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秉笔直书过去,服务于当代,使之起到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二、本志书上限到1912年,下限到1986年末。重点著述吉林省上营森经局建局以来历史演进过程和事业发展情况。为保持本局重要史实的连续性,个别章节延伸到搁笔之时。
目录
封面
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志
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志编纂委员会
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志办公室
序言
编纂始末
凡例
图片
--
图为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机关办公大楼。
--
上营森林经营局幼托事业不断发展。图为幼儿园教师正在进行教学活动。
--
上营森经局党政领导非常重视护林防火工作,连续八年实现无森林火灾。图为副局长周学在指挥机械化扑火队巡逻。
--
图为引进日本先进木工机械之一——刨切机。
--
图为上营林业公安局消防队消防车。
--
本局领导十分重视活跃林区文化生活,投资10万元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
--
图为吉林省、市劳动模范王凯同志的荣誉证书。
--
图为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林谊宾馆大楼。
--
图为吉林省上营林业公安局外景。
--
图为上营林业公安局柳树河派出所。
--
图为集材50拖拉机在集材。
--
图为本局护林防火瞭望塔。
--
图为上营森林经营局贮木场一角。
--
图为本局子弟小学校学生在学校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花鼓。
--
局工会为陶冶职工情操,每年有计划地举办文体活动。
--
上森局为离退休老干部建立了活动室。
--
图为本局响水林场苗圃。
--
1986年上营森林经营局从日本引进一套先进的空芯板式家俱生产设备建立“吉林市林海家俱厂”
--
吉林省上营森经局积极改革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
图为本局多种经营产品加工厂生产的礼品参。
--
图为人工接种的木耳。
--
图为人工培育的黄蘑。
--
森林经营活动分析图
--
森林区划图
历年造林、森林抚育采伐调查活动情况分析统计表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自然地理篇
--
第一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理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山脉
----
第四节 地质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河流、水文
----
第七节 气象
----
第八节 植被
----
第九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十节 林相
----
第十一节 社会环境
----
第十二节 乡镇村屯
--
第二章 民族户籍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居民点
--
第三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建国前交通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交通运输演进
--
第四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建国前森林资源的演变
----
第二节 建国后森林资源的消长
----
第三节 建国后的森林资源调查概况
木材生产篇
--
第五章 采伐沿革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森林采伐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森林采伐
--
第六章 森林调查设计
----
第一节 调查设计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调查设计方式
----
第三节 调查设计成果
--
第七章 伐区木材生产
----
第一节 准备作业
----
第二节 伐木、打枝、造材、通道、吊卯
----
第三节 集材
----
第四节 林场清理
----
第五节 楞场
----
第六节 验收
--
第八章 木材贮运
----
第一节 公路运输
----
第二节 贮木
森林经营篇
--
第九章 营林沿革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营林村
----
第三节 林农结合
--
第十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育林费征收
----
第二节 民需用材
----
第三节 木材运输管理
----
第四节 集体林管理
----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六节 林地管理
--
第十一章 种苗生产
----
第一节 种子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珍贵树种
--
第十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适生树种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造林地后期管理
----
第五节 绿化
--
第十三章 森林抚育
----
第一节 抚育管理
----
第二节 抚育利用
--
第十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森林灾情
----
第二节 护林防火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综合利用篇
--
第十五章 木材综合利用
----
第一节 木材加工厂
----
第二节 木材干燥
--
第十六章 家具生产
----
第一节 细木车间
----
第二节 筹建家具厂和技术引进
----
第三节 空芯板板式家具的生产和销售
多种经营篇
--
第十七章 木耳生产和人参种植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木耳生产
----
第三节 人参种植
--
第十八章 药材和养殖业
----
第一节 药材
----
第二节 养殖业
基本建设篇
--
第十九章 组织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设计和施工队伍
----
第三节 基本建设管理
----
第四节 建材生产
--
第二十章 公用与民用建筑
----
第一节 住宅建设
----
第二节 学校建设
----
第三节 文化、卫生建设
----
第四节 其它建设
--
第二十一章 道桥工程
----
第一节 运材公路
----
第二节 桥涵
机械电力篇
--
