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志(1947-2007)

长钢志(1947-2007)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起讫时间为1946~2007年初,共60余年。 二、本志采用述、志、图、表、传、录诸体例。志为主体,共计十编,每编以章、节、目排序,横排门类,纵述始末,远略近详,力争纵不断线,横不缺项;志首设“概述”,以统领分设各编,简略论述发展历程。志末有“附录”一篇,辑录重要历史文献资料;并设“大事记”,纵贯今昔,窥见时事变化。各编析之可独立成篇。

内容时限: 1947-2007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

目录

封面
长钢志
《长钢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上将李德生题词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刘振江题词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题词
-- 长治市市委书记郭海亮题词
-- 长治市市长杜善学题词
-- 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歌题词
图片
-- 长钢地理位置图
-- 长钢主厂区平面图
-- 长钢新工业园区一角
-- 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和长钢幼儿体操队在一起
-- 山西省省委书记张宝顺(中)视察长钢
-- 2004年7月,山西省副省长靳善忠(前排中)视察长钢
-- 2004年7月,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前排中)视察长钢
-- 1987年5月,故县铁厂创始人、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陆达(前排右五)和郑汉涛将军(前排左四)
-- 1993年10月,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中)视察长钢
-- 2003年10月,山西省省委书记田成平(右)视察长钢
-- 1990年山西省省长王森浩(前排左三)视察长钢
-- 1995年7月,山西省省长孙文盛(前排右三)视察长钢
-- 2004年8月,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彭致圭(右)视察长钢
-- 2002年5月,山西省副省长王显政(左二)视察长钢
--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阎爱英(中)视察长钢
--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中)视察长钢
-- 1987年5月,故县铁厂创始人、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陆达(中)视察长钢
-- 2004年8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右一)视察长钢
-- 2006年10月,长治市市委书记郭海亮(左)视察长钢
-- 2005年5月,长治市市长杜善学(右)视察长钢
-- 长钢建厂40周年之际老兵工在一起合影
-- 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 1947年11月,故县铁厂一高炉建成
-- 故县铁厂一高炉建设工地
-- 1947年5月,20吨高炉从阳泉搬迁至故县途中
-- 1948年1月10日,故县铁厂一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
-- 1947年军工一厂立功奖章
-- 1949年10月,故县铁厂全体职工合影
-- 故县铁厂料场
-- 故县铁厂生产的60、82毫米迫击炮弹
-- 故县铁厂小寒山窝矿
-- 故县铁厂大本营——故县村二仙庙
-- 1949年3月,故县铁厂第一任厂长陆达(中排右三)、第二任厂长李宝庆(中排左二)与生产技术骨干合影
-- 故县铁厂工人学文化
-- 故县铁厂技术员李树仁创造的砖砌管式热风炉
-- 故县铁厂一高炉木栈桥
-- 农民铁矿运输队
-- 故县铁厂石灰窑
-- 故县铁厂耐火材料厂
-- 故县铁厂大车队
-- 1950年6月,枣臻焦化厂工人自制的华北地区第一台机车
-- 1949年枣臻焦炉建设工地
-- 建成后的枣臻焦炉
-- 20世纪50年代西安里水沟矿场
-- “大跃进”时期的小炼铁炉群
-- “大跃进”时期的小手摇土转炉群
-- 1954年炼钢车间建成投产
-- 1956年小型轧钢车间建成投产
-- 20世纪50年代故县铁厂街景和四工地家属院
-- 1953年的故县铁厂工人礼堂
-- 长钢20世纪80年代的横列式轧机
-- 长钢20世纪90年代的模铸工艺
-- 长钢第一座300m3高炉
-- 20世纪80年代长钢街景
-- 长钢大街新景
-- 20世纪80年代长钢办公大楼外景
-- 新世纪初,长钢开展“如何发展、如何快速发展”大讨论
-- 2002年11月,长钢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 2003年9月,长治冶金工业协会成立,党歌当选为协会会长
-- 2002年11月,长钢与德国斯波雷堡公司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 2001年11月,长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 2003年8月,长钢与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签订H型钢生产线设备供货合同
-- 2002年12月,长钢兼并长治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2005年12月12日,长治市政府在北京举行长钢产权转让签字仪式
-- 2005年12月30日,改制后的新长钢举行揭牌仪式
-- 复热式捣固焦炉
-- 从2002年起,长钢不断掀起技改高潮,建设了工艺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工业园区
-- 1080m3高炉
-- 200m2烧结机
-- 2万m3制氧机
-- 异型坯连铸机
-- 全连轧棒材生产线
-- 热轧H型钢生产线
