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茶叶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凤庆县茶区分布、茶树栽培、制茶工业、毛茶收购、茶文化、人物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11月
目录
封 面
凤庆县茶叶志
凤庆县茶叶志编纂委员会
图 片
--
凤庆茶厂茶叶科学研究所外景
--
凤庆茶厂
--
世界银行驻京办事处代表安东尼·奥迪在凤庆考察
--
斯里兰卡等国茶叶专家在凤庆茶厂考察茶叶生产
--
顺山条植茶园
--
水冬瓜树覆荫茶园
--
新植等高台地茶园
--
木质揉捻机
--
60型揉捻机
--
土炉烘茶焙笼
--
手拉百页烘干机
--
马竭尔揉捻机
--
红碎茶挤揉讥(俗称包谷机)
--
红绿茶、普洱茶小包装产品
--
位于澜沧江畔海拔2170米的香竹箐山茶,树高9.3米,胸径159米,胸围501米,树龄780年
--
一级工夫红茶
--
滇绿一号茶
--
特级工夫红茶
--
早春绿茶
--
全国名茶证书
--
“金牛奖”证书及奖品
--
国家银质奖证书
序
凡 例
目 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光 照
--
第二节 热 量
--
第三节 雨 量
--
第四节 土 壤
第二章 茶区分布
--
第一节 中部茶区
----
一 凤山镇
----
二 洛党彝族乡
--
第二节 顺甸河茶区
----
一 勐佑乡
----
二 德斯里彝族佤族乡
----
三 三岔河乡
----
四 雪山乡
--
第三节 沿江茶区
----
一 大寺乡
----
二 马街彝族乡
----
三 腰街彝族乡
--
第四节 南部茶区
----
一 郭大寨彝族白族乡
----
二 营盘镇
--
第五节 夹江茶区
----
一 鲁史镇
----
二 诗礼乡
----
三 永新彝族乡
----
四 新华彝族苗族乡
第三章 茶树栽培
--
第一节 茶种分布
--
第二节 种植技术
--
第三节 茶园管理
----
一 茶园耕锄
----
二 茶树施肥
----
三 茶树修剪
----
四 茶树植保
----
五 培育覆荫
----
六 调节养耗
----
七 合理养采
--
第四节 低产改造
第四章 制茶技术
--
第一节 初制技术
----
一 晒青毛茶制造
----
二 滇红毛茶制造
----
三 滇绿毛茶制造
--
第二节 精制技术
----
一 滇红工夫茶制造
----
二 滇红碎茶制造
----
三 滇红自然碎茶制造
----
四 滇绿工夫茶制造
----
五 普洱茶制造
--
第三节 名特产品制造
----
一 茶膏制造
----
二 滇红特级工夫茶制造
----
三 “滇绿”一号制造
----
四 金芽茶制造
----
五 太华茶制造
----
六 早春绿茶制造
--
第四节 产品内含物
--
第五节 国内外评价
第五章 制茶工业
--
第一节 初制所
--
第二节 精制厂
----
一 凤庆茶厂
----
二 风山茶厂
----
三 大寺茶厂
----
四 岔河茶厂
--
第三节 初制机械
--
第四节 精制机械
第六章 毛茶收购
--
第一节 旧时茶市
--
第二节 毛茶收购方法
----
一 收购体制
----
二 评茶计价
----
三 民主对样评茶
--
第三节 毛茶标准样、价和奖售政策
----
一 工夫红毛茶标准样和收购牌价
----
二 红碎毛茶标准样和收购牌价
----
三 绿毛茶标准样和收购牌价
----
四 毛茶奖售政策和标准
--
第四节 收购实绩
----
一 毛茶收购实绩
----
二 茶籽收购实绩
----
三 赋税情况
----
四 茶粮比价
----
五 财政收入
第七章 生产扶持
--
第一节 茶改费提取和使用
--
第二节 贷款 拨款扶持
----
一 贷 款
----
二 拨 款
----
三 奖售粮和化肥补贴
--
第三节 利税返回
----
一 利润返回
----
二 减税返还
--
第四节 其他扶持项目
----
一 预购定金
----
二 机械维修
----
三 代购物资
----
四 运费包干
----
五 咨询服务
第八章 产品流向
--
第一节 绿茶产品流向
--
第二节 红茶产品流向
----
一 外 销
----
二 内 销
--
第三节 茶籽流向
--
第四节 茶叶包装
第九章 科研教学
--
第一节 科 研
----
一 科技管理
----
二 科研机构
----
三 社团组织
--
第二节 教 学
----
一 专业教育
----
二 在职培训
----
三 农村培训
--
第三节 科研阶段成果
--
第四节 学术研究
----
一 科技著作
----
二 科技文集
第十章 管 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 机构设置
----
二 乡村生产管理
--
第二节 初制生产管理
----
一 财务管理
----
二 技术管理
----
三 设备管理
----
四 生产调度
--
第三节 精制生产管理
----
一 计划管理
----
二 技术管理
----
三 财务成本管理
--
第四节 茶园所有制
----
一 土改前茶园所有制
----
二 土改后茶园所有制
----
三 茶园集体所有制沿革
----
四 茶园冢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十一章 茶文化
--
第一节 茶的药用
--
第二节 茶的社交
----
一 婚姻用茶
----
二 客来敬茶
----
三 送礼用茶
----
四 闲时品茶
--
第三节 饮茶方法
----
一 百抖茶
----
二 杯泡茶
----
三 壶泡茶
----
四 盖碗茶
----
五 泡茶用水
--
第四节 诗歌 对联 题词
----
一 诗 歌
----
二 对 联
----
三 题 词
第十二章 人 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琦璘
----
沈可珍
----
曾绍秋
----
吴国英
----
冯绍裘
----
刘学信
----
赵臣忠
----
祁增培
----
