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志 卷六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公安志、检察志、司法行政志、审判志和军事志。
出版时间:
2000年05月
目录
封面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 卷六
版权页
图片
--
执勤
--
公安
----
巡警整装待发
----
多警种配合设卡缉毒
----
大理州公安机关缴获的部分毒品及通讯工具
----
缉查逃犯
----
走村串寨创建安全小区
----
永平交警大队民警在永保桥执勤
----
大理州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
在国道上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牌
----
保畅通,在道路复杂路段设立流动执勤点
----
大理州交警支队女子交警中队在执勤
----
苦练硬功
----
消防装备精良
----
灭火演练
----
大理市“119”消防宣传
--
检察
----
出庭支持公诉
----
全州检察长工作会议
----
大理州检察院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
----
实弹射击训练
----
“人民检察为人民”服务活动
----
法律咨询
----
大理州检察机关反贪局成立五周年、检查科学技术鉴定中心成立庆祝大会
----
大理州检察科学技术鉴定中心成立
--
司法行政
----
禁毒宣传
----
白族姑娘学法律
----
法律咨询
----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
法律服务所开展法律服务
----
乡镇法律服务站为群众调解纠纷
----
授衔仪式
----
律师开展法律宣传
--
审判
----
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
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审理经济案
----
全州法院表彰会暨法警授衔仪式
----
州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大楼
----
合议案件
----
法医在对被害人鉴定
----
法警集训
--
军事
----
红军长征过宾川时战斗的地方
----
祥云“将军第”,红二军团指挥部曾设在这里
----
红军过鹤庆时写的标语
----
红二六军团领导在鹤庆召开军事会议旧址
----
“四·二”起义纪念会合影
----
八支队进南华县城
----
红这过鹤庆纪念碑
----
老红军讲述革命传统
----
中国人民角放军滇桂黔纵队第七支队司令部
----
学习高科技
----
争先创优
----
白族女民兵
----
光荣入伍
----
大理军分区政工干部开学典礼
----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大会
----
开训动员
----
传授军事技术
----
分区正规化训练
----
民兵训练
----
民兵高炮射击训练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大理州地方志编修领导小组
--
大理州地方志编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
第一届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
--
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第二届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
--
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第三届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
--
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第四届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
--
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第五届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
--
大理州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审组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纂班子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编纂人员
目录
公安志
--
概述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民国警察
----
第二节 人民公安
------
一 州公安处
------
二 县公安局
------
三 乡镇派出所
----
第三节 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武装警察
--
第二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剿匪
------
一 匪患
------
二 清剿残匪
----
第二节 政治保卫
------
一 镇压反革命活动
------
二 取缔反动会道门
------
三 打击现行反革命
------
四 反间谍活动
----
第三节 内部保卫
------
一 基层治保
------
二 内部治安
------
三 警卫
----
第四节 刑事侦察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一 改造四类分子
------
二 改造迷信职业者
------
三 禁毒、禁赌
------
四 取缔卖淫嫖娼
----
第六节 特种行业管理
------
一 特行管理
------
二 危险物品管理
----
第七节 综合治理
------
一 治安责任制
------
二 帮教失足青少年
------
三 治安联防
--
第三章 户政
----
第一节 民国户政
----
第二节 人民户政
------
一 户口管理
------
二 居民身份证
------
三 外侨管理
--
第四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车辆
------
一 机动车
------
二 驾驶员
----
第三节 安全
------
一 检查
------
二 整顿
------
三 事故
--
第五章 消防
----
第一节 机构
------
一 公安消防
------
二 企业消防
------
三 义务消防
----
第二节 监督
------
一 城市防火
------
二 农村防火
------
三 文物古建筑防火
----
第三节 装备
----
第四节 火灾
------
一 火灾统计
------
二 火灾案例
检察志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人员
----
第一节 机构
------
一 机构设置
------
二 业务机构
------
三 领导体制
------
四 业务关系
----
第二节 人员
------
一 人员变化
------
二 人才培养
------
三 人员任免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检察
--
第三章 刑事检察
----
第一节 审查批捕
------
一 程序
------
二 实施检察
----
第二节 审查起诉
------
一 程序
------
二 实施检察
----
第三节 出庭公诉
----
第四节 侦查监督
------
一 监督方法
------
二 实施检察
----
第五节 审判监督
--
第四章 经济检察
----
第一节 受理立案
------
一 受理
------
二 立案
----
第二节 侦查处理
--
第五章 法纪检察
----
第一节 受理 立案
------
一 受理
------
二 立案
----
第二节 侦查 处理
--
第六章 监所检察
----
第一节 执法检察
------
一 狱内检察
------
二 狱外检察
------
三 社改检察
------
四 控申检察
----
第二节 打击重新犯罪
--
