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卫生志

平邑县卫生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平邑县卫生志》是一部地方专业志书。在编纂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地记述县内防病治病、卫生保健、医学教育、人事更迭、机构沿革等医药卫生的大事及发展。

目录

封面
平邑县卫生志
出版说明
山东省《平邑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暨编辑人员名单
《平邑县卫生志》顾问名单


凡例
题词
-- 平邑县县长杨培才题词
图片
-- 平邑县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
-- 平邑县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
-- 《平邑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平邑县卫生志》编写人员合影
-- 平邑县卫生局局址
-- 平邑县人民医院病房楼
-- 平邑县中医医院
-- 平邑县卫生防疫站
-- 1956年,平邑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代表会全体人员合影
-- 出院病人与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绍勤,及医护人员亲切活别。
-- 1963年,平邑县第三届中医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 1976年6月,在平邑一中举办“赤脚医生”培训班,图为老中医耿贤昌在讲授中药知识
-- 县内仅存的一例黑热病患者,柏林乡富饶庄汪兆田头颈部皮肤结节。
-- 34岁的黑热病患者汀兆田(右)与12岁正常儿童发育比较
-- 1951年,蒙山县人民政府发给王友三黑热病防治立功证书
-- 1954年,平邑县人民政府发给王成鼎的开业执照
--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费县县政府发给胡润章的中医开业执照
-- 1944年,鲁南军区第一卫生所驻涝泉,图为外科于术室遗址。
--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瑶草湾李氏志诚堂膏药仿单更换新版版样。
-- 1912年(民国元年)沂州府官员赠给瑶草湾李氏志诚堂的圆蓬伞伞样。
-- 1987年,国际淋巴学会主席、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微循环研究室主任凯·史密斯教授夫妇在县中医医院为丝虫病晚期象皮肿病人查体。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卫生行政机构
-- 第一章 平邑县卫生局(科)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局辖机构
-- 第二章 蒙山县卫生科
第三编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章 私立医疗机构
---- 第一节 中医药堂铺
---- 第二节 西医诊所
-- 第二章 联合医疗机构
---- 第一节 医药合作社
---- 第二节 联合诊所
-- 第三章 公立医疗机构
---- 第一节 县人民医院
---- 第二节 县中医医院
---- 第三节 蒙山县卫生院
---- 第四节 平邑县疗养院
---- 第五节 县直机关门诊所
---- 第六节 农村中心卫生院
---- 第七节 县分院
---- 第八节 乡镇医院
---- 第九节 乡卫生所
---- 第十节 工矿医院
---- 第十一节 鲁南军区一所
-- 第四章 防治机构
---- 第一节 县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 县妇幼保健站
---- 第三节 县皮肤病防治站
---- 第四节 县结核病防治所
-- 第五章 村队卫生机构
---- 第一节 保健站
---- 第二节 合作医疗
---- 第三节 乡村卫生室
第四编 医疗设备、能量及技术水平
-- 第一章 医疗设备
---- 第一节 房屋
---- 第二节 车辆
---- 第三节 医疗器械
-- 第二章 医疗能量
---- 第一节 门诊量
---- 第二节 住院
-- 第三章 技术水平
---- 第一节 医疗质量指标
---- 第二节 诊疗
---- 第三节 抢救
第五编 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一章 国家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一节 领导班子
---- 第二节 构成与分布
---- 第三节 人员发展
---- 第四节 晋升和录用
---- 第五节 医疗队
-- 第二章 农村医疗卫生队伍
第六编 医疗卫生行政管理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人事档案
---- 第二节 人事调转任免
---- 第三节 奖惩
---- 第四节 落实政策
---- 第五节 离退休和老干部工作
-- 第二章 医政管理
---- 第一节 业务工作管理
---- 第二节 技术队伍管理
---- 第三节 村队医疗管理
---- 第四节 个体开业管理
---- 第五节 体格检查管理
---- 第六节 劳动鉴定