-- 百万吨矿渣超细粉水泥生产线
-- 220kV变电站
-- 锻压机械制造生产线一角
--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长钢理化实验室
-- 快餐生产线
-- 复兴花园小区建设工程奠基
-- 复兴花园小区
-- H型钢
-- 热轧带肋盘条
-- 热轧带肋钢筋
-- 连铸坯
-- 热轧圆钢
-- 热轧圆盘条
-- 无缝钢管
-- 异型耐火砖
-- 矿渣硅酸盐水泥
-- 卷板机
-- “漳泽湖”牌饮料
-- 环保墙体材料
-- 附图:奖状
-- 《长钢志》编撰人员合影

凡例
目录
概述
-- 概述
---- 军工服务时期(1939~1952年)
---- 坎坷发展时期(1953~1965年)
---- “文革”前后时期(1966~1978年)
---- 经济转轨时期(1979~2000年)
---- 快速发展时期(2001—2006年)
-- 2007——大庆之年
第一编 地理环境
-- 第一章 长钢厂区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第三节 气候状况
-- 第二章 西安里铁矿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形及气候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第三节 铁矿分布及储量
------ 附:潞城青石、黏土矿区
第二编 上党钢铁基地建设
-- 第一章 创建太行军工
---- 第一节 八路军总部修械所
---- 第二节 黄崖洞兵工厂
-- 第二章 建设上党钢铁基地
---- 第一节 筹建初期
---- 第二节 搬迁高炉
---- 第三节 高炉建设
---- 第四节 配套工程建设
-- 第三章 工厂管理和职工生活
---- 第一节 生产经营管理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四章 移交地方
---- 第一节 调整转产
---- 第二节 学习培训
---- 第三节 恢复生产
第三编 建设与技改
-- 第一章 规划与设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长钢各个时期的规划情况
---- 第三节 主要项目设计
-- 第二章 技改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投资管理
---- 第三节 施工管理
---- 第四节 施工进度与建设质量
-- 第三章 主要生产、辅助系统建设与改造
---- 第一节 矿山
---- 第二节 耐火
---- 第三节 焦化
---- 第四节 烧结
---- 第五节 炼铁
---- 第六节 炼钢
---- 第七节 轧钢
---- 第八节 无缝钢管
---- 第九节 动力
---- 第十节 铁路运输
---- 第十一节 计量
---- 第十二节 “小三线”建设
------ 附:653、热轧带钢车间(三轧分厂)
-- 第四章 新工业园区建设
---- 概况
---- 第一节 60万t捣固焦炉
---- 第二节 100万t矿渣超细粉水泥生产线
---- 第三节 200m2烧结机
---- 第四节 1080m3高炉
---- 第五节 80t氧气顶吹转炉
---- 第六节 H型钢生产线
---- 第七节 原料场
---- 第八节 16.5万m3煤气柜
---- 第九节 两万m3制氧机
-- 第五章 公共、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 第一节 机关办公建筑
---- 第二节 文体活动场所
---- 第三节 餐饮服务建筑
---- 第四节 文教、卫生建筑
---- 第五节 商业建筑
---- 第六节 住宅建设
---- 第七节 交通、街道建设
---- 第八节 厂外单位公共及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第四编 生产经营单位
-- 第一章 主要生产单位
---- 第一节 焦化厂
------ 附:第二焦化厂
---- 第二节 烧结厂
---- 第三节 炼铁厂
---- 第四节 H型钢厂
---- 第五节 炼钢厂
------ 附:第二炼钢厂
---- 第六节 轧钢厂
------ 附:第五轧钢厂
---- 第七节 无缝钢管厂
---- 第八节 动力厂
---- 第九节 铁运部
---- 第十节 第二工程建筑公司
-- 第二章 产业型单位
---- 第一节 第一工程建筑公司
---- 第二节 附属企业公司
------ 附:残疾人工作
---- 第三节 金属制品公司
------ 附:经济技术开发部
---- 第四节 第四工程建筑公司
---- 第五节 民用建筑公司
-- 第三章 经营性公司
---- 第一节 仓储公司
---- 第二节 矿业公司
---- 第三节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第四节 机械运输公司
---- 第五节 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第六节 瑞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第七节 瑞达焦业有限公司
---- 第八节 瑞昌水泥有限公司
---- 第九节 瑞盛水泥公司
---- 第十节 燃气公司
---- 第十一节 房地产开发公司
------ 附:瑞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五编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国家对长钢的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各时期内部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各时期主要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第四节 业务流程再造
---- 第五节 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 第六节 “三三三”末位淘汰
------ 附:《长钢管理》杂志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计划种类及编制程序
---- 第三节 生产经营计划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制编制及考核
---- 第五节 统计工作和原始记录
---- 第六节 商标管理
