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民政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三大精神,按本志下限时民政工作范围,实事求是的记述它的历史,旨在“资治、教育、存史”,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目录
封面
苍溪县民政志
图片
--
苍溪县民政局、民政福利公司办公、住宿、综合经营部大楼(1989年摄)
--
苍溪县《光荣院》老人住宿楼(1989年摄)
--
苍溪县殡仪馆(1989年摄)
--
县城机关干部、群众、学生欢迎县“扶贫扶优”和“帮户助耕”先代会代表(1985年摄)
--
为1935年红军在塔山湾强渡嘉陵江建立的纪念铜像(1988摄)
--
县城解放路花园杨芹英塑像
--
苍溪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
苍溪县地图
--
两晋时期苍溪县境域示意图
--
西魏北周时期苍溪(汉昌)县境域示意图
--
隋唐时期苍溪县境域示意图
--
元代苍溪县境域示意图
序言
《苍溪县民政志》编纂领导小组
《苍溪县民政志》编辑小组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民政机构
----
县级民政机构
----
基层民政组织
----
民政企事业
--
第二节 职能演变
----
民国时期
----
“二战”时期
----
建国后
--
第三节 干部队伍
----
干部任免
----
干部培训
--
第四节 中共苍溪县民政局支部、党组
----
党支部
----
党组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概况
----
建置前述略
----
县名由来及治地
----
隶属
--
第二节 境域变迁
----
古县变迁
----
今县境域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民国前行政区划
----
团保区划
----
苏维埃区划
----
联保、乡(镇)保区划
----
乡(公社)镇区划
----
调整边界、飞地
--
第四节 地名普查
----
普查机构
----
普查成果
第三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乡保政权
----
团保制
----
联保制
----
乡保制
--
第二节 苏维埃政权
----
建立政权经过
----
机构及人员
----
主要政策措施
--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权
----
乡村民主建政
----
普选建乡政权
----
人民公社
----
政社分设
--
第四节 群众自治组织
----
村民委员会
----
居民委员会
--
第五节 基层选举
----
乡民保民代表会
----
农民代表大会
----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章 褒扬抚恤
--
第一节 褒扬烈士
----
树碑修墓
----
送《光荣烈属》匾
----
瞻悼祭扫
----
革命公墓
----
《革命烈士英名录》
----
宣传烈士事迹
--
第二节 牺牲、病故抚恤
----
抚恤范围
----
抚恤类型
----
抚恤金标准
----
抚恤金发放
--
第三节 残废抚恤
----
残废等级评定
----
残抚金标准
----
残抚金发放
----
残抚金金额
----
特殊优待
第五章 优待补助
--
第一节 优抚对象普查
----
认定优抚对象
----
落实优抚政策
----
红军流落人员
--
第二节 优待补助
----
优待征属
----
群众优待
----
国家补助
----
扶持生产
----
其他优待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
节日活动
----
经常性活动
----
表彰先进
----
支援慰问部队
第六章 安置
--
第一节 安置机构
----
复员委员会
----
接待安置办公室
----
统管安置
--
第二节 安置办法
----
资遣官兵安置
----
退伍红军安置
----
复员军人安置
----
退伍义务兵安置
----
复员干部安置
----
离退休安置
----
志愿兵转业安置
--
第三节 安置重点
----
妥善安置
----
发挥优势
----
扶持致富
第七章 救灾
--
第一节 防灾
----
兴修水利
----
改田改土
----
防治病虫害
----
植树造林
----
气象预报
--
第二节 抗灾
----
抗旱
----
抗洪抢险
----
消灭病虫害
--
第三节 救灾
----
建国前灾害救济
----
人民政府救灾
第八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农村救济
----
春夏荒救济
----
冬令寒衣救济
----
贫困户救济
----
扶贫
--
第二节 城镇救济
----
临时救济
----
定期定量救济
----
生产自救
--
第三节 特殊救济
----
麻风病人救济
----
精神病人救济
----
精减老职工救济
----
襄渝铁路民工伤亡抚恤
----
起义投诚宽释人员救济
--
第四节 城乡社会福利
----
慈善事业
----
福利生产
----
“五保户”供养
--
第五节 收容遣送
----
游民简况
----
收容安置
第九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旧式婚姻
----
婚姻制度
----
婚姻礼俗
----
“文明”结婚
----
旧礼俗弊端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宣传婚姻法
----
婚姻登记
----
保障合法婚姻
--
第三节 改革婚姻习俗
----
农村
----
城镇
第十章 殡葬管理
--
第一节 旧殡葬习俗
----
旧礼俗
----
迷信活动
--
第二节 移风易俗
----
破封建迷信
----
文明办丧事
--
第三节 殡葬改革
----
改革土葬
----
推行火葬
第十一章 其他民政事务
--
第一节 民政经费
----
经费来源
----
经费使用
----
管理制度
----
经费清理
--
第二节 来信来访
----
承办范围
----
承办机构
----
处理办法
--
第三节 交办工作
----
移民安置
----
居民回收安置
第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爱国爱民志士事略
----
陶泽焜
----
庄逸侠
----
温全武
----
舒祖畴、舒祖模
----
陈维新
--
第二节 烈士传
----
张人权
----
姚家润
----
佘(锜)义
----
邓仕钧
----
韩柏林
----
王长德
----
杨芹英
----
附:苍溪县革命烈士情况统计
--
第三节 立功军人名录
----
特等功臣
----
一等功臣
----
二等功臣
----
三等功臣
--
第四节 优抚先进事迹简介
----
优抚对象先进代表
----
拥军优属先进单位、个人
----
先进人物事迹简介
------
许素珍
------
何天星
------
石大荣
------
严关荣
------
姚启文
------
王明政
附录
--
灾害纪实
--
荣军休养所
--
1985年苍溪县民政局干部名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