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志(1988~2005)

上海市宝山区志(1988~2005)

格式:PDF
费用:44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原则,力求全面准确地记述宝山区建立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变化的状况,突出区情特色,重点反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实绩。

内容时限: 1988-2005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目录

封面
上海市宝山区志
图片
-- 吴淞大桥桥头雕像
-- 1998年改建后的吴淞口灯塔
-- 吴淞口
-- ①1988年建区时的宅山中心城区
-- ②2005年时的宝山中心城区
-- ③吴淞镇新貌
-- ④西城区
-- ①罗店北欧新镇美兰湖(2005年建成)
-- ②美兰湖会议中心(2004年开放)
-- ③月浦镇中心区
-- ①公务员在区级机关办公大楼前举行宣誓仪式(2003年8月启用)
-- ②原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 ③1989年7月17-2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宝山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 ④1988年9月13-18日召开的上海市宝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⑤1988年9月5-8日召开的政协上海市宝山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⑥1988年6月16日宝山区召开的第一次全区干部大会,宣布中共宝山区委成立
-- ①住友宝莲小区(2001年建成)
-- ②白玉兰苑小区(2002年建成)
-- ③宝莲府邸夜景(2002年建成)
-- ④华能城市花园(2000年建成)
-- ①大华地区的文华苑住宅小区(2001年建成)
-- ②新顾村大家园(2004年一期建成)
-- ③罗泾农民别墅(90年代中期建成)
-- ④杨北中心村农民住宅(2004年二期建成)
-- ①吴淞大桥(1993年12月10日建成)
-- ②扩建后的沪太路(2002年全线贯通)
-- ③建成时的外环沪太路市交(2001年12月建成)
-- ④郊环线收费口(郊环线2004年12月建成)
-- ⑤外环隧道(2003年6月21日建成)
-- ①共和新路混合高架路(2004年12月建成)
-- ②江杨北路大桥(2000年1月建成)
-- ③同济路立交(2001年12月建成)
-- ④轨道交通三号线北段(2005年全线结构贯通)
-- ⑤轨道交通三号线宝杨路站
-- ⑥宝山境内的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段(2004年12月建成,共富新村—上海火车站)
-- 宝山区吴淞口
-- ①上海港吴淞客运中心
-- ②吴淞港
-- ③上海客运轮船公司吴淞站(1991年建成)
-- ④吴凇公交客运枢纽
-- ⑤宝杨路客运码头(1996年开通)
-- ①上海港宝山码头港区
-- ②上海港军工路码头港区
-- ③上海港张华浜码头港区
-- ④上海港罗泾散货码头港区
-- ①2003年上海吴淞国际物流园区启动,图为上海宝湾国际物流中心
-- ②公交宝杨路停车场
-- ③电视转播车
-- ④宝山航运经济区大楼(航运经济区2002年5月建成)
-- ⑤宝山邮政大楼(2000年4月建成)
-- ⑥政府门户网站机房(2001年12月建成)
-- ①宝钢宽厚板车间(2004年12月12日试车)
-- ②宝钢厂区环境
-- ③宝钢四号高炉全景(2005年3月31日点火)
-- ①宝山工业园区(2003年3月25日开始运作)
-- ②石洞口电厂(1990年5月20日最后一台机组投产)
-- ③长江原水厂水库(1992年6月建成)
-- ①泛亚潜力纸业有限公司(1998年建成)
-- ②泛亚潜力车间内景
-- ③顾村工业园区
-- ④上海新格金属有限公司(2002年迁建)
-- ⑤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1996年投产)
-- ①宝山外贸推介会(2004年)
-- ②罗店中心镇奠基(2002年9月28日)
-- ③张庙一条街
-- ④牡丹江路商业街一角
-- ⑤位于聚丰园路的弘基文化休闲广场(2004年开业)
-- ①节庆期间世纪联华吴淞店的红火景象(2002年2月开业)
-- ②易初莲花超市高境店
-- ③农工商超室宝山店(2004年9月开业)
-- ④宝林七村标准化菜场
-- ⑤好美家建材超市共江店(2003年6月开业)
-- ⑥建配龙建材家具市场(1999年1月开业)
-- ①大华虎城(2004年开业)
-- ②北翼商业街(1995年12月开业)
-- ③淞兴路步行街
-- ④宝钢商场
-- ⑤牡丹江电脑广场永乐家电
-- ①大康度假城(1998年开、三星级酒店)
-- ②金富门大酒店(1998年8月开业,三星级酒店)
-- ③宝隆宾馆(199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四星级酒店)
-- ①蔬菜现代化园艺场(1996年8月建成)
-- ②罗店麦收
-- ③东方假日田园长棚
-- ④东方假日田园正门
-- ⑤东方假日田园生产的优质品种南瓜
-- 白玉兰广场
-- ①景观道路永乐路
-- ②永清路绿化
-- ③景观道路上大路边街景
-- ④景观道路共富路
-- ①大华公园
-- ②社区大型绿地—虎林园
-- ③滨江绿地
-- ④共和新路绿地
-- ⑤永清公园
-- ①走马塘
-- ②荻泾河
-- ③④环区生态步道(2005年~期竣工)
-- ⑤外环绿带(2003年建成)
-- ①上海大学(新校区于1999年9月12日启用)
-- ②上海大学毕业生
-- ③上海大学附属中学(2002年建)
-- ①宝山区成人教育中心(1997年10月建成)
-- ②吴淞中学(1998年起分二期改建)
-- ③行知二中(2003年建成)
-- ④行知中学(新校区于1993年9月建成)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2001年1月竣工,3月开馆)
-- ①吴凇开埠广场
-- ②陈化成纪念馆(1992年6月建成)
-- ③吴淞百年浮雕墙
-- ④陶行知纪念馆
-- ⑤革命烈士纪念碑(2005年完成改扩建)
-- 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和平之钟在临江公园落成(2005年建成)
-- ⑦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在罗泾侵华日军大烧杀纪念碑前谢罪
-- ①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2005年,第四届)
-- ②“吴淞放歌”大型歌会(2003年9月)
-- ③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剪影
-- ①月浦镇——锣鼓
-- ②杨行镇——吹塑版画
-- ③友谊路街道——剪纸
-- ④罗店镇——龙船
-- ⑤淞南镇——摄影
-- ⑥老少同乐网上游
-- ⑦憎农村社戏
-- ①宝山体育场(1997年7月建成)
-- ②宝山区运动会开幕式(2004年4月)
-- ③中学生击剑训练
-- ④仁和医院(2000年10月建成)
-- ⑤高境地段医院
-- ⑥杨北村乡村卫生所
-- 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吴淞中心医院)
-- ①《宝山区志》编纂工作动员会
-- ②《宝山区志》审稿会
-- ③2008年11月27日,《宝山区志》召开编修工作座谈会,区委书记吕民元与会并讲话
-- 宝山区政区图
-- 淞宝地区
-- 宝山区政区图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地理
