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教育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银川市教育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全面记述银川市教育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点、民族特点与行业特点,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以期达到资政、存史的效果。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目录
封面
银川市教育志
《银川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银川市教育志》编纂人员
图片
--
1986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银川二中视察并听取工作汇报
--
20世纪80年代末,自治区党委书记沈达人(右三)调研银川市中小学旧房改造
--
199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自立忱(右一)视察银川市教育工作
--
1994年6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右四)视察银川市教育工作
--
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黑伯理、自治区人大主任马思忠(左二)视察银川市教育工作
--
1998年,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左一)视察银川市一幼工作
--
1999年5月3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左一)在中共银川市委书记陈育宁、市长郝林海的陪同下视察银川市教育工作
--
2004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左二)观看银川市中学学生作品
--
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陈建国(左二)、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左三)等领导视察银川市教育工作
--
徐宗孺
--
吴占奎
--
杜立亭
--
黄光(篔)
--
贺自正
--
徐梦麟
--
马汝邻
--
樊应福
--
雷达方
--
1930年,宁夏中学校址
--
1939年,宁夏省立联合中学校址(原金积县董府)
--
民国五年(1916年)甘肃军务、巡抚使颁发给徐宗瑞的俊士文凭
--
银川师生宣传抗日救国
--
1937年,孟长有烈士(后排右二)与宁夏中学同班同学在一起
--
1949年银川师生欢迎解放军入驻银川
--
宁夏省立中学1944届高中毕业生留影
--
1949年省立宁夏女中毕业生合影
--
1949年省立宁夏女中师生春游
--
1950年银川女中学生勤工俭学,支援抗美援朝
--
1957年共青团银川中学总支委员会
--
1956年民盟银川女中小组
--
1956年,体育教师吴可玉辅导学生
--
1959年银川女中篮球队代表宁夏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赛
--
20世纪60年代银川市中学生参加民兵训练
--
1962年银川二中文艺宣传队在为群众表演节目
--
1964年,银川市中学生在中山公园排练文艺节目
--
1964年秋,银川二中书记刘长和接受学生在校办农场勤工俭学喜获丰收的献礼
--
1965年银川二中少年足球队代表宁夏参加全国比赛
--
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学生在银川二中大门前留影
--
1968年,银川二中校长邢广志在“复课闹革命”中讲课
--
1968年银川市中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踊跃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文化大革命”后期银川市教师在研究教学工作
--
1970年银川市中学生在学工
--
1971年银川市中学生下乡学农归来
--
1986年银川二中教师王非黄在指导学生做无线电测向
--
银川市九中特级物理教师季大华指导学生杜跃进做实验
--
1999年中共银川市委书记陈育宁、市长郝林海与教师座谈
--
1998年银川市基本实现了“普九”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
银川市教育局与基层签订责任书
--
2000年银川市教委党建工作会
--
2001年2月16日开始银川市企业办中小学移交地方政府接管
--
2001年银川市教委首次公开选拔校级干部
--
2001年支教西吉教师临行前银川市教委领导的几句心窝里的话: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们呢!
--
2002年中共银川市委书记王正伟检查银川长城英豪学校工作
--
2002年银川市教委主任董传毅进行家访
--
2002年银川市教委领导督导检查工作
--
2004年中共银川市委书记崔波检查教育工作
--
2004年银川市市长刘学军在银川市教育局局长张晓沛陪同下调研教育工作
--
1999年8月邵逸夫先生乘专机到银川捐资助学
--
香港爱国人士钟惠明先生捐资助学
--
神华宁煤集团捐资助学
--
正丰集团捐资助学
--
银川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捐资助学
--
银川市丽景街办事处捐资助学
--
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赠书仪式
--
王良宏捐资助学
--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贫困学生捐赠防近视作业本
--
1991年全市开展教学“传帮带”活动
--
银川市教育系统“科学教育发展观专题报告会”
--
对全市骨干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
教师节 表彰优秀教师
--
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
基本功展示
--
20世纪70年代银川市普通校舍
--
20世纪70年代银川一中南校院
--
20世纪80年代银川一中南校院
--
20世纪80年代银川市校舍危房
--
2005年银川一中校园
--
2004年银川二中校门
--
银川回中教学楼
--
新千年银川明德小学
--
学生公寓
--
学生宿舍
--
餐厅
--
标准化操场
--
阅览室
--
多功能教室
--
物理实验室
--
生物实验室
--
室内体育场
--
阶梯教室
--
升国旗仪式
--
2001年10月21日银川市教委师德建设现场交流会
--
德育基地成立大会
--
18岁成人宣誓仪式
--
金凤区回民幼儿园小朋友参加“我爱家乡”长卷绘画比赛
--
颂歌献给党
--
不忘先烈遗志
--
一日为师终身为母——景崇灿老师辅导学生
--
远离“法轮功”签名
--
“党在我心中”演讲
--
2001年10月12日,在十八中师德现场会上,与会代表细读师德模范材料
--
纪念“一二·九”运动60周年演讲
--
1994年3月27日,自治区、银川市领导走上街头宣传《教师法》
--
1994年3月27日,宁夏大学教授组成方队宣传《教师法》
--
爱心奉献
--
主题班会
--
交警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
参观现代设施农业
--
向英雄学习
--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
