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上村志

寺上村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寺上村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记述和反映寺上村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书是一部综合古今的地方性志书,记事上起远古,下迄2008年。具体事项涉及2009年。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目录

封面
寺上村志
题词
-- 河南省原移民办主任 刘金亭 题词
-- 陕西省西安市书法协会副主席 王之 题词
-- 孟州市原政协主席 杨丕祥 题词
-- 孟州市政协主席 王成群 题词
-- 原西虢镇党委书记 谢如峰 题词
-- 孟州市原移民局局长 吴晓昊 题词
图片
-- 故乡所在新安县政区图
-- 寺上村地图
-- 2008年元月8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元(右三)在孟州市委书记李俊彦(前排右一)、市长徐兰(右二)、市移民局局长魏三元(右四)、村支书吕明钦(右五)的陪同下,到寺上村调研移民安置工作。
-- 2008年6月8日,水利部移民副局长刘东顺(前排右二)一行来寺上村调研移民安置验收工作。[省移民办主任王长春(前排右一)、孟州市委枢机胡小平(前排左二)]
-- 2009年8月水利部移民局任柏林局长(左图右三)莅临寺上村指导工作,由省办副主任王长春(左图右二)、市移民局局长吴小昊(左图右一)、副局长程素芳(左图左二)、村支书刘选(左图左一)陪同。
-- 2008年9月26日,原省移民办主任刘金亭(中)右孟州市移民局长吴晓昊(右)陪同调研寺上村移民安置工作。图为与村支书刘选合影
-- 2008年11月26日,河南省水利厅南水北调工程副指挥长兼省移民办副主任王小平(左三),由孟州市移民局长吴晓昊(右一)陪同调研寺上村移民安置工作
-- 2005年5月6日,焦作市市长毛超峰(前排左一)由孟州市委书记徐兰峰(前排左二)等陪同视察寺上金浪湾饮用水有限公司。
-- 2003年10月25日,省移民办主任李连栋(中)视察金浪湾水业有限公司。
-- 孟州市市委书记胡小平等领导莅临寺上村调研
-- 孟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超杰(左三)、市委副书记郭颂福(右二)等领导到寺上村调研新农村建设工作。
-- 寺(门外)一带
-- 畛河与寺上公路段
-- 龟山脚下
-- 寺后一角
-- 魏家沟口
-- 寺(门外)门下
-- 南山风光
-- 下村一角
-- 下村民居
-- 北沟民居
-- 北沟民居
-- 下村民居
-- 北沟民居
-- 寺上学校及民居
-- 华严寺
-- 1976年在学校砖厂做砖时出土的汉代陶罐
-- 悬挂在楼下院大门上的匾额
-- 1976年在学校砖厂做砖时出土的汉代铜镜
-- 后(门外)吕氏祠堂的“顺德完贞”匾额
-- 寺上唢呐班
-- 寺上学校
-- 桃园煤矿
-- 磺粉厂
-- 东风五金厂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搬迁装车
-- 搬迁车队
-- 搬迁剪影
-- 新村建设开工剪彩仪式
-- 奠基培土
-- 开工剪彩现场
-- 建设工地掠影
-- 寺上新村全景图
-- 田园风光
-- 寺上村卫星图
-- 街景
-- 村部
-- 2000年11月1日华严寺纪念亭建成揭碑仪式
-- 华严寺纪念亭
-- 寺上村文化广场
-- 文化活动中心
-- 黄河母亲雕塑
-- 寺上村游园
-- 寺上学校
-- 东西教学楼
-- 寺上村卫生所
-- 诊疗
-- 病房一角
-- 奠基开工
-- 金浪湾水业有限公司
-- 123金浪湾水厂车间剪影
-- 宏斌食品厂
-- 食品厂厂区
-- 药材丰收在望
-- 血参
-- 地黄
-- 白术
-- 麦收时节机械化作业
-- 河南电视台《今日关注》目组记者采访寺上村麦收情景
-- 地黄丰收农家乐
-- 123种植科技培训
-- 田间道路
-- 大生奶牛场
-- 奶牛场开业
-- 奶牛
-- 肉牛
-- 养猪
-- 养羊
-- 青储饲料
-- 养鸭场
-- 集贸市场
-- 超市
-- 服装加工
-- 早期集市
-- 文化广场
-- 科技中心
-- 门球场
-- 童趣
-- 老年协会游艺室
-- 新农村书屋
-- 青上村文化广场
--
--
-- 少年鼓乐队
-- 旱船
-- 秧歌
-- 戏班
-- 篮球
-- 乒乓球
-- 儿童球赛
-- 拔河比赛
-- 《五好家庭》、《好媳妇》、《好老师》表彰大会
-- [十佳文明村]揭牌暨[新农村书屋]建设捐赠仪式
-- 表彰大会会场
-- “好媳妇”合影
-- 文明楷模
-- 寺上村文化科技培训中心一角
