
竹禅人物画
--
贝叶经
--
虚谷“三清图”
--
日本铜屏佛像
--
三佛云游玉屏
--
刘海粟“鱼乐画”
--
唐寅“佳人执扇图”
--
《椤严经》字塔(由77036个小楷字组成)
--
明万历二七年御碑
--
南海观音大厅铜雕功德碑
--
清康熙御碑
--
紫竹林山门两边镂雕石窗(选一)
--
清雍正御碑
--
伴山庵“佛七会”碑
--
宋炼丹洞碑
--
五祖碑
--
董其书“入三摩地”碑
--
南海观音功德厅大型黄杨木雕“短姑圣迹”
--
南海观音功德厅大型彩玉浮雕“莲池夜月”
--
南海观音功德厅大型黄杨木雕“蓝公护法”
--
南海观音功德厅大型彩玉浮雕“朝阳通日”
--
慧济寺“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序”碑
--
南海观音广场西面“玄奘西游”溪雕(选一)
--
妙湛塔院飞天浮雕
--
明万历“禁止舍身燃指”碑
--
慧济寺“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浮雕(选一)
--
清康熙御书诗碑
--
三圣禅院碑
--
正趣亭“海上仙山”碑
--
西方净苑汉白玉《十六观经》浮雕
--
普济寺唐熊源先生功德碑
--
梅鼎金沙
--
朝阙玉柱
--
达摩峰“瀛洲界”
--
潮音洞“抗倭石刻”
--
天柱峰
--
鹫岭慈云
--
天磊峰
--
会仙峰
--
震旦第一佛国
--
普陀岩
--
朝阳古洞
--
史浩“真歇泉”篆额
--
灵鹫峰西崖明万年历石刻
--
灵一泉
--
南天门石刻
--
空有境
--
无畏石“海天春晓”
--
周应宾手迹
--
一山一宁禅师手迹
--
大川普济禅师手迹
--
邵辅忠手迹
--
周应宾手迹
--
邵辅忠手迹
--
圆照长老手迹
--
孙中山《游普陀志奇》
--
郭沫若《访普陀山》诗
--
康有为《游普陀》诗
--
文徽明手迹
--
董其昌书妙庄严路石联
--
普济寺大圆通殿内楹联
--
双泉庵内石额
--
董其昌书“磐陀庵”石额
--
普济寺大圆通殿内楹联
--
法南寺清康熙御书“修持净业”匾
--
普济寺清康熙御书“普济群灵”匾
--
香林庵“慈航普渡”匾
--
普济寺“万德庄严”匾
--
普济寺清康熙御书“狮子窟”匾
--
普济寺“雨花成瑞”匾
--
南海观音功德厅刘承闿书铜联
--
南海观音功德厅赵朴初书铜联
--
南海观音功德厅戒忍法师书铜联
--
法雨寺“九龙宝殿”匾
--
清康熙御书“海月常辉”额
--
清圆通庵“怀海室”匾
--
赵朴初赋题《谒金门》词
--
善男信女乘轿朝山(摄于民国十八年)
--
普陀山管理局(磐陀庵)
--
孙中山访游普陀山
--
龙沙隧道
--
佛顶山索道
--
董建华访游普陀山
--
包玉刚访游普陀山
--
莲花洋上朱家尖海峡大桥
--
息末小庄
--
轮船码头
--
普陀山大酒店
--
普陀山佛教普济医院
--
天竺水库
--
妙善大和尚与本志编者王连胜居士
--
参加1994年5月24日《普陀洛迦山志》第一次评审会议人员合影
--
1998年2月16日在普济寺召开《普陀洛迦山志》第二次评审会议
--
二审会议,左起:章凤池、净旻、王连胜、王玉亮
--
戒忍法师挥毫
--
二审会议,左起:刘达忠、妙善、魏桥
--
编者正在认真编写本志
--
二审会议,左起:俞福海、王志邦、陈渭民、王道兴、邬永昌、王德明
--
编纂工作人员,右起:林克智、章凤池、冯如贤
--
普陀山遥感图
--
普陀山全图
--
普陀山平面图
--
普陀山古树名木分布图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目录
卷一 观世音菩萨本迹
--
第一章 名号
----
第一节 译名
----
第二节 释名
----
第三节 别称与密号
--
第二章 修证
----
第一节 因修
----
第二节 果证
--
第三章 法门
----
第一节 悲行解脱法门
----
第二节 大智观照法门
----
第三节 神咒益世法门
----
第四节 礼念救度法门
----
第五节 观想往生法门
--
第四章 应化
----
第一节 圣观世音菩萨
----
第二节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第三节 马头观世音菩萨
----
第四节 十一面观世音菩萨
----
第五节 如意轮观世音菩萨
----
第六节 准胝观世音菩萨
----
第七节 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
----
第八节 其他观世音菩萨
----
第九节 观音曼荼罗