-- 概述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隶属和境域
---- 第二节 境域变动
---- 第三节 区界勘定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乡镇街道
----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 第三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地质
---- 第三节 土壤和土地利用
---- 第四节 水文水系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卷二 人口
-- 概述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总量
---- 第二节 人口自然变动
---- 第三节 人口机械变动
---- 第四节 流动人口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自然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构成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
卷三 城市规划
-- 概述
-- 第一章 规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和决策机构
---- 第二节 规划管理事项
---- 第三节 地名管理
-- 第二章 区域规划
---- 第一节 规划编制
---- 第二节 区域综合发展规划选录
-- 第三章 专项规划
---- 第一节 专项规划编制
---- 第二节 专项规划选录
卷四 滨江新区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 市政设施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重大道路建设工程
---- 第三节 立交桥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重大桥梁建设工程
---- 第六节 码头建设工程
---- 第七节 市政排水系统
---- 第八节 市政建设资金筹集
-- 第二章 公用事业设施
---- 第一节 供水设施
---- 第二节 供电设施
---- 第三节 燃气
-- 第三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二节 住宅建设
---- 第三节 高层建筑
---- 第四节 旧区改造
---- 第五节 旧公房改造
---- 第六节 牡丹江路开发
---- 第七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选介
-- 第四章 环卫设施
---- 第一节 公厕、垃圾房
---- 第二节 作业车辆和废弃物回收设施
---- 第三节 农村改厕
---- 第四节 农村环卫设施
---- 第五节 垃圾处置设施
-- 第五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区内建筑业
---- 第二节 部市属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单位
卷五 生态和环境保护
-- 概述
-- 第一章 城区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城区绿地
---- 第二节 大型绿地
---- 第三节 单位与新村绿地
---- 第四节 创建园林城区
-- 第二章 平原绿化
---- 第一节 塘圩绿化
---- 第二节 专用竹林
---- 第三节 农田林网
---- 第四节 平原绿化达标
-- 第三章 园林和古树名木
---- 第一节 公园
---- 第二节 古树名木
-- 第四章 公路道路绿化
---- 第一节 外环线环城绿带
---- 第二节 绿化工程
-- 第五章 绿化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和经营单位
---- 第二节 全民植树和绿化养护
-- 第六章 环境污染和治理
---- 第一节 环境污染源
---- 第二节 环境状况
---- 第三节 污染治理
-- 第七章 宝钢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环保设备和环境治理
---- 第二节 综合利用
---- 第三节 环境绩效
-- 第八章 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
---- 第一节 原状与整治
---- 第二节 整治项目
-- 第九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事项
卷六 城市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一线工作法”
-- 第二章 市政工程和公路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道路养护
---- 第四节 公路规费征收
---- 第五节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
-- 第三章 建筑施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施工企业资质管理
---- 第三节 建筑市场管理
---- 第四节 招投标管理
---- 第五节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 第四章 市容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 第三节 监督与执法
-- 第五章 环境卫生管理
---- 第一节 “四清”作业
---- 第二节 环卫作业经营机制
---- 第三节 水环境整治
---- 第四节 废弃物管理
-- 第六章 住宅建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配套工程管理
---- 第四节 开发经营管理
-- 第七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
---- 第三节 产权产籍管理
---- 第四节 拆迁管理
----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六节 私房落实政策
---- 第七节 住房解困
---- 第八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九节 物业管理
---- 第十节 执法与监督
-- 第八章 供电、燃气、供水、排水管理
---- 第一节 供电管理
---- 第二节 燃气行业管理
---- 第三节 供水水质管理
---- 第四节 污水排放管理
-- 第九章 整治违法建筑
---- 第一节 违法违章建筑整治
---- 第二节 违法建筑执法查处
卷七 经济概览
-- 概述
-- 第一章 经济总量
---- 第一节 增加值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工业销售产值
---- 第四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第五节 外贸进出口额
---- 第六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七节 城乡居民收入
-- 第二章 优势产业
---- 第一节 冶金延伸业
---- 第二节 港口物流业
---- 第三节 房地产业
---- 第四节 多元化商业
---- 第五节 都市型农业
-- 第三章 经济构成
---- 第一节 国有经济
---- 第二节 集体经济
---- 第三节 私营经济
---- 第四节 外资、港澳台资经济
