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地名志

平湖市地名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书所列地名均系法定的标准地名;之前未经标准化处理的地名,以书中地图标注的名 称为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地名时,必须以此为准。若有新取地名或变更原有地名,按地名审批 权限规定,报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本志书采用条目体、按类分编逐条释名。详今略古,求实存真。书中收录行政区划和居民点、 主要企事业单位、主要人工建筑、古迹和旅游地、自然地理实体等各类标准地名共6605条。 三、本志书收录地名的时间断限,上限与1985年6月出版的《平湖县地名志》相衔接,下限至 2011年底,部分地名的时限作了适当延伸;各类地图标注时间截止至2013年5月。 四、志书中各类地名词条,除有特殊说明外,均按2011年底区划代码顺序排列。属同一等级或 行政区域内的,按自北向南、从西到东排列。公路或道路的起止点按实际门牌编制方向确定,其沿线 桥梁按起止点方向排列。 五、各类地名所述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位置、规模(技术参数)、名称由来、历史沿革 等。所涉统计数字,截止2011年12月31日,人口以户籍统计为准。凡居民点有合治情况的,本志 书中均作一个居民点表述,并作了说明。 六、行政区划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名称使用简称。初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为“初(高) 级社”,农村人民公社简称“公社”,生产大队简称“大队”,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居民委员会简称“居 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社区”,市人民政府简称“市政府”,镇人民政府简称“镇政府”。 七、本志书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民国及民国以前的历史纪年,使用传统纪年,并括注公 元纪年;解放后均使用公元纪年。方位距离均为图上的直线里程,以市政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驻 地为测量基点。行政区划调整年月以具有审批权限机关的批复时问为准。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 基准。 八、本志书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拼 写。 九、本志书中各类地图行政区域界线未经实测,不作为划界依据。 十、历史地名,指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为方便查阅,此类地名单独设编。 十一、为方便查阅,书后列“地名条目索引”,索引分编以条目首字(首字同按第二字,类推)的 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排列。

内容时限: 1985-2011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凡例
图例
图片
目录
第一编 综述
-- 第一章 平湖市概况
---- 第一节 政区概况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第三节 经济概况
---- 第四节 社会发展
---- 第五节 基础设施
---- 第六节 名胜旅游
---- 第七节 重大事件
---- 第八节 著名人物
---- 第九节 城区市政
-- 第二章 平湖市建置及区划沿革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平湖县境
---- 第三节 解放前区划沿革
---- 第四节 解放后区划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域界线
---- 第一节 界线勘定
---- 第二节 界线联检
第二编 行政区划和居民点
-- 第一章 当湖街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二章 钟埭街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三章 曹桥街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四章 乍浦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五章 新埭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六章 新仓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七章 广陈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八章 林埭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 第九章 独山港镇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及居民点
---- 第三节 村及居民点
第三编 主要企事业单位
-- 第一章 企业单位
---- 第一节 第一产业
---- 第二节 第二产业
---- 第三节 第三产业
-- 第二章 事业单位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教育
---- 第三节 卫生
---- 第四节 福利
第四编 主要人工建筑
-- 第一章 交通设施
---- 第一节 公路及桥梁
---- 第二节 道路及桥梁
---- 第三节 其它桥梁
---- 第四节 内河航道
---- 第五节 站场
---- 第六节 港口 内河港埠
-- 第二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城市防洪工程
---- 第二节 农村圩区
---- 第三节 海塘
-- 第三章 高层建筑物及市场
---- 第一节 高层建筑物
---- 第二节 市场
-- 第四章 亭碑寺观教堂
---- 第一节 亭
---- 第二节 碑
---- 第三节 寺观教堂
第五编 古迹和旅游地
-- 第一章 古迹
---- 第一节 古建筑
---- 第二节 古遗址
---- 第三节 古墓葬
---- 第四节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第五节 石窟寺及石刻
-- 第二章 旅游地
---- 第一节 公园
---- 第二节 风景名胜
第六编 自然地理实体
-- 第一章 主要河流
-- 第二章 湖泊
-- 第三章 山
-- 第四章 岛礁
第七编 历史地名
-- 第一章 行政区划和居民点
---- 第一节 当湖街道
---- 第二节 钟埭街道
---- 第三节 曹桥街道
---- 第四节 乍浦镇
---- 第五节 新埭镇
---- 第六节 新仓镇
---- 第七节 广陈镇
---- 第八节 林埭镇
---- 第九节 独山港镇
-- 第二章 主要人工建筑
---- 第一节 街巷里弄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站场渡口
---- 第四节 航道码头
-- 第三章 自然地理实体
第八编 地名管理
-- 第一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责范围
-- 第二章 地名管理的实施
---- 第一节 地名法规建设
---- 第二节 地名规范建设
---- 第三节 地名标志设置
---- 第四节 数字地名建设
---- 第五节 地名规划编 制
-- 第三章 地名普查补查与资料更新
---- 第一节 地名普查工作
---- 第二节 地名补查与资料更新
---- 第三节 无居民海岛普查
-- 第四章 地名文献编纂
---- 第一节 《平湖县地名志》
---- 第二节 地图出版
-- 第五章 地名文件选编
---- 第一节 区划工作
---- 第二节 界线工作
---- 第三节 地名工作
-- 第六章 大事记
附录
-- 地名条目索引
《平湖市地名志》编委会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