第七章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一节 受理来信来访
----
第二节 查处控告申诉
------
一 控告申诉
------
二 案件举报
--
第八章 检察科技与政策研究
----
第一节 检察科学技术
----
第二节 法律政策研究
司法行政志
--
概述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一 州司法局
------
二 县(市)司法局
--
第二章 司法服务
----
第一节 调解服务
----
第二节 法律服务
------
一 司法助理员
------
二 法律服务所
--
第三章 公证服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一 民事权益
------
二 经济合同
----
第三节 管理
------
一 职务评聘
------
二 岗位责任
------
三 公证联络
------
四 信访处理
--
第四章 律师事务
----
第一节 律师制
------
一 体制
------
二 管理
----
第二节 律师业务
------
一 刑事辩护
------
二 民事代理
------
三 庭外服务
------
四 法律顾问
--
第五章 劳改 劳教
----
第一节 劳改
------
一 沿革
------
二 劳改农场
------
三 迎新学校
------
四 狱政管理
----
第二节 劳教
--
第六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一 经常性宣传
------
二 重大宣传
------
三 普法教育
------
四 《大理法制报》
----
第二节 法学教育
审判志
--
概述
--
第一章 法制沿革
----
第一节 清代以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一 机构
------
二 审判
----
第三节 人民法制
------
一 审判机关
------
二 队伍建设
------
三 民语民俗执法
--
第二章 人民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一 重大刑事案件
------
二 反革命案件
------
三 经济案件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一 审判法规
------
二 婚姻案件
------
三 财产权益案件
------
四 人身权益案件
------
五 山林、土地、水利案件
------
六 民事案件执行
----
第三节 行政审判
------
一 行政庭
------
二 行政案件审理
--
第三章 申诉 复查 监督
----
第一节 案件申诉
----
第二节 案件复查
------
一 第一次镇反案件复查
------
二 第二次镇反案件复查
------
三 “大跃进”时期案件复查
------
四 “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复查
------
五 地下党、“边纵”案件复查
------
六 “统战”案件复查
------
七 刑事案件复查
----
第三节 审判监督
军事志
--
概述
--
第一章 兵制
----
第一节 南诏大理国乡兵制
------
一 南诏军
------
二 大理国军
----
第二节 元户府、明卫所制
------
一 元户府
------
二 明卫所
----
第三节 清代练军团练制
------
一 练军
------
二 团练
------
三 白旗军
----
第四节 民国军警团保
------
一 军队
------
二 警察
------
三 团保
----
第五节 人民武装
------
一 滇桂黔纵队
------
二 驻大理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三 大理武警支队
------
四 民兵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民国募征制
------
一 机构
------
二 募征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兵役制
------
一 兵役
------
二 机构
------
三 民兵
--
第三章 治军
----
第一节 教育
------
一 政治教育
------
二 法纪教育
------
三 民兵教育
----
第二节 训练
------
一 南诏、大理国军训
------
二 民国军警训练
------
三 人民武装军警民兵训练
------
四 学生军训
----
第三节 管理
------
一 沿革
------
二 民国军警管理
------
三 人民武装军警民兵管理
----
第四节 法纪
------
一 南诏、大理国军纪
------
二 元、明军律
------
三 清军军纪
------
四 杜文秀白旗军军纪
------
五 民国军律
------
六 驻大理人民解放军军纪
----
第五节 抚恤
------
一 明、清抚恤
------
二 民国军队优抚
------
三 人民解放军优抚
--
第四章 驻军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南诏大理国驻军
----
第三节 元明清驻军
------
一 元驻军
------
二 明驻军
------
三 清驻军
----
第四节 清末起义军
------
一 李文学义军
------
二 杜文秀义军
----
第五节 民国军警
------
一 军队
------
二 警察
------
三 团保
------
四 游杂
----
第六节 人民军警
------
一 中共地下武装
------
二 人民解放军
------
三 武装警察
------
四 人民防空
------
五 民兵
--
第五章 后勤
----
第一节 南诏大理国万爽
----
第二节 元明清屯饷
----
第三节 民国后勤供给
------
一 装备
------
二 通信
------
三 军费
------
四 军需
------
五 营房
------
六 卫生
----
第四节 人民军队后勤
------
一 机构
------
二 装备
------
三 通信
------
四 财务
------
五 军需
------
六 营房
------
七 卫生
------
八 生产
--
第六章 重大兵事
----
第一节 汉代至唐代战事
------
一 叶榆、姑缯用兵
------
二 哀牢王攻博南
------
三 史万岁征爨罾元
------
四 梁建方击松外诸蛮
------
五 李义、皮逻阁破河蛮
----
第二节 南诏大理国战事
------
一 统一六诏
------
二 兼并两爨
------
三 天宝之战
------
四 南诏扩疆
------
五 突袭铁桥
------
六 讨杨干贞
----
第三节 元明清战事
------
一 忽必烈克大理
------
二 舍利畏起义
------
三 段功救楚
------
四 明军征大理
------
五 定边之战
------
六 李文学起义
------
七 杜文秀起义
----
第四节 民国战事
------
一 大理陆军起义
------
二 杨春魁反袁
------
三 迤西起兵讨伐唐继尧
------
四 红军长征过大理
------
五 白族电话兵会战台儿庄
------
六 滇西抗战
------
七 剑川暴动
------
八 围歼“共革盟”
------
九 粉碎“民联军”
------
十 余建勋围剿边纵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战事
------
一 朱家璧挺进滇西
------
二 人民自卫团反清剿
------
三 全歼云龙自卫总队
------
四 乐天场战斗
------
五 剑川围城打援
------
六 歼灭顾介侯残部
------
七 清剿残余股匪
------
八 支援进军西藏
------
九 援越抗美
------
十 对越自卫还击
------
十一 民兵参战支前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六提供资料单位及主要执笔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六初稿审稿人员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六关审稿审稿人员
云南省地主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审查验收人员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