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地区水利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思茅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949-1995
出版时间:
1997年12月
目录
封面
思茅地区水利志
图片
--
澜沧江
--
考察糯扎渡
--
勐梭龙潭
--
古传天车
--
古传水碓
--
景谷河水库·纪念碑
--
菠萝坝水库
--
城子水库
--
信房水库溢洪道
--
1.东洱河水库
--
2.徐家坝水库
--
3.中勒水库
--
4.坝卡河水库
--
昔木水库
--
洗马河水库
--
梅子湖水库
--
1.多依林水库
--
2.多依林隧洞
--
3.闪桥水库
--
4.芹菜塘水库
--
5.土坝机械施工
--
1.川河大沟首引水坝
--
2.八哥箐渡槽
--
3.大沟
--
4.大沟电站
--
5.景东县水电局办公楼
--
1.景谷河一级电站倒虹吸
--
2.孟连龙潭大坝
--
3.腊福隧洞出口
--
4.景谷河三级电站一号渡槽
--
1.景谷河三级电站
--
2.普洱中心变电站
--
3.多依林四级电站
--
4.坝卡河电站
--
1.景谷河二级站
--
2.南马河二级站
--
3.漫湾水电站
--
4.挖萨水库移民兴利村
--
1.灌区梯田
--
2.茶园喷灌试验
--
3.倚象坝排洪沟
--
4.多依林水库灌区甘蔗田
--
1.地区鱼种场
--
2.孵化室
--
3.捕捞
--
4.思茅河闸
--
《思茅地区水利志》审稿会全体同志合影
--
行署水电局办公大楼
--
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及编纂人员
--
思茅地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
思茅地区河流水系分布图
--
思茅地区水利水电建设成就图
《思茅地区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
《思茅地区水利志》编纂人员
思茅地区志办公室审查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概况
--
第一章 地理特征
----
第一节 地 域
----
第二节 地 貌
------
一 地貌特征
------
二地貌类型
----
第三节 地 质
------
一 地质构造
------
二 地 层
------
三 岩 石
------
四 地震构造
----
第四节 土壤与植被
------
一 土 壤
------
二 植 被
------
三 土地利用
--
第二章 水系河流
----
第一节 澜沧江水系
------
一 澜沧江主干流
------
二 小黑江(左岸)
------
三 威远江
------
四 景谷河
------
五 勐戛河
------
六 普洱河
------
七 思茅河
------
八 大中河
------
九 曼老江
------
十 小黑江(右岸)
------
十一 下允河
------
十二 黑 河
------
十三 芒帕河
------
十四 南朗河
------
十五 南垒河
----
第二节 红河水系
------
一 李仙江
------
二 阿墨江
------
三 他郎河
------
四 泗南江
------
五 勐野江
----
第三节 怒江水系
------
一 南卡江
------
二 南康河
------
三 库杏河
------
四 南马河
--
第三章 气候与水资源
----
第一节 气 温
----
第二节 气候带
------
一 北热带
------
二 南亚热带
------
三 中亚热带
------
四 北亚热带
------
五 南温带
----
第三节 降 水
------
一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
二 降水量的时间分配
------
三 湿度、雾、冰雹、雪
----
第四节 蒸 发
------
一 蒸发皿测量
------
二 水面蒸发
------
三 陆面蒸发
----
第五节 水资源
------
一 自产水资源量
------
二 径流量的地区分布
------
三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分配
------
四 水资源总量
------
五 地下水
------
六 地热水
------
七 泥沙与水质
第二篇 水旱灾害与抗灾
--
第一章 灾害纪实
----
第一节 旱 灾
----
第二节 洪 灾
----
第三节 滑坡和泥石流
--
第二章 抗旱防洪
----
第一节 机构与设备
------
一 机 构
------
二 设 备
------
三 经 费
----
第二节 抗 旱
------
一 防 旱
------
二 紧急抗旱
------
三 人工降雨
----
第三节 抗 洪
------
一 防 拱
------
二 抢险抗洪
----
第四节 对策研究
第三篇 水利建设
--
第一章 贯彻水利方针
----
第一节 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
----
第二节 “大跃进”和大调整
----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中的水利建设
----
第四节 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
第二章 技术队伍
----
第一节 来源和发展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职称评定
----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
第三章 水文测验
----
第一节 站 网
------
一 国家基本水文站
------
二 委托雨量站
------
三 专用水文站
----
第二节 水文测验
------
一 水量观测测验
------
二 水质监测
----
第三节 资料整编
----
第四节 水文情报
--
第四章 规划与计划
----
第一节 全区水利化区划
----
第二节 中长期规划
------
一 十年规划二十年设想
------
二 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
第三节 坝区与小流域规划
------
一 万亩以上坝区“七五”水利建设规划
------
二 上允坝水利规划
----
第四节 建设计划
------
一 年度计划
------
二 资 金
------
三 劳 力
--
第五章 工程技术
----
第一节 设 备
------
一 勘测设计设备
------
二 施工设备