唐徕回中学生听回族老大爷讲课
--
唐徕回中学生参加防沙治沙劳动
--
走进大自然
--
军训
--
篝火晚会
--
2000年,银川十六中与西吉田坪中学学生互相结对子
--
“告别不文明”签字活动
--
聘请全国著名学者陈玉琨教授(右一)为银川市人民政府教育高级顾问
--
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教育工作
--
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对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
银川市教委领导检查基层学校教案与作业
--
大力推进教育质量优质化工程,加强学校教科研管理
--
加强县、区学校交流,推进教育优质化工程
--
积极培育教科研骨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
1995年,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周新夏在讲课
--
银川市教科所领导下基层学校听课调研
--
2004年,宁夏大学共有44个硕士授予点并实现了博士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点零的突破
--
全国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刘宏光在上课
--
全国劳模、特级教师安长忠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幼儿园公开教学
--
聘请外教,加强外语教学
--
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沈岚在银川市教研会上宣讲论文
--
教研组研讨会
--
银川市教科所副所长王玮光在金凤区指导课题研究
--
集体备课
--
微格教学
--
请专家来校指导
--
《银川教育》是教师的良师益友
--
银川二中出版的书刊
--
2002年中考时,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韩梅源等领导深入银川九中考场巡视
--
唐徕回中校长、银川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武平同志与外教交谈
--
丁晓玲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
2002年,马小林老师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
银川众一集团海宝龙幼儿园园本教研现场展示
--
1997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锦心辅导作文
--
隆重的运动会入场式
--
号令如山
--
健康的体魄始于足下,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让体育运动更加高雅文明
--
2004年,在银川市 第十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
--
飞
--
水平
--
体操
--
银川市教育局领导向获奖运动员颁奖
--
2001年初中升学考试中的体育考试
--
金凤区紫阳幼儿园亲子游戏三秒投篮
--
1992年在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宁夏第一块金牌获得者银川二中学生朱巧梅
--
2000年代表宁夏参加全国农运会获得金牌的银川二中学生雷春丽
--
一切为了健康
--
银川市中小学师生在街道清洁公共卫生
--
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赴银检查组在银川、市副市长马云海(右二)的陪同下检查小学生的卫生现状
--
赞美祖国歌颂家乡
--
校园文艺的高雅
--
艺术从娃娃抓起
--
文艺演出
--
主持人
--
银川市教育局1998年迎春晚会
--
银川一中文化周才艺展示
--
英语课本剧演出
--
语文课本剧演出
--
教育的个性化,让孩子多才多艺
--
银川一幼为孩子编织美梦
--
刺绣兴趣小组
--
银川十二中学生精心制作标本
--
1994年银川九中学生书法展
--
愉悦产生于活动过程
--
数学演讲比赛
--
英语演讲比赛
--
体会田园生活
--
跆拳道表演
--
车技表演
--
校园游戏
--
2001年银川二中师生在“爱鸟周”里
--
唐徕回中学生观测星象
--
文化夏令营
--
中学生文学社刊物
--
唐徕回中学生为素质教育作证
--
幼儿园六一现场作画
--
在动手中学习
--
野炊
--
中学生辩论会
--
育花与养性
--
学生钢琴音乐会
--
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张德甫在教学生制作航模
--
2002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左一)亲临宁夏回民高中学生公寓调研
--
自治区政府、银川市政协领导在农村回民中学视察
--
语音课堂
--
一群轻歌漫舞的民族中学生
--
民族班学生在“英语周”上表演话剧
--
民族班学生参加运动会
--
宁大附中回族体育传统项目打瓦队
--
为少数民族学生颁发奖学金
--
吊庄小学的民族学生们
--
1999年银川市教育局长董传毅(右一)检查学生的手工作品
--
招生展示
--
颁奖仪式礼仪生培训
--
职业学校厨师班学生现场表演
--
计算机技能比赛
--
服务社会
--
2005年银川市教育局领导参加西部教育宁夏银川高峰论坛
--
2001年银川市教委考察组赴青海省考察学习
--
2002年民盟上海市委赴宁考察团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增林教授陪同下考察银川回民中学后题词:乐育英才
--
2002年,中国奥运冠军赴宁考察团迈入会堂为银川市体育教师作报告
--
台北师范学院校友总会代表团访问银川市民族教育
--
美国北卡罗兰纳灯塔全明星蓝球队到银川市郊区高级中学访问
--
香港汉华中学学生同银川二十四中学生联谊
--
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节 目主持人赵音奇在银川一中与学生现场互动交流
--
中央电视台“送教育到西部”活动研讨会在银川举行
--
1990年6月,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八国专家学者来银川市参观访问教育事业
--
2001年8月,挪威王国世界联合学院常务副院长一行在王嘉鹏(左二)陪同下参观银川二中
--
1994年6月,日本岛根县传统艺能团访问银川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
2001年9月,银川一中学生赴日本考察
--
2005年银川市赴英国访问学习的英语教师
--
2004年6月,银川二中领导同澳大利亚阿什菲尔德男子高中签署“姊妹学校”友好交流协议
--
银川市部分中小学与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附小附中结为友好学校签字仪式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教育与行政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机构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机构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人事制度
----
第二节 干部选任
----
第三节 工作考核
--
第三章 行政业务管理
----
第一节 市属学校
----
第二节 教育督导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四节 信息技术教育管理
