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怒江风物志

新编怒江风物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风景名胜、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名人、风味特产、奇花异木等。

出版时间: 2000年06月

目录

封面
新编怒江风物志
图片
-- 1.冰瀑
-- 2.原始丛林
-- 3.担当力卡雪山
-- 4.怒江
-- 5.听命湖
-- 6.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巍巍群山
-- 2.高山湖泊
-- 3.漂流怒江
-- 4.怒江中美联合漂流队
-- 5.江中松
-- 6.远眺高黎贡山脊上的“石月亮”
-- 7.怒江第一湾
-- 1.怒江的景颇族支系“茶山人”
-- 2.僳傈姑娘
-- 3.南坪普米族
-- 4.独龙族
-- 5.怒族同心酒
-- 1.藤篾桥
-- 2.怒族汉子
-- 3.独龙江上的溜索
-- 4.石板烙粑粑
-- 5.人马吊桥
-- 1.澡塘会
-- 2.独龙族祭祀
-- 3.上刀杆
-- 4.白汉洛天主教堂
-- 5.怒江河滩上的聚舞
-- 6.过溜索
-- 1.兔峨土司衙署
-- 2.怒江石门关
-- 3.怒江自治州州府六库
-- 4.跨越边境上的吊桥
-- 5.怒江河谷干栏式的房屋
-- 6.片马抗英纪念碑
-- 7.贡山县丙中洛
-- 8.片马全景
-- 9.贡山春雪
-- 10.怒江东岸双拉天主教堂
-- 11.丙中洛怒族村寨
-- 12.秃杉
-- 13.榧木
-- 1.兰花
-- 2.寄生在原始林中的石槲
-- 3.马樱花
-- 4.独龙牛
-- 5.杜鹃
-- 6.虎头兰
-- 怒江傈傈族自治州交通旅游示意图