卷八 综合经济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和管理服务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中长期计划
---- 第三节 年度计划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五节 物资分配
-- 第三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和社会事业统计
---- 第三节 专业统计
---- 第四节 普查与抽样调查
---- 第五节 统计服务
---- 第六节 统计执法监督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市场建设和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七节 公平交易执法
---- 第八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和价格调控
----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三节 价格咨询服务
---- 第四节 生产成本调查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管理和监督
----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六节 食品生产安全监管
---- 第七节 打假治劣
-- 第七章 经济协作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外省市在宝山区企业
---- 第三节 对口支援
---- 第四节 友好区县市
-- 第八章 审计
---- 第一节 审计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卷九 财税
-- 概述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
----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管理和监督
---- 第六节 资金筹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
---- 第二节 税种变革
---- 第三节 税收收入
---- 第四节 征管改革
---- 第五节 稽征管理
卷十 上海北翼工业基地
-- 概述
-- 第一章 冶金基地
---- 第一节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 第二节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第三节 境内宝钢股份钢铁分(子)公司
---- 第四节 境内宝钢集团所属主要公司
---- 第五节 有色冶金企业
-- 第二章 能源水资源基地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原水、制水
---- 第三节 燃气、制气
-- 第三章 其他市属工业
---- 第一节 金属制造业
---- 第二节 化工工业
---- 第三节 港口装备、造船业
---- 第四节 棉纺织业、食品加工业
-- 第四章 区企联动
---- 第一节 宝山与宝钢战略伙伴关系
---- 第二节 区内外交往和合作
卷十一 工业
-- 概述
-- 第一章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企业内部经营机制
---- 第二节 企业产权制度
-- 第二章 产业和行业
---- 第一节 产业
---- 第二节 行业
-- 第三章 工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业经营实绩
---- 第三节 工业投资及固定资产
---- 第四节 企业集团
-- 第四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市级工业园区
---- 第三节 镇工业园区、都市型工业园区
-- 第五章 企业
---- 第一节 企业规模
---- 第二节 企业选介
-- 第六章 产品
---- 第一节 名特优产品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品
卷十二 港口·口岸·储运
-- 概述
-- 第一章 江口水域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导航设施
-- 第二章 港区、码头、集装箱公司
---- 第一节 集装箱装卸港区
---- 第二节 重大件设备装卸和件杂货装卸港区
---- 第三节 散货中转港区
---- 第四节 大型企业专用码头
---- 第五节 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 第三章 口岸管理
---- 第一节 执法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海事安全监督
-- 第四章 储运
---- 第一节 集装箱储运
---- 第二节 仓储
---- 第三节 上海吴淞国际物流园区
---- 第四节 宝山航运经济发展区
卷十三 交通运输
-- 概述
-- 第一章 水上客运和货运
---- 第一节 客货运码头
---- 第二节 轮渡客运
---- 第三节 上海港吴淞客运中心
---- 第四节 内河货运
---- 第五节 航运公司和经营单位
-- 第二章 市内公交客运
---- 第一节 公交经营单位
---- 第二节 公交线路
---- 第三节 出租汽车
-- 第三章 公路客货运
---- 第一节 公路客运
---- 第二节 公路货运
-- 第四章 铁路运输
---- 第一节 铁路支线
---- 第二节 专用线
---- 第三节 货运站和货运量
-- 第五章 汽车维修
---- 第一节 经营单位
---- 第二节 汽车性能综合检测
---- 第三节 主要维修企业
-- 第六章 运输服务
---- 第一节 搬运装卸
---- 第二节 货运代理、包装、堆存、配载
-- 第七章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陆上运输行业管理
---- 第三节 水上运输行业管理
---- 第四节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
---- 第五节 道路客运行业管理
---- 第六节 铁路道口管理
卷十四 信息化·邮政·电信
-- 概述
-- 第一章 信息化
---- 第一节 信息化发展
---- 第二节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节 信息应用系统开发建设
---- 第四节 政府部门网站
---- 第五节 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
---- 第六节 信息产业企业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局所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网络
---- 第二节 电信业务
---- 第三节 局房与线路建设
---- 第四节 管理体制和机构变革
---- 第五节 移动通信公司
---- 第六节 区内其他电信单位
卷十五 商业·旅游业
-- 概述
-- 第一章 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节 产权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商业资产经营
---- 第六节 商业功能调整
-- 第二章 商业布局
---- 第一节 淞宝中心商业区
---- 第二节 南部住宅区商业
---- 第三节 中心镇和城镇商业
---- 第四节 长兴横沙两岛商业
-- 第三章 商业业态
---- 第一节 大中型百货商场