----
第二节 施工质量
----
第三节 设计施工技术应用
------
一 渡 槽
------
二 倒虹吸
------
三 隧 洞
------
四 思茅河桥闸
------
五 浆砌石重力墙堆石坝
------
六 土坝机械施工联合作
------
七 土坝病害处理
----
第四节 获奖科技成果
--
第六章 移民迁安与伤亡抚恤
----
第一节 移民安置
----
第二节 民工伤亡抚恤
第四篇 水利工程
--
第一章 引水工程
----
第一节 小型水沟
------
一 小型水沟揖要
------
二 顺南山修沟开田
------
三 西盟山修沟开田
----
第二节 中型水沟
------
一 菊河大沟
------
二 抗旱大沟
------
三 高潮大沟
------
四 黄家大沟
------
五 邦奈大沟
------
六 钟山西大沟
------
七 钟山东大沟
----
第三节 川河大沟
------
一 开 挖
------
二 配 套
------
三 防渗衬砌
------
四 清凉支沟
------
五 效益
----
第四节 停建工程
--
第二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坝 塘
----
第二节 小(二)型水库
------
一 公母龙潭水库
------
二 佛房河水库
------
三 城子水库
------
四 西洱河水库
------
五 新村水库
----
第三节 小(一)型水库
------
一 洗马河水库
------
二 团结水库
------
三 长海水库
------
四 徐家坝水库
------
五 湾水河水库
------
六 邦崴水库
------
七 勐烈水库
------
八 骂木水库
------
九 须立水库
------
十 文板水库
------
十一 丁家凹水库
------
十二 联合水库
------
十三 东风水库
------
十四 文英水库
------
十五 三坎水库
------
十六 梅子湖水库
------
十七 大寨水库
------
十八 干海水库
------
十九 淘金河水库
------
二十 四五水库
------
二十一 云海水库
------
二十二 国庆水库
------
二十三 马散水库
------
二十四 倒淌河水库
------
二十五 闪桥水库
------
二十六 会地河水库
------
二十七 中勒水库
------
二十八 芹菜塘水库
------
二十九 火营水库
------
三十 大独田水库
------
三十一 菠萝坝水库
------
三十二 坝卡河水库
------
三十三 草坝水库
------
三十四 娘埔水库
------
三十五 平地水库
------
三十六 挖萨水库
------
三十七 回旺水库
------
三十八 糯埂水库
------
三十九 大河边水库
------
四十 迁毛水库
------
四十一 豆地箐水库
----
第四节 中型水库
------
一 昔木水库
------
二 东洱河水库
------
三 太平河水库
------
四 信房水库
------
五 景谷河水库
------
六 多依林水库
----
第五节 停建工程
--
第三章 提水、水浇地与饮水工程
----
第一节 提 水
------
一 天 车
------
二 机电提水
------
三 水轮泵推广
----
第二节 旱地灌溉
------
一 喷 灌
------
二 小水窖
----
第三节 生活用水
------
一 城镇自来水
------
二 乡(镇)政府所在地供水
------
三 农村生活用水
--
第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土壤侵蚀调查
----
第二节 小流域治理试验示范
------
一 小河口试验点
------
二 按板井试验点
------
三 桃子树护林试验点
------
四 中仓改台地试验点
------
五 水工程水土保持试点
----
第三节 河道治理
------
一 思茅河改造
------
二 东、西洱河改造
------
三 勐班河治理
------
四 下观音河治理
------
五 南垒河治理
------
六 勐朗河治理
------
七 停建工程
第五篇 工程管理
--
第一章 体制与法规
----
第一节 体 制
----
第二节 机 构
------
一 职能机构
------
二 灌区管理机构
------
三 工程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法 规
------
一 行政法规
------
二 乡规民约
----
第四节 水利工程土地划界
--
第二章 工程运行检查
----
第一节 灌区清查整顿
----
第二节 工程大检查
----
第三节 防洪安全复核
----
第四节 “三查三定”
--
第三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检查与观测
------
一 观测设施和技术培训
------
二 检查观测
----
第二节 养护维修
------
一 经常维修
------
二 冬春修
----
第三节 工程除险加固
------
一 水库抢险
------
二 潜水作业
------
三 水库除险加固
------
四 沟道整修加固
------
五 垮坝事故和重建
--
第四章 用水管理
----
第一节 计划蓄水
----
第二节 农业用水
------
一 管水设施
------
二 放水管理
------
三 科学用水试验
----
第三节 工业用水
------
一 发电用水
------
二 制糖用水
----
第四节 城镇生活用水
------
一 管理体制
------
二 管理办法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责任制
----
第二节 水费征收
----
第三节 综合经营
----
第四节 财务包干
第六篇 电力建设
--
第一章 水能资源调查与规划
----
第一节 资源调查
------
一 各水系资源
------
二 各县(市)资源分布
----
第二节 中小河流域开发规划
------
一 曼老江规划
------
二 大中河规划
--
第二章 地方电力建设
----
第一节 火 电
----
第二节 农村小水电
------
一 简易电站
------
二 “一站五机”
------
三 边远分散山区微小电站
----
第三节 水能梯级开发和骨干电站
------
一 信房电站
------
二 菊河开发
------
三 普洱河开发
------
四 南马河开发
------
五 多依林河开发
------
六 开南河开发
------
七 新厂河电站
------
八 他郎河电站
------
九 闪桥电站
------
十 坝卡河电站
------
十一 桥头河电站
------
十二 五里河开发
------