--
第五章 灵异
卷二 佛国风貌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位置地貌
----
第二节 气象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植被
----
第六节 动物
--
第二章 山峰岩石
----
第一节 山
----
第二节 峰
----
第三节 岩
----
第四节 石
--
第三章 洞门沙礁
----
第一节 洞
----
第二节 门
----
第三节 沙
----
第四节 礁
--
第四章 岙湾岭境
----
第一节 岙
----
第二节 湾
----
第三节 岭
----
第四节 境
--
第五章 涧泉潭井池洋
----
第一节 涧泉
----
第二节 潭井池
----
第三节 莲花洋
--
第六章 亭塔坊照壁
----
第一节 亭
----
第二节 塔
----
第三节 坊
----
第四节 照壁
--
第七章 香道 古桥
----
第一节 香道
----
第二节 古桥
--
第八章 洛迦山
--
第九章 古树名木花卉
----
第一节 古树名木
----
第二节 花卉
卷三 教 况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始兴
----
第二节 宋元
----
第三节 明代
----
第四节 清代
----
第五节 民国时期
----
第六节 解放后
--
第二章 宗派
----
第一节 禅宗
----
第二节 净土宗及其他宗派
--
第三章 法务活动
----
第一节 观音香会
----
第二节 佛诞 祭祀 开光
----
第三节 课诵斋会
----
第四节 讲经 说法 传戒
----
第五节 专门佛事
--
第四章 组织 规制
----
第一节 普陀山佛教协会
----
第二节 历代规制
----
第三节 现行规制
----
第四节 三统一管理制度
----
第五节 宣教弘法
--
第五章 僧伽教育
----
第一节 僧教育会
----
第二节 僧校
----
第三节 普陀山佛学院
----
第四节 僧伽培训班
--
第六章 寺院经济
----
第一节 地产
----
第二节 檀施
----
第三节 慈善事业
----
第四节 僧尼生活
--
第七章 建设
----
第一节 寺庵建设
----
第二节 南海观音和普济医院创建
--
第八章 友好往来
----
第一节 与日本友好往来
----
第二节 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
----
第三节 与港澳台地区友好往来
卷四 寺 院
--
第一章 三大寺
----
第一节 普济禅寺
----
第二节 法雨禅寺
----
第三节 慧济禅寺
--
第二章 庵院
----
第一节 历代兴废
----
第二节 已修复开放庵院
----
第三节 未修复开放庵院
----
第四节 拆圮庵院
----
第五节 祠堂
--
第三章 茅篷
--
第四章 下院田庵别院
----
第一节 下院田庵
----
第二节 别院
卷五 名 僧
--
第一章 本山名僧
----
第一节 唐至元代
------
慧锷
------
真歇
------
宏智
------
大休
------
自得
------
闲云
------
大川
------
梦窗
------
思溪
------
玠禅师
------
东洲永
------
东岩
------
一山一宁
------
如律
------
孚中
------
古鼎
------
大千
----
第二节 明代
------
大基
------
祖芳
------
淡斋
------
普贤
------
本空
------
无瑕
------
真松
------
一乘
------
大智
------
天然
------
密藏
------
云峰
------
寂庵
------
逊吾
------
善光
------
宝莲
------
宝光
------
无念
------
奇峰
------
三藏
------
万容
------
昱光
------
玉堂
------
无边
------
郎彻
------
宝峰
------
通贤
------
道山
------
弘礼
------
履端
------
清矶
------
寂住
------
文玉
------
文元秀
------
正明
------
无凡
----
第三节 清代
------
明如德
------
贯介
------
普授
------
智玉
------
海文