目录
怒江概览
风景名胜
-- 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
-- 气势磅礴的怒江
-- 众流齐汇澜沧江
-- 古老神秘的独龙江
-- 雄伟丰饶的高黎贡山
-- 峻岭横空的碧罗雪山
-- 巍峨雄壮的云岭山脉
-- 自治州之巅担当力卡山
-- 自本山九十九塘
-- 瓦着底高山湖
-- 听命湖
-- 滴水岩瀑布
-- 石月亮
-- 风雪丫口奇观
-- 生命的赞礼——蝴蝶岩
-- 滇藏要冲——贡山石门关
-- 千里怒江第一湾
-- 旧貌换新颜的老窝河峡谷
-- 深情的山水——滴水河双瀑
-- 雄、茂、秀、幽的锣锅箐
--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
-- 碧罗雪山上的七莲湖
-- 茶 独
-- 水旱溶洞——银河洞
-- 独特的峡谷岩棺墓
-- 原始艺术珍品——岩画
-- 马鞍山、玉水坪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沘江岸边的古生物化石出土地
-- 古老的怒族崖壁画
-- 佛教胜地—金鸡寺
-- 藏传佛教寺院——普化寺
-- 兔峨土司衙署和六库土司衙署
-- 杨玉科爵府和沧江书院
-- 温井《义学碑记》
-- 下甸本主庙和分江本主庙
-- 片马人民抗英斗争遗址
-- 栋扫昌墓
-- 栗柴坝渡口和灰坡山遗址
-- 德庆古村
-- 怒江畔的青山公园
边陲重镇
-- 千里怒江第一站——六库
-- 高黎贡山上的茶乡——鲁掌
-- 万亩油桐之乡——上帕
-- 通向西藏高原的新城——丹当
-- “白银”堆成的城——金顶
-- 难忘山城——知子罗
-- “桃花盐”之乡——拉井
-- 紧傍怒江第一湾的丙中洛
民族风情
-- 高山峡谷之子—-傈僳族
-- 与大江同名的民族——怒族
-- 高山上的“白人”——普米族
-- 独龙江的主人——独龙族
-- 白族的古老支系——拉马人、勒墨人
-- 高黎贡山上的景颇族支系——茶山人
-- 美观大方的傈僳族服装
-- “雅巴驰”——傈僳人钟爱的麻布衣
-- 傈僳族妇女的“欧勒帽”和“拉白里底”
-- 傈僳族的装饰物——贝币
-- 傈僳族的“言褂子”
-- 各具特色的怒族服装
-- 精心装点的怒族女子饰物
-- 充满情意的怒族羊毛袜子
-- 简单朴实的独龙族服饰
-- 独龙披毯“约多”
-- 漂亮舒适的普米族服饰
-- 华丽的勒墨人服饰
-- “喜鹊服”的由来
-- 别具一格的茶山人服饰
-- 傈僳族民居
-- 傈僳族建房习俗
-- 独龙族民居
-- 讲究的普米族方匹房
-- 茶山人的盖房习俗
-- 随处可见的包谷楼
-- 男9女7——傈僳族的命名
-- 怒族父子连名制
-- 清楚明白的独龙族名字
-- 变化中的普米族命名
-- 拉马人的命名习惯
-- 茶山人严谨有序的命名
-- 爱情的秘语
-- “核隔多亥”和“阔时嘎邓”
-- 情真意切的“约叶”
-- 江沙埋情人 射弩定终身
-- 热烈庄重的傈僳族求婚仪式
-- 怒族青年的择偶观
-- 幽谷溪边的约会
-- 以歌定情
-- 独龙族婚俗
-- 拉马人的绿色恋情
-- 独特的定情物——四鼻子草鞋
-- 三回九转的提亲仪式
-- 勒墨恋人的以物传情
-- 古朴实在的茶山人求婚仪式
-- 礼数周到的普米族订婚仪式
-- 载歌载舞的傈僳族婚礼
-- 持续三天的怒族婚礼
-- 古朴奔放的独龙族“阿宗瓦”
-- 普米族“温绕舍”
-- 勒墨人嫁姑娘
-- 寓意深刻的茶山人婚礼
-- 傈僳族的找新娘
-- 真假抢婚皆因爱
-- 成家不忘父母恩——“回门”
-- 特殊的结婚请柬
-- 怒族《婚礼歌》
-- “讨男子”和补婚
-- 普米族的“猜钥匙”
-- 特殊的嫁妆——白羊皮
-- 用智慧去“开门”
-- 欢天喜地闹新房
-- 傈僳族隆重的“阔时节”
-- 惊心动魂的“刀杆节”
-- 米酒飘香的“尝新节”
-- 亦文亦武“樱花节”
-- 源远流长的怒族鲜花节
-- 古老的“山母节”
-- 形式多样的大年节
-- 载歌载舞“吉佳姆”节
-- 独龙族的“卡雀哇”节
-- 普米族的“大年”
-- 由传说而来的“娃娃节”
-- 端午节、绕岩洞
-- 拉马人的祭祀节“拜日旺”
-- 拉马人的“过月半”
-- 勒墨人的“祖甲旺”节
-- 盛大隆重的“火把节”
-- 新年酒饭敬狗
-- 给牛“拜年”
-- 过节不忘祭神明
-- 温泉澡塘盛会
-- 隔三年过一次年
-- 普米族岁末“送饭”敬老
-- 大年初一抢“头水”
