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城关区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拉萨市城关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政区内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拉萨市城关区志
总序
序
凡例
概述
拉萨市城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拉萨市城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拉萨市城关区志》编辑部
《拉萨市城关区志》初审领导小组
《拉萨市城关区志》复审领导小组
《拉萨市城关区志》终审领导小组
《拉萨市城关区志》验收领导小组
《拉萨市城关区志》总编领导小组
《拉萨市城关区志》审定委员会
《拉萨市城关区志》出版编辑部
题词
--
中共拉萨市委常委、城关区委书记热旦题词
--
中共拉萨市委常委、城关区委书记赤列多吉题词
--
中共拉萨城关区委副书记、城关区区长唐海蛟题词
图片
--
拉萨市城关区市区全景
--
拉萨市城关区行政区划图
--
20世纪40年代拉萨老城区位置平面图
--
拉萨市城关区政区图
--
1956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中)在拉萨市城关区视察教学工作
--
1959年9月,中央代表、中共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右二)参加拉萨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并与区政府领导和群众座谈
--
1963年7月6日,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左四)与城关区洛桑(左二)等农民代表在一起
--
1980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右一)在城关区东方红学校视察
--
1985年8月27日,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中)为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右二) 为第一副团长、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右一)为副团长的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受到城关区各族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
1985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中左一)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热地(中右一)等陪同下,在城关区蔡公堂乡视察工作
--
1989年藏历新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右一)与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中)一同看望全国优秀青年、城关区家具二厂厂长洛桑贡布(左一)
--
1990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在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右一)陪同下视察城关区
--
1998年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亲切接见全国人大代表、城关区雪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洛桑
--
1999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右)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热地(左)陪同下,在城关区娘热乡视察工作,并与私营企业家洛旦(中)亲切交谈
--
1995年11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传堂(中)和拉萨市市长洛桑顿珠(右一)看望城关区入住新居的居民
--
2000年5月,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多吉(右二)与城关区委书记洛桑(左一)视察城关区企业
--
1978年望果节,城关区委第一书记高世珍(前排左三)和城关区蔡公堂办事处白定乡农民一起欢庆丰收
--
1951年,拉萨人民欢庆解放
--
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胜利到达拉萨,受到拉萨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
--
1959年3月,拉萨农奴强烈要求立即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实行民主改革
--
1959年3月,拉萨人民欢庆平叛胜利
--
1959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西藏分院在八廓街举办旧西藏的刑具展览
--
1959年7月1日,城关区第一个铁木生产合作社——“七一”铁木生产合作社成立,图为成立大会会场
--
1959年底,城关区居民欢庆民主改革胜利
--
1959年底,拉萨东郊蔡公堂乡民主改革工作队队长次仁德吉(左)向分得土地的翻身农奴颁发土地证
--
1965年7月,在城关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翻身农奴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投票选举政府组成人员
--
1962年,城关区民政干部阿西央宗(左一)为居民颁发结婚证书
--
1965年9月,拉萨市、城关区各族各界群众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图为大会会场;右上角为城关区参会的各族各界群众代表
--
1984年11月,城关区首届政协全体委员合影
--
1985年5月,城关区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与有关领导合影
--
1990年6月,中共城关区第四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
城关区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
城关区夺底沟风光
--
次角林村山荆子树
--
黄花鼠尾草
--
棱砂贝母
--
西獐芽菜
--
水母雪莲
--
粉苞苣
--
黑颈鹤
--
斑头雁
--
赤麻鸭和绿头鸭
--
藏狐
--
喜马拉雅旱獭
--
喜马拉雅蜥蜴拉萨亚种
--
