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文化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早期石窟群之一,石雕造像气魄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是遗存了1500多年的文化体,现存53个大型洞窟和1 100多个小型石龛,共有大小石刻造像5.1万多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雕刻艺术独具一格;平棊藻井上成群的飞天,凌空飞舞,姿态飘逸,神韵非凡。这个藏匿于塞外的艺术宝库,给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增加了瑰丽的风采,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研究我国多民族社会发展史、佛教史、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委会
作者简介
寄语
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云冈石窟文化述论
--
第一节 云冈石窟的文化现象
--
第二节 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
--
第三节 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 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
--
第一节 灵岩洞与道武帝、明元帝
--
第二节 昙曜五窟与北魏诸帝
--
第三节 弥勒洞之“黑石”与文成帝
--
第四节 释迦佛洞与献文帝
--
第五节 佛母塔洞与文明太后
--
第六节 灵岩洞三像与废太子元恂
第四章 云冈石窟的佛教文化
--
第一节 礼佛与习禅的契机
--
第二节 <提谓波利经》之儒化
--
第三节 <华严经》的空间多佛
--
第四节 《法华经>的时间多佛
--
第五节 弥陀三部经与往生极乐
--
第六节 弥勒三部经与未来寄托
--
第七节 《金光明经》之护国——兼及涅槃、般若之大乘观念
--
第八节 《维摩诘所说经>之从俗
第五章 云冈石窟的民族文化
--
第一节 嘎仙洞与耆闭崛山(洞)
--
第二节 毡房与穹窿顶洞窟须弥山殿与方形窟
--
第三节 拓跋鲜卑的宗教趣舍
--
第四节 佛籁洞的民族乐舞
--
第五节 “大茹茹、可敦”题志之民族关系发微
第六章 云冈石窟的民俗文化
--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潜”反映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显”反映——《太和七年题志》考释
--
第三节 其他题志的民俗文化
--
第四节 民间杂技的民俗一例
第七章 云冈石窟的艺术文化
--
第一节 犍陀罗、秣菟罗的造像影子
--
第二节 阿旃陀、埃洛拉的艺术交流——兼及阿富汗巴米羊石窟
--
第三节 西域、河西石窟的艺术流亚
--
第四节 “云冈风格”
--
第五节 云冈之“美学”
第八章 云冈石窟文化的外延
--
第一节 云冈十寺的兴废沿革
--
第二节 云冈石窟文化对中国诸石窟的影响
--
第三节 近百年对云冈石窟之研究
[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