---- 第七节 全面预算管理
------ 附:多种经营办公室
-- 第三章 技术、质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生产技术管理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
----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
---- 第五节 工程技术队伍
------ 附:长钢科学技术协会
------ 职工合理化建议
---- 第六节 钢铁研究
---- 第七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八节 科技信息(科技情报)管理
---- 第九节 质量管理制度及职责
---- 第十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十一节 主要产品质量标准
---- 第十二节 质量月活动
-- 第四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 第三节 生产调度
---- 第四节 现场治理
---- 第五节 能源管理
------ 附:长治市冶金工业协会
-- 第五章 安全、环保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 第三节 安全教育
---- 第四节 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活动
---- 第五节 劳动保护工业保健
---- 第六节 重大人身设备事故实录
---- 第七节 环境保护和管理
---- 第八节 环境污染治理
---- 第九节 环境监测
-- 第六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成本管理
---- 第三节 经济核算
---- 第四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五节 历年基建、技改投资情况
---- 第六节 各项专用基金的提取管理和使用
---- 第七节 内部银行
-- 第七章 劳动、工资、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工资管理
---- 第四节 社会保险
---- 第五节 劳动管理
---- 第六节 人员招聘与配置
---- 第七节 职工就业与再就业
-- 第八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物资采购及供应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附:长钢进出口公司
-- 第九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设备采购
---- 第三节 长钢历年主要设备分布情况
---- 第四节 设备管理
---- 第五节 资产管理
-- 第十章 产品销售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产品销售
---- 第三节 销售信息
---- 第四节 产品定价
---- 第五节 货款结算
---- 第六节 资源管理及物流配送
-- 第十一章 计量、通讯、微机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计量和检测设备
---- 第三节 计量器具管理和量传管理
---- 第四节 数据传输网络管理
---- 第五节 语音通讯管理
---- 第六节 工业控制自动化管理维护
-- 第十二章 对外经济协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输出商标、技术、管理团队
---- 第三节 招商引资项目
---- 第四节 其他对外合作项目
---- 第五节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第十三章 机关事务、档案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总裁办公室事务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附:太原办事处
------ 山西潞利钉业有限公司
-- 第十四章 社会职能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老干部和离退休职工管理
---- 第三节 社区管理
---- 第四节 人口普查
---- 第五节 清欠工作
---- 第六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七节 支农
-- 第十五章 管理督察
---- 第一节 职能
---- 第二节 督察情况
-- 第十六章 体制转换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1996年长钢公司制改造
---- 第三节 2005年长钢整体改制过程
---- 第四节 新长钢和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 第五节 完善整体改制后续工作
---- 第六节 成都新天通涉嫌虚假注入股金及抽选出资
------ 附:长钢职工合股基金会
第六编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长钢党委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届党委班子组成情况
---- 第三节 党委办公室
---- 第四节 机关党委
--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 第四节 干部管理
---- 第五节 落实干部政策
------ 附:长钢“五七”干部学校
-- 第三章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理论教育工作
---- 第三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第五节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节 企业文化建设
----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八节 普法及依法治企工作
---- 第九节 《长钢报》
---- 第十节 长钢广播电视
