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戏曲志

获嘉县戏曲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获嘉地处河朔,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勤劳的获嘉人民不仅世世代代耕织劳作,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为戏曲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出版时间: 1989年05月

目录

封面
获嘉县戏曲志
题词
-- 著名剧作家、省戏研所所长傅纯(白乐)为本志题词
-- 获嘉县政府县长赵万林为本志题词
-- 中共获嘉县委常委副书记冯铭鑫为本志题词
-- 获嘉县政府副县长赵立海为本志题词
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领导与《获嘉县戏曲志》主编、编辑人员合影
序言
喜贺戏曲有志书
《获嘉县戏曲志》顾问
《获嘉县戏曲志》领导组
《获嘉县戏曲志》编辑室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 附:中华民国获嘉县版图
第二章 图表
-- 第一节 大事年表
-- 第二节 剧种表
第三章 志略
-- 第一节 剧种
---- 一、豫剧
---- 二、京剧
---- 三、怀梆
---- 四、曲剧
---- 五、二夹弦
---- 六、木偶戏
---- 附:获嘉县戏曲剧种分布图
-- 第二节 剧目
---- 一、概述
---- 二、剧目表
---- 三、代表剧目简介
---- 四、剧本创作
---- 五 创作剧目表
-- 第三节 音乐
---- 一、概述
---- 二、乐队体制
---- 三、乐器
---- 四、豫剧锣鼓经选
---- 五、唱腔锣鼓选例
---- 六、豫剧唱腔板式结构
------ (一)慢板类
------ (二)流水板类
------ (三)二八板类
------ (四)飞板类
---- 七、文场曲牌、唱腔选例
---- 附:获嘉县豫剧团音乐设计、鼓师、琴师表
-- 第四节 表演
---- 一、概述
---- 二、角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
---- 三、戏曲表演艺术的四功五法
------ (一)唱功
------ (二)念功
------ (三)做功
------ (四)打功
------ (五)五法
---- 四、身段表演程式
------ (一)起鞭
------ (二)趟马
------ (三)走边
------ (四)水袖
------ (五)扇子
------ (六)云帚
------ (七)手帕
------ (八)翎子
---- 五、表演选例
-- 第五节 舞台美术
---- 一、概述
---- 二、脸谱、扮相、髭口
---- 三、服饰
---- 四、舞台砌末
---- 五、舞台装置
------ (一)幕布
------ (二)灯光
------ (三)音响
------ (四)其它
---- 六、箱口
---- 附:获嘉县豫剧团画师表
-- 第六节 机构
---- 一、概述
---- 二、窝班与剧社
------ (一)三张巨安庆戏班
------ (二)亢村镇同乐班
------ (三)东彰仪同乐社
------ (四)大望高楼同乐会
------ (五)前五福孙真会同乐戏社
------ (六)狮子营木偶戏班
------ (七)楼村同乐戏班
---- 三、职业剧团
------ (一)获嘉县豫剧团
-------- 附:获嘉县豫剧团形成系统表
-------- 历年干部职工一览表
-------- 演出获奖剧目表
-------- 改编、移植剧目表
-------- 获嘉县豫剧团演员外地学习培训情况表
-------- 获嘉县豫剧团演员表
------ (二)大众剧团
------ (三)中和豫剧团
---- 四、戏校
------ (一)县办戏校
-------- 附:师资情况一览表
-------- 戏校实习演员、职员表
------ (二)私人戏校
---- 五、业余剧团、文工团、文艺宣传队
------ (一)新城豫剧团
------ (二)冯庄豫剧团
------ (三)邸林、底阁戏班
------ (四)中和东街二夹弦戏班
------ (五)其它
---- 六、其它
------ (一)长寿京剧班
------ (二)不售票的职业剧团
---- 附:获嘉县戏剧班团分布图
-- 第七节 演出场所
---- 一、概述
---- 二、获嘉县剧院
------ 附:来院演出的主要团体和演出的主要剧目一览表
------ 人事变更表
------ 演出场次及经济收入一览表
---- 三、亢村乡影剧院
---- 四、中和乡影剧院
---- 五、中和乡小官村影剧院
---- 六、丁村乡陈孝村影剧院
---- 七、照镜乡影剧院
---- 八、附:演出场所一览表
---- 演出场所分布图
-- 第八节 演出习俗
---- 一、概述
---- 二、学艺
---- 三、搭班从艺
---- 四、敬庄王爷
---- 五、唱神戏
---- 六、放炮
---- 七、挂红哈
---- 八、白头戏
---- 九、亮箱戏
---- 十、反串戏
---- 十一、贵人赏钱
---- 十二、破台
---- 十三、迎神
---- 十四、其它规矩
-- 第九节 文物古迹
---- 一、西刘固堤王氏祠堂戏楼
---- 二、西寺营玉帝庙戏楼
---- 三、冯庄冯氏祠堂戏楼
---- 四、附:获嘉县古戏楼一览表
-- 第十节 轶闻传说
---- 打“鬼”
---- 曹兰芳订台口
-- 第十一节 谚语口诀及其它
---- 一、谚语口诀
---- 二、行话、术语
---- 三、江湖黑话
第四章 传记
-- 第一节 人物传记
---- 一、怪人常佑年
---- 二、刘德文小传
---- 三、王庆花小传
---- 四、崔邵德小传
---- 五、汪永锡小传
---- 六、杨保顺小传
-- 第二节 主要戏曲人物介绍
---- 一、获嘉县豫剧团
------ 李凤卿
------ 牛乐成
------ 李翠芳
------ 冯永江
------ 周绍刚
------ 江玉亭
------ 赵清志
------ 吕桂英
------ 张宏春
------ 牛贵文
------ 赵秀兰
------ 张秋云
---- 二、张巨安庆戏班
------ 刘德魁
------ 刘德修
------ 麻金枝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