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财政志(1995-2010)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
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灵宝市
(1995~2011年)财政历史及现状,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
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部门特色。
二、本志是上届志书的续编,记述时限为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个别章
节记述时酌情上溯或下延。
三、本志采用篇、章、节、目结构,运用述、记、志、传、录等体裁,以志为
主,配以图、表、照片,图文并茂,科学布局,合理编排。全志共设8篇55章183
节60余万字。
四、本志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述而不论,文字简明,语言流畅。称谓使用第三
人称。志中名谓简称首次出现时须用全称,并加括号注明以后使用的简称。如“中
共灵宝市委员会”(简称“灵宝市委”)。
五、本志入志人物,按照收录范围,以简介形式记述1995~2011年历任财政局
党政正、副职领导;以列表形式记述1995~2011年荣获县(市)级以上先进模范人
物。
六、本志使用文字、数字、计量一律执行国家《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文字使用简化汉
字;数字除约定俗成使用汉码外,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使用公制。凡用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字或数值,在表示其范围时,使用“~”波浪式连接号,代替
“至”字。如1995~2010年,20%—30%。
内容时限:
1995-2010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灵宝市财政志》编纂委员
序
凡例
图片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财政收入
--
第一章 上划财政收入
--
第二章 一般预算收入
----
第一节 工商税收收入
----
第二节 农业税收收入
----
第三节 非税收入
----
第四节 上级补助收入和调入资金
--
第三章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
第一节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
第二节 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
----
第四章 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
第二篇 财政支出
--
第一章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
----
第一节 经济建设支出
----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支出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第三节 公共安全支出
----
第四节 教育支出
----
第五节 科学支出
----
第六节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第七节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
第八节 医疗卫生支出
----
第九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支出
----
第十节 农林水事务支出
----
第十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费及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
第十二节 工业交通及交通运输支出
----
第十三节 排污费及环境保护支出
----
第十四节 商业部门事业费、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
----
第十五节 国土资源事务支出
----
第十六节 一般预算财力转移性支出
--
第二章 基金预算支出
--
第三章 预算外支出
第三篇 财政管理
--
第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中央对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省对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
----
第四节 县(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章预算管理
----
第一节 预算编制
----
第二节 预算执行与调整
----
第三节 财政决算
--
第三章 财政国库管理
----
第一节 指标计划下达业务流程
----
第二节 总预算会计业务流程
----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专户业务流程
----
第四节 专户资金核拨流程
----
第五节 部门决算与银行账户管理
--
第四章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国有商业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国有物资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供销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五节 粮食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五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清产核资
----
第二节 企业改制
----
第三节 资产交易
----
第四节 资产处置
----
第五节 国有资产经营与收益收缴
--
第六章 会计事务管理
----
第一节 会计法规制度宣传与培训
----
第二节 会计事务管理
----
第三节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灵宝函授站
--
第七章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一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概况
----
第二节 乡(镇)村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
第三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业务流程
--
第八章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
第一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模式
----
第二节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模式
--
第九章 乡财县管
----
第一节 乡财县管运行模式
----
第二节 乡(镇)机构改革
----
第三节 乡财县管信息化建设
----
第四节 乡(镇)财政收支
--
第十章 基层财政管理
----
第一节 农村综合改革
----
第二节 基层财政管理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第十一章 “金财工程”建设
--
第十二章 财政信用
----
第一节 技改资金管理
----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
第四篇 惠农政策
--
第一章 种粮直补和综合直补
--
第二章 退耕还林补贴
--
第三章 良种补贴
--
第四章 农机(具)购置补贴
--
第五章 能繁母猪和奶牛补贴
----
第一节 能繁母猪补贴
----
第二节 奶牛补贴
--
第六章 新植果树补贴
--
第七章 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
第一节 家电下乡补贴
----
第二节 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
第八章 农业保险
--
第九章 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 财政纪检监督
--
第一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第二节 反腐败牵头工作
----
第三节 主题教育活动
--
第二章 财政监督
----
第一节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
第二节 财政专项检查
----
第三节 财政内部审计
--
第三章 普法与税政
----
第一节 普法教育
----
第二节 税源调查
----
第三节 企业退税
--
第四章 政府采购
--
第五章 财政投资评审
第六篇 机构设置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内设机构
----
第二节 乡(镇)财政所
--
第二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中共组织
----
第二节 群团组织
第七篇 乡(镇)财政
--
第一章 大王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特色农业发展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二章 阳店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三章 川口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队伍建设
--
第四章 东村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队伍
--
第五章 寺河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六章 苏村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七章 尹庄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财政队伍
--
第八章 城关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财政队伍
--
第九章 涧东区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四节 惠农政策
----
第五节 财政队伍
--
第十章 涧西区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财政队伍
--
第十一章 函谷关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队伍建设
--
第十二章 五亩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三章 朱阳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四章 焦村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五章 西阎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六章 阳平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七章 程村乡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八章 故县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十九章 豫灵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惠农政策
----
第四节 乡(镇)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
第五节 乡(镇)建设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第八篇 人物·荣誉
--
第一章 人物
--
第二章 荣誉
附录
--
一、财政法规
--
二、灵宝市财政工作报告
--
三、财政论文
--
四、历史补遗
--
五、评审鉴定书
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