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卢沟桥乡卢沟桥村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卢沟桥村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记述卢沟桥村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6年版北京市规划图中丰台区卢沟桥乡卢沟桥村辖域范围。
目录
封面
丰台区卢沟桥乡卢沟桥村志
丰台区卢沟桥乡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卢沟桥村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图片
--
卢沟桥村行政区域图
--
卢沟桥村域图
--
1 位于卢沟桥东桥头的卢沟晓月碑(清乾隆年间)
--
2 1937年7月9日,《东方快报》关于日军炮轰宛平县城的报道
--
3 1937年驻守卢沟桥的国民党29军士兵
--
1 村域内的卢沟古桥
--
2 村域内的宛平城
--
1 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
2 南城墙边纪念抗日英雄的石鼓
--
3 卢沟桥醒狮
--
1 “七·七事变”弹坑遗址
--
2 村域内小清河东桥头的交通岗亭遗迹
--
3 村域内抗战时碉堡遗迹
--
1 村域内的永定河水尺遗迹
--
2 村域内的卢沟铁桥
--
3 与宛平城城墙相邻的民宅
--
4 卢沟桥村刘庄子自然村村内道路
--
1 卢沟桥村抗战纪念林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立纪念林石碑
--
2 位于村域内沙岗自然村的赵登禹将军之墓
--
3 2007年7月5日,卢沟桥事变70周年之际卢沟桥村开展纪念革命烈士活动
--
1 2007年11月29日,丰台区委书记张大力(右排右二)、副书记阎满成(右排右一)等在乡党委书记李杜(左排左三)、乡长吴继东(左排左四)的陪同下到卢沟桥村调研规划情况
--
2 2008年7月1日,丰台区区长李超钢(左五).副区长张建国(左三}等视察晓月湖蓄水工程
--
1 2007年12月5日,丰台区副区长王苏维(二排左三)、卢沟桥乡党委书记李杜(二排左二)和卢沟桥村党总支成员研究村域规划
--
2 2007年6月1 5日,丰台区副区长吕仕杰(右一)在卢沟桥乡党委书记李杜(左二)陪同下视察卢沟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
1 2008年7月24日,卢沟桥乡党委书记李杜(右二)、副书记管洪波(左二)、人大副主席李红霞(右一)到卢沟桥村城北街了解村民生活情况并与村民亲切交谈
--
2 2007年1月13日,卢沟桥乡乡长吴继东(左一),总公司经理孙喜旺(右一)在卢沟桥村现场办公
--
3 2008年8月6日,村机关干部参加在丰台科技园区举行的迎接奥运火炬活动,并与乡党委副书记管洪波(前排右四)合影留念
--
1 2001年卢沟桥乡纪委书记刘守纪(左一)兼任卢沟桥村党总支书记时到天家市场检查安全生产
--
2 1993年9月25日,卢沟桥村党总支书记杨殿芝(左二)、经理田福(右二)等村领导参加在村公所门口举行的纪念计划生育公开信发表13周年活动
--
3 2008年6月24日,卢沟桥村党总支书记郭长顺(左一)在卢沟桥乡党建创新交流大会上发言
--
1 卢沟桥村三套班子成员在办公楼大厅合影
--
2 卢沟桥村党总支班子成员研究村规划问题
--
1 1987年4月23日,区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
2 1992年3月29日,卢沟桥村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
--
3 2009年1月11日,卢沟桥村召开村民代表、股东代表大会
--
1 2004年9月24日,召开土地确权确股大会
--
2 2005年12月2日,村民观看股份制农龄榜
--
3 2007年1月8日,卢沟桥村召开“五好文明家庭户”表彰会
--
4 2006年卢沟桥村组队参加丰台区夏日文化广场表演获奖
--
1 1995年9月3日,卢沟桥西秧歌队走上街头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
--
2 1999年9月29日,老年合唱团表演自编节目
--
3 2008年4月30日,卢沟桥村《金色裕民》专刊第一期发行
--
1 2009年2月27日,村党总支在村四楼会议室召开第二次村志编纂座谈会
--
2 2009年2月27日,村党总支成员与参加座谈会的老干部和村志编纂人员合影留念
--
1 2001年成立的卢沟桥天家农贸综合批发市场
--
2 1998年建成的宛平货运服务中心
--
1 1981年成立的卢沟桥村第一构件厂
--
2 卢沟桥村第一构件厂生产的成品构件
--
1 由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综合厂转型的银燕环保设备厂
--
2 2000年建设的卢沟桥千秋渡停车场
--
1 1960年白菜丰收,共青团卢沟桥总支第三分支团员合影
--
2 村属企业砂石场出料现场
--
1 贷款书
--
2 下乡同学与大队干部合影
--
3 土地房产所有证
--
4 下乡同学与大队干部合影
--
5 解放军向城南街借物单据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自然村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植物与动物
第二编 人口
--
第一章 分布与结构
----
第一节 分布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姓氏构成
----
第四节 民族构成
----
第五节 年龄构成
----
第六节 文化程度
--
第二章 人口管理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第三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党的活动情况
----
第三节 历次运动
--
第二章 国民党三青团
----
第一节 国民党
----
第二节 三青团
--
第三章 群众组织
----
第一节 村委会
----
第二节 青年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 工商联
--
第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战事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预备役民兵
----
第四节 军属补助
第四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制度变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五节 股份制改造工作
--
第二章 农业种植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蔬菜
----
第三节 果园果树
----
第四节 油料作物
----
第五节 耕地
----
第六节 水利建设
----
第七节 养殖业
----
第八节 农机具
----
第九节 畜力
--
第三章 工副业商业
----
第一节 工副业
----
第二节 商业
----
第三节 自由市场
----
第四节 财经收支
----
第五节 经济工作统计表
--
第四章 规划工作
----
第一节 规划编制
----
第二节 规划管理
第五编 市政建设
--
第一章 道路交通
----
第一节 古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公交车站火车站
--
第二章 环境建设
----
第一节 绿化美化
----
第二节 垃圾三废处理
----
第三节 道路清扫和保洁
----
第四节 粪便管理
----
第五节 景点建设
第六编 教文卫体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扫盲教育
----
第三节 其他培训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历史文化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第四节 诗文作品
----
第五节 美术书法摄影音乐
----
第六节 人物和人文活动
--
第三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节 村内古遗迹
----
第四节 旅游景点
--
第四章 卫生医疗保健
----
第一节 村卫生所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第七编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生活
----
第一节 家庭收入
----
第二节 住房
----
第三节 交通工具
----
第四节 生活用品
----
第五节 退休养老
--
第二章 民俗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节 节令
----
第四节 礼俗
----
第五节 方言民谚歇后语
第八编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
--
一、国家级
--
二、市级
--
三、区级
--
四、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