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林镇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1、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
求是地记叙桥林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2、本志以2007年桥林镇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
3、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大事记延伸至2008
年12月。
4、本志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以类系事,横排纵述,
纵横结合的方法,设章、节、目三个层次,少数目下设子目。志首设地图、照
片、序文、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次为各类专志,共21章114节。后殿附
录、编后记。
5、本志以述、记、志、图、表、传、录等体裁为表述形式,以志为主。表记
结合,眉目清楚,查阅方便。
6、本志遵照江苏省地方志公室2000年发布的《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
范》,采用语文体、记叙体,力求文字通畅、朴实、简洁。
7、本志根据修志惯例,恪守“生不立传”的原则,不为生人立传。立传
人物以生年先后为序。凡桥林镇行政区域内的革命烈士、英雄模范人物、
党政军企干部、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学生均以名录记之。
8、本志对各个历史时期政权机构及职衔,均用当时称谓,对人物直书
其名,不加褒贬之词。
9、本志历史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采用朝代年号、民国纪年,
括注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后用公元纪年。凡未注明世纪的年代,如“30
年代”、“50年代”、“90年代”等,均为20世纪所属年代。志中出现的新中
国建立前(后),专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解放
前(后)专指1 949年4月21日江浦解放前(后)。
10、为便于记述,有些机构名称首次使用全称,以后可酌情用简称。如
中国共产党桥林镇委员会可简写为“镇党委”。
1 1、本志所载计量单位系采用现行法定单位、名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
情况,少部分内容采用“亩”作为计量单位,其与“公顷”的换算标准为:1公
顷=15亩。单位产量用公斤。
12、本志各项数据,主要以区、县、镇(乡)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为主,少
数采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
内容时限:
-2007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审稿人员
编纂委员会
序
凡例
图片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社区(村)概况
--
第四节 自然聚落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自然资源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三节 姓氏
--
第四节 人口控制
--
第五节 人口普查
第四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村镇规划
--
第二节 镇区建设
--
第三节 乡村建设
--
第四节 村镇建设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五章 交通 邮电 供电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供电
第六章 农业 水利
--
第一节 生产关系与经营体制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
--
第三节 耕地与耕作制度
--
第四节 农作物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六节 农田水利
第七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林业
--
第二节 畜牧业
--
第三节 渔业
--
第四节 副业
第八章 工业 建筑业
--
第一节 工业体制
--
第二节 工业结构
--
第三节 主要优质产品
--
第四节 企业管理
--
第五节 桥林镇工业园
--
第六节 建筑业
第九章 商贸服务业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第五节 粮油购销
--
第六节 服务业
--
第七节 土特产品
第十章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
第四节 保险
--
第五节 统计
--
第六节 审计
--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十一章 政党 群团
--
第一节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第十二章 政权 政协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
第三节 政协
第十三章 政法 武装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司法
--
第三节 综合治理
--
第四节 法庭和驻镇检察室
--
第五节 兵役
--
第六节 驻军
--
第七节 地方武装
--
第八节 民兵
--
第九节 战事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科技应用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科技普及
第十五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式教育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师
--
第七节 教学设施
--
第八节 教育管理
第十六章 文化 体育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场所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第四节 新闻 广播 影视
--
第五节 体育
第十七章 古迹名胜
--
第一节 古遗址 古墓葬
--
第二节 古建筑
--
第三节 村墅胜迹
--
第四节 文物
--
第五节 历史遗址
第十八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中医中药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第十九章 民政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优抚安置
--
第二节 救济扶贫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社会保障
--
第五节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
第六节 上山下乡
--
第七节 村民自治
第二十章 社会生活
--
第一节 人民生活
--
第二节 习俗
--
第三节 方言
--
第四节 文明新风
--
第五节 宗教
第二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四节 先进人物名录
--
第五节 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名录
--
第六节 党政军企干部名录
--
第七节 桥林镇籍大学生名录
附录
--
第一辑 文告
--
第二辑 文选
--
第三辑 诗词楹联歌谣
--
第四辑 传说故事
--
第五辑 古籍 著作 刊物
《桥林镇志》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