---- 第二节 超市、便利店、连锁商店
---- 第三节 专业店、专卖店
---- 第四节 商业储运
---- 第五节 专业市场
-- 第四章 行业和商业企业集团
---- 第一节 行业
---- 第二节 商业企业集团公司
-- 第五章 商品交易和物资回收
---- 第一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第二节 日用商品销售
---- 第三节 棉花收购与农资供应
----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六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油收购
---- 第二节 粮油加工
---- 第三节 粮食保管
---- 第四节 粮油销售与粮籍管理
-- 第七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住宿业
---- 第三节 美容美发业和沐浴业
---- 第四节 照相、洗染业
---- 第五节 机动车清洗业
-- 第八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旅行社
---- 第二节 旅游饭店
---- 第三节 旅游景点
---- 第四节 旅游节庆
-- 第九章 名特商店
---- 第一节 大店、名店
---- 第二节 酒家、宾馆
---- 第三节 大型综合超市
---- 第四节 专业卖场
---- 第五节 特色市场
卷十六 对外经济贸易
-- 概述
-- 第一章 管理服务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服务机构
-- 第二章 吸收外资和港澳台资
---- 第一节 吸收外资和港澳台资历程
---- 第二节 主要投资者
---- 第三节 “三资”企业行业和规模
----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
-- 第三章 外贸进出口
---- 第一节 外贸出口
---- 第二节 出口方式和外贸出口主体
---- 第三节 主要出口地
---- 第四节 外贸进口
-- 第四章 外经贸活动和劳务输出
---- 第一节 招商活动
---- 第二节 经贸出访和劳务输出
卷十七 金融
-- 概述
-- 第一章 银行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 第二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
---- 第三节 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 第二章 证券·保险
---- 第一节 证券公司
---- 第二节 保险公司
-- 第三章 融资
---- 第一节 财政信用周转金
---- 第二节 政府融资
卷十八 农村经济
-- 概述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规模经营
---- 第三节 服务体系
---- 第四节 产业化经营
---- 第五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六节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 第二章 农村生产力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三章 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农村集体资产经营
---- 第二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 第三节 撤制村队资产处置
-- 第四章 农村收入和分配
---- 第一节 农村各业收入
---- 第二节 收益分配
---- 第三节 农民负担
卷十九 农业
-- 概述
-- 第一章 农业生产结构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
---- 第二节 畜牧水产业结构
-- 第二章 粮棉油生产
---- 第一节 布局和产量
---- 第二节 粮油作物栽培
---- 第三节 种子
---- 第四节 植保植检
---- 第五节 土壤肥料
---- 第六节 三高粮田
---- 第七节 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 第八节 农业生物技术
-- 第三章 蔬菜生产
---- 第一节 布局和产量
---- 第二节 扶持政策
---- 第三节 菜田基础设施
---- 第四节 蔬菜栽培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土壤肥料
---- 第七节 蔬菜良种
-- 第四章 林果生产
---- 第一节 面积和产量
---- 第二节 品种布局
---- 第三节 果园
---- 第四节 苗木
---- 第五节 林业技术
---- 第六节 林业资源
---- 第七节 林政执法
-- 第五章 花卉、食用菌、药材、西甜瓜生产
---- 第一节 花卉
---- 第二节 食用茵
---- 第三节 药材
---- 第四节 西甜瓜
-- 第六章 畜牧业生产
---- 第一节 布局和产量
---- 第二节 畜禽良种
---- 第三节 饲料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畜牧行政执法
-- 第七章 水产
---- 第一节 海洋捕捞
---- 第二节 长江捕捞
---- 第三节 淡水养殖
---- 第四节 特种养殖
---- 第五节 渔政管理
-- 第八章 农业行政管理和科技服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农技机构
---- 第三节 重要科技成果
卷二十 水利
-- 概述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水利资金投入
---- 第二节 海塘河堤工程
---- 第三节 围垦工程
---- 第四节 河道整治工程
---- 第五节 水闸工程
---- 第六节 农田排灌工程
---- 第七节 农田水利园区建设
-- 第二章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海塘管理
---- 第二节 河道管理
---- 第三节 防汛墙管理
---- 第四节 水闸管理
---- 第五节 排灌管理
-- 第三章 防汛
---- 第一节 防汛岸线、标准和组织
---- 第二节 物资准备
-- 第四章 水利行政和水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水政监察和水事违法查处
---- 第三节 供水水费及水资源费
卷二十一 中国共产党
-- 概述
-- 第一章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代表会议
-- 第二章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 区委
---- 第二节 区纪委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三章 党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一节 党员
----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
-- 第四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思想宣传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政策研究
---- 第六节 党员与干部培训教育
---- 第七节 党史资料征研
---- 第八节 离休干部工作
---- 第九节 区级机关党的工作
-- 第五章 重要活动
---- 第一节 “思想更解放、为三年大变样建功立业”活动
---- 第二节 凝聚力工程
