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报社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南充日报社的历史与现状,力求客观公正,喜忧同报,多叙少议。
出版时间:
2002年09月
目录
封面
南充日报社志
题词
--
一九九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的题词
--
一九九一年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萧克的题词
--
一九八八年罗瑞卿将军夫人、解放军总参政治部顾问郝治平的题词
--
一九八六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顾问、著名作家萧军的题词
--
1992年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原南充地委书记刘纯夫的题词
--
1992年四川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省农委主任、原南充地委书记兼本报总编辑卫广平的题词
--
一九八二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原四川日报总编辑李半黎的题词
--
一九九二年地委视察室主任、原地委书记康咸熙的题词
--
1992年南充地委书记李正培的题词
--
1992年地人大工委主任、原行署专员冯希尧的题词
--
1992年南充行署专员李慎宽的题词
--
1992年政协地工委主任赵培善的题词
图片
--
《南充报》刨刊号
--
一九七五年《南充报》复刊试刊第一期
--
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奉报扩为对开大报
--
2001年《南充晚报》创刊号
--
报头
--
一九九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题词
--
1990年中共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常务副书记顾金池阅读《南充日报》
--
1989年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寅传部长许川(中)来本社视察
--
1974年地委副书记曹廷明(左一)、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长赵金波(左二)在南充丝二厂销售《南充报》
--
一九五八年《南充报》由周三刊改为日刊时,地委书记戈润生在本报发表文章
--
1962年10月1日,本报创刊10周年时,地委书记卫广平在本报发表纪念文章
--
1992年地委视察室主任、原地委书记康咸熙(左一)来报社指导工作
--
1992年地委书记李正培(左)、行署专员李慎宽(右)参加本报举行的记者座谈会
--
1990年行署专员李慎宽(右一)、地委副书记李洪仁(右二)来本社印刷厂视察
--
1992年地委副书记向阳(左一)将“警民共建文明单位”挂牌授给南充武警支队和本社负责同志
--
张平地委副书记、宣传部长1952-1954年兼社长
--
余继滨1952-1958年任副社长1981-1986年任副总编辑
--
卫广平地委书记1956-1967年兼总编辑
--
霍耀宸1958-1962年任副总编辑
--
谢光瑶1962-1967年任副总编辑
--
何发盛(军代表)1968-1970年任革委会主任
--
彭心虎(军代表)1970-1974年任革委会主任
--
赵金波地委委员、宣传部长1975-1983年兼任总编辑
--
左文斯1974-1983年任党委书记、副总编辑
--
杨元生地委委员、宣传部长1983-1990年兼任总编辑
--
刘春辉1974-1990年先后任副总编辑、党委副书记、书记
--
朱香文1990-1997年任党委书记、总编辑
--
谢洪才1997-2000年任党委书记、总编辑
--
费德明2000年任党委书记、社长
--
报社部分新老领导干部
--
县、科级领导干部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获第三届四川省新闻奖的评论员文章及奖杯
--
艰苦奋斗莫操派头
--
获四川省和中国地市报一等奖作品
--
英雄张思德的养母刘光友和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相聚果城
--
一九八一年七月,嘉陵江突发百年不遇的洪水,本报遭到洪水袭击,全社职工奋力抗洪抢险。分工搞后勤的职工用纸夹板代船给同志们送饭。
--
全国劳模、南充棉纺厂党委书记、厂长费德政带头参加劳动,并和工人一起切磋技术。
--
南部县农民育种家范明朗向青年积极分子传授经验
--
1972年开工修建南充嘉陵江大桥
--
蓄水十二亿多立方米的西南最大的水库——升钟水库一九七六年开工修建
--
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在仪陇接见张思德的战友、老红军文斌
--
山区农民就医难
--
果城女三轮
--
球迷
--
激浪丹心
--
听红军爷爷讲长征
--
激情飞扬
--
本报出版的部分内部刊物
--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一版
--
一九九七年三月七日一版
--
获奖美术作品
--
本报编采人员出版的部分著作
--
2001年开工修建的报业大厦效果图
--
1955年-1998年使用的办公楼
--
