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县志

集贤县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集贤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86-1981

出版时间: 1985年10月

目录

封面
集贤县志
图片
-- 农民画:七夕会
-- 集贤县现行行政区划图
-- 国画:条屏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政协办公楼
-- 七星峰和利剑峰
-- 土改前太平镇第一次贫农代表会(一九四六年)
-- 土改后(一九四八年)集贤群众踊跃送公粮
-- 集贤县钢铁厂
-- 集贤县升平煤矿
-- 福利屯火车站
-- 福利屯客运站
-- 第一百货商店
-- 福利粮库椭圆仓
-- 旧币
-- 县城——福利屯街景
-- 集贤县历任县委书记
---- 第一任县委书记 赵振华
---- 第二任县委书记 韩天石
---- 第三任县委书记 林 火
---- 第四任县委书记 钱兴门
---- 第五任县委书记 王忠臣
---- 第六、七、八任县委书记 王泰
---- 第九任县委书记 刘勇
---- 第十任县委书记 高振亚
---- 第十一任县委书记 刘俊华
---- 第十二任县委书记 孙国维
---- 第十三任县委书记 于仁春
---- 第十四任县委书记 张海臣
---- 第十五任县委书记 胡友贵
-- 集贤县历任县长
---- 第一任县长 徐化民
---- 第二任县长 王候山
---- 第五任县长 刘学文
---- 第十四任县长 王敬庄
---- 第十五任县长 石殿堂
-- 集贤县火葬场
-- 当年我县黄枪会会员使用的大刀、长矛
-- 抗联某部翁连长曾用此长矛刺死4个日本侵略军缴获4支长枪
-- 1981年抗联老战士李敏回访我县登七星砬子,即兴赋诗、省长陈雷手书
-- 抗联六军被服厂熨斗
-- 抗联六军兵工厂机床
-- 抗联六军被服厂缝纫机
-- 抗联在七星砬子的密营
-- 集贤县电影院
-- 板画:赵汉举 合江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
-- 年画:我们也建四化 作者:范连山 现年三十八岁 县委机关团委副书记
-- 国画:猫 作者:张子先 男 民间画师
-- 国画:兰 作者:樊润堂 男(一八九四一一九六九 职业:中学教师,文化馆馆员)
-- 国画:牛 作者:赵佐卿 男 现年六十三岁 原集贤县文化馆馆员
-- 楷书:孟庆珊 县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 楷书:赵希允 集贤县福利镇 文化站文化宣传员
-- 年画:千里走单骑 作者:张允辉 现年三十七岁 集贤县总工会美术技术员
-- 摄影:范连山 县委机关团委副书记
-- 篆刻:何昌余 县二轻工司职员
-- 行书:李振国 黑龙江省书法协会会员 集贤县委宣传部干事
-- 行书:郭庆华 集贤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 行书:王业忠 集贤县人大常委会干事
-- 油画:延河水 作者:刘克 现年四十岁 省美协会员集贤县印刷厂美术技术员
-- 烙花:作者:张炳贵 永安公社社员
-- 集贤县第六中学
-- 汤升晶烈士
-- 合江警卫潘守业等1946年在太平镇附近剿匪时合影
-- 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集贤关岳庙(复原景) 原庙毁于1947年
序(一)
序(二)
凡 例
目录
第一编大事记
第二编建置志
-- 第一章地理位置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县城——福利屯
------ 附、福利镇平面图 鸟瞰图片
---- 第二节人民公社
---- 第三节生产大队
-- 第四章国营农场
---- 第一节 友谊农场
---- 第二节 二九一农场
---- 第三节 笔架山农场
-- 第五章外地驻县单位
---- 第一节 双鸭山市粮库
---- 第二节 双鸭山市油厂
---- 第三节 双鸭山市粉厂
---- 第四节 双鸭山市白酒厂
---- 第五节 合江地区集贤原种繁殖场
---- 第六节 双鸭山林业局升昌贮木场
---- 第七节 双鸭山市水泥厂
---- 第八节 红兴隆农场管理局福利批发站
---- 第九节 哈尔滨铁路局福前线铁路工程指挥部
第三编 自然地理志
-- 第六章地貌、地形、土质、土壤
---- 第一节地形、地貌
---- 第二节土质、土壤
-- 第七章山脉、沟谷 、河流
---- 第一节山脉
------ 附:集贤县地貌图
---- 第二节沟谷
---- 第三节河流
-- 第八章气候、水文概况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水文概况
-- 第九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 生物资源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矿藏资源
-- 第十章 自然灾害
第四编农业志
-- 第十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 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 第十二章农业
---- 第一节 农业概况
---- 第二节 农业机构设置
---- 第三节 种子建设及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
------ 附:农作物区划图
