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街志(1840-1995)

大塘街志(1840-1995)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街志的编纂,在广州市东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突出地方和时代特点,力求资料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本志叙事,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95年,自然地理部分根据地理发育与演变上溯,使历史地理的记述形成整体,故不限年代。

内容时限: 1840-1995

目录

封面
图片
-- 康有为曾在邱氏书室办学的“万木草堂”(市文物保护点)
-- 驰名中外的鲁迅纪念馆
-- 座落在文德路的中山图书馆
-- 座落在文德路的广东省作家协会(曾庆丰摄)
-- 获市一类一级优秀称号的大塘幼儿园(民办)
-- 东山区机械三厂生产冲床
-- 市区领导慰问敬老楼老人
-- 美国友人参观大塘街“快乐园
-- 在大塘街“美化家庭”现场会上,叶选平等领导参观居民家庭
-- 大塘街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图为军政领导参观大塘街
-- 大塘街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 “大塘街志”编纂小组征询历届领导意见
-- 市检察院与大塘街签定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共建协议
-- 应于大塘街辖区内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东山支公司
-- 环境优美的德政中路红胜坊
广州市东山区史志丛书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街道图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地理位置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一、清代
---- 二、民国
---- 三、建国后
-- 第二节 行政机构和自治组织的设置
---- 一、街道办事处
---- 二、居民委员会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的发展和分布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人口普查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一、文化状况
---- 二、职业状况
---- 三、民族状况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一、机构
---- 二、措施
---- 三、效果
-- 第五节 老龄人和百岁老人
---- 一、老龄人口状况
---- 二、百岁老人芳名
------ 罗杏桃
------ 卢真有
------ 黄兴
------ 彭钻
第四章 经济
-- 第一节 工业
---- 一、民国时期的工业
---- 二、建国后的工业
---- 三、街道工业
-- 第二节 商业
---- 一、民国时期的商业状况
---- 二、建国后的商业状况
---- 三、街道商业
-- 第三节 劳动服务公司
-- 第四节 侨属企业服务公司和民政福利企业服务公司
-- 第五节 城市信用社
第五章 政治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大塘街组织
---- 一、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工作机构和下属组织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妇女联合会
---- 三、工会
---- 四、归国华侨联合会
---- 五、民兵组织
第六章 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市政建设
---- 一、古代六脉渠
---- 二、文溪桥
---- 三、公路
---- 四、街巷
---- 五、交通及公共设施
-- 第二节 城市管理
---- 一、爱国卫生运动
---- 二、环境保护
---- 三、整顿市容
---- 四、绿化管理
---- 五、卫生保健
第七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治安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状况和管理
----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治安
---- 二、建国初期的镇压反革命
---- 三、群防群治
----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五、推行家庭财产治安保险制
---- 六、防火工作
-- 第三节 司法与调解
---- 一、司法、调解机构
---- 二、法制宣传
---- 三、基层调解
第八章 文化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
---- 一、清末学堂的兴起
---- 二、民国时期的学校
---- 三、建国后的教育机构
---- 四、幼儿教育
---- 五、业余文化教育
---- 六、对青少年的帮教活动
-- 第二节 文化
---- 一、文化机构和文化团体
---- 二、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一、思想建设
---- 二、“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 三、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
---- 四、军民共建
---- 五、家政俱乐部
-- 第四节 科学技术
----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二、依靠科技进步
---- 三、评定技术职称
第九章 民政 机团单位
-- 第一节 民政
---- 一、民政机构沿革
---- 二、优抚工作
---- 三、社会福利
---- 四、离退休人员管理
---- 五、婚姻登记
---- 六、就业管理
-- 第二节 驻街机关团体单位
---- 一、民国时期
---- 二、建国后
第十章 文物 古迹
-- 第一节 文物
---- 一、万木草堂
---- 二、西堂
---- 三、钟楼
---- 四、红楼
---- 五、广东省博物馆
---- 六、鲁迅纪念馆
---- 七、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 第二节 古迹
---- 一、贡院
---- 二、祠堂 书院
---- 三、寺庙 教堂
---- 四、官衙
---- 五、监狱
---- 六、著名老字号
第十一章 史料 轶闻
-- 第一节 革命史料
----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第二节 地名史料及掌故
---- 一、李家巷与李昴英
---- 二、双桂书院与林氏溯源
---- 三、担杆巷的传说
---- 四、秉政街的街名稽考
---- 五、百岁坊
-- 第三节 祠规与教条
---- 一、祭规
---- 二、教条
---- 三、圣谕广州
---- 四、住宿规条
-- 第四节 日寇飞机轰炸罪行记实
第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知名人物传
---- 一、康有为
---- 二、李章达
---- 三、向秀丽
---- 四、秦萼生
-- 第二节 社会名流
---- 周富健
--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钟炳枢
---- 王亚浩
---- 梁伯仁
---- 刁新
---- 邝伯修
---- 陈宽励
---- 向秀丽
---- 金坚
---- 林豪
-- 第四节 人物表
---- 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 二、政协委员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