1992年修建的印刷厂大楼
--
一九九三年建成的职工宿舍
--
屋顶花园
--
南充日报社发行车队出发
--
编前会
--
精心编稿组版
--
深入洪灾区采访
--
激光照排
--
地球卫星小站
--
手工排字
--
制版
--
对开四色胶印轮转机印报
--
对开双色胶印机印报
--
1990年全国部分报纸广告联谊会暨四川省第三届城市报纸广告研讨会在本社召开
--
在1990年南充首届丝绸节期间,全国2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本报举办的记者招持会
--
1992年,省报协发行委员会在本社召开信息通报会
--
1993年本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朱香文(左三)参加四川省地方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
--
欢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
--
舞蹈表演
--
职工观看文艺表演
--
荣誉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新闻业务
--
第一节 编辑工作
----
一、编辑方针
----
二、编辑计划
----
三、编辑职责
----
四、编辑流程
----
五、刊期版面
--
第二节 记者工作
----
一、记者队伍
----
二、记者职责
----
三、记者管理
----
四、记者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群众工作
----
一、建立通讯网
----
二、培养通讯员
----
三、建立报道组、记者站
----
四、调查读者意见
----
五、处理来信 接待来访
--
第四节 新闻宣传
----
一、经济宣传
------
(一)工业宣传
------
(二)农业和农村工作宣传
------
(三)流通领域宣传
------
(四)民营经济宣传
------
(五)旅游业宣传
------
(六)再就业工程宣传
----
二、政治宣传
------
(一)抗美援朝
------
(二)学习苏联
------
(三)一化三改造
------
(四)普选
------
(五)肃反
------
(六)整风反右
------
(七)三面红旗
------
(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九)“文化大革命”
------
(十)揭批“四人帮”
------
(十一)真理标准讨论
------
(十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三、理论宣传
----
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宣传
----
五、法制宣传
------
(一)普法宣传
------
(二)依法治国
------
(三)打击经济犯罪
------
(四)打击刑事犯罪
------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六)政法队伍建设
------
(七)取缔“邪教”法轮功
----
六、精神文明建设宣传
----
七、教、科、文、卫、体宣传
------
(一)教育
------
(二)科技
------
(三)文化
------
(四)卫生
------
(五)体育
----
八、计划生育宣传
----
九、党的建设宣传
----
十、时事宣传
----
十一、社会新闻
--
第五节 副刊专刊
--
第六节 言论
--
第七节 摄影美术
----
一、摄影
----
二、美术
--
第八节 批评报道
--
第九节 校对工作
--
第十节 资料工作
--
第十一节 新闻改革
----
一、宣传内容改革——从封闭到开放
----
二、宣传形式改革——从单一到多样
----
三、制度创新——从有序到规范
----
四、学术研究——从无到有
第二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报纸印刷
----
一、印刷技术及设备
----
二、报纸承印方式
----
三、印报纸张
--
第二节 报纸发行
----
一、发行方式
----
二、发行计划
----
三、发行宣传
--
第三节 报纸广告
----
一、机构人员
----
二、广告版面及收费标准
----
三、广告管理
----
四、广告策划
--
第四节 多种经营
----
一、川北彩色摄影中心
----
二、劳动服务公司
----
三、房产经营
----
四、顺庆汽车客运站
----
五、印刷物资经营部
----
六、新海广告公司
----
七、拼花木地砖厂
--
第五节 经费
----
一、报社性质及财经体制
----
二、经营体制及资金管理
第三章 机构
--
第一节 报社
----
一、领导体制及领导班子
----
二、组织机构
------
(一)编辑部
------
(二)经营部门
------
(三)行政管理部门
------
(四)党团组织
------
(五)工会
------
(六)老年协会
--
第二节 主管机关
--
第三节 新闻检查
--
第四节 新闻社团
第四章 队伍建设
--
第一节 人员
--
第二节 构成
--
第三节 培训
--
第四节 奖励
--
第五节 福利
--
第六节 管理
第五章 南充晚报
--
一、机构人员
--
二、办报方针
--
三、新闻宣传
--
四、经营管理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