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安县抗震救灾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客观记述安县地震灾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及辽宁对口支援工作。
内容时限:
2008-2011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灾情
--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地震监测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地震监测
--
第二章 地质灾害与次生灾害
----
第一节 地质灾害
----
第二节 次生灾害
--
第三章 人员伤亡
----
第一节 因灾死亡及失踪
----
第二节 因灾受伤
--
第四章 房屋财产损失
----
第一节 房屋损毁
----
第二节 财产损失
--
第五章 生态环境灾情
----
第一节 植被
----
第二节 水文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千佛山自然保护区
--
第六章 基础设施灾情
----
第一节 交通设施
----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及通信设施
----
第三节 邮政设施
----
第四节 电力设施
----
第五节 市政公用设施
----
第六节 石油和天然气设施
----
第七节 水利设施
--
第七章 工业灾情
----
第一节 县属工业
----
第二节 工业园区
----
第三节 重点企业
--
第八章 农业灾情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林业
----
第五节 农村沼气
--
第九章 商贸业、金融业和建筑业灾情
----
第一节 商贸业
----
第二节 金融业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十章 党政机关和社会事业设施灾情
----
第一节 党政机关设施
----
第二节 教育设施
----
第三节 医疗卫生设施
----
第四节 科技设施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
第六节 社会福利设施
--
第十一章 文化产业损失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设施
----
第二节 文化遗产
--
第十二章 旅游产业损失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三节 罗浮山温泉度假区
----
第四节 白水湖风景区
----
第五节 寻龙山风景区
--
第十三章 乡镇灾情
----
第一节 极重灾乡灾情
----
第二节 其他乡镇灾情
第二篇 抢险救灾
--
第一章 组织指挥
----
第一节 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安县指挥抗震救灾
----
第二节 中央军委、解放军总装备部领导在安县指挥抗震救灾
----
第三节 省、市领导指挥安县抗震救灾
----
第四节 安县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
第二章 救援
----
第一节 县内力量救援
----
第二节 县外力量救援
--
第三章 抢救生命财产
----
第一节 抢救生命
----
第二节 抢救保护财产
--
第四章 临时安置
----
第一节 受灾群众安置
----
第二节 学生安置
--
第五章 抢修基础设施
----
第一节 交通设施
----
第二节 通信设施
----
第三节 应急供电和抢修电力设施
----
第四节 供水设施
----
第五节 广播电视设施
----
第六节 特种设备
--
第六章 新闻宣传与文艺慰问演出
----
第一节 新闻宣传
----
第二节 文艺慰问演出
--
第七章 次生灾害防治
----
第一节 河道、水库隐患防治
----
第二节 地质灾害隐患防治
----
第三节 高危建筑排险
--
第八章 雏护稳定
----
第一节 维护治安秩序
----
第二节 稳定市场
----
第三节 处置突发事件
----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五节 守护重点目标
--
第九章 救援保障
----
第一节 监测、评估
----
第二节 资金物资和运输保障
----
第三节 政策保障
第三篇 医疗防疫
--
第一章 组织部署
----
第一节 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
----
第二节 卫生系统组织实施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
第二章 医疗卫生救援
----
第一节 国家医疗卫生救援
----
第二节 军队和武警部队医疗卫生救援
----
第三节 省、直辖市医疗卫生救援
----
第四节 台湾医疗卫生救援
----
第五节 国际医疗救援
----
第六节 县内医疗卫生救援
--
第三章 医疗救治
----
第一节 现场紧急救治
----
第二节 县内救治
----
第三节 转送外地治疗与康复返乡
----
第四节 心理治疗
--
第四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
第二节 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
第三节 环境卫生处理
----
第四节 动物卫生防疫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
第五章 医疗卫生服务恢复
----
第一节 恢复医疗服务秩序和能力
----
第二节 恢复防疫服务秩序和能力
--
第六章 救援后勤保障
----
第一节 医疗后勤倮障
----
第二节 防疫后勤保障
----
第三节 安全保障
第四篇 赈灾
--
第一章 组织发动与管理
----
第一节 组织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救助政策
--
第二章 捐赠
----
第一节 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队捐赠
----
第二节 省、自治区捐赠
----
第三节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捐赠
----
第四节 香港、台湾捐赠
----
第五节 国际社会捐赠
----
第六节 省内捐赠
----
第七节 县内单位捐赠
----
第八节 特殊党费捐赠
----
第九节 接收个人捐赠
--
