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县教育志

普宁县教育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普宁县明、清时期设有县学、书院、义学、私塾等,但入学者甚少。历年科举累计有进士22人,举人112人,贡生277人,监生449人,生员179人。

出版时间: 1989年10月

目录

封面
普宁县教育志
谨以此书献给
编纂领导小组
编写组成员
题词
-- 罗天同志题辞
-- 邱秉经同志题辞
-- 张顺同志题辞
图片
-- 普宁县中学、师范暨中心小学分布图
-- 三都书院正门横匾
-- 昆岗书院(1743年)在洪阳镇昆头山村,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物全部改变。现只存“小韩山”、“鸢飞鱼跃”等遗迹。
-- 三都书院(1830年)。在占陇镇铁山鱼盘岭,上图为三都书院旧址,现为三都中学校址。
-- 上社书院(1871年),在里湖镇。原址几经修建,现为里潮镇小学。左图为1988年修建后新貌。“上社书院”横匾为书院石刻原件。
-- 惠风亭,在学宫后花园小山上。1925年5月普宁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在此成立。当时就读于普宁一中的方方同志(原名方思琼)任支部书记。图为惠风亭原址。
-- 普宁第一中学。始建于1920年,校址在原县城西门学宫,1953年迁至洪阳镇老德安里(原清代水师提督方耀住宅1958年新建校门。(上图)
-- 一中学生课间操活动.
-- 座落于县城广场东侧的警宁第二中学,是县内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现有40个班,学生2700多名,教职工190多名。左图为该校大门。
-- 普宁第二中学校园一角。
-- 兴德楼——普宁二中学生宿舍大楼,可容700名学生住宿。兴德楼是军埠镇陇头村旅港王德毅先生独资捐赠港币100万元兴建的,于1986年动工,翌年落成交付使用,图为该楼外貌。
-- 位于占陇镇埠塘村的兴文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图为该校全景.
-- 1936年出版的校刊“兴中”。图为该刊第二期封面。(原件存普宁图书馆)
-- 建于1934年的兴文中学原校舍,现为该校科学馆,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窒。
-- 梅峰中学是一所历史较长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上图为该校在梅塘圩的旧校舍。
-- 梅峰中学学生周海林,参加该校1976年举办的游泳班训练后,再经县、市、省培训,成为国家游泳运动员。先后出赛香港、美国、朝鲜、法国、至1985年底共获省,全国、国际金牌23枚。
-- 1987年国家拨款24万元在梅塘竹竿山下新校址兴建的教学大楼。
-- 梅林中学是普宁山区片的完全中学,校址在梅林圩。图为该校外景。
-- 梅林中学校园一角
-- 普宁临范学校校门。
-- 普宁师范学校一角。
-- 普宁华侨中学
-- 华侨中学教学大楼。
-- 梅塘镇东山村德孝学校——建国后,普宁第一所华侨独资兴建的学校。(1956年建)。
-- 洪阳镇洪山学校——民国时期华侨独资捐建的学校。(1934年建)
-- 梅塘镇涂洋华侨学校全景。(1988年建)
-- 占陇镇埔栅村陈卓平学校。(1987年建)
-- 流沙镇郭厝寮学校校景
-- 占陇镇桥柱四竹村育才学校
-- 流沙镇泗竹埔华侨学校
-- 流沙镇斗文中学
-- 池尾镇山湖华侨公校
-- 军埠镇莲坛中心学校
-- 下架山镇汤坑剑虹中学
-- 里湖镇富美华侨学校
-- 建新中学校景。
-- 里湖中学英语职业班上课情景。
-- 建新中学电器职业班教师指导学生实习。
-- 创建于1951年的流沙镇第一小学。
-- 创建于1956年的县示范幼儿园——普宁县第一幼儿园。图为该园全景。
-- 创建于1985年的普宁县第二幼儿园。下图为该园幼儿节日活动留影。
-- 图片附图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行政体制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体制沿革
-- 附一 明、清时代教谕,训导一览表
-- 附二 民国时期县教育局(科)长一览表
-- 附三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教育行致领导成员一览表
第二章 县学、私学、义学、书院
-- 第一节 县学
-- 第二节 私学、义学
-- 第三节 书院
---- 昆冈书院
---- 三都书院
---- 上社书院
-- 附一 明,清两代普宁县文武进士文武举人人名录及各贡生数
-- 附二 顺治时“学规”
第三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学前教育
--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前教育
---- 农村托儿组
---- 农村幼儿园
---- 午读班
---- 公办幼儿园
------ 普宁第一幼儿园
------ 普宁第二幼儿园
------ 区、镇、场及街道办幼儿园
------ 工厂、企(事)业办幼儿园
-- 附表一 1985年各区(镇、场)幼儿园,学前班情况表
-- 附表二 1985年全县城镇幼儿园情况表
第四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 清代末期
----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小学教育
---- 建国初期(1949-1956)
---- 杜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l966)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1988)
-- 附一 1952年“四·二”制小学教学科目及时闻表
-- 附二 1952年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学科目及时间表
-- 附三 1955年《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 附四 1957-1958年度小学教学计划
-- 附五 1964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 附六 1981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 附七 小学生守则
-- 附八 l985-1986学年度各区中小学基本数字情况表
第五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期间内迁中学
-- 第三节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学教育
---- 建国初期(1950-1956)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65)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l976)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l988)
-- 附一 1963年中学课程表
-- 附二 中学生守则
-- 附三 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
-- 附四 各级学校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效
-- 附五 1973年中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表
-- 附六 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袭
-- 附七 1985-1986学年度普通中学基本数字情况表
-- 附八 1985-1986学年度职业中学基本数字情况表
-- 附九 民国时期中等学校统计表
-- 附十 民国35年中等学校概况表
-- 附十一 民国38年中等学校校数、类别筒袭
第六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师范学校
---- 普宁师范学校
---- 普宁县立女子简易师范学校
-- 第二节 师资培训
-- 附一 三年制中师教学计划表
-- 附二 1985-1988学年度师范学校基本数字情况表
第七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震南商业学校
---- 民德商业学校
--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普宁农校
---- 普宁体育学校
---- 普宁卫校
---- 大南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中专学制)
---- 涂洋农林学校
第八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普宁医学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普宁师范专科函授站
-- 第三节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普宁分校
-- 第四节 工农夜间中学
-- 第五节 职工业余教育
-- 第六节 农民业余教育
---- 识字教育
---- 业余文化技术教育
第九章 特殊教育(聋哑学校)
第十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
--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学校体育
第十一章 勤工俭学
第十二章 华侨捐资兴学
-- 附一 1949-1965年普宁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建校情况表
-- 附二 1967-1977年普宁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建校情况表
-- 附三 1978-1982年普宁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兴学情况
-- 附四 1983-1988年普宁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兴学简况(所列芳名均捐款人民币一万元以上)
第十三章 人才输出
-- 附一 1983-1986年大,中专学校招生录取情况表
-- 附二 1687年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录取统计表
-- 附三 1987年普宁县各完中高等,中专学校统考录取统计表
-- 附四 1988年普宁县各完中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录取统计表
-- 附五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年考上大,中专人数统计表
第十四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师资来源
--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三节 教师现状
---- 附表 普宁县1985年在职教师学历情况表
第十五章 党派团体
-- 第一节 学校的党派组织情况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国民党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学校工会组织
附录一 部份学校简介
附录二 大事记
附件《普宁县文教科是如何加强对小学教育工作的领导的》(转载自《小学教师》杂志1954年第七期)
附一 普宁县教育事业费支出表
附二 酱宁县1953-1985教育经费比较图
编后记
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