1976年,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任荣、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天宝在拉萨东郊反帝公社(现城关区纳金乡)秋收时小憩
--
蔡公堂乡机耕队
--
1990年6月-1996年3月,“3357”工程修筑的蔡公堂乡水渠
--
青稞丰收在望
--
1988年,城关区的改良黄牛
--
1997年建立的纳金乡藏热村家畜养殖基地
--
1997年建立的纳金乡藏热村家禽养殖基地
--
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蔡公堂乡高效温室基地
--
温室辣椒
--
20世纪90年代,城关区农技人员检查作物生产情况
--
城关区民族帐篷厂生产的帐篷
--
城关区地毯厂女工在编织地毯
--
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画师在绘制唐卡
--
城关区家具三厂工人在制作藏式家具
--
城关区民族手工业工程师在雕刻工艺品
--
城关区民族绘画师在设计家具图案
--
城关区生产的金银手工艺品
--
城关区生产的民族家具
--
城关区生产的民族服装、藏靴和帽子
--
城关区毛纺二厂生产的各种特色氆氇
--
酥油茶桶
--
城关区工艺美术综合厂生产的金银产品
--
铜瓢
--
陶壶 陶火炉
--
礼仪壶、杯
--
糕点盒
--
银碗
--
糌粑盒
--
农贸市场
--
品种齐全的蔬菜
--
冲赛康市场
--
市场上的各种水果
--
现代商城
--
色章嘎母金币
--
乾隆宝藏银币
--
嘉庆宝藏银币
--
道光宝藏银币
--
宣统宝藏银币
--
久松西珠银币
--
桑冈廓母银币
--
久冈银币
--
章嘎银币
--
7.5两纸币
--
10两纸币
--
25两纸币
--
100两纸币
--
1992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城关区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走上街头进行宣传
--
1995年,城关区税务部门对拉萨市区纳税户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
1959年的雪村
--
20世纪90年代初,新建的雪新村
--
20世纪60年代的居民住宅
--
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居民楼
--
20世纪60年代的村民住宅
--
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村民新居
--
1990年,自治区文管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城关区娘热乡曲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
曲贡出土的陶塑猴面像
--
曲贡出土的梳形器
--
曲贡出土的陶豆
--
曲贡出土的单耳高领陶罐
--
曲贡出土的穿孔重石器
--
布达拉宫
--
大昭寺
--
城区夜景
--
夜色中的八廓街
--
吐蕃赤松德赞时期立于布达拉宫外的达扎路恭纪功碑
--
唐长庆三年(823年)立于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
--
建于唐代的查拉鲁普寺
--
12世纪修建的嘎如寺
--
1175年修建的蔡公堂央贡寺
--
1187年修建的蔡公堂公堂寺
--
帕邦卡寺
--
13世纪中叶修建的蔡公堂韦林寺
--
1999年维修扩建后的小清真寺
--
16世纪修建的大清真寺
--
1787年修建的蔡公堂次角林寺
--
18世纪后期修建的功德林寺
--
清代立于布达拉宫前的御制“十全记功”碑
--
1793年修建的磨盘山关帝庙
--
1991年修复后的磨盘山关帝庙
--
药王山释迦牟尼摩崖造像
--
药王山石刻经文
--
药王山查拉鲁普石窟
--
亚吉林度假村
--
八朗学藏式旅馆标间
--
曲吉饭店
--
吉日旅馆藏式餐厅
--
1998年7月,八朗学旅馆经理洛桑(中)向入住的中、外游客敬青稞酒
--
蔡公堂乡次角林民俗度假村
--
娘热乡民俗风情园一景
--
城关区旅游局导游为游客介绍旅游产品
--
外国游客观看传统壁画
--
旅游商品
--
游客在八廓街自选旅游商品
--
1956年,回族艺人阿门日教授六弦琴
--
1961年,城关区业余乐队为群众演奏
--
1985年,城关区雪藏戏队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时演出藏戏
--
功德林寺法号队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
--
1996年,娘热乡文艺队表演的民间歌舞
--
城关区雪小学的升旗仪式
--
1997年7月,雪小学少儿艺术团赴北京参加“迎香港回归”演出,并在长城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
雪小学1998年举行的“庆祝国庆——祖国在我心中”文艺演出
--
1998年,城关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施工现场一瞥
--
1974年,城关区新办的民办小学开学
--
祖国的花朵
--
城关区海城小学
--
城关区环卫工人清扫街道
--
城关区环卫局引进的新型洒水车
--
1999年,城关区卫生局医务人员深入各乡、办事处,为群众进行免费治疗
--
20世纪60年代,城关区郊区农牧民在望果节期间举行的骑马打靶比赛活动
--
20世纪90年代,望果节上的赛马骑手
--
2000年,城关区组织离退休干部体育代表队参加拉萨市举办的首届离退休干部运动会。图为获奖代表合影
--
20世纪90年代所建城关公安分局吉崩岗派出所便民服务大厅
--
1996年,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在市区进行法制宣传
--
1997年,城关区人民法院在市区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
1998年7月底,驻藏解放军某部官兵为城关区热木其社区打扫卫生
--
1999年,武警拉萨支队医务人员为城关区雪社区居民防病治病
--
城关区政府在每年的“八一”节、 “元旦、春节、藏历年”三大节日期间召开“无军籍退休职工”座谈会,进行慰问
--
拉萨服饰
--
藏历新年居民家中供奉的“切玛” (五谷斗)
--
居民欢度藏历新年
--
敬献青稞酒
--
婚礼
--
城乡居民自制的风干牦牛肉、藏猪肉
--
每年藏历一月,大昭寺都要举行“传召大法会”。图为1986年“传召大法会”讲经会场一角
--
每年藏历一月十五日,大昭寺都要举办酥油花灯展
--
20世纪50年代,拉萨的伊斯兰教徒在清真寺做礼拜
--
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回族群众欢度古尔邦节
--
每年藏历七月雪顿节期间,哲蚌寺都要举办大型唐卡展
--
每年藏历六月四日的转山节
--
沐浴节之夜
--
各族群众逛林卡
--
1999年8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向城关区援助资金100万元。中共城关区委书记洛桑(右一)、城关区人民政府区长单增多吉(左一)代表城关区 各族人民接受海淀区的援助