第二十二章 电力电讯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电力管理
----
第三节 电讯
--
第二十三章 机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与使用
----
第二节 设备投资与报废
--
第二十四章 林业机械
----
第一节 木材采运机械
----
第二节 营林机械
----
第三节 林产工业机械
----
第四节 机械检修
企业管理篇
--
第二十五章 企业改革
----
第一节 企业整顿
----
第二节 企业改革
----
第三节 企业升级
--
第二十六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沿革
----
第二节 长远规划
----
第三节 年度计划
----
第四节 统计核算与管理
----
第五节 审计工作
--
第二十七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生产质量管理
----
第三节 生产安全管理
--
第二十八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工
----
第三节 工资
----
第四节 定额
----
第五节 劳动生产率
----
第六节 休假制度与离退休待遇
--
第二十九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会计核算
----
第三节 成本核算
----
第四节 资金管理
--
第三十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进货
----
第三节 储存
----
第四节 供应
--
第三十一章 销售管理
----
第一节 产品管理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联营经销
集体经济篇
--
第三十二章 管理与分配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知青就业管理
----
第三节 分配形式
--
第三十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组织
----
第二节 农业生产
----
第三节 土地面积
--
第三十四章 工商业
----
第一节 加工业
----
第二节 饮食业
----
第三节 印刷业
----
第四节 建材业
----
第五节 商业与贸易
----
第六节 饭店、招待所
----
第七节 其它
文教、卫生、科技篇
--
第三十五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机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教育改革
----
第六节 勤工俭学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十六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工教育教师队伍
----
第三节 职工文化结构
----
第四节 系统化教育
----
第五节 经费
----
第六节 双补
----
第七节 专业培训
----
第八节 函授、刊授
--
第三十七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十八章 卫生
----
第一节 事业单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防疫保健
----
第四节 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
----
第五节 爱国卫生
----
第六节 计划生育
--
第三十九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人员更迭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研项目与成果
党政工作篇
--
第四十章 林业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机关行政机构
----
第二节 虚设机构
----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
第四十一章 档案管理与信访
----
第一节 信访工作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第四十二章 党委工作
----
第一节 党委机构
----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
----
第五节 “两先一优”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党员教育
----
第八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群团工作篇
--
第四十三章 工会
----
第一节 局工会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会基层组织
--
第四十四章 企业民主管理
----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基层职工代表大会和班组民主管理
--
第四十五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局团委
----
第二节 基层团组织
----
第三节 少先队组织
政法武装篇
--
第四十六章 公安局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治安
----
第三节 户口
----
第四节 刑侦
----
第五节 政保工作和生产保卫
----
第六节 预审、监狱、看守
----
第七节 消防
----
第八节 森林资源保卫
--
第四十七章 林业检察室和林业法庭
----
第一节 林业检察室及工作情况
----
第二节 林业法庭机构设置和工作情况
--
第四十八章 武装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情况
生活福利篇
--
第四十九章 公共设施
----
第一节 招待所
----
第二节 职工住宅
----
第三节 职工食堂
----
第四节 托幼事业
----
第五节 居民用水
----
第六节 职工浴池
----
第七节 理发业
--
第五十章 林区商店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主要网点
----
第三节 进货、仓储、供应
--
第五十一章 林区供给
----
第一节 粮食供应
----
第二节 蔬菜供应
----
第三节 烧柴供应
--
第五十二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劳保制度
----
第二节 劳动保护用品
----
第三节 职工保健
------
附:困难救济
附录
--
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领导同志简介
--
英模名录
--
桦甸县老金厂森林工业局简介
--
舒兰县上营抚育采伐大队简介
--
马鞍山林场简介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