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志

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以及经营情况。包括商品购销、物价管理、财务管理、仓储运输以及对私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内容时限: 1952-1988

出版时间: 1991年12月

目录

封面
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志
编写领导组

凡例
图片
-- 县供销社联合社
-- 县联社旧址
-- 县供销社历届理事会主任、副主任
-- 供销社部份奖品、社员证、社徽
-- 甸南供销社旧门市
-- 甸南供销社新建五交化门市
-- 弥沙供销社农副产品运销一瞥
-- 东岭供销社贸易大楼
-- 芸豆
-- 中药材
-- 出口创汇锦旗
-- 美味牛肝菌
-- 松茸
-- 货郎担下乡
-- 马帮行走在山路上
-- 供销社车队在发展壮大
-- 马车运输
-- 社志审稿会议全体人员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体制机构
-- 第一节 机构
---- 一、消费合作社
---- 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三、县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
------ 1、农资公司
------ 2、土产公司
------ 3、汽车运输队
------ 附: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贸易货栈
---- 四、基层供销合作社
------ 1、东岭供销合作社
------ 2、甸南供销合作社
------ 3、羊岑供销合作社
------ 4、马登供销合作社
------ 5、上兰供销合作社
------ 6、弥沙供销合作社
------ 7、沙溪供销合作社
---- 五、曾属机构
------ 1、乔后供销合作社
------ 2、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药材公司
------ 3、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副食经理部
-- 第二节 民主管理
---- 一、县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
------ 1、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
------ 2、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
------ 3、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
------ 4、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
------ 5、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
----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
------ 1、建社初期基层社社员代表大会
------ 2、恢复时期基层社社员代表大会
------ 3、经济改革后的基层社社员代表大会
------ 附: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代表大会
---- 三、理事委员会(筹备委员会)
------ 1、云南省剑川县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委员会
------ 2、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一届理事委员会
------ 3、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二届理事委员会
------ 4、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三届理事委员会
------ 5、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四届理事委员会
------ 6、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五届理事委员会
---- 四、监事委员会
------ 1、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一届至第三届监事委员会
------ 2、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四届监事委员会
------ 3、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员代表委员会
------ 附: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委员会
---- 五、职工代表会
-- 第三节 党、团、工会组织
---- 一、中国共产党
------ 1、中共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党支部
------ 2、中共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党支部
----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三、工会
第二章 扶持多种经营生产
-- 第一节 自然资源和农村自流经济
---- 一、自然资源
---- 二、农村自流经济
-- 第二节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
---- 一、野生资源普查
---- 二、野生资源利用
------ 1、野生药材
------ 2、野生油料
------ 3、野生纤维
------ 4、野生淀粉
------ 5、生漆
------ 6、野生食用菌
-- 第三节 手工副业生产
---- 一、铁、竹、木农具生产
---- 二、木器生产
---- 三、其它农村手工副业
------ 1、土陶器
------ 2、草席、草帽编织
------ 3、酿酒
------ 4、粉丝加工
-- 第四节 畜禽饲养
---- 一、畜牧饲养
---- 二、坝塘养殖
---- 三.家禽饲养
---- 四、蜂群饲养
-- 第五节 种植业
---- 一、药材种植
---- 二、经济林木种植
---- 三、其它经济作物
------ 1、烤烟、大麻
------ 2、蒲草、辣椒
------ 3、芸豆
------ 4、食用茵
第三章 购销
-- 第一节 采购
---- 一、农副土特产品采购
------ 1、合同订购预购
------ 2、换购
------ 3、派购
------ 4、奖售(奖励)
------ 5、议购
------ 6、代购
-------- (1)国家委托代购
-------- (2)委托农民代购
---- 二、工业品采购
------ 1、联购分销
------ 2、计划和分配
------ 3、多渠道采购
-- 第二节 生活资料销售
---- 一、优待销售
---- 二、统销
---- 三、计划销售
------ 1、凭票证供应
------ 2、对口销售
------ 3、特需计划供应
---- 四、赊销
---- 五、代销
---- 六、批发
--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
---- 一、农业生产用具
---- 二、农用杀虫、杀菌、除草刺
---- 三、农用化学肥料
-- 第四节 副营业务
---- 一,1952年以前旅社、饭店营业情况
---- 二、剑川县供销合作社副营业务
第四章 对私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对私改造前全县私营商业状况
---- 二、统购统销后农村市场及私营商业状况
---- 三、农村合作商店(小组)的建立
------ 1、对私商实行“踏步走”政策
------ 2、对私商实行“包下来”的方针
------ 3、农村私商改造组织形式
-------- (1)合作商店
-------- (2)合作小组
-------- (3)经销、代销
-------- (4)直接过渡
---- 四、合作商店(小组)改造发展状况
------ 1、各区私营合作店、组变化情况
-------- (1)乔后
-------- (2)弥沙
-------- (3)沙溪
-------- (4)马登
-------- (5)羊岑
-------- (6)上兰
-------- (7)甸南
------ 2、各商店小组经营状况
------ 3、各商店、小组改组与目前状况
-- 第二节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1954年以前剑川个体手工业状况