--
1997年,四川省射洪县援助城关区教育事业仪式在吉崩岗小学举行
--
1998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援建的城关区海城小学(原吉日小学)竣工,并举行揭牌仪式,图为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右五)和海淀区领导、城关 区领导在揭牌仪式主席台就坐
--
北京市朝阳区向城关区援助资金396万元
--
1998年,北京市海淀区投资援建的城关区海城小学教学楼竣工
--
1997年7月,城关区召开欢迎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批援藏干部座谈会
--
2003年7月,城关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讨论《拉萨市城关区志》初审稿
--
2008年10月14日, 《拉萨市城关区志》复审会在拉萨召开
--
2009年3月5日,《拉萨市城关区志》终审会在拉萨召开
--
2009年8月18日,《拉萨市城关区志》验收会在拉萨召开
--
中共拉萨市委常委、城关区委书记赤列多吉在审读《拉萨市城关区志》终审稿
--
中共拉萨市城关区委副书记、城关区区长唐海蛟在审读《拉萨市城关区志》终审稿
目 录
第一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构造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二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四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矿藏资源
----
第三节 动植物
----
第四节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地质灾害
----
第三节 生物灾害
第二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境域
----
第一节 位置及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政区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办事处及乡概况
第三篇 政党群团
--
第一节 中共城关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统一战线
----
第四节 政法协调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其他团体
第四篇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 人大城关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重要会议
----
第三节 信访接待
--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三节 政协工作
第五篇 人事劳动民政
--
第一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机构编制
----
第五节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
第六节 职称评聘山
--
第二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三节 优抚安置
----
第四节 拥军优属
----
第五节 社会福利与残疾人事业
----
第六节 救济与扶贫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第八节 勘界与地名管理
第六篇 政法军事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政治和刑事案件侦查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与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三节 经济与法纪控申检察
----
第四节 法律监督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与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与行政审判
----
第五节 案件执行复查与调解
----
第六节 法制宣传
--
第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制度
----
第三节 征兵
----
第四节 驻军
----
第五节 民兵与预备役
----
第六节 战事
----
第七节 拥政爱民
----
第八节 国防教育
第七篇 政事纪要
--
第一章 巡视与抚慰
----
第一节 中央官员巡视
----
第二节 自治区领导视察调研
--
第二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
第二节 贯彻《十七条协议》
----
第三节 平叛改革
----
第四节 稳定发展
----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
第六节 拨乱反正
----
第七节 平息骚乱
----
第八节 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
--
第三章 受援工作
----
第一节 援助政策
----
第二节 人才援助
----
第三节 项目与资金援助
第八篇 农业
--
第一章 管理与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体制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农技农机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结构
----
第二节 草场建设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林木保护
第九篇 工商粮油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族手工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二章 商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食购销
----
第三节 油料购销
----
第四节 粮油供应
第十篇 城建旅游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城区建设
----
第三节 居民住宅及乡村建设
--
第二章 旅游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景观景点
----
第三节 旅游服务
----
第四节 旅游效益
第十一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收管理
