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侨务志

金湾区侨务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系统地记述金湾区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金湾区侨务活动的历史和现状。

出版时间: 2005年05月

目录

封面
金湾区侨务志
图片
-- 2000年8月10日,珠海市三灶区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领导和代表合影
-- 2005年3月25日,金湾区委副书记覃宏才(左)出席澳门珠海社团联合总会成立四周年庆典活动,并向总会徐建平副会长送纪念品祝贺。
-- 2004年3月14日,金湾区政协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杨兆忠(前排左一),市侨联主席李清(前排左四),拜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与该会常务副会长吕良民先生等合影。
-- 2004年11月25日,金湾区副区长贾石国(前排右三),区政协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杨兆忠(前排右四),拜会侨港中山鱼弄同乡会,并与侨港中山鱼弄同乡会主席廖宝荣先生(右二)等留影。
-- 2004年2月12日,珠海市侨务局副局长李新泉(右四),金湾区副区长芦晓风(左四)等市、区侨务领导慰问珠海南顺制盖容器有限公司。
-- 2002年1月29日,金湾区新春访问团赴港拜访三灶社团并和乡亲合影。
-- 2001年6月24日,安澜轩香港三灶同乡会新居落成,三灶管理区纪委覃文国书记(左一)三灶镇许连大镇长(右一)前往祝贺。
-- 2004年3月15日,市、区侨务部门领导拜访香港东并圆佛会并与佛会负责人合影
-- 2004年4月11日,澳门归侨总会理监事一行到金湾区观光、考察和慰问,并与市、区、镇侨联领导留影。
-- 2004年9月23日,珠海市海外交流协会资助金湾区侨生捐赠仪式,在区府3号楼举行。图为受资助的侨生或侨生家长上台领取奖学金。
-- 市侨联主席李清(左三),江志国副主席(左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杨振华(后排左一)等领导与澳门归侨总会罗少荣会长(左四)等合影。
-- 2001年12月3日,香港三灶同胞,香港瑞安建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玉强先生捐资200万港元兴建的金海岸中学。
《金湾区侨务志》编委会
目录
凡例
前言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历史探源
-- 一、地理位置
-- 二、建制沿革
---- 1、三灶岛
---- 2、浪白澳
---- 3、平沙镇
---- 4、红旗镇
-- 三、金湾区现状
第二章 海外移民
-- 一、出洋谋生
-- 二、逃避战乱
-- 三、合法定居
第三章 华侨、华人社团
-- 一、社团的发展过程
-- 二、社团的地位作用
---- 1、联络感情
---- 2、发展福利
---- 3、互相扶助
---- 4、协调关系
-- 三、社团简介
---- 1、美国纽约三灶同乡会
---- 2、香港安澜轩三灶同乡会
---- 3、香港三灶鱼弄同乡会
---- 4、澳门三灶同乡会
第四章 华侨华人的贡献
-- 一、对侨居国和地区的贡献
---- 1、开采金矿
---- 2、建筑中央太平洋大铁路
---- 3、发展农业
---- 4、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 5、为香港和澳门的繁荣出力
-- 二、支持家乡建设
---- 1、回归祖国
---- 2、返乡建屋
---- 3、热心公益
第五章 金湾区侨乡
-- 一、金湾区侨乡的分布
---- 1、平沙镇
---- 2、红旗镇
---- 3、三灶镇
---- 4、南水镇
-- 二、侨乡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
-- 三、建国后的发展和变化
第六章 金湾区侨务
-- 一、机构设置
---- 1、金湾区侨办
---- 2、平沙镇侨办
---- 3、红旗镇侨办
---- 4、三灶镇侨办
---- 5、南水镇侨办
-- 二、侨务工作
---- 1、落实侨房政策
---- 2、处理来信来访
---- 3、联谊交往
第七章 金湾区华侨华人的思乡爱乡情结
-- 一、金湾庆华侨华人类型特征
---- 1、出国时间旱
---- 2、人数分布广
---- 3、乐善好施
---- 4、乡情不变
---- 5、传播西方文化
-- 二、金湾区华侨华人“根”的意识深厚
---- 1、异国他乡并不是满地黄金
---- 2、无家才知家的珍贵
---- 3、好山好水好地方
第七章 人物
-- 一、李锦裳
-- 二、林伟民
后记
参考书目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