---- 第七节 医疗事故鉴定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卫生经费
---- 第二节 工资待遇
---- 第三节 津贴
---- 第四节 福利
---- 第五节 奖金
-- 第四章 公费医疗管理
-- 第五章 三费减免管理
第七编 中医事业
-- 第一章 中医队伍
---- 第一节 人员发展
---- 第二节 中医政策
---- 第三节 世家与专科
-- 第二章 中医诊疗
---- 第一节 温病痘疹
---- 第二节 内科杂病
---- 第三节 骨伤疮疡
---- 第四节 妇科疾病
---- 第五节 针灸气功
---- 第六节 眼科疾病
第八编 卫生团体
-- 第一章 学术团体
---- 第一节 蒙山医药界救国研究会
---- 第二节 蒙山县医药卫生联合会
---- 第三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四节 中西医教研委员会
---- 第五节 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委员会
---- 第六节 中医研究所
---- 第七节 医药学会
---- 第八节 中医学会
---- 第九节 县医学会
---- 第十节 县护理学会
---- 第十一节 县药学会
-- 第二章 县红十字会
-- 第三章 学术活动
-- 第四章 科研成果
第九编 医学教育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医院附设卫校(班)
---- 第二节 平邑县卫生学校
-- 第二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离职进修
---- 第二节 专业培训班
---- 第三节 中医带徒
---- 第四节 医学函授
---- 第五节 赤脚医生培训班
第十编 爱国卫生与防病治病
-- 第一章 领导机构
---- 第一节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二节 县委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
---- 第三节 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
---- 第四节 县狂犬病防制领导小组
-- 第二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组织
---- 第二节 爱国卫生宣传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治理脏乱差
-- 第三章 食品卫生
---- 第一节 监督机构
---- 第二节 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处理
-- 第四章 劳动卫生与学校卫生
---- 第一节 劳动卫生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第五章 疫情与防疫
---- 第一节 历代疫疾流行
---- 第二节 鼠疫、霍乱、天花
---- 第三节 传染病、地方病
---- 第四节 疫情管理
---- 第五节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第六章 传染病流行与防治
---- 第一节 麻疹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
---- 第三节 伤寒、副伤寒
----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
---- 第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
---- 第七节 白喉
---- 第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九节 百日咳
---- 第十节 钩端螺旋体病
---- 第十一节 细菌性痢疾
-- 第七章 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丝虫病
---- 第二节 疟疾
---- 第三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
---- 第四节 黑热病
---- 第五节 华枝睾吸虫病
---- 第六节 克山病
---- 第七节 流行性出血热
---- 第八节 布氏杆菌病
---- 第九节 狂犬病
-- 第八章 结核病与麻风病
---- 第一节 结核病
---- 第二节 麻风病
第十一编 药品、药检、药政
-- 第一章 中药
---- 第一节 中草药资源
---- 第二节 平邑金银花
---- 第三节 民间中成药
---- 第四节 中药的购销
---- 第五节 中药的加工炮制
---- 第六节 中药的应用
-- 第二章 西药
---- 第一节 西药的传入
---- 第二节 西药的购销
---- 第三节 西药的应用
-- 第三章 药材机构
---- 第一节 县药材公司
---- 第二节 零售部、经营组
---- 第三节 银花科学研究所
---- 第四节 种药场
-- 第四章 药检
---- 第一节 县药品检验所
---- 第二节 制剂与药检
-- 第五章 药政
---- 第一节 药政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监督
---- 第三节 毒、麻、限剧类药品管理
---- 第四节 药品淘汰
---- 第五节 价格调整
---- 第六节 计量改革
第十二编 计划生育 妇幼保健