魏耀宗
--
第二节 入表人员
----
一 表列姓氏
----
二 简要事迹
------
李张道
------
杨家义
------
李翠兰
------
杨文美
------
杨春玉
------
张文侯
------
曾仕林
------
杨仕宏
------
杨林泽
------
杨映根
------
李 钧
------
徐德赋
--
第三节 人名录
----
一 名录姓氏
----
二 择要简介
------
钮嵩清
------
南权锁
------
李金华
------
张余树
------
黄方文
------
周志英
------
苏仁勋
------
杨馨时
------
杨竹仙
------
潘培勋
------
李华成
------
罗洪泽
------
金洪年
------
李居一
------
张廷忠
--
第四节 专技人员
----
一 高级专技人员
----
二 中级专技人员
----
三 初级专技人员
附 录
--
“滇红”史略
--
陈兴琰调查报告
--
祁增培报告摘录
--
红碎茶各套样主要内含物与国外茶对比
--
凤庆历年茶园面积和产量占全省比重变化
--
抗日战争时期创立顺宁实验茶厂之回忆
--
凤庆县茶叶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设想(初稿)
--
茶叶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
--
云南大叶种茶树不同海拔高度叶片的解剖
表1 历年各月平均温度
表2 历年各月平均降水量
表3 全县茶区土壤测定表
表4 凤庆县四次人口普查农业人口人均有茶统计表
表5 凤庆县历年茶园面积统计表
表6 1980年和1990年各乡镇茶园产量表
图1 滇红工夫毛茶初制工艺路线图
图2 滇红碎毛茶初制工艺路线示意图
图3 转子机揉切法示意图
图4 滇绿毛茶初制工艺路线示意图
图5 付制产品流向示意图
表7 按平圆筛机口命名茶号表
图6 分风工段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7 挥发过量水份工艺流程示意图
表8 凤庆9号和凤庆10号茶内含物质测定表
表9 不同级别的红碎毛茶内含物
表10 红碎毛茶1号主要内含物
表11 不同机型制造的红碎毛茶内含物
表12 不同机型红碎毛茶产品理化审评得分
表13 不同工艺处理的三级鲜叶红碎毛茶内含物
表14 三级鲜叶不同机型红碎毛茶内含物
表15 三级鲜叶不同工艺处理的红碎毛茶内含物
表16 四个所不同机型红碎毛茶内含物
表17 三个滇红碎茶主要内含物
表18 三个滇红碎茶主要内含物
表19 不同发酵时间和叶温的内含物
表20 各级滇红工夫茶水浸出物和粗纤维
表21 几个滇红碎茶水浸出物和粗纤维
表22 两地同级别的工夫红茶可溶物含量
表23 滇红碎茶水浸出物和茶汤粘度
表24 不同冲泡次数的茶汤粘度
表25 茶质纤维素含量
表26 茶质主要内含物
表27 凤庆3号茶树品种产品内含物
表28 风庆9号茶树品种产品内含物
表29 清水3号茶树品种产品内含物
表30 云南大叶种和国内几个优良品种内含物
表31 云南大叶种和阿萨姆种内含物
表32 凤庆茶叶获省优、部优、国优产品统计表
表33 凤庆茶厂历年茶叶精制加工产量表
表34 凤庆茶厂1951-~1990年经济效益统计表
表35 凤庆县1952"--1954年省管红条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36 凤庆县1955~1978年省管红条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37 凤庆县1979年省管红条毛茶收购价格调整表
表38 凤庆县1979~1990年省管红条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39 凤庆县1979年红条毛茶双轨评茶计价表
表40 凤庆县1987年红条毛茶收购双轨评茶指导价计价表
表41 1979年省管红碎毛茶样价改革级等和价格表
表42 凤庆县1979~1990年省管红碎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43 凤庆县1979年红碎毛茶双轨评茶计价表
表44 凤庆县1987年红碎毛茶收购双轨评茶指导价计价表
表45 省管烘青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46 1979年烘青毛茶价格表
表47 凤庆县1987年烘青毛茶收购双轨评茶指导价计价表
表48 凤庆县1950 ~1957年晒青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49 凤庆县1958~1978年晒青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50 凤庆县1979~1990年执行大叶种晒青毛茶收购价格表
表51 收购50千克茶叶的奖售标准
表52 1971年每50千克奖售粮食标准
表53 1977年每50千克茶叶奖售粮食标准
表54 凤庆县1951~1990年毛茶收购实绩统计表
表55 凤庆县1955~1985年分茶季茶叶比重表
表56 凤庆茶厂1955~1978年红毛茶收购分级比重
表57 凤庆茶厂1952"---1990年毛茶收购分月比重表
表58 凤庆县1952----1990年毛茶收购实际平均价统计
表59 凤庆茶厂1988~1990年各项税费实绩表
表60 凤庆县历年红毛茶收购牌价与粮食收购牌价表
表61 凤庆县红毛茶择年实际收购平均价与大米比价表
表62 凤庆县茶叶采购总值占农副产品采购总值表
表63 凤庆县历年茶叶税利占财政收入比重表
表64 科技成果获奖项目表
表65 凤庆县茶叶科技人员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部分文章目录
表66 《凤庆茶叶》发表文章目录表
表67 人物表
附录 红碎茶各套样主要内含物与国外茶对比
附录 凤庆历年茶园面积和产量占全省比重变化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