-- 图①②③④为“好媳妇”家庭剪影
-- 宣传橱窗
-- 树时代新风展巾帼风采1
-- 树时代新风展巾帼风采2
-- 朝气蓬勃的村委会一班人
-- 1986-2008年村委会主任,2008年起村党支部书记刘选
-- 认真研究新村经济发展规
-- 1978-2008年,村党支部书记吕明钦
-- 新老班子成员合影
-- 阳光办事机制
-- 共商大计谋发展
-- 荣誉附图
-- 寺上新村十周年庆典
-- 同喜同贺
-- 庆典主席台
-- 鞭炮齐鸣鼓乐齐奏
-- 村民同乐
-- 寺上村在外工作人员联谊会
-- 欢天喜地
-- 家乡留影
-- 牛雕致喜,恭贺腾飞
-- 在外工作人员聚会留念
-- 寺上村原址卫星地形图
-- 老家就在龟山下
-- 新安县小浪底水库淹没区示意图
-- 故乡春旱
-- 魏家沟村
-- 故乡情思附图
-- 故乡行剪影
-- 鸟瞰故居寺上村
-- 《村志》编纂人员合影照
-- 原省移民办主任刘金亭挥毫为《村志》题词
-- 《村志》编纂人员在校对文稿
序言
序言(二)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人口
-- 第一节 地域环境
---- 一、地理概况
---- 二、地形与土壤
---- 三、气候与河流
-- 第二节 民族人口
---- 寺上村历年人口自然变化表
---- 寺上村各片历年人口统计表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倡导计划生育
---- 实行计划生育
第二章 党政
-- 第一节 行政沿革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一、党组织建设
---- 二、党员发展情况
------ 附一 寺上村历届党政建设一览表
------ 附二 寺上党支部党员情况一览表
------ 附三 寺上村历届县人大代表登记表
------ 附四 寺上村历届乡人大代表登记表
------ 附五 寺上村历届县党代会代表登记表
------ 附六 寺上村各生产队队长任职情况表
------ 附七 历年寺上村获奖情况
---- 三、兵役
------ 附:寺上村历年应征入伍人员一览表
-- 第三节 群团组织
---- 一、农会
---- 二、妇联
---- 三、共青团建设
---- 四、民事调解委员会
---- 五、老年协会
---- 六、民兵
-- 第四节 政事纪要
---- 一、寺上革命老区
---- 二、巩固政权反匪反霸
---- 三、土地改革
---- 四、“三反”“五反”运动
---- 五、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六、“大跃进”运动
---- 七、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八、文化大革命
---- 九、焦枝铁路大会战
第三章 经济
-- 第一节 工业经济
-- 第二节 商业
-- 第三节 劳务经济
-- 第四节 搬迁后的寺上经济
---- 一、农业经济
---- 二、集体经济
---- 三、个体经济
第四章 农、林、牧、水
-- 第一节 农业
----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 附:寺上村2002年土地调整方案
---- 二、农业生产体制的演变
---- 三、农田基本建设
---- 四、生产设备的演变
---- 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六、农业技术的推广
---- 七、农业科研站
---- 八、病虫害防治
------ 村粮食产量统计表(一)(1976—1985)
------ 村粮食产量统计表(二)(1976-1985)
-- 第二节 林业
---- 一、寺上故居林业
---- 二、新村林业
---- 三、林业护林专业队
---- 四、林业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畜牧养殖业
---- 一、畜牧业的发展史
---- 二、养殖业的壮大
------ 附表:寺上村2008年养殖业统计表
-- 第四节 水利
---- 一、筑坝治水
---- 二、水灾
---- 三、农业灌溉
---- 四、水土保持
---- 五、搬迁后水利建设
第五章 电力 交通 通讯
-- 第一节 电力
---- 一、电力的起步与发展
---- 二、家用电器的变迁
-- 第二节 交通运输
---- 一、乡村道路
---- 二、运输
-- 第三节 通讯
---- 一、书信
---- 二、电话
---- 三、移动通讯
---- 四、电脑与互联网
第六章 教育 卫生
-- 第一节 教育发展概况
---- 一、私塾教育
---- 二、学校教育
---- 三、复式教育
---- 四、勤工俭学
---- 五、学校变化
---- 六、民办教师
---- 七、教育飞跃
---- 八、学前教育
---- 九、村办小学