-- 新年来的都是客
-- 过年不泼洗脸水
-- 驱灾退魔献“天牛”
-- 背着孩子回娘家
-- 丰收时“收脚印”
-- 宾主齐饮“同心酒”
-- 生了孩子喝“喜酒”
-- 情真意切的“迎客宴”
-- 傈僳族善狩猎
-- 牧鹰捕雀与放鹰归林
-- 怒族青年守“猎棚”
-- 文面独龙女
-- 表明所有权的“标”
-- 门不上锁,路不拾遗
-- 烟锅杆上分辈份
-- 祭供“断气灵肉”和“骂甲骂”
-- “不利亚”报丧与长刀驱邪
-- 生魂“卜拉”和亡魂“阿细”
-- “给羊子”
-- “开棺”和杀牲祭
民族文化
-- 最早记载怒江民族的史籍《蛮书》
-- 民族诗歌百花绽放
-- 少数民族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异彩纷呈
-- 怒江方志
-- 傈僳族的“木刮布”
-- 内容丰富的“刮木热”
-- 怒族的“牙扒可歌亚”
-- 独龙族的“曼珠”
-- 普米族的迎客歌和生产歌
-- 勒墨人的《指路歌》
-- 拉马人的“克益”
-- 傈僳口弦
-- 怒族弹拨乐器“达比亚”
-- “独独丽丽亚”和“匹丽丽亚”
-- 独龙族的吹、弹、敲
-- 众人同欢的傈僳舞
-- “阿楼西杯”和“上菜舞”
-- 普米族的“跳锅庄”
-- “拜日望”上的舞蹈表演
-- 茶山人的“绕棺舞”
-- 傈僳族的自然历法
-- 怒族的农业历
-- 独龙族的原始历法
-- 趣味横生的普米族农谚
-- 勒墨人的古老历法
-- 傈僳族的木片信
-- 怒族语言差异多
-- 独龙族的刻木结绳记事
-- 傈僳族地名有特点
-- 独龙族地名“雄当”的含义1263
-- 傈僳族祭师尼扒
-- 怒族人信奉的神灵和鬼灵
-- 独龙族的占卜
-- 普米族的预兆
历史文化名人
-- 维护祖国疆域的明智之士——夏瑚
-- 抗法骁将杨玉科
-- 血洒抗法疆场的张文寿
-- 傈僳族起义首领和沛三
-- 兔峨街的开设者欧万春
-- 泸水能人段承钧
-- 忠贞报国的段浩
-- 片马抗英英雄勒墨夺扒
-- “傈僳族中最有学问的人”裴阿欠
-- 兰坪县第一任省立小学校长杨惠
-- 傈僳族歌手李四益
-- 怒族爱国牧师提摩提吾
-- 傈僳族爱国牧师约秀
-- 民族文化专家胡贵
风味特产
-- 可口的包谷砂稀饭
-- 香味扑鼻的炸包谷花
-- 招待贵客的烤乳猪
-- 少不了的配料——漆油
-- “峡谷啤酒”——杵酒
-- 亦油亦酒的佳酿——羊油酒
-- 荞砂饭
-- 琵琶肉
-- “侠辣”和“巩辣”
-- “咕嘟饭”和烧鸡粥
-- 石板烙蛋和土窖酿酒
-- 夹馅荞饼和“夏热阿”
-- 普米山乡黄酒飘香
-- 饱含团聚深意的猪头肉
-- 拉马人的“火塘猪”
-- 打 茶
-- 傈僳砍刀和弩弓
-- 傈僳竹木器
-- 怒 毯
-- 编织的碗和转动的扇
-- 镇家之宝——“恰盖”
-- 饱含历史感的独龙“邦秘”
-- 独龙藤篾箩用处多
-- 精致的普米“笃笆”
-- 来龙篾帽名扬山外
-- 拉马画毡
-- 丰富的矿产资源
-- 雄踞全国第一的兰坪铅锌矿
-- 色彩绚丽的大理石
-- 物种多样的植物资源
-- 远近闻名的怒江漆树
-- 外来“落户”的油桐
-- 汁多味甜的兔峨依主梨
-- 果中佳品古当梨
-- 好吃又好看的拉马登石榴
-- 个小味甜的岩头小柿子
-- 助民脱贫的中排黄果
-- 丙中洛板栗
-- 片马三宝
-- 川箐上村花椒
-- 味辣香浓的石登辣椒
-- 味美色艳的大羊红萝卜
-- 享誉海外的大白芸豆
-- 云南的龙井茶——瓦姑茶
-- 怒江黄连
-- 贡山特产青贝母
-- 老姆登茶
奇花异木
-- 秋蝉夏草——兰坪蝉花
-- 珍贵的观赏花——天女花
-- 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木莲
-- 千娇百媚的杜鹃花
-- 怒江一宝——秃杉
-- 花纹美丽的五彩树
-- 四季皆绿的常青木
-- 怒江兰花谱
-- 中流砥柱江中松
珍禽异兽
-- 名不虚传的“动物王国”
-- 滇金丝猴
-- 独龙牛
-- 牛身羊角的羚牛
-- 高山鹫
-- 雪 鹅
-- 岩蜂和岩蜂蜜
-- 五彩缤纷的蝴蝶
交通与旅游服务
-- “鸟路鼠道”——涉道
-- 令人胆寒的“天梯”
-- 搏击激流的独木舟
-- 跨越天堑的“天桥”——溜索
-- 独龙江上的藤篾桥
-- 现代交通
-- 怒江州主要宾馆、饭店一览表
-- 主要旅游线路介绍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