------
敬云
------
续章
------
明意
------
善周
------
明益
------
公闇
------
道衡
------
别庵
------
扣平
------
无诤
------
行悦
------
通元
------
手量
------
潮音
------
古心
------
海安
------
绎堂
------
大晓
------
自修
------
正音
------
玉峰
------
震六
------
洞彻
------
云启
------
通哲
------
通冥
------
见(工)
------
乐道
------
法泽
------
中赞
------
鉴堂
------
梦兰
------
远辉慧
------
云中龙
------
在经
------
恒学
------
登泉
------
超尘
------
承德
------
融通
------
月中桂
------
贤良
------
鸿昆
------
海南性
------
顶超
------
玉峰
------
定智果
------
信真
------
仁光
------
立山
------
化闻
------
净守
------
慧根
------
净禅
------
德清
------
觉道
------
慧源
------
开霁
------
坤宝
------
广学
------
僧宝头陀
----
第四节 民国后
------
开如
------
了余
------
印光
------
昱山
------
太虚
------
广通
------
真达
------
莹照
------
善余
------
珍道
------
化珦
------
尘空
------
印顺
------
根造
------
深日
------
圆照
------
宣化
------
性海
----
第五节 妙善大和尚行述
--
第二章 朝山名僧
----
哲魁
----
蕴空
----
达观
----
守庵
----
象先
----
妙峰
----
传灯
----
隐元
----
无能
----
弘礼
----
木陈
----
性聪
----
法幢
----
自戒
----
海宝
----
广博
----
晓柔
----
幻人
----
虚云
----
通智
----
虚谷
----
竹禅
----
谛闲
----
来果
----
道阶
----
弘一
----
十九世章嘉
----
九世班禅
----
默如
----
宏明
----
显明
----
静权
----
图桑丹批
----
煮云
----
真华
----
喜铙嘉措
----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
寿治
----
圣一
----
大光
----
印实
----
乐渡
----
诚祥
----
宏船
----
明旸
----
妙湛
----
海灯
----
广洽
----
定因
----
丹羽廉芳
----
正果
----
仁德
----
觉光
----
元果
----
永惺
----
传闻
----
无空
----
净慧
卷六 文物 古迹
--
第一章 佛教文物馆
--
第二章 重点文物
----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 其他重要文物
--
第三章 碑刻
----
第一节 现存碑刻
----
第二节 轶碑
--
第四章 摩崖石刻
----
第一节 文字石刻
----
第二节 佛像图案
--
第五章 古遗迹
卷七 文 献
--
第一章 序跋
----
第一节 历代祖师著述序
----
第二节 其他序跋
--
第二章 记
----
第一节 名山记事
----
第二节 游记
--
第三章 疏铭传表
----
第一节 疏铭
----
第二节 传表
--
第四章 历代山志
--
第五章 游览读物
----
第一节 导游读物
----
第二节 图片画册
--
第六章 民间文学
--
第七章 影视片
卷八 诗 颂
--
第一章 诗词歌赋
----
第一节 礼赞大士
----
第二节 佛国题咏
----
第三节 寺庵补壁
----
第四节 述事抒怀
----
第五节 赋赠师友
--
第二章 联额
----
第一节 楹联
----
第二节 匾额
卷九 朝山揽胜
--
第一章 发展简况
--
第二章 景观景区
--
第三章 基础设施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邮电
----
第三节 供水 供电
----
第四节 食宿
----
第五节 纪念品