---- 第三节 “让人民高兴、使人民放心”活动
---- 第四节“三讲”教育
---- 第五节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六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卷二十二 人民代表大会
-- 概述
-- 第一章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的产生
----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组成
---- 第二节 常委会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 常委会主要工作
-- 第三章 代表工作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
---- 第二节 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
----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卷二十三 人民政府
-- 概述
-- 第一章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区人民政府历任领导
-- 第二章 政务
---- 第一节 实事项目
---- 第二节 重大经济建设项目
---- 第三节 行政监察
---- 第四节 法制工作
---- 第五节 纠风与政务公开
---- 第六节 信访接待
---- 第七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八节 外事
---- 第九节 华侨、港澳事务
---- 第十节 台湾事务
---- 第十一节 社区工作
卷二十四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概述
-- 第一章 政协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一节 政协委员构成
---- 第二节 历次全体会议
-- 第二章 区政协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组成
---- 第二节 区政协专门委员会
-- 第三章 主要工作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民主监督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四节 民主团结
---- 第五节 文史工作
---- 第六节 政协之友社
卷二十五 民主党派·工商联
-- 概述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二节 党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二节 盟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二节 会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一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二节 会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
----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二节 党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六章 九三学社
---- 第一节 九三学社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 第二节 社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七章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执委会
---- 第二节 会员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卷二十六 群众团体
-- 概述
-- 第一章 总工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工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上海市宝山区总工会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 团员
---- 第二节 共青团上海市宝山区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共青团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和基层组织
---- 第四节 主要活动
---- 第五节 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妇女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上海市宝山区妇女联合会和基层组织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黄埔军校同学会
---- 第一节 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宝山区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残疾人联合会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七章 少数民族联合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少数民族联合会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八章 红十字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宝山区红十字会和会员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卷二十七 公安司法
-- 概述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侦查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道路交通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七节 看守所管理
---- 第八节 保安服务
---- 第九节 境内其他公安专门机关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和职务犯罪检察
----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和检验鉴定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工作
---- 第七节 信访立案工作
---- 第八节 审判监督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依法治区
---- 第四节 人民调解
---- 第五节 律师事务
---- 第六节 公证
---- 第七节 基层法律服务
---- 第八节 法律援助
---- 第九节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与社区矫正
---- 第十节 监狱、劳教所
卷二十八 军事
-- 概述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驻区部队
---- 第二节 支援地方“两个文明”建设