----
第五节 普九教育
--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支出
----
第三节 财务制度与管理
----
第四节 基本建设
----
第五节 固定资产
第二编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思想作风建设
----
第三节 廉政建设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组织状况
----
第二节 工作活动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三编 幼儿教育
--
第一章 幼教发展
----
第一节 发展规模
----
第二节 幼教管理
--
第二章 幼儿保教
----
第一节 幼教师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幼儿保健
----
第四节 幼儿园选介
第四编 小学教育
--
第一章 小学教育发展
----
第一节 沿革与发展
----
第二节 小学选介
--
第二章 教学与管理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学制与教学
----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节 学校管理
第五编 中学教育
--
第一章 中学教育发展
----
第一节 中学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现有普通中学
----
第三节 中学选介
--
第二章 教学与管理
----
第一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第六编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师范学校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第二章 职业中学
----
第一节 创办与发展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第三节 职业中专学校选介
--
第三章 驻市中专与技工学校
----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选介
----
第三节 技工学校
第七编 驻市高等院校
--
第一章 普通高等院校
----
第一节 创办与发展
----
第二节 普通高等院校选介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
第一节 创办与发展
----
第二节 高职院校选介
第八编 成人教育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成人初等、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成人初等教育
----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
第三章 成人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驻市成人高等院校
第九编 民族教育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史略
----
第二节 民族教育发展
--
第二章 民族学校
----
第一节 回民幼儿园选介
----
第二节 回民小学选介
----
第三节 回民中学选介
----
第四节 驻市高等民族院校
----
第五节 驻市民族预科部
第十编 招生与考试
--
第一章 制度沿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考试与招生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考试与招生
--
第二章 各类学校招生
----
第一节 招生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普通高校招生
----
第三节 中专招生
----
第四节 中学招生
----
第五节 成人招生
第十一编 特殊教育
--
第一章 特殊教育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殊教育学校
----
第一节 市属特殊教育学校
----
第二节 驻市特殊教育学校
第十二编 教研体卫
--
第一章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育科研机构
----
第二节 教学研究会
----
第三节 教研活动
----
第四节 课程改革实验
----
第五节 教研成果
----
第六节 教学刊物
----
第七节 驻市教育科研机构、教育团体
--
第二章 体卫与青少年科技
----
第一节 体育教育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体育学校
----
第四节 卫生保健
----
第五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第十三编 勤工俭学与校办企业
--
第一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兴起与衰落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校办企业
----
第一节 校办企业兴起
----
第二节 校办企业发展
----
第三节 校办企业管理
第十四编 教师
--
第一章 教师概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概况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概况
--
第二章 待遇与地位
----
第一节 工资待遇
----
第二节 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
----
第三节 教师节
--
第三章 队伍建设
----
第一节 继续教育
----
第二节 师德建设
----
第三节 考核与管理
----
第四节 民办教师
第十五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吴复安
----
王其昌
----
杜润滋
----
吴占魁
----
何子成
----
贺自正
----
徐宗孺
----
樊应福
----
杨勤
----
夏荫轩
----
陈振纲
----
徐昆山
----
刘继曾
----
侯琴友
----
沈志侠
----
黄光(篔)
----
丁光明
----
何呈祥
----
邢广志
----
黄执中
----
胡思仁
----
罗雪樵
----
张平生
----
梁飞彪
----
宋恒岳
----
景崇灿
----
辛进
----
胡介文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李培荣
----
曾庆民
----
窦自喜
----
左民敬
----
董传毅
----
张晓沛
----
崔永兴
----
徐梦麟
----
强锷
----
姚建海
----
刘宏光
----
陈慧萍
----
芮象新
----
毛廷珉
----
王家光
----
马贻忠
----
杨运华
----
李耀星
----
季大华
----
徐怀礼
----
郑曼丽
----
陈毓秦
----
沈岚
----
段江淮
----
丁亚华
----
马英玲
----
李逸云
----
安长忠
----
童亚丽
----
芦苇
----
杨静
----
许艳萍
----
吕新萍
--
第三章 获奖名录
附录一 古轶文辑录
附录二 新诗文辑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