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庄乡志

马连庄乡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按篇、章、节、目四个级次排列,分别标出序次、题目。 二、本志各篇按内容作横向按排,各篇章中按其时间作纵向按排。

目录

封面
马连庄乡志
初志序
编纂始末
凡例
编纂名录
图片
-- 马连庄多区划图
-- 马连庄乡山水图
-- 马连庄乡道路图
-- 马连庄乡水利工程图
-- 马连庄乡土埌图
-- 莱西县马连庄乡现状图
-- 乡党委全体成员
-- 乡政府全体成员
-- 编纂小组全体成员
-- 影剧院
-- 中共马连庄乡委员会马连庄乡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篇 大事记
-- 大事记
-- 第一章 明宋及清初
-- 第二章 中华民国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二篇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及区划沿革
-- 第二章 乡驻地
-- 第三章 村庄
第三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形
---- 第一节 地势
---- 第二节 山脉
---- 第三节 河流
-- 第二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特征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光照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物产资源
------ (1) 矿藏
------ (2) 生物资源
------ (3) 野生动物资源
---- 第四节 其它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虫灾
---- 第五节 雹灾
第四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总户数、总人口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育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果
-- 第三章 民族
-- 第四章 姓氏
第五篇 乡村建设
-- 第一章 乡驻地建设
---- 第一节 公用建筑
---- 第二节 道路街巷
---- 第三节 民用建筑
-- 第二章 农村建设
-- 第三章 乡村建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征用土地管理
---- 第三节 建筑施工管理
---- 第四节 房产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管理
第六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所有制
---- 第一节 私人所有制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二章 农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三章 农业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农林牧副渔比重
---- 第二节 农业收益分配
-- 第四章 农业生产条件
---- 第一节 整地改土
---- 第二节 农田肥料
---- 第三节 农业生产工具
---- 第四节 农业固定资产
-- 第五章 粮油种植业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作物布局
---- 第三节 作物栽培
---- 第四节 农业科技
---- 第五节 高产典型
-- 第六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农业用水
---- 第二节 河道治理
---- 第三节 水库、塘坝、机井建设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七章 渔业
---- 第一节 鱼的种类
---- 第二节 淡水养殖
-- 第八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木种类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木管理
-- 第九章 果业
---- 第一节 果树种类
---- 第二节 果树栽植与管理
---- 第三节 果树修剪技术
---- 第四节 果品储藏
-- 第十章 蔬菜、花卉、药材种植
---- 第一节 蔬菜种植
---- 第二节 花卉
---- 第三节 药材
-- 第十一章 副业
---- 第一节 集体副业
---- 第二节 个体副业
---- 第三节 蚕业生产
-- 第十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种类
---- 第二节 畜牧饲养
---- 第三节 家禽饲养
---- 第四节 品种改良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十三章 农林病虫害及天敌
---- 第一节 农林病虫害
---- 第二节 农林病虫害天敌
---- 第三节 农林病虫害防治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
-- 第二章 工业产业构成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方式
---- 第三节 管理内容
-- 第四章 乡办工业
-- 第五章 村办工业
-- 第六章 个体工业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第二节 个体工业
第八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桥涵
---- 第三节 车辆运输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 第五节 交通监理
-- 第二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电报电话
---- 第三节 邮件投递
---- 第四节 业务交换量
第九篇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本地产品收购
---- 第三节 商品调入
---- 第四节 商品销售
---- 第五节 商品储运
--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肉食采购加工业
---- 第三节 理发照相业
---- 第四节 旅店业
-- 第四章 粮油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征购销售
---- 第三节 粮油加工
---- 第四节 粮油储藏