---- 第三节 学生军训
-- 第二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兵组织
---- 第三节 民兵政治教育
---- 第四节 民兵军事训练
---- 第五节 武器装备管理
---- 第六节 民兵重要活动
-- 第三章 国防战备
---- 第一节 全民国防教育
---- 第二节 国防动员和战备
-- 第四章 兵役工作
---- 第一节 兵役登记
---- 第二节 征集新兵
---- 第三节 复退军人预备役登记
---- 第四节 预备役军官登记管理
-- 第五章 民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防工程
---- 第三节 指挥通信
---- 第四节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 第五节 民防演习
卷二十九 民政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和事业单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二章 社区基层自治
---- 第一节 村民自治
---- 第二节 社区居民自治
-- 第三章 社团
---- 第一节 登记管理
---- 第二节 清理整顿
-- 第四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双拥工作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第三节 双退安置
---- 第四节 宝山烈士陵园
-- 第五章 救济救灾
---- 第一节 社会救助
---- 第二节 赈灾
-- 第六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慈善事业
---- 第二节 养老事业
---- 第三节 社会福利企业
---- 第四节 福利彩票
-- 第七章 婚姻、收养
---- 第一节 婚姻登记机关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收养登记
-- 第八章 老龄工作
---- 第一节 工作机构和老年人口
---- 第二节 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
---- 第三节 为老服务
-- 第九章 残疾人事业
---- 第一节 安置就业
---- 第二节 康复工作
---- 第三节 助残帮困
-- 第十章 殡葬
---- 第一节 殡葬管理
---- 第二节 殡仪馆
---- 第三节 瞑园、公墓(安息灵园)
-- 第十一章 收容遣送和救助管理
---- 第一节 收容遣送
---- 第二节 救助管理
卷三十 劳动社会保障·人事人才
-- 概述
-- 第一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服务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五节 劳动监察与劳动关系
---- 第六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七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二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城镇社会保险
---- 第二节 其他社会保险
-- 第三章 人事人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编制
---- 第三节 公务员管理
---- 第四节 人才服务与人才引进
---- 第五节 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
---- 第六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 第七节 工资福利和退休人员管理
卷三十一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概述
-- 第一章 创建活动
---- 第一节 地区创建
---- 第二节 行业和单位创建
---- 第三节 学习型城区创建
-- 第二章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 第一节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 第二节 市民文明教育活动
---- 第三节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 第四节 志愿者活动
-- 第三章 共建共育活动
---- 第一节 军民共建活动
---- 第二节 校地、企居(村)共建活动
-- 第四章 文明新风选录
---- 第一节 见义勇为
---- 第二节 尊老爱幼
---- 第三节 助人为乐
---- 第四节 无私奉献
---- 第五节 邻里亲情
卷三十二 科技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和团体
---- 第一节 区科委、区科协
---- 第二节 区级科技单位
---- 第三节 学会、协会
---- 第四节 科技研究机构
---- 第五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学普及和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交流
---- 第二节 特色基地建设
---- 第三节 科技节活动
-- 第三章 高新技术和成果转化
---- 第一节 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
---- 第二节 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新产品开发
---- 第三节 农业特定目标项目和农业科技开发
---- 第四节 获奖项目
---- 第五节 专利申请
-- 第四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成果项目管理和科技发展基金
---- 第二节 工农业科技管理
---- 第三节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 第四节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
卷三十三 教育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和团体
---- 第一节 教育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团体
-- 第二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中等教育结构和中考制度改革
---- 第二节 转制、改制、社会化办学
---- 第三节 托幼一体化
---- 第四节 重点地区专项教育改革
---- 第五节 课程改革
---- 第六节 双高普九
---- 第七节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幼儿园选介
-- 第四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小学
---- 第二节 小学选介
---- 第三节 中学
---- 第四节 中学选介
---- 第五节 德育教育
---- 第六节 教学
---- 第七节 科技艺术体育活动
--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职业学校
---- 第二节 职校选介
-- 第六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上海大学
---- 第二节 民办高等学院