---- 第四节 农业技术改造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六节 疏菜、果树、甜菜生产
---- 第七节 农民生活
-- 第十三章林业
---- 第一节林业概况
---- 第二节机构
---- 第三节造林
---- 第四节林业生产
---- 第五节森林保护
------ 附:林业现状图
-- 第十四章畜牧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牲畜饲养管理
---- 第三节 繁殖改良
---- 第四节 防疫灭病
---- 第五节 疾病治疗
---- 第六节 种畜场
-- 第十五章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防洪除涝
---- 第三节 灌溉
---- 第四节 水库
---- 第五节 水土保持
---- 第六节 堤防的修筑、管理
---- 第七节 水利物资供应
------ 集贤县水利工程图
-- 第十六章农机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田间机构化
---- 第三节 非田间机械化
---- 第四节 农机修造
---- 第五节 农机管理
---- 第六节 农机物资供应
-- 第十七章渔业
第五编工交志
-- 第十八章工业
---- 第一节国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社队工业
---- 第四节街道工业
---- 第五节节约能源
-- 第十九章公路运输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公路建设、养护
---- 第三节公路运输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二十章铁路运输
---- 第一节 经由本县的铁路——佳富线、福前线
---- 第二节 合江东部交通枢纽——福利屯站
------ 附:交通网路图
-- 第二十一章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报、电话
---- 第三节 通讯设备改进,新技术采用
-- 第二十二章 电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城镇用电
---- 第三节农村用电
---- 第四节电机制造、修理
第六编财贸志
-- 第二十三章商业
---- 第一节 建县前概况
---- 第二节 建县后机构沿革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四节 集体合作商业
---- 第五节 商办工业
---- 第六节 药材生产
-- 第二十四章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购销业务
---- 第三节土特产品购销
---- 第四节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 第五节生产、生活资料的采购和供应
---- 第六节贸易货栈
-- 第二十五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购销
---- 第三节储备
---- 第四节加工
---- 第五节调运
---- 第六节出口
---- 第七节供应
-- 第二十六章外贸
---- 第一节 外贸
---- 第二节 基地建设
-- 第二十七章工商、物价
---- 第一节 工商管理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合同管理
-- 第二十八章物资
-- 第二十九章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十章金融
---- 第一节人民银行
---- 第二节农业银行
---- 第三节建设银行
第七编建设志
-- 第三十一章建设
---- 第一节基本建设
---- 第二节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城镇建设
第八编党派群团志
-- 第三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中共安邦区委的建立及其活动
---- 第二节 中共集贤县委的建立及历届党代会
---- 第三节 组织
------ 附:整党建党
------ 审干肃反
------ 精简机构、干部下放
---- 第四节宣传
---- 第五节党校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战
---- 第八节文档
---- 第九节信访
-- 第三十三章 群团
---- 第一节 县总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贫下中农协会
---- 第六节 中苏友好协会
----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
---- 附:整党整风与基本路线教育
---- 附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
-- 第三十四章 其它党派、群团
---- 第一节 国民党
---- 第二节 群团
第九编政权志
-- 第三十五章地方行政设置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十六章集贤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附:各历史时期集贤县行政隶属关系表
-- 第三十七章政协
---- 附:解放初期集贤地区政治形势
---- 附建县初合江省委来的一、二、三批老干部名单.
