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临川,东汉时为临汝县,隋改为临川,明清皆为江西抚州府治。今以临川古郡为中心的周边12个县市,自古以来,就有“才子之乡”、“文献之邦”的美称,是一个人才辈出,文化发达的地区。《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共收录1296人,其中临州区域藉的名家有317人,几占四分之一。在千年的历史流程中,仅临川一县,进士及第者即超过2000人以上。在众多的文化名人中,如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伟大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明代剧坛伟人汤显祖等,他们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光辉史册

出版时间: 199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图片

目录
第一章 临川文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
-- 第一节 悠久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优越的自然环境
-- 第三节 发达的农般经济
第二章 临川文他的特征
-- 第一节 临川文化的渊源及界说
-- 第二节 临川文化的结构
-- 第三节 临川文化的特质
第三章 临川文化的分期
-- 第一节 宋代以前——临川文化发展的准备时期
-- 第二节 宋代——临川文化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 第三节 元代——临川文化的低谷时期
-- 第四节 明代——临川文化的第二个高潮时期
-- 第五节 清至近代——临川文化继续发展时期
第四章 临川文化特征比较
-- 第一节 临川文化与中原文化
-- 第二节 临川文化与吴越文化
-- 第三节 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
第五章 临川文他的开拓者晏殊
-- 第一节 “不负汉廷臣”的一代名相
-- 第二节 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
-- 第三节 诗逾万首的多产作家
-- 第四节 “功名千载下”的开拓者
第六章 世界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
-- 第一节 “荆公新学”的创始人
--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哲学家
-- 第三节 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 第四节 开一代风气的诗坛宗匠
-- 第五节 杰出的散文大家
第七章 哲学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哲学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李觏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陆象山的心学及其影响
-- 第四节 罗汝芳的哲学思想
第八章 文学的发展和兴盛
-- 第一节 文学发展概况和特点
-- 第二节 曾巩及其诗文创作成就
-- 第三节 晏几道和《小山词》
-- 第四节 杨志坚及历代其他文学家
第九章 戏剧的繁荣
-- 第一节 戏剧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宜黄腔和宜黄戏
-- 第三节 盱河戏和采茶戏
第十章 世界文化的巨人汤显祖
-- 第一节 坎坷的人生经历
-- 第二节 进步的思想家
-- 第三节 世界不朽的名剧——《临川四梦》
-- 第四节 著名的诗文大家
第十一章 史学的成就
-- 第一节 史学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方志的繁荣
-- 第三节 曾巩对史学的贡献
-- 第四节 危素、徐奋鹏史学思想及其成就
第十二章 众多的历史文物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 第二节 古代的墓葬和碑刻
-- 第三节 名胜古迹
第十三章 精湛的艺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南丰傩舞
-- 第二节 书法和绘画
-- 第三节 历代建筑和雕刻
第十四章 古代教育发展的盛况
-- 第一节 儒学、书院的发展
-- 第二节 社学、学堂、私塾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的成就
-- 第一节 医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太平寰宇记》和天文地理学
-- 第三节 以金溪为中心的印刷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手工业和冶炼技术一
第十六章 宗教的传人和影响
--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
-- 第二节 道教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基督教的传入
第十七章 临川的语言
-- 第一节 临川音系
-- 第二节 谚语、俗语
-- 第三节 陈彭年和《大宋重修广韵》
第十八章 风俗和特产
-- 第一节 民俗、服食
-- 第二节 节日、习俗
-- 第三节 土特产
第十九章 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及地位
-- 第一节 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临川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附录 《医瘁全书》著录中临川区域学者遗书钞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