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检察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记载了自清宣统元年(1909年)中山裁判所设立检察官始至2008年中山100年检察工作的情况。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重点记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在中山的发展历程。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目录
封面
中山市检察志
图片
--
中山市政区地图
--
中山市中心城区地图
--
民国37年(1948年)的中山地方法院检察官印。
--
民国37年(1948年)的中山地方法院印.
--
民国34年(1945年)的中山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任命书。
--
民国38年(1949年)的中山地方法院检察官起诉书。
--
民国37年(1948年)的中山地方法院检察官不起诉处分书。
--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检察机关的印章
--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部分检察长的任命、当选证书
--
1956年4月,中山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汉文(第五排左一)参加第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1958年,中山县检察院全体干警合影.
--
1958年石岐市检察院全体干警合影,
--
1.1950年代中山县检察院办公旧址(孙文东路上河泊1号之一)。
--
2.1960年代中山县检察院办公旧址(中山市石岐区拱辰路37号)。
--
3.1978年中山县人民检察院重建初期办公地址之一(石岐孙文中路100号二楼)。
--
4.1978年中山县人民检察院重建初期办公地址之一(石歧民生路173号二楼)。
--
1983年中山县人民检察院办公楼(石岐孙文东路55号)。
--
1992年9月,中山市两级检察院合署办公大楼(兴中道12号)。
--
2003年12月,扩建后的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技术大楼。
--
2008年1月落成的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技术大楼(中山市兴文路)。
--
计划兴建的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技术大楼效果图(中山市小榄镇)。
--
1984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左三)到中山市检察院视察工作并与院领导合影。
--
1989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右二)到中山市检察院视察工作。
--
2005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恩卿为中山市检察院题词。
--
1.1990年,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扬(右二)到市区人民检察院视察工作。
--
2.1994年10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骏(右五)到市检察院检查指导工作.
--
3.2008年1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学军(左一)莅临第一市区检察院视察指导工作。
--
4.2009年11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红(左)莅临中山视察指导工作,听取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右)的工作汇报。
--
1991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肖扬(右)、中共中山市委书记谢明仁(中)与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容显成(左)合影.
--
1996年1月,中共中山市委书记汤炳权(右三)到中山市检察院指导工作,并与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右二)、副检察长吴保文(右四)等合影。
--
1999年6月,中山市委书记崔国潮(右)出席中山市检察机关庆功大会,并为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左)颁奖。
--
2007年10月,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左)莅临中山市检察院指导工作。
--
中山县(市)人民检察院(县级)历任检察长
--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地级)历任检察长
--
中山市检察院领导班子
--
1.1997年2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简国森(前排左二)、副主任吴章贺(前排右一)视察监所检察工作。
--
2.1994年4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金钻(左二)莅临中山市检察院视察工作。
--
3.2006年8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吴章 贺(中),副主任杨钧源(右)、副主任马志刚(左)等领导到中山市检察院检查工作。
--
2007年11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陆国良(右二)、副主任区碧群(左二)到中山市检察院检查指导工作。
--
1983年“严打”期间,中山县检察院检察长黎镇光(右)、刑检股检察员李子华(左)出庭支持公诉。
--
1987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黎镇光(左四)主持检察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
--
2002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中)与“8·15”特大走私案办案组成员一起研究案情。
--
2004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左三)与办案一线干警研究案情。
--
1.2006年6月,女检察官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
--
2.2007年,侦查监督部门开展侦查监督实务考评活动。
--
3.唇枪舌剑—2007年中山市检察机关第一届优秀公诉人辩论赛。
--
“东星”号客轮 千万港元抢劫案
--
“4·15”杀人、抢劫银行案
--
“6120”走私专案
--
“7·09”专案
--
1995年6月16日,为加大贪污贿赂犯罪查办力度,市检察院挂牌成立反贪污贿赂工作局。
--
2007年1月17日,市区检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挂牌成立。
--
1998年,中山市检察院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
2008年7月,中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在审查账目。
--
1996年4月,“95·6·1”特案四名主犯在法庭受审。
--
2004年,“95·6·1”特案主犯陈满雄、陈秋园在法庭受审。
--
对刘岚敏执行拘传
--
李定均在法庭接受审判。
--
苏江洪被市检察院抓捕归案。
--
黄鸿意在法庭接受审判。
--
卢维津贪污案
--
蔡宏章 在逮捕书上签名。
--
对郑道词执行拘留。
--
冯永强在拘留证上签名。
--
1997年,检察官对涉嫌渎职侵权的犯罪嫌疑人办公场所进行搜查.