-- 第七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成人高等学校
---- 第二节 成人中等学校
-- 第八章 特殊教育
---- 第一节 工读教育
---- 第二节 聋哑、弱智教育
-- 第九章 校外教育和实验基地
---- 第一节 校外教育机构
---- 第二节 实验基地
-- 第十章 教师
---- 第一节 学历、职称
---- 第二节 进修培训
---- 第三节 教育科研
---- 第四节 教师待遇
-- 第十一章 教育督导
---- 第一节 督导评估
---- 第二节 专项督导
-- 第十二章 设施建设
---- 第一节 校舍
---- 第二节 教育设备
-- 第十三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收支
---- 第二节 校办企业
卷三十四 文化
-- 概述
-- 第一章 管理机构和文化社团
----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社团
-- 第二章 文化设施
---- 第一节 影剧院
----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
---- 第三节 公共文化馆
---- 第四节 纪念馆和博览馆
-- 第三章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一节 特色文化活动
---- 第二节 群众文化艺术培训
-- 第四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音乐舞蹈
---- 第三节 戏剧 曲艺
---- 第四节 美术
---- 第五节 摄影
---- 第六节 民间工艺
---- 第七节 民间收藏
---- 第八节 获奖项目
-- 第五章 重大文化活动
---- 第一节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
---- 第二节 全国性文化活动
---- 第三节 全市性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全区性文化活动
---- 第五节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 第六章 文艺团体
---- 第一节 专业剧团
---- 第二节 民间艺术团体
-- 第七章 文物管理和保护
---- 第一节 文物发掘、征集、鉴定和保护
----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节 纪念地
-- 第八章 史志
---- 第一节 史志机构和团体
---- 第二节 史志编纂
-- 第九章 报刊、书店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书店
-- 第十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节 交流合作
---- 第五节 获奖作品
-- 第十一章 文化市场
---- 第一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展馆设计制作单位
-- 第十二章 档案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馆库设施
---- 第三节 馆藏档案
---- 第四节 档案利用
---- 第五节 基层建档
卷三十五 卫生
-- 概述
-- 第一章 管理机构和医疗单位
---- 第一节 卫生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综合医院
---- 第三节 专科医院
----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 第二章 医技人员
---- 第一节 数量和来源
---- 第二节 人才培养
-- 第三章 医疗救护
---- 第一节 医疗体制改革
---- 第二节 门(急)诊、住院
---- 第三节 临床科研
---- 第四节 特色专科
---- 第五节 家庭病床
---- 第六节 救护
---- 第七节 援外任务
-- 第四章 预防保健
---- 第一节 预防保健机构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 第四节 妇幼卫生保健
---- 第五节 义务献血和血液管理
-- 第五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卫生城区创建
---- 第二节 除害防病
---- 第三节 健康教育
---- 第四节 建设健康城区
-- 第六章 卫生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放射源监管
---- 第二节 化妆品监管
---- 第三节 学校卫生监管
---- 第四节 职业卫生监管
---- 第五节 社会行医管理
---- 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
-- 第七章 医疗保险
---- 第一节 医保事务机构
---- 第二节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
-- 第八章 食品药品监督
---- 第一节 监督机构
---- 第二节 药品监督
----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督
卷三十六 体育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和团体
---- 第一节 体育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育团体
-- 第二章 体育设施
---- 第一节 体育场馆
---- 第二节 社区健身苑、健身点
---- 第三节 经营性体育场所
-- 第三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社会体育
-- 第四章 体育人才
---- 第一节 少体校和专项培训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培训
---- 第三节 人才输送
---- 第四节 等级运动员和教练员、裁判员
-- 第五章 竞技比赛
---- 第一节 区举办的运动比赛
---- 第二节 参加市级运动会
---- 第三节 参加全国性运动比赛
---- 第四节 参加国际性运动比赛
---- 第五节 承办全国性、国际性赛事
卷三十七 民族·宗教
-- 概述
-- 第一章 少数民族
---- 第一节 民族人口
---- 第二节 民族习俗
---- 第三节 民族活动
---- 第四节 民族事务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宗教事务
卷三十八 社会生活
-- 概述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水平
---- 第二节 消费水平
---- 第三节 与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比较
-- 第二章 习俗和词语演变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婚丧喜庆
---- 第三节 岁时节日
---- 第四节 娱乐养生
---- 第五节 词语嬗变
卷三十九 乡镇·街道·农场
-- 概述
-- 第一章 杨行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经济重镇
---- 第三节 宝山新城西城区
---- 第四节 杨北中心村
-- 第二章 月浦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工业重镇
---- 第三节 镇区建设
---- 第四节 文明村镇
-- 第三章 罗泾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经济开发园区