第十编民政劳动志
-- 第三十八章 民政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复员转业军人安置
---- 第六节 移民安置
---- 第七节 殡葬
---- 第八节 收容
---- 第九节 婚姻
---- 第十节 支前
---- 第十一节 抗美援朝
---- 第十二节 侨务
-- 第三十九章劳动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劳动工资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十一编政法志
-- 第四十章 旧政权
-- 第四十一章 公安局
---- 附:镇压反革命
---- “三反”、“五反”运动
---- 锄奸、反霸斗争
-- 第四十二章检察院
-- 第四十三章法院
-- 第四十四章法律顾问处
第十二编军事志
-- 第四十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建县前的武备和兵事概况
---- 第二节 建县后驻剿匪、兵役、民兵、战勤
-- 第四十六章 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和统治
---- 第一节 日军侵入集贤
---- 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
------ 附:战例五则
---- 第三节 苏军的进驻·地方维持会
第十三编文化志
-- 第四十七章文化艺术
-- 第四十八章新闻、广播
---- 第一节 报社
---- 第二节 广播
---- 附:本县历年来发表的新闻稿件
---- 附:抗联诗词
-- 第四十九章教育
---- 第一节 普通教育
---- 第二节 其它教育
---- 第三节 勤工俭学和劳动教育
-- 第五十章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事业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防疫及地方病防治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计划生育
---- 第七节 制药工作
---- 附:误错诊案例
-- 第五十一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第二节科技成果
---- 附:1981年全县中级科技人员名单
-- 第五十二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业余体校
第十四编社会志
-- 第五十三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朝鲜族婚礼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陋习
-- 第五十四章 宗教、迷信活动、庙宇
---- 第一节 宗教
---- 第二节 迷信活动
---- 第三节 谣言
---- 第四节 庙宇
-- 第五十五章 本县流行的方言·土语俗谚
-- 第五十六章 民间传说
-- 第五十七章 人口·民族
第十五编人物志
-- 第五十八章人物传
---- 赵振华
---- 韩天石
---- 林火
---- 钱兴门
---- 王忠臣
---- 王泰
---- 刘勇
---- 高振亚
---- 刘俊华
---- 孙国维
---- 于仁春
---- 张海臣
---- 胡友贵
---- 徐化民
---- 王侯山
---- 华民
---- 李培兰
---- 李万宝
---- 刘学文
---- 赵如愚
---- 宋振明
---- 王振庄
---- 石殿堂
-- 第五十九章建国以来历年出席省以上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会议人名录
-- 第六十章人物(按姓氏笔划排列)
---- 于长江
---- 于栋
---- 于洪志
---- 马冠军
---- 马金荣
---- 王 江
---- 王有江
---- 王会民
---- 王佩显
---- 王勇
---- 王德胜
---- 王德新
---- 王健
---- 石明清
---- 冯飞
---- 白云龙
---- 包维潘
---- 史守山
---- 史桂兰
---- 刘士杰
---- 刘绍文
---- 刘文彬
---- 朱国栋
---- 朱宪章
---- 朱 谟
---- 刘殿昌
---- 关怀慎
---- 关健
---- 关德有
---- 孙 义
---- 孙文涛
---- 孙丙增
---- 孙盛才
---- 任春植
---- 任景富
---- 巩固
---- 齐万富
---- 安殿军
---- 汝有才
---- 张士本
---- 张子先
---- 张云起
---- 张景福
---- 张文福
---- 张庆林
---- 张兆繁
---- 张祥
---- 张继新
---- 张 福
---- 张鹏
---- 李广林
---- 李凤歧
---- 李师元
---- 李兴奎
---- 李连贵
---- 李延会
---- 李敏
---- 李登闱
---- 李德普
---- 宋光第
---- 宋殿选
---- 花凤琴
---- 杜凤祥
---- 吴国文
---- 杨振奎
---- 武连璋
---- 武振洲
---- 何梦麟
---- 孟庆林
---- 孟兆春
---- 岳德林
---- 周树人
---- 周继斌
---- 林永祥
---- 林发
---- 林波华
---- 侯万库
---- 侯兆义
---- 胡连生
---- 胡金祥
---- 胡 明
---- 赵玉山
---- 柏桥
---- 信志山
---- 姚殿林
---- 姜成德
---- 徐连生
---- 徐成忠
---- 徐俊清
---- 徐耀焕
---- 徐清林
---- 徐梯清
---- 高振生
---- 阎殿贵
---- 高恒
---- 贾颜山
---- 唐振海
---- 栾凤刚
---- 崔忠贤
---- 梁成福
---- 黄德才
---- 曹 戈
---- 曹国恩
---- 逯凤才
---- 逯 迎
---- 矫万程
---- 董长青
---- 董殿文
---- 韩生斌
---- 韩永才
---- 焦福林
---- 鲁祥
---- 葛永清
---- 温 学
---- 傅纯志
---- 赫忠明
---- 赫洪庆
---- 蔡启明
---- 潘守业
---- 潘殿义
---- 潘淑珍
---- 薛贵
---- 薄福令
-- 第六十一章烈士传
---- 徐光海
---- 马德山
---- 金根
---- 王毓峰
---- 汤生昌
---- 杨德才
-- 第六十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 附:1946年大叶沟剿匪时牺牲的烈士名单
-- 附:1946——1947于兴隆镇等地剿匪时牺牲的烈士名单
第十六编附录
-- 第六十三章文献辑存
合江省政府布告
修志始末
编辑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