--
1999年,检察官到重大责任事故案发现场调查取证。
--
2007年2月5日,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挂牌,市委副书记彭建文(右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树安(左三),市政协副主席麦建章 (右二),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等领导为反渎职侵权局揭牌.
--
2007年6月开展“反渎职侵权宣传月”活动,赴全市二十余个镇(区)开展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宣传.图为宣传现场。
--
2002年3月,在中山市检察院的推动下,“中山市预防职务犯罪委员会”成立,社会化大预防格局正式形成。图为预防委召开第一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预防委第一任主任李启红(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树安(右);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左)出席会议。
--
2006年1月,市预防职务犯罪委员会召开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全市各处级以上单位“一把手”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李启红,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余荣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树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
2005年12月,市检察院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
--
2007年,中山市检察院向民主党派人士通报检察工作,并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
2003年,检察官深入建设工地,视察建设情况.帮助建设单位建章立制,预防职务犯罪。
--
2008年5月,市检察院联合市纪委等部门,在市看守所设立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图为基地一角。
--
1986年3月,中山市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挂牌。
--
1998年,中山市检察院驻所检察干警、看守所干警及驻看守所武警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看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2001年,中山市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与看守所联合召开监规教育大会。
--
1997年,驻所检察人员对劳教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
2007年,检察人员通过监控设备对监所进行实时监控。
--
2007年,开启检察信箱,受理在押人员及其家属的控告申诉
--
2007年,检察机关向办案机关发出《羁押期限即将到期提示书》,督促办案单位及时结案。
--
2007年,侦破看守所干警职务犯罪案件。图为监所检察干警对犯罪嫌疑人郑某进行讯问.
--
2007年,驻所检察干警巡视监室。
--
为广泛宣传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积极开辟案源,1998年8月,市院民事行政检察干警走上街头,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图为市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黄文强(右三)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
2000年,检察官深入案发现场,向有关当事人核实并调取证据。
--
2007年,检察官出席再审法庭支持抗诉。
--
2004年,检察官依法主持座谈会,积极促进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
--
2008年,市检察院创新监督方式,首次对法院执行活动实行现场监督.
--
2006年,在王雪等38名护工与中山市某医院劳动纠纷案中,检察机关从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对确有错误的民事判决提起抗诉,并获得改判。图为该案诉讼代表吴飞跃(左一)、田庆宁(右二)向检察机关赠送牌匾。
--
2005年,贪污犯吴海宁一审被判处死刑后,羁押期间,写信给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请求帮助解决弱智小孩抚养权和祖屋拆迁赔偿款被冒领问题。在检察长关英彦的关心下,吴海宁反映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
2008年2月18日,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在全国检察机关贯彻民事诉讼法座谈会上做工作经验介绍。
--
1991年8月开始,全市检察机关建立“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确立每月第一周、第四周的星期三为检察长接待日。
--
2003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右三)接待群众来访。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右一)接待群众来访。
--
1996年7月,中山市检察院控告申诉科检察官处置群体性事件.
--
2005年,检察官接待集体上访群众。
--
为加大打击力度,1988年12月两级院联台成立“贪污贿赂罪案举报中心”。图为当年的宣传海报。
--
设置于市检察院门口的举报信箱(2004年摄)。
--
网上开通的举报信箱(2008年截图)。
--
收到部分举报信件(2007年摄)。
--
2007年,刑事赔偿申请人接到赔偿的钱款。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在“举报宣传日”接受群众法律咨询。
--
1996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技术人员进行文书检验鉴定。
--
2005年,中山市检察院法医进行尸体检验。
--
2006年,中山市市区检察院检察技术人员进行文证审查。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技术人员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处理视频资料。
--
2007年6月11日,中山市检察院对某司法人员受贿案的有关电子证据进行检验,制作完成电子数据检验报告书,成功进行了全省检察机关首例电子数据检验.图为市院检察长关英彦亲临现场指导检验工作。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技术人员对讯问现场进行同步录音录像。
--
1980年代办案用车。
--
1980年代中山县检察院干警操作铅字手动打字机。
--
中山市检察院档案室(2008年摄)。
--
中山市检察官俱乐部(2009年摄)。
--
中山市检察院警车车队(2008年摄)。
--
2004年,中山市检察院法警细心擦拭枪支
--
中山市检察院法警训练基地一角(2007年摄)。
--
刊登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媒体上的检察宣传稿件(2008年摄).
--
中山市检察院编发的《检察信息》和《检察简报》(2008年摄).
--
2006年11月,召开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治研讨会.
--
刊登检察干警调研成果的部分刊物(2008年摄).
--
中山市检察院编辑出版的《中山检察》杂志(2007年摄).
--
2008年4月,中山市检察院干警(左一)参加第九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右二)等领导合影.