---- 第三节 特种种养业
---- 第四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四章 罗店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工业强镇
---- 第三节 罗店中心镇
---- 第四节 古镇遗存
---- 第五节 特色农业
-- 第五章 顾村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工业示范园区
---- 第三节 商品房开发
---- 第四节 “四高”示范居住小区
---- 第五节 外环线和外环绿带
-- 第六章 大场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都市型经济
---- 第三节 城市化建设
---- 第四节 农民生活
-- 第七章 庙行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菜篮子”工程
---- 第三节 镇(乡)村工业
---- 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
---- 第五节 住宅开发
-- 第八章 淞南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工业、储运业
---- 第三节 城镇建设
---- 第四节 特色文体活动
-- 第九章 高境镇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多元经济
---- 第三节 国家卫生镇
---- 第四节 教育综合改革
---- 第五节 社会事业
-- 第十章 长兴乡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生态、观光农业
---- 第三节 港口产业基地
---- 第四节 乡村建设
-- 第十一章 横沙乡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森林生态休闲岛
---- 第三节 工业、建筑业
---- 第四节 基础设施
---- 第五节 航道工程预制场基地
-- 第十二章 友谊路街道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社区服务
---- 第三节 群众文体活动
---- 第四节 文明社区
---- 第五节 街道经济
-- 第十三章 海滨新村街道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双拥工作
---- 第三节 社区服务
---- 第四节 扶贫帮困
---- 第五节 街道经济
-- 第十四章 吴淞镇街道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吴淞新城区
---- 第三节 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
---- 第四节 文明创建
---- 第五节 街道经济
-- 第十五章 泗塘新村街道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市容环境
---- 第三节 社会化服务
---- 第四节 文化活动
---- 第五节 街道经济
-- 第十六章 通河新村街道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救助帮困和治安治理
---- 第三节 环境整治
---- 第四节 文明社区
---- 第五节 街道经济
-- 第十七章 上海市前卫农场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农工商业
---- 第三节 前卫蜜橘
---- 第四节 农场生活文化中心
卷四十 人物
-- 概述
-- 第一章 传记·传略
---- 第一节 传记
------ 施凤仪
------ 张人镜
------ 印光任
------ 林则徐
------ 胜传
------ 朱其昂
------ 潘鸿鼎
------ 张謇
------ 顾顺章
------ 谭忠余
------ 浦文贵
------ 刘春山
------ 陶行知
------ 袁希濂
------ 曹丙新
------ 钱进
------ 桂同申
------ 金夫
------ 张君劢
------ 沈曼云
------ 姜梦麟
------ 瞿世镇
------ 陆致翔
------ 盛德君
------ 曾湘
------ 李海波
------ 汪大铭
------ 沙兴康
------ 鲁佛祥
------ 李宁
------ 李林
------ 洪荣华
------ 唐斌
------ 金德俊
------ 万敬康
------ 赵飞
------ 王步荣
------ 潘光迥
------ 陈伯吹
------ 顾春林
------ 顾金根
------ 蔡子强
------ 王永良
------ 陈汝惠
------ 张家生
------ 易素之
------ 诸敏
------ 万幸
------ 姚秉楠
------ 薛耘
------ 王庆华
------ 从达
------ 顾炳鑫
------ 沈守和
------ 沈延太
------ 沈同衡
------ 司同
------ 陈锋
------ 黄敏
------ 桂宏才
------ 蔡鼎
------ 姜豪
------ 俞侠
------ 赵鸿文
---- 第二节 传略
------ 刘龙江
------ 冯仁堂
------ 韩世耀
------ 干戈
------ 孙喜官
------ 王鹏飞
------ 田长荫
------ 崔仁发
------ 李继山
-- 第二章 人物简介和人物表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钱信忠
------ 陈杰
------ 潘咸新
------ 周叔康
------ 刘浩清
------ 杨逸
------ 潘江伟
------ 袁哲俊
------ 李征
------ 金进
------ 胡毓钜
------ 严家炎
------ 赵定玉
------ 陈允鹤
------ 陈佳洱
------ 徐兆宗
------ 陆召麟
------ 杨匡汉
------ 陆顺昌
------ 陈佐洱
------ 杨匡满
------ 卢林元
------ 沙似鹏
------ 沈灏
------ 沈四宝
------ 朱文兴
------ 陈佐湟
------ 孙琴安
------ 朱振安
------ 蔡振华
---- 第二节 人物表
-- 第三章 宝钢·上海大学人物
---- 第一节 宝钢人物
------ 一、人物传记
-------- 刘同俊
-------- 曾乐
-------- 王佩洲
------ 二、人物简介
-------- 胡志鸿
-------- 陈钰珊
-------- 孔利明
------ 三、人物名录
---- 第二节 上海大学人物
------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 钱伟长
-------- 黄宏嘉
-------- 刘元方
-------- 刘高联
-------- 傅家谟
-------- 周国治
------ 二、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源张
-------- 李三立
-------- 周邦新
-------- 徐匡迪
-------- 孙晋良
------ 三、有特殊贡献的专业人士
------ 四、人物名录
志余
-- 一、调研报告
---- 非公经济成为宝山区经济发展主动力
---- 宝山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和需求调查报告
---- 宝山区城乡居民就业保障情况
---- 2005年宝山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分析
-- 二、前志勘误
编修审定人员名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