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农场志(1958-1996)

南海农场志(1958-1996)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南海农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南海农场职工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创业将近40年。从无至有,从小至大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根据国有农场的特点,按篇、章、节、目的结构编写。除概述和附录外,设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5篇,28章,121节,共计40万字。 三、本志取事上限从1958年4月起,下限至1996年12月底止。

内容时限: 1958-1996

目录

封面
南海农场志
《南海农场志》领导小组
《南海农场志》办公室
《南海农场志》正副主修
《南海农场志》正副主编
凡例
题词
-- 海南省副省长王厚宏题词
-- 原国家农垦部副部长刘培植题词
--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苏厚题词
图片
-- 国营南海农场平面图
-- 南海农场场部平面图
-- 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
-- 国家副主席王震于1986年10月视察南海农场时采茶情景
-- 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986年12月视察南海农场茶叶加工厂
-- 姜春云副总理和场长王家发亲切握手
-- 1992年场党委书记王家发、场长李祥英陪同省人大常
-- 委会主任杜青林、省农垦总局局长王法仁参观茶叶加工厂。
-- 南海农场党委书记符学林、场长王家发陪同海南省副省长韩至中、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法仁视察南海
-- 全国劳动模范麦翠花于胶茶人工群落中采茶。
-- 全国劳动模范黄瑞花在采茶。
-- 南海农场场长王家发和场党委书记符学林研究工作。
-- 南海农场领导成员合影
-- 1986年各国驻华大使及夫人参观南海农场茶叶加工厂
-- 场长李祥英、副场长王家经陪同外国专家学者在本场胶茶人工群落基地考察和交流。
-- 场长王家发陪同泰国学者考察南海农场胶茶人工群落基地现场
-- 胶茶人工群落
-- 橡胶丛种的胶茶人工群落模式
-- 胶宽行密株的胶茶人工群落模式
-- 1963年建设首批橡胶园
-- 油棕
-- 1974年于第三作业区建立第一批茶园
-- 水稻
-- 维修水利工程
-- 萎凋车间
-- 茶叶产品
-- 茶叶产品奖杯
-- 制胶车间
-- 橡胶产品包装
-- 南海味精
-- 汽车队
-- 石龙水电站
-- 变电网
-- 南海加油站
-- 塑料厂
-- 供气站
-- 南丽湖早晨景观
-- 鸟盖岭下热带农业
-- 白塘湖景色
-- 三角路景点
-- 第二次迁场部的场址
-- 初次建场的场址
-- 现在场部的场址
-- 现在场部办公楼
-- 工会七层楼
-- 场部住区
-- 南海中学校门
-- 南海农场中心小学教学大楼
-- 四区小学
-- 南海中心幼儿园
-- 南海医院
-- 荔枝园
-- 石榴园
-- 人心果园
-- 黄牛群
-- 职工养猪
-- 鸭群
-- 职工编织
-- 门球场一角
-- 蓝球场
-- 友谊舞
-- 文艺演出
-- 职工代表大会会场
-- 农场干部政治学习
-- 《南海农场志》审改会场一角
-- 《南海农场志》撰写人合影
概述
目录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场区建置
---- 第一节 场界
---- 第二节 农场沿革
---- 第三节 直属单位
---- 第四节 区队建置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生物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旅游资源
---- 第四节 矿物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风害
---- 第二节 寒害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其他自然灾害
第二篇 经济
-- 第五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经济责任制
---- 第三节 计划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 劳动管理
---- 第六节 物资管理
---- 第七节 企业审计
---- 第八节 安全生产
---- 第九节 经济效果
-- 第六章 橡胶生产
---- 第一节 胶园设计规划
---- 第二节 胶园开垦
---- 第三节 橡胶育苗
---- 第四节 橡胶定植
---- 第五节 胶园管理
---- 第六节 割胶
---- 第七节 灾害及防治
-- 第七章 茶叶生产
---- 第一节 茶园规划设计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建园
---- 第四节 抚管
---- 第五节 采茶
----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 胶茶人工群落
-- 第八章 热林生产
---- 第一节 油棕
---- 第二节 热带作物
---- 第三节 热带水果生产
---- 第四节 造林
-- 第九章 农牧渔业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农作物
---- 第三节 畜牧生产
---- 第四节 淡水养殖
-- 第十章 工业
---- 第一节 橡胶加工厂
---- 第二节 茶叶加工厂
---- 第三节 热作产品加工
---- 第四节 农副产品加工
---- 第五节 其他工业
-- 第十一章 商贸·服务·经济开发
---- 第一节 商业
---- 第二节 茶叶贸易
---- 第三节 服务业
---- 第四节 经济开发
-- 第十二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房屋建筑
---- 第二节 交通运输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水利建设
---- 第五节 水·电·通讯
-- 第十三章 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一节 世行贷款种胶项目
---- 第二节 技术援外及交流
---- 第三节 外引内联
-- 第十四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科技管理
---- 第二节 科研活动
---- 第三节 科研成果
第三篇 政治
-- 第十五章 共产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发展
---- 第四节 干部工作
----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节 宣传思想工作
---- 第七节 纪检监察工作
-- 第十六章 行政系统
---- 第一节 领导成员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附录 一、龙门油料育种站
---- 二、南扶农场
-- 第十七章 群众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女职工委员会
-- 第十八章 政法·武装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法庭
---- 第三节 武装
-- 第十九章 黄竹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教育
---- 第四节 民政工作
---- 第五节 村民管理工作
---- 第六节 驻镇单位
笫四篇 文化
-- 第二十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管理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二十一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节 电视
---- 第五节 文艺
---- 第六节 体育
-- 第二十二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管理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卫生防疫工作
---- 第五节 妇幼保健工作
第五篇 社会
-- 第二十三章 人口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二十四章 侨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归侨安置
---- 第三节 侨务工作
-- 第二十五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生活条件
---- 第二节 职工收入水平
-- 第二十六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社会保险
---- 第二节 拥军优抚
---- 第三节 捐赠赞助
-- 第二十七章 老区·史迹·宗教
---- 第一节 老区
---- 第二节 史迹
---- 第三节 宗教
-- 第二十八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生活习惯
---- 第二节 社会新风
附录
-- 一、人物与荣誉
---- (一)人物
---- (二)荣誉
-- 二、驻场单位
---- (一)定安县公安局农垦分局
---- (二)定安县南海保险站
-- 三、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