---- 十、成人教育
-- 第二节 历任领导及教师情况
---- 一、历任校长
---- 二、历任教导主任
---- 三、历任总务
-- 第三节 班额学生发展情况
-- 第四节 历年大中专学生一览表
-- 第五节 成果荣誉及奖励机制
---- 一、自力更生盖大楼
---- 二、艺术教育展风采
---- 三、初中教育结硕果
---- 四、信息教育促发展
---- 五、爱心献汶川
---- 六、激励机制
---- 七、荣誉
-- 第六节 医疗卫生
---- 一、搬迁前医疗状况
---- 二、搬迁后医疗条件的改善
第七章 移民迁安
-- 第一节 财产普查登记
---- 一、个人财产普查登记
---- 二、集体财产申报
-- 第二节 宣传发动
-- 第三节 核定人口及选择去向
-- 第四节 选址
-- 第五节 开工典礼
-- 第六节 筑建村基
---- 一、机构建设
---- 二、村基规划
---- 三、村基施工
-- 第七节 居民宅基分配
-- 第八节 自主建房
---- 一、进料
---- 二、施工模式
---- 三、技术监管
-- 第九节 搬迁
-- 第十节 道路
---- 一、村道概况
---- 二、施工
---- 三、质量保证
-- 第十一节 寺上村工程项目记载
---- 附:寺上村移民人口安置去向表
------ 表一、孟州安置人口表
------ 表二、寺上村留县安置人口统计表
第八章 追本溯源
-- 第一节 寺上寻古
---- 一、村名的由来和演变
---- 二、所史的足迹
-- 第二节 村落的成因与变迁
---- 楼下
---- 桃园
---- 前村
---- 油坊(门外)
---- 南庄
---- 十字路
---- 魏家沟
---- 下村
---- 大沟
---- 后阅
---- 上河
---- 炮房(门外)
---- 寺(门外)、寺后、寺坡
------ 附:厚重平王沟
-- 第三节 姓氏源流
---- 一、姓氏之众——吕姓
---- 二、千人之姓——刘姓
---- 三、张、李、王、魏,四姓争辉
---- 四、其他诸姓,共存共荣
-- 第四节 古槐寻根
---- 一、“根在洪洞”之考
---- 二、古槐移民的历史背景
---- 三、“大槐树”与“老鸹窝”
---- 四、古槐移民的传说
---- 五、洪洞移民的历史意义
第九章 风情民俗
-- 第一节 节日习俗
---- 一、元旦
---- 二、春节
---- 三、元宵节
---- 四、二月二
---- 五、二月十五
---- 六、三月三
---- 七、清明节
---- 八、劳动节
---- 九、端午节
---- 十、儿童节
---- 十一、望夏(六月六)
---- 十二、七月七
---- 十三、七月十五
---- 十四、中秋节
---- 十五、重阳节
---- 十六、教师节
---- 十七、国庆节
---- 十八、寒衣节
---- 十九、冬至
---- 二十、腊八节
-- 第二节 衣食住行
---- 一、衣饰习俗
---- 二、饮食习俗
---- 三、居住习俗
---- 四、出行习俗
-- 第三节 婚丧生寿
---- 一、婚姻习俗
---- 二、殡葬习俗
---- 三、生育习俗
---- 四、祝寿礼仪
-- 第四节 新村新风
---- 文明创建
------ 充分发挥群体组织的作用
------ 建立环境整洁的长效机制
------ 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
------ 寺上村历年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一览表
-------- 附:在08年度“好媳妇”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爱心捐献
第十章 人文景观
-- 第一节 天然奇景
---- 二龙戏蛛龟把门 十二鲤鱼浮上水
---- 王老婆(石高)碓
---- 犁辕石
-- 第二节 寺庙奇观
---- 千年古刹——华严寺
---- 奶奶庙
---- 白龙庙
---- 牛王庙
---- 老和尚塔
-- 第三节 新村怀旧建筑
---- 游园
---- 华严寺纪念亭
-- 第四节 传奇轶事
---- 吕百牛传奇
---- 吕嗣成之二三事
---- “牵到寺上没有驴”
---- 吕刘秩事
第十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之变迁
-- 第二节 民间艺术
---- 踩字
---- 戏曲
---- 宣传队
---- 打腰鼓
---- 扭秧歌
---- 打大鼓
---- 唢呐
---- 河洛大鼓
-- 第三节 文物字词
---- 一、匾额、题字
---- 二、书法
---- 三、古诗词选
---- 四、现代诗词选
-- 第四节 宗教文化
---- 拜佛求神
---- 基督教信仰
---- 阴阳风水
-- 第五节 民间对联
---- 一、普通春联
---- 二、新婚联
---- 二、寿联
---- 四、迁居联
---- 五、新居落成联