-- 第五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物资购进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六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设置
---- 第二节 集市贸易
---- 第三节 庙会及物资交流会
--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集市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企业管理
---- 第五节 度量衡管理
-- 第八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
---- 第二节 加工与储藏
-- 第九章 物价
---- 第一节 物价今昔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第十篇 财政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乡地方财政收入、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税务机关
---- 第二节 旧时赋税
---- 第三节 人民税收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沿革
---- 第三节 钱庄、票号
---- 第四节 信贷
---- 第五节 储蓄
---- 第六节 债券股票
---- 第七节 现金管理
---- 第八节 结算管理
---- 第九节 保险
第十一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马连庄地方组织
---- 第一节 领导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
---- 第三节 党员
---- 第四节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农民组织
---- 第二节 青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教师组织
----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两户”协会
-- 第三章 其它党派
---- 第一节 国民党马连庄乡地方组织
---- 第二节 三青团马连庄乡地方组织
第十二篇 政权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公民选举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封建政权
---- 第二节 日伪政权
----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
第十三篇 政法
-- 第一章 旧事司法
-- 第二章 人民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主要活动纪略
---- 第四节 户口管理
-- 第三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十四篇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征、摊派、捉丁、兵役
---- 第二节 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三章 民兵组织
---- 第一节 建置演变
---- 第二节 主要活动纪略
-- 第四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五章 驻军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 第二节 人民军队驻军
-- 第六章 明清战事
---- 第一节 明末李盛明起义
---- 第二节 曲诗文起义
-- 第七章 抗击日伪军
---- 第一节 击溃莱阳保安十七团
---- 第二节 解放军寨
---- 第三节 夭山之战
---- 第四节 攻克马连庄日伪据点
第十五篇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管理
---- 第二节 戏剧电影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第四节 图书报刊
---- 第五节 群众艺术
---- 第六节 文物古迹
---- 第七节 轶闻,传说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第十六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第四节 教育设备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教学
-- 第三章 教师
---- 第一节 师资来源
---- 第二节 师资水平
---- 第三节 教师的地位与待遇
-- 第四章 专业及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莱阳县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级完全小学
----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三节 农业中学
---- 第四节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
第十七篇 卫生
-- 第一章 卫生机构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术
---- 第四节 医药
-- 第三章 医疗制度
-- 第四章 预防
---- 第一节 疫病
---- 第二节 防疫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十八篇 民政劳动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民政组织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第三节 婚姻登记
---- 第四节 军人安置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就业
---- 第三节 工资
---- 第四节 劳保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第十九篇 侨务宗教
-- 第一章 侨务
---- 第一节 华侨及港、澳、台同胞
---- 第二节 侨务工作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教会
第二十篇 风俗
-- 第一章 道德风尚
---- 第一节 男女平等
---- 第二节 尊老爱幼
---- 第三节 拾金不昧
---- 第四节 五讲四美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饮食起居