第三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资金使用
----
第三节 物资使用
--
第四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监管
----
第一节 监管机构
----
第二节 监管
--
第五章 灾区群众生活
----
第一节 生活救助
----
第二节 受灾群众安置
----
第三节 危房鉴定
----
第四节 市场供应
----
第五节 文化生活
--
第六章 灾区重要民政事务
----
第一节 抚慰活动
----
第二节 地震伤残人员康复
----
第三节 “三孤”人员安置
----
第四节 劳动就业
----
第五节 社会保险
----
第六节 遗体处理
----
第七节 行政区划调整
第五篇 灾后重建
--
第一章 组织领导
----
第一节 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
----
第二节 灾后重建I作机构
--
第二章 重建政策
----
第一节 灾后重建政策
----
第二节 移民安置
--
第三章 重建总体规划
----
第一节 总体思路
----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设施布局
----
第三节 城镇体系布局
----
第四节 城乡住房建设布局
----
第五节 产业发展布局
----
第六节 基础设施布局
----
第七节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
第四章 住房重建
----
第一节 资金补助与组织实施
----
第二节 农村住房重建
----
第三节 城镇住房重建
--
第五章 工业重建
----
第一节 县属工业
----
第二节 主要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园区
--
第六章 农业重建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种植技术服务体系
----
第三节 畜牧良种繁育体系
----
第四节 生态修复
----
第五节 农村沼气
----
第六节 土地利用
--
第七章 交通运输重建
----
第一节 交通运输重建布局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汽车客运站
--
第八章 文化旅游重建
----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第二节 文物保护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重建感恩碑刻
----
第四节 广播影视设施
----
第五节 新闻出版设施
----
第六节 体育设施
----
第七节 旅游设施
--
第九章 教育科技重建
----
第一节 学校重建
----
第二节 教育管理和科研机构重建
----
第三节 科学技术重建
--
第十章 医疗卫生重建
----
第一节 医疗卫生重建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医院一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机构
----
第四节 其他医疗、卫生防疫管理机构
----
第五节 心理康复工程
--
第十一章 电力和信息产业重建
----
第一节 电力工程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通讯
--
第十二章 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
----
第一节 农村商贸网点
----
第二节 城区商贸重点项目
----
第三节 粮油储备库恢复建设
--
第十三章 防灾减灾重建
----
第一节 监测预警
----
第二节 灾害风险治理
----
第三节 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
--
第十四章 外来支援
----
第一节 河南省援建
----
第二节 香港特区政府援建
----
第三节 特殊党费援建
----
第四节 红十字会援建
----
第五节 台湾法鼓山慈善基金会援建
----
第六节 其他援建
--
第十五章 实施保障
----
第一节 组织协调
----
第二节 资金管理与审计
----
第三节 中期评估与规划调整
----
第四节 价格监管
----
第五节 灾后恢复重建总结分析
第六篇 辽宁对口援建
--
第一章 对口援建决策部署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决策部署
--
第二章 援建项目体系
----
笫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项目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四节 资金监管
--
第三章 城乡住房及城镇基础设施
----
第一节 农村住房
----
第二节 城镇廉租住房
----
第三节 县城道路
----
第四节 晓坝镇异址重建项目
--
第四章 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农业综合项目援建
----
第二节 农村道路设施
--
第五章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第一节 教育项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项目
----
第三节 文化项目
----
第四节 社会福利项目
--
第六章 园区项目
----
第一节 安县工业园区
----
第二节 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
--
第七章 人力与智力建设
----
第一节 劳动生产技能培训
----
第二节 教育培训
----
第三节 医疗技术培训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培训
----
第五节 干部双向挂职
----
第六节 其他人力智力支援
--
第八章 其他类项目
----
第一节 防震减灾项目
----
第二节 费用性项目
--
第九章 辽宁安县对口合作
----
第一节 辽宁安县对口合作成果
----
第二节 辽宁安县对口合作框架协议
第七篇 英模人物和英雄(先进)集体
--
第一章 英模人物
----
第一节 英模传
----
第二节 英模简介
----
第三节 英模表
--
第二章 英雄(先迸)集体
----
第一节 英雄(先进)集体简介
----
第二节 英雄(先进)集体表
附录
--
一、文存
--
二、艺文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