---- 六、哀联
---- 七、逝世三周年纪念联
---- 八、奠基两周年庆典对联选粹
-- 第六节 民间歌谣
-- 第七节 民间谚语
---- 农谚
---- 时令、天文、气象
---- 常用谚浯
-- 第八节 民间游戏
---- 对筋
---- 踢方
---- 挤油
---- 打地螺
---- 跳绳
---- 丢手巾
---- 蹦弹子
---- 藏马虎
---- 踢毽子
---- 盘脚盘儿
---- 操绞
---- 吹咪儿
---- 抓子儿
---- 打油秋
---- 走顶
---- 司毛缸
---- 红佻三叫班
-- 第九节 方言校正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代词
---- 四、副词
---- 五、数量词
---- 六、形容词
---- 七、避难就简音变
-- 第十节 礼貌言行
---- 一般礼貌行为
---- 革除十大陋习
---- 礼貌用语
-- 第十一节 新村文化设施
第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文化名人
---- 吕鸿誉
---- 吕科
---- 吕鼐
---- 吕兆瓒
---- 吕兆理
---- 吕嗣淳
---- 吕秉钦
---- 吕锡祥
---- 吕子安
---- 吕子望
---- 吕子昴
---- 吕炎尚
---- 刘智儒
---- 刘清瑞
---- 吕启瑞
---- 吕清霖
---- 吕相三
---- 吕丹书
---- 吕振东
---- 刘文彬
-- 第二节 烈士
---- 李文章
---- 吕明瑞
---- 刘虎
---- 吕小印
---- 刘歪子
---- 吕清渠
---- 吕虎子
-- 第三节 参战人物
---- 畅天德
---- 吕贻堂
---- 刘志范
---- 刘天文
---- 吕清章
---- 李乱
---- 李银贵
---- 吕贻怀
---- 吕贻枝
---- 刘志故
---- 吕明扬
---- 刘志云
---- 吕怀钦
---- 刘志渊
-- 第四节 村行政人员
---- 刘长停
---- 吕贻范
---- 刘志远
---- 任英杰
---- 吕明智
---- 吕清富
---- 陈喜林
---- 吕明钦
---- 刘化春
---- 刘选
---- 刘天民
---- 吕百云
---- 吕文玉
---- 王素珍
---- 吕玉卿
---- 刘化民
---- 吕雷子
---- 刘东星
---- 刘伟
---- 李甫
-- 第五节 教育人物
---- 魏景荣
---- 高启珍
---- 刘化南
---- 吕贻成
---- 刘克
---- 刘文超
---- 吕明光
---- 魏素兰
---- 刘璋
---- 吕宗庆
---- 吕瑞敏
---- 刘会民
---- 刘会明
---- 吕梅岭
---- 吕建北
---- 刘有子
---- 陈红旗
---- 刘会光
---- 李冬
---- 吕朝阳
---- 刘凯华
---- 李巧芬
---- 吕红宾
---- 刘保伟
-- 第六节 在外工作人员
---- 路金台
---- 吕磺
---- 路如林
---- 吕彦
---- 刘兰民
---- 刘化章
---- 吕贻奇
---- 吕五星
---- 吕贻斌
---- 刘亚卿
---- 吕百勇
---- 吕永华
---- 吕洪
---- 吕霞
---- 刘化峰
---- 刘有
---- 吕贻明
---- 吕春敏
---- 吕明军
---- 吕建中
---- 刘萍
---- 魏峰
---- 魏杰
---- 刘峰
---- 刘健康
---- 吕建斌
---- 刘国强
---- 吕振伟
---- 刘伟强
---- 刘彪
---- 刘建强
---- 吕建国
---- 吕绍伟
---- 吕明奎
---- 吕曙辉
---- 吕百锋
---- 吕俊香
---- 吕毅
---- 吕光明
---- 吕雪玲
-- 第七节 医疗卫生人物
---- 吕作周
---- 王林庸
---- 王文贵
---- 路桂荣
---- 刘尚芝
---- 吕贻伟
---- 刘风枝
---- 吕天才
---- 吕中子
---- 刘翠锋
---- 吕向阳
---- 付新云
-- 第八节 民间名艺人
---- 刘文华
---- 吕大柱
---- 李二成
---- 刘文玉
---- 吕志谦
---- 刘志祯
---- 吕清湖
---- 吕现生
---- 吕武成
附录
-- 第一节 杂感 随笔
---- 吕姓之源考
---- 梦系故乡——寺上
---- 檀洼清溪
---- 老井情怀
---- 心声
---- 故乡寻梦
---- 读《寺上村志》
---- 我所经历的移民大搬迁纪实
---- 妯娌情
---- 父爱是一座山
---- 在寺上村奠基(开工)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第二节 赠言 题词
编后记
《寺上村志》编委人员
《寺上村志》编纂人员一览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