----
第三节 税种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存贷业务与现金管理
----
第三节 利率
----
第四节 货币
第十二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编制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管理
----
第四节 项目管理
--
第二章 物价与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物价管理
----
第二节 统计管理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工作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工作
--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三节 土地管理与利用
第十三篇 教育体育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私塾与寺庙教育
----
第三节 学前教育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职员工
----
第七节 经费及设施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第十四篇 文化广播影视
--
第一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设施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民间文艺
----
第一节 藏戏
----
第二节 歌舞与音乐
----
第三节 文艺演出与创作
----
第四节 绘画与雕塑
--
第三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民间故事
----
第二节 谚语 歌谣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遗址与古墓群
----
第二节 古建筑
----
第三节 石窟及石刻摩崖
----
第四节 碑刻铭文
----
第五节 红色遗迹及革命文物
--
第五章 影视广播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广播
--
第六章 编译与史志编修
----
第一节 藏汉文编译
----
第二节 组织史资料编纂
----
第三节 地方志编修
--
第七章 方言
----
第一节 声调语法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口语
第十五篇 科技卫生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节 科技推广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业务
----
第三节 医政药政
----
第四节 医疗制度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第六节 妇幼保健
第十六篇 人口民族宗教与民俗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管理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藏族
----
第三节 汉族
----
第四节 回族
----
第五节 其他民族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居民储蓄
----
第三节 居民消费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管理
----
第二节 藏传佛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五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人生礼仪
----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节庆
----
第六节 禁忌
人物
--
一、传
----
公堂喇嘛尚
----
蔡巴贡噶多吉
----
释迦益西
----
江央列巴群
----
塔巴坚参
----
冲麦巴·赤列加措
----
冲麦巴·桑结加措
----
赤钦·根敦坚参
----
加央·德维多吉
----
堪钦·旦巴群培
----
色贡·阿旺崔成顿旦
----
帕邦卡·强巴旦增
----
阿门日
----
扎西顿珠
----
敏珠布·土登杰布
----
蔡长寿
----
达娃次仁
----
达瓦才旦
--
二、简介
----
赵云堂
----
洛桑志玛
----
薛景杰
----
王敬轩
----
次仁平措
----
高世珍
----
旦巴达杰
----
土登次仁
----
益西
----
扎西多吉
----
达娃次仁
----
拉旺欧珠
----
洛桑
----
郭嘎
----
曲加
----
单增多吉
----
塔杰
----
李明成
----
拉玛
--
三、录
--
四、表
大事记
考
--
一、布达拉宫考
--
二、蔡巴万户府沿革考
--
三、八廓街区考
--
四、八廓街四根经旗杆考
--
五、城关区望果节考
附录
--
一、藏汉文对照资料
----
(一)城关区境内贵族家族人名藏汉文对照
----
(二)城关区境内僧官噶伦藏汉文对照
----
(三)拉萨市城关区主要地名汉藏文对照表
--
二、文件
----
(一)狠抓扶贫攻坚工作 促经济社会再发展
----
(二)拉萨市城关区“九五”规划和2010远景目标
--
三、修志文存
----
(一)中共拉萨市城关区委、城关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充实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员的通知
----
(二)中共拉萨市城关区委员会、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充实城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
(三)《拉萨市城关区志》编纂大纲
----
(四)拉萨市城关区地方志编修工作方案
--
四、领导讲话
----
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 认真负责地完成我区的修志任务
--
五、工作总结、计划与汇报材料
----
(一)城关区地方志2000年工作总结2001年工作要点
----
(二)城关区地方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一
----
(三)城关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情况汇报二
----
(四)《城关区志》2008年编纂工作计划
索引
英文目录
后记
总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