--
1987年12月,中山市检察院经济检察股被广东省检察院记集体一等功。
--
1996年10月,中山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监所检察系统派驻检察先进集体”。
--
2008年4月,中山市检察院控告申诉科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文明接待室”。
--
2004年8月,中山市检察院侦查监督科被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1个部门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
中山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于2005年、2006年分别被广东省检察院记集体二等功、集体一等功各一次(2008年摄).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左)与副检查长李庆(右)签订廉政责任状.
--
2007年,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纪检监察人员对财务管理进行监督。
--
2006年,中山市检察机关对重大工程招标方案进行监督.
--
2005年,召开领导干部述职大会,接受干警监督。
--
1999年9月,中山市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
2005年,人民监督员对“三类案件”进行监督。
--
2004年,中山市检察院特约检察员参与接访。
--
2007年6月,中山市检察院聘任张伶等11人为第四届特约检察员。图为检察长关英彦为第四届特约检察员颁发聘书并合影.
--
2007年9月,中山市领导、中山市检察院领导与第二届人民监督员合影
--
1990年代,中山市检察院团支部参加法律咨询活动。
--
2008年4月,中山市检察院举办“青春·责任·幸福”青年大讲堂。
--
2004年,中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关英彦讲党课.
--
2006年,中山市检察院举办党章 知识竞赛。
--
2007年,中山市检察院举办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
1990年代,中山市检察院工会组织干警参加中山市“慈善万人行”。
--
1992年4月11日,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李敏(中)一行在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容显成(左一)陪同下参观孙中山故居。
--
2002年12月,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右)接待来访的越南检察代表团。
--
2003年2月,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谢汉茂接待澳门特别行政区检长何超明(左)来访
--
2005年10月,中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左六)率团访问澳门廉政公署,双方就惩治与预防腐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
2007年12月,乌克兰检察代表团到中山市检察院访问,市院检察长关英彦与乌克兰总检察院厅长根那季·秋明(左)会谈。
--
2007年9月,巴巴多斯总检察长查尔斯(左四)来中山市检察院访问,市院检察长关英彦(左五)等院领导与来宾合影。
--
2007年春节全市检察机关干部职工合家欢.
《中山市检察志》编纂委员会
《中山市检察志》编辑办公室
提供资料主要人员
撰稿人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中山检察
--
第一节 清末的香山检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中山检察
----
一、机构
----
二、检察人员
----
三、民国时期中山检察领导体制和经费保障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山的检察活动
----
一、刑事侦查
----
二、刑事公诉
----
三、诉讼监督
----
四、监所检察
----
五、特种刑事检察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山检察机构和职权
--
第一节 1978年前的中山检察机构
----
一、中山县人民检察院(署)
----
二、石岐市人民检察院(署)
--
第二节 1978年后的中山检察机构
----
一、中山市(县)人民检察院
----
二、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
----
三、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
--
第三节 检察委员会
--
第四节 中山检察机关的职权演变
----
一、1978年前中山检察机关职权
----
二、1978年后中山检察机关职权
第三章 刑事检察
--
第一节 1978年前的刑事检察
----
一、建院初期的刑事检察工作
----
二、“大跃进”时期的刑事检察工作
----
三、1960年代的刑事检察工作
--
第二节 1978年后的刑事检察
----
一、审查批捕工作
----
二、侦查监督
----
三、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
----
四、刑事审判监督
第四章 贪污贿赂检察(经济检察)
--
第一节 1978年以前的经济检察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山检察机关侦查职能的演变
----
二、1950年代的经济检察工作
----
三、1960年代的经济检察工作
--
第二节 1978年后的经济检察
----
一、1978年后中山检察机关经济检察职能的演变
----
一、1980年代的经济检察工作
----
三、1990年代的经济检察工作
----
四、2000年之后的反贪污贿赂工作
----
五、税务检察工作
----
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检察
第五章 渎职侵权检察(法纪检察)
--
第一节 1978年前的法纪检察
----
一、—般监督工作
----
二、1960年代的法纪检察
--
第二节 1978年后的渎职侵权检察(法纪检察)
----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的法纪检察工作
----
二、《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的渎职侵权检察(法纪检察)工作
第六章 预防职务犯罪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犯罪预防工作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的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工作
--
第三节 2000年后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七章 监所检察
--
第一节 1978年前的监所检察
--
第二节 1978年后的监所检察
----
一、执法监督
----
二、查办在押人员重新犯罪
----
三、受理在押人员及其家属的控告与申诉
----
四、对监管场所的安全防范检察
--
第三节 社会改造检察
第八章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一节 1978年前的控告申诉检察