----
第六节 旅游企业
----
第七节 文化娱乐
--
第四章 莅山名人
----
安期生
----
梅福
----
葛洪
----
王舜封
----
徐竞
----
黄龟年
----
史浩
----
史弥远
----
陆游
----
刘赓
----
赵孟(兆页)
----
黄溍
----
忠宣王
----
吴莱
----
王天助
----
刘仁本
----
盛熙明
----
丁鹤年
----
袁珙
----
宋濂
----
汤和
----
张信
----
解缙
----
陈献章
----
万表
----
文徵明
----
俞大猷
----
李文进
----
沈明臣
----
李攀龙
----
汪镗
----
胡孝
----
徐景星
----
刘(鹮)
----
梅魁
----
侯继高
----
屠隆
----
宋应昌
----
陆光祖
----
龙德孚
----
沈一贯
----
冯梦祯
----
黄永燧
----
张随
----
尹应元
----
何士晋
----
陶望龄
----
周应宾
----
刘炳文
----
徐如翰
----
薛三才
----
薛三省
----
龙膺
----
王(禾犀)登
----
周应治
----
余寅
----
李耘
----
邵辅忠
----
徐弘祖
----
陆宝
----
朱国桢
----
张可大
----
何汝滨
----
陈继儒
----
董其昌
----
张岱
----
裘兆锦
----
张煌言
----
吴钟峦
----
沈宸荃
----
苏若霖
----
周西
----
黄大来
----
蓝理
----
沈良锡
----
高士奇
----
缪燧
----
裘琏
----
朱谨
----
万言
----
李暾
----
吴瞻泰
----
万斯同
----
施世骠
----
孙文成
----
曹宜
----
劳之辨
----
全祖望
----
黄应熊
----
王玑
----
袁枚
----
曹伟皆
----
祝德风
----
姚燮
----
厉志
----
朱绪曾
----
魏源
----
彭玉麟
----
高鹤年
----
王亨彦
----
周庆云
----
丰子恺
----
王震
----
孙中山
----
柳亚子
----
郁达夫
----
康有为
----
蒋介石
----
吴昌硕
----
李根源
----
赵恒惕
----
刘海粟
----
巴金
----
沈醉
----
吴迈
----
钟观光
----
虞洽卿
----
马连良
----
杜月笙
----
李烈钧
----
黄元秀
----
蒋经国
----
丁治磐
----
王梓良
----
何志浩
----
徐向前
----
陈叔通
----
彭德怀
----
刘伯承
----
陈赓
----
刘少奇
----
叶剑英
----
李维汉
----
贺龙
----
罗荣恒
----
许世友
----
郭沫若
----
罗瑞卿
----
苏振华
----
彭冲
----
华罗庚
----
苏渊雷
----
胡耀邦
----
万云骏
----
霍士廉
----
黄正清
----
苏步青
----
韩克华
----
陈安羽
----
王芳
----
杨得志
----
马济川
----
孔令伟
----
余秋里
----
刘华清
----
陈慕华(女)
----
伍务之
----
钱伟长
----
周而复
----
赵朴初
----
谷牧
----
朱学范
----
黄华
----
黄镇
----
李铁映
----
乔石
----
姬鹏飞
----
宋任穷
----
马文瑞
----
杨静仁
----
洛桑
----
吴学谦
----
王任重
----
宋健
----
李瑞环
----
阿沛·阿旺晋美
----
江泽民
----
吴邦国
----
黄菊
----
秦基伟
----
王恩茂
----
李岚清
----
朱镕基
----
杨汝岱
----
王光英
----
吴阶平
----
李贵鲜
----
李沛瑶
----
刘澜涛
----
丁关根
----
朱穆之
----
钱正英
----
迟浩田
----
张震
----
田纪云
----
江华
----
李德生
----
杨尚昆
----
李鹏
----
钱其琛
----
董寅初
----
孙孚凌
----
费孝通
----
司马义·艾买提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治安消防
----
第四节 园林沙景
----
第五节 文教卫生
----
第六节 产业结构
大事记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