---- 二、手工业改造的组织措施
------ 1、接受对手工业者的改造
------ 2、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 三、建立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商品价格制定
---- 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 二、国合调拨作价
------ 1、农副土特产品调拨价格
------ 2、工业品调拨价
------ 3、转批商品优待价
---- 三、对私枇发价格
---- 四、零售价格
-- 第二节 物价方针政策
---- 一、物价政策对市场的稳定
---- 二、几项基本物价政策
------ 1、对农副产品采取提高收购价格政策
------ 2、对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采取低价薄利政策
------ 3、对农副产品采取收购地区差价政策
------ 4、对农副产品采取购销差价
------ 5、对毗邻地区价格采取相互衔接的政策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一、管理制度和纪律
------ 1.物价管理制度
-------- (1)价格通知
-------- (2)卡片登记
-------- (3)明码标价
-------- (4)调价和削价
-------- (5)检查制度
------ 2.纪律
---- 二、物价审查和整顿
第六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计划
---- 一、计划制定
------ 1、建社初期的计划暂行办法
------ 2、修订计划制度与国营商业计划密切结合
------ 3、修改编制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结合
------ 4、权力适当下放、实行分级管理计划
---- 二、计划管理分析、检查
------ 1、计划管理
------ 2、计划分析检查
-------- (1)单项重点计划调查
-------- (2)定点综合计划调查
-------- (3)销售计划分析调查
-------- (4)收购计划调查分析
-------- (5)计划下达后调查分析
-- 第二节 统计
---- 一、统计工作发展
------ 1、初期统计
------ 2、完善统计制度
------ 3、统一报表
------ 4、实行全国报表制度
------ 5、贯彻统计法
---- 二、提高统计质量
------ 1、开展统计竞赛活动
------ 2、强调统计监督职能
-- 第三节 计划统计工作人员职责权利
---- 一、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
---- 二、计划统计人员的主要权利
第七章 财务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一、会计制度
------ 1、建社初期的会计帐务
------ 2、独立核算建立新帐
-------- (1)拨货计价
-------- (2)实物负责
------ 3、会计制度的变化和巩固
---- 二、 计划编制及分析
------ 1、财务计划编制及分析
------ 2、基本建设计划编制及分析
------ 3、计划编制制度的发展
---- 三、资产管理
------ 1、建社初期资产管理
------ 2、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
------ 3、资产管理制度第一次被推翻
------ 4、总结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 5、资产管理制度第二次被推翻
------ 6、经济改革后的资产管理制度
-- 第二节 会计核算
---- 一、记帐
------ 1、流水帐
------ 2、借贷记帐
------ 3、收付记帐
------ 4、增减记帐
---- 二、核算分配积累
------ 1、国家积累
-------- (1)营业税
-------- (2)所得税
-------- (3)差额累进税
------ 2、购置修理
-------- (1)固定资产
-------- (2)抵值易耗品
-------- (3)修理
-------- (4)简易建筑
-------- (5)待摊费用
------ 3、财产损失处理
------ 4、专用基金
-------- (1)福利基金
-------- (2)企业基金(后改为职工基金)
-------- (3)盈余分配
---- 附一:社员股金分红
---- 附二:扶持生产资金
------ 1、无偿扶持资金
------ 2、有偿扶持资金
------ 3、供销社自拔有偿扶持资金
第八章 仓储 运输
-- 第一节 仓储
---- 一、仓储建设
---- 二、仓储管理
---- 三、仓储人员
-- 第二节 运输
---- 一、人背马驮
---- 二、马车运输
---- 三、汽车运输
-- 第三节 安全保卫
---- 一、安全保卫组织
---- 二、管理制度
---- 三、消防设备
第九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一、职工队伍发展状况
------ 1、吸收分配及过渡顶替职工
------ 2、招聘干部、合同制工人及合同工、临时工
---- 二、劳动制度变化
------ 1、合作商业招工制度
------ 2、与国营商业合并后的招工制度
------ 3、供销社用工制度改革
---- 三、招工条件和审批权限
------ 1、1983年以前的招工条件和批准权限
------ 2、1983年以后的干部招聘、合同制工人、合同工制度
---- 四、工作调配任免和奖惩
------ 1、合作商业干部、职工任免权限
------ 2、与国营商业合并时期干部职工调配权限
------ 3、干部职工调配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工资
---- 一、工资、补贴
------ 1、工种工资类别
-------- (1)职务行业分工
-------- (2)各种工资类别
------ 2、附加工资
------ 3、粮价补贴
------ 4、副食品加价补贴
------ 5、节日加班奖励工资
---- 二、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
------ 1、工资改革
------ 2、工资调整
-- 第三节 劳保福利
---- 一、劳保福利范畴
---- 二、企业职工福利基金
---- 三、劳动保险,保护
---- 四、其官福利事业
第十章 教育培训
-- 第一节 思想教育
---- 一、思想教育组织分工
---- 二、各时期思想教育任务
------ 1、建社初期
------ 2、剑川县供销合作社恢复以后
------ 3、剑川县供销合作社第二次恢复以后
------ 4、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 三、各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 1、建社初期学先进,赶先进活动
------ 2、大跃进年代的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
------ 3、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以后的劳动竞赛
------ 4、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推动下的劳动竞赛
------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职工劳动竞赛
-- 第二节 业务培训
---- 一、干部培训
------ 1、建社前干部培训
------ 2、建社后干部培训
---- 二、财务会计业务培训
------ 1、建社前会计培训
------ 2、建社后会计培训
---- 三、计划统计、物价专业技术培训
------ 1、建社初期的业务培训
------ 2、建社后业务培训
---- 四、科学技书指导培训
------ 1、选送省培训
------ 2、选送州培训
-------- (1)农副产品、药材种植培训
-------- (2)植物保护训练班
-------- (3)厨师训练班
-------- (4)仓库保管训练班
-------- (5)远红外烤炉使用训练班
------ 3、县社培训
---- 五、职工文化专业技术补课
------ 1、选送职工进行文化补课
------ 2、初中文化补课和考试
------ 3、专业技术测验
------ 4、统一命题测验
---- 六、普法教育
附录:
-- 一、剑川县供销社联合社章程(草案)
--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章程(草案)
-- 三、剑川县供销社企业内部管理条例
-- 四、剑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