十三 大中河开发
----
第四节 景谷河梯级开发
------
一 流域开发规划
------
二 首部引水枢纽工程和二级电站
------
三 三级电站
------
四 一级电站
------
五 零级电站
----
第五节 建设投资
--
第三章 地方电网建设
----
第一节 思茅电网
------
一 电网的形成
------
二 输电线路与变电站
------
三 发电量与供电范围
------
四 生产调度与经营管理
------
五 管理设备技术应用
----
第二节 其他电网
------
一 孟连—澜沧电网
------
二 景东电网
------
三 墨江电网
------
四 江城电网
------
五 西盟电网
--
第四章 地方电力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一 机 构
------
二 体 制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一 发电与供电
------
二 核 算
------
三 电 价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五章 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
第六章 澜沧江干流思茅段开发概况
----
第一节 漫湾水电站建设
------
一 电站建设
------
二 景东支援电站建设
----
第二节 漫湾至思茅送变电工程
------
一 输电线路
------
二 思茅220千伏变电站
----
第三节 大朝山水电站建设
----
第四节 糯扎渡水电站前期工作
第七篇 渔 业
--
第一章 资 源
----
第一节 水 面
----
第二节 渔类资源
------
一 鱼种调查
------
二 思茅地区鱼类名录
------
三 本地优良鱼种驯化试验
----
第三节 饵 料
------
一 浮游植物
------
二 蜉蝣动物
------
三 动 物
------
四 植 物
--
第二章 繁殖饲养
----
第一节 优良鱼种引进
----
第二节 鱼苗生产
------
一 鱼种站(场)建设
------
二 繁殖技术
----
第三节 成鱼生产
------
一 水库养鱼
------
二 池塘养鱼
------
三 稻田养鱼
------
四 高产试验
----
第四节 捕涝、运输与销售
------
一 捕 涝
------
二 运 输
------
三 销 售
--
第三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渔 政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八篇 机 构
--
第一章 地区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一 机构沿革
------
二 内部科室设置
------
三 任务职责
----
第二节 事业企业单位
------
一 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二 思茅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
------
三 地区鱼种站
------
四 地区水利机械施工队
------
五 地区水电技术培训中心
------
六 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
七 思茅河道管理站
------
八 地区水产工作站
------
九 行署水电局招待所
------
十 地区电力公司
----
第三节 社 团
------
一 思茅地区水利水电学会
------
二 思茅地区电机工程学会
--
第二章 县乡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乡(镇)机构
--
第三章 受表彰奖励的单位
----
一 获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单位
----
二 获省水利水电厅表彰奖励的单位
----
三 获中共思茅地委、思茅行署表彰奖励的单位
----
四 获行署水电局表彰奖励的单位
人 物
--
人物传
----
高廷光
----
谢宣登
----
姜永禄
----
吴学智
--
受表彰奖励的人员
----
一 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
----
二 受省、部级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
----
三 受地、厅级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
----
四 行署水电局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
--
获水利电力部颁发荣誉证书的职工
----
一 1985年在县以下工作25年以上人员
----
二 1990年在地区工作30年、在县以下工作25年以上人员
--
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和技师名录
--
因公殉职技术人员
----
李植唐
----
周文龙
----
姜荣华
附 录
--
一 文 件
----
一九五七年有关佤族地区兴修水利的三个文件
----
中共思茅地委关于动员全党和全区各族农民在今冬明春开展大规模的兴修水利运动的决议(1957年)
----
洗马河水库管理条例(试行)
----
思茅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全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1986年)
----
思茅地区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
--
二 调查·总结
----
云南省思茅地区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
云南普洱泥石流洪水灾害调查
----
从昔木水库白蚁危害的过程探索其在我区水利工程中的治理途径
--
三 散文·通讯
----
热情的关怀 勇敢的战斗
----
西盟山上的第一条水沟
----
修沟打坝话沧桑
----
夜明珠照亮了边疆
----
艰苦奋斗的硕果
--
四 诗 选
编纂始末
为《思茅地区水利志》撰写和提供资料的单位
为《思茅地区水利志》撰稿和提供资料的个人
《思茅地区水利志》分县、分单位审稿的单位和个人
《思茅地区水利志》编纂过程中参阅过的书刊书稿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