--
第二节 1978年后的控告申诉检察
----
一、处理人民来信来访
----
二、刑事申诉及刑事案件复查
----
三、刑事赔偿
----
四、举报工作
第九章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一节 民事行政法律监督
----
一、民事行政抗诉
----
二、息诉工作
----
三、检察建议
----
四、支持起诉和公益诉讼工作
----
五、执行监督
--
第二节 业务宣传与法律咨询服务
第十章 检察技术
--
第一节 检察技术业务
----
一、现场勘查
----
二、法医检验
----
三、文件检验
----
四、痕迹检验
----
五、文证审查
----
六、视听技术
----
七、电子物证检验
--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
第十一章 检察调研与宣传
--
第一节 检察调研
----
一、检察专题调研
----
二、法律政策研究
----
三、检察理论研究
--
第二节 检察宣传
----
一、新闻报道
----
二、模范典型的宣传(2000年以后)
----
三、其他宣传形式
第十二章 司法警察
--
第一节 司法警察的职责任务与机构设置
----
一、司法警察的职责任务
----
二、司法警察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警衔制度
--
第三节 司法警察队伍建设
第十三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检察信息
----
一、1978年前的检察信息
----
二、1978年后的检察信息
--
第二节 检察统计
----
一、1954~1968年的检察统计
----
二、1978~2009年的检察统计
--
第三节 检察档案
--
第四节 经费、装备、设施
----
一、行政业务经费管理
----
二、装备、设施
第十四章 检察队伍建设
--
第一节 检察队伍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检察官等级制度
--
第三节 检察人员培训
----
一、岗位业务培训
----
二、学历教育
--
第四节 人事制度改革
----
一、竞争上岗
----
二、干部岗位轮换
----
三、改任非领导职务和离岗退养
----
四、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
第五节 基层检察院建设
----
一、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原中山市市区人民检察院)
----
二、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
--
第六节 检察文化建设
----
一、文化活动
----
二、文化设施建设
----
三、文化工作机制建设
第十五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风廉政教育
--
第二节 廉政制度
--
第三节 检察内部纪律监督
----
一、执法执纪大检查
----
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
三、惩防体系
第十六章 外部监督机制
--
第一节 接受人大监督
--
第二节 特约检察员
----
一、历届特约检察员
----
二、主要活动概况
--
第三节 专家咨询委员
--
第四节 人民监督员
----
一、历届人民监督员
----
二、主要工作活动概况
第十七章 党群社团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
----
一、组织沿革
----
二、党建工作
--
第二节 工会组织
----
一、组织沿革
----
二、工会工作
--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
一、组织沿革
----
二、共青团工作
--
第四节 检察官协会
第十八章 人物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首席检察官简介
----
赵冰
----
王模
----
林宗肯
----
曾绵泽
----
李侹枝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检察长简介
----
魏来书
----
区廉
----
甘汉英
----
甘正嵩
----
沈文起
----
黎镇光
----
容显成
----
谢汉茂
----
关英彦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检察机关历任党组成员简介
----
一、1960年代的中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简介
----
二、1978—2009年中山检察机关历任党组成员简介
------
赖树潮
------
刘光忠
------
黎炳康
------
李子华
------
吴保文
------
黄鉴初
------
廖东明
------
李锡林
------
马信波
------
郭金洪
------
黎仲康
------
徐允浩
------
彭郑坡
------
关乐棉
------
唐伟源
------
余必球
------
潘雪亮
------
李庆
------
梁红标
------
叶红
------
王伟文
第十九章 荣誉录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第二十章 专文
--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总结报告
--
引渡巨鳄二陈
--
李卫星抗诉案
附录
--
一、历史文献
----
法院编制法(节录)
----
法部奏设京内外各级审判厅官制并附设检察厅章程(节录)
----
增定检察厅调度司法警察章程
----
地方法院检察官办事权限暂行条例
----
法官考试条例
----
广东省各地方法院检察处暂行处务规则(1934年)
----
为警察官兵应协助检察官执行职务仰知照由
--
二、文件选编
----
1954年中山县检察署工作总结
----
关于成立“中山县人民检察院”的通知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中山、东莞市检察机构设置问题的批复
----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议事规则
----
中山市人民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
----
关于加强干警八小时以外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规定
----
关于规范检察人员与律师、案件当事人关系的禁止性规定(试行)
----
检察干警违反廉洁从检十项纪律处理暂行规定
----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反贪、渎检、预防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工作联络制度的意见
----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中山市司法局、中山市律师协会关于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座谈会会议纪要
--
三、论文选编
----
法治是改革开放的有力保障
----
试论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中的职能作用
----
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的历史反思与前瞻
图表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