---- 第十一节 印刷厂
---- 第十二节 长钢网站
--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纪律检查
---- 第三节 审计及法律诉讼
-- 第五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长钢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 第四节 民主管理
---- 第五节 劳动竞赛
---- 第六节 职工技术技能比赛
---- 第七节 女工工作
----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保险工作
---- 第九节 工会财务管理
-- 第六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团的工作
---- 第四节 历届团代会
-- 第七章 公安武装保卫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侦工作
---- 第四节 消防工作
---- 第五节 经济民警
---- 第六节 民兵工作
---- 第七节 征兵工作
---- 第八节 人民调解
第七编 科教文体
-- 第一章 文体活动
---- 第一节 文体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体育活动
------ 附:长钢幼儿体操班
---- 第四节 长钢文联
-- 第二章 科技大学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中专技校
---- 第三节 党校
---- 第四节 职工培训
---- 第五节 外培与委培教育
-- 第三章 子弟中学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教学
-- 第四章 子弟小学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教学
------ 附:厂外单位学校
第八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疾病预防与治疗
---- 第一节 职工总医院
---- 第二节 医疗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卫生预防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疾病治疗
---- 第六节 厂外医疗机构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工作简况
---- 第三节 奖惩制度
第九编 后勤生活服务
-- 概况
-- 第一章 服务机构与设施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食堂、快餐厂
---- 第三节 乳品饮料厂
---- 第四节 职工澡塘、浴室
---- 第五节 液化气供应站
---- 第六节 招待所、宾馆
---- 第七节 农场
---- 第八节 托儿所、幼儿园
---- 第九节 疗养院(点)
---- 第十节 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 第二章 福利待遇
---- 第一节 职工亡故
---- 第二节 职工子女接班
---- 第三节 职工退休、病退
---- 第四节 家属落户
---- 第五节 职工休假
---- 第六节 互助救济
---- 第七节 津贴、补贴
---- 第八节 职工疗养
-- 第三章 物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三节 房产管理
---- 第四节 生活区管理
---- 第五节 水、电、汽管理
---- 第六节 单身宿舍管理
---- 第七节 职工住宅管理
---- 第八节 住房制度改革
第十编 人物 荣誉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长钢已故主要领导简介
------ 经理(厂长)
-------- 陆达
-------- 李宝庆
-------- 袁德恩
-------- 谭秉礼
-------- 赵华清
-------- 贺发科
------ 党委书记
-------- 陈志坚
-------- 尹正南
-------- 王志明
-------- 弓靖
-------- 申鲁明
-------- 李明山
-------- 张培宪
-------- 魏庶民
---- 第二节 长钢出席长治市历次党代会及省市人代会名录
---- 第三节 省级以上劳模简介
------ 全国劳动模范(1名)
-------- 左保芝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
-------- 程红卫
-------- 白凤跃
-------- 鲁怀亮
------ 山西省特级劳模(1名)
-------- 党歌
------ 山西省劳模(包括省先进生产、工作者和省五好职工41名)
-------- 劳模个人简介
尹兴荣
孙世诚
窦联年
武守贞
贾玉生
原法则
王津元
王三荣
吴立臣
路进财
张慕儒
王志俊
朱祺
侯海生
申忠秀
毕联珠
刘子兰
宋米贵
牛三龙
秦春元
王保和
李太魁
韩永祥
刘日新
梁莱菔
王守昌
曲培玉
张先和
吉大杰
崔顺昌
吴栓柱
张德明
李虎山
张少雄
李庆红
姜广银
杨改梅
---- 第四节 获省级以上其他个人荣誉
---- 第五节 长钢获长治市历届劳模名录
---- 第六节 长钢历届劳模名录
---- 第七节 轶闻
-- 第二章 集体荣誉
---- 第一节 长钢获国家级集体荣誉
---- 第二节 长钢获省级集体荣誉
---- 第三节 长钢获冶金系统集体荣誉
附录
-- 要记
---- 李德生题写“长治钢铁公司”厂名
---- “故县村”小考
-- 重要文存
----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给军工部领导及故县铁厂的贺信
---- 军工部领导给故县铁厂的贺信
---- 上党军工基地的发展历程
---- 陆达在庆祝建厂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重修二仙庙碑记
---- 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人员安置方案
-- 旧印章集锦
-- 大事记
《长钢志》撰稿人员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