-- 第一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节育措施
-- 第二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新法接生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婴幼儿保健
---- 第四节 优生
第十三编 医学文献
-- 第一章 医著论文文目
---- 第一节 医著文目
---- 第二节 学术论文文目
---- 第三节 药政药品药检文目
-- 第二章 医案医话验方
---- 第一节 医案
---- 第二节 医话
---- 第三节 验方
-- 第三章 文献辑录
---- 第一节 中医文献选录
---- 第二节 报刊文摘
第十四编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党的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局机关党组织
---- 第二节 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
-- 第二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共青团
---- 第二节 工会
---- 第三节 民兵组织
第十五编 人物
-- 第一章 医林人物
---- 第一节 传记
------ 庞绥来
------ 陈德扬
------ 唐保祥
------ 王信
------ 徐学深
------ 胡润童
------ 张兆奎
------ 杨玉春
------ 岳明勋
------ 孔庆良
------ 施兴邦
------ 张玉清
------ 胡光裕
------ 薜瑞昌
------ 王成鼎
------ 陈建基
------ 高登云
------ 公方章
------ 能恒丰
------ 王运昌
------ 刘辉梓
------ 庞光星
------ 陈持
------ 唐鸿德
------ 娄延祺
------ 鲍化久
------ 陈昭伦
------ 姬贯一
------ 张广德
------ 林清俊
------ 吴绍勤
------ 高承珠
------ 唐鸿基
---- 第二节 传略
------ 王均幕
------ 庞安来
------ 季连城
------ 宋元吉
------ 郭振义
------ 宋立廷
------ 董建文
------ 彭光义
------ 陈昭焯
------ 李襄龄
------ 郭允海
------ 刘慎典
------ 庞汝翼
------ 甄茂阳
------ 梁会文
------ 林希儒
------ 姜兴文
------ 李安荣
------ 王竹铭
------ 李其华
------ 贺洪文
------ 赫连贯三
------ 公懋吉
------ 库守业
------ 庞汝为
------ 陈宝宾
------ 刘在川
------ 卜昭威
------ 胡清俊
------ 李乃馨
------ 孙关荣
------ 林传训
------ 陈宝坤
------ 刘永春
------ 孙存典
------ 裴传文
------ 崔西哲
------ 汪连吉
------ 张本礼
------ 王惠远
------ 巩纪明
------ 何清兰
------ 魏洪淄
------ 萧志魁
------ 王汝堂
------ 陈勋
------ 王朝宣
------ 孟宪堂
------ 郑硕存
------ 刘兆奎
------ 张启彬
------ 牛乾文
------ 胡志车
------ 陈宪禄
------ 翟继凯
------ 吴西闵
------ 姜永增
------ 张连文
------ 陈继江
------ 张锡极
------ 杨垣喧
------ 王登荣
------ 蒋开业
------ 李清泰
------ 唐守先
------ 彭继文
------ 于逢岚
------ 宋春霖
------ 纪少文
------ 续寿先
------ 宋行文
------ 李凤久
------ 崔桂三
------ 刘安方
------ 宋兆存
------ 于营川
------ 贾义仁
------ 李相晋
------ 李锡珍
------ 时鸿勋
------ 邱宗江
------ 张广庭
------ 朱树森
------ 卢守正
------ 刘承刚
------ 鲍怀印
------ 贺文尉
------ 郝永志
------ 孙玉伦
------ 侯义东
------ 彭彬贤
------ 高孝先
------ 卢守德
------ 范琪珍
------ 朱万璋
------ 李以成
------ 杨凤材
------ 孟昭文
------ 王友三
------ 姜善会
------ 李春璋
------ 庞光乾
------ 傅昭义
------ 徐思芝
------ 王振福
------ 贾丕星
------ 王清和
------ 能恒鼎
------ 庞树廷
------ 李大尒(丕)
------ 鞠明仁
------ 满广居
------ 左国楫
------ 魏运颐
-- 第二章 行政管理人物
---- 孙宝哲
---- 张松年
---- 栗长城
---- 高俊峰
---- 孙学光
---- 裴玉苓
第十六编 杂记
-- 一、卫生风俗
-- 二、人瑞
-- 三、奇胎
-- 四、养生格言
-- 五、轶事
-- 六、药树
-- 七、卫生谚语
-- 八、卫生歌谣
-- 九、医药卫生联句
-- 十、诗词
-- 十一、平邑县医药卫生界人员书法篆刻选
编后
编志始末
院站所校及各区卫生志概况统计表
主要资料来源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