---- 第二节 服饰器用
---- 第三节 岁时习俗
---- 第四节 喜庆婚事
---- 第五节 丧葬
---- 第六节 恶习及除治
-- 第三章 方音土语
---- 第一节 方音
---- 第二节 土语
---- 第三节 俗语
---- 第四节 谚语
---- 第五节 歇后语
---- 第六节 民歌民谣
---- 第七节 民间棋艺
第二十一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
---- 刘曰善
---- 周志礼
---- 李春臻
---- 徐维新
---- 董福臻
---- 王忠英
---- 于云恒
---- 咸元芝
---- 刘坦
---- 曲治国
---- 田绰永
---- 孔庆福
-- 第二章 传略
---- 咸怀良
---- 赵亨坤
---- 董瑞生
---- 李树芬
---- 李瑞明
---- 王培英
---- 王建明
---- 郭连令
---- 王福成
---- 李绍荣
---- 于文同
---- 徐谦
--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 孙寿义
---- 刘新青
---- 孙枝
---- 陈吉太
---- 刘兰青
---- 刘善
---- 孙仁先
---- 刘曰宽
---- 马新骐
---- 刘曰高
---- 刘恒昌
---- 赵恒吉
---- 刘曰顺
---- 刘敏
---- 张同喜
---- 刘焕春
---- 赵恒坤
---- 刘日善
---- 张金涛
---- 邹孟学
---- 徐德顺
---- 徐吉堂
---- 徐德元
---- 王修德
---- 徐吉法
---- 王焕德
---- 马喜
---- 战有合
---- 杨世功
---- 杨永生
---- 陈加和
---- 孙孟松
---- 王维青
---- 孙合
---- 程守礼
---- 孙孟喜
---- 董作善
---- 周树清
---- 任全香
---- 邹先月
---- 邹世传
---- 邹进太
---- 邹洪海
---- 邹树茂
---- 邹进友
---- 邹成术
---- 邹言海
---- 邹进启
---- 邹进高
---- 邹进贤
---- 董振升
---- 谢同志
---- 谢殿增
---- 董洪德
---- 董纯书
---- 董方欣
---- 臧桂福
---- 徐欣
---- 减天恕
---- 臧天民
---- 徐通
---- 臧桂海
---- 徐文第
---- 王瑞颜
---- 王焕礼
---- 徐振春
---- 徐文天
---- 孔庆俊
---- 孔庆和
---- 徐恒春
---- 庞学成
---- 徐才春
---- 孔庆新
---- 庞进武
---- 于文明
---- 孙明清
---- 吴永和
---- 吴永太
---- 徐治民
---- 徐维新
---- 徐作林
---- 徐作崇
---- 徐治福
---- 徐培佳
---- 李华志
---- 张述先
---- 张球
---- 李华南
---- 李华俊
---- 张贤
---- 张功
---- 李士法
---- 李士仁
---- 李干照
---- 李宝卿
---- 李成阳
---- 李孟旭
---- 李祥玉
---- 李世学
---- 李日新
---- 李祥喜
---- 尹洪义
---- 殷文成
---- 殷利兴
---- 徐寿山
---- 李华星
---- 王谦
---- 战春山
---- 王注
---- 于天文
---- 王和
---- 王训
---- 王世仁
---- 柳风明
---- 高仁山
---- 乔生善
---- 李明成
---- 李光
---- 李俊峰
---- 李庆祥
---- 李芝春
---- 李云华
---- 李俊红
---- 李绥
---- 李富求
---- 李官香
---- 李俊君
---- 李瑞明
---- 李学
---- 李兰香
---- 温玉坤
---- 李现亭
---- 咸丰国
---- 张维福
---- 邹世官
---- 隋芝
---- 唐明哲
---- 唐元臣
---- 唐学福
---- 解保合
---- 解元文
---- 曲致道
---- 于殿邦
---- 于吉增
---- 于孟勋
---- 曲常合
---- 于孟信
---- 于孟开
---- 于奎元
---- 于文合
---- 王立湖
---- 曲芳园
---- 王世生
---- 于殿祥
---- 展程远
---- 展洪坤
---- 李洪喜
---- 李文有
---- 王学仁
---- 展洪兴
---- 晨玉亭
---- 郭洪鼎
---- 郭清鼎
---- 郭九鼎
---- 郭银鼎
---- 李云龙
---- 顾万第
---- 顾万庆
---- 顾成虎
---- 代德智
---- 顾可信
---- 李云寿
---- 张新民
---- 顾万对
---- 董连学
---- 李云林
---- 刘德法
---- 李文芳
---- 刘法仁
---- 刘石田
---- 顾金业
---- 李云美
---- 顾成海
---- 顾云峰
---- 张新春
---- 顾云松
---- 顾万言
---- 顾万学
---- 颐万童
---- 李华章
---- 李世光
---- 李树堂
---- 李福香
---- 李桂茂
---- 王守谦
---- 宋子章
---- 李日章
---- 李廷香
---- 李春臻
---- 王守礼
---- 李瑞章
---- 李悦公
---- 李树芬
---- 李德章
---- 李玉良
---- 王瑞国
---- 李世荣
---- 姜翠祥
---- 李树春
---- 李建元
---- 李春树
---- 李树山
---- 李树加
---- 王守诚
---- 李鹤洲
---- 李桂丹
---- 李鹤宽
---- 姜作祥
---- 王子圣
---- 田春兴
---- 田维仁
---- 田树松
---- 田维民
---- 田洪谋
---- 田维堂
---- 张安明
---- 张安民
---- 李成章
---- 王培英
---- 王中悦
---- 王丕利
---- 王福成
---- 董仁奎
---- 王中道
---- 王中勇
---- 王福太
---- 王中仁
---- 董维修
---- 王洪颜
---- 董瑞生
---- 王丰奎
---- 巨华南
---- 刘传京
---- 吕克章
---- 王丕德
---- 吕克彬
---- 张绍南
---- 李乐先
---- 李曰山
---- 李曰海
---- 李成
---- 李绍荣
---- 王岐春
---- 王迎升
---- 王庆生
---- 王美第
---- 王安
---- 王报升
---- 王喜第
---- 王湖
---- 徐元喜
---- 徐成仁
---- 徐世义
---- 徐春禄
---- 徐文岗
---- 徐世振
---- 徐世春
---- 徐庆会
---- 徐庆芳
---- 徐仁仙
---- 徐芳顺
---- 徐庆石
---- 徐永志
---- 徐仁中
---- 徐保进
---- 徐朋春
---- 徐中兴
---- 徐丕胜
---- 赵勇
---- 孙永利
---- 孙永谨
---- 孙永庄
---- 董邦臣
---- 董日升
---- 董太宝
---- 孙永学
---- 孙华山
---- 孙振芳
---- 董京
---- 董永奎
---- 董志德
---- 泮维学
---- 泮维增
---- 夏曰忠
---- 夏曰政
-- 第四章 模范人物长寿老人
---- 第一节 模范人物
---- 第二节 长寿老人
第二十二篇 附录
-- 一、重要文献辑存
-- 二、诗文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