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洋镇志

浮洋镇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取事上限不拘,下限迄于1986年,要事延至1988年。 二、本志首列浮洋行政区图及概述,以便读者了解浮洋概貌。 三、本志分立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人物等六篇。另立概述,大事记。 四、人物篇仅收入古今浮洋籍人物,对有贡献的他籍人物,则以事系人,分列于有关章节。根据生不立传原则,对有贡献有影响的在世人物,另置人物简介章节。

目录

封面
浮洋镇志
编纂领导组
编纂办公室
题词

凡例
图片
-- 浮洋镇政区图
-- 中共浮洋镇委、镇人民政府
-- 集镇鸟瞰
-- 农贸市场一角
-- 浮洋车站前新市场一角
-- 1、潮州市二轻羽绒服装厂
-- 2、潮州市二轻工艺服装厂
-- 3、浮洋镇绣衣服装厂
-- 4、浮洋镇抽纱厂
-- 5、浮洋镇饼干糖果厂
-- 6、大吴泥塑工艺品
-- 7、方潮盛铜锣产品
-- 8、深洋眼镜产品
-- 9、徐陇角梳产品
-- 引韩灌溉工程浮洋段一角
-- 1976年开凿的南溪总排涝工程
-- 凤仪小堤围
-- 新落成的浮洋镇水厂
-- 正在扩建中的大吴水站
-- 浮洋镇农科站
-- 潘刘沙堆残迹
-- 高义村蔬菜基地
-- 风仪村香蕉林
-- 陇美村曾纪锐承包青麻山农场25亩山脚低洼田,开挖池塘,发展养鱼、养鸭及养猪业,成为养殖专业户。
-- 大吴秀英亭
-- 浮洋镇侨联会、浮洋华侨旅社
-- 浮洋影剧院
-- 浮洋中心卫生院
-- 集镇商品房一角
-- 林泉村新建宅居楼房一角
-- 大吴村风书敬老院
-- 1、1988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为六联小学题写校名
-- 2、国务院及省政府授予丁有宽的证书、奖章
-- 3、六联小学
-- 4、浮洋中学
-- 5、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谢非题词赠送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丁有宽
-- 6、1988年2月,林泉村’被评为汕头市“文明单位”
-- 7、卫生部颁发给防治麻风病医师许振群的证书、奖章
-- 华侨及港胞捐款兴建的部份学校
-- 浮洋幼儿园
-- 高义小学
-- 仙庭联中
-- 华侨及港胞捐款兴建的部份学校
-- 大吴学校
-- 颜厝为如学堂
-- 乌洋俊烈学堂
-- 东巷学校
-- 曾应之烈士遗像
-- 洪茵烈士遗像
-- 座落于丰顺县官溪村长()山麓的洪茵等革命烈士纪念塔,1949年9月2日,洪茵在原称白茫崔()英勇就义。
-- 潮州“七日红”时,起义军攻打徐陇民团踞点——义安门遗址
-- 潮州“七日红”时,起义军攻扣洪巷民团踞点——陇头李更楼遗址
-- 大革命遗址——斗文吕厝祠
-- 抗日战争时期乌洋山日军炮楼残迹
-- 全镇最古老宗祠——仙庭村侍御宗祠(宋代建)
-- 下新安古寨(宋代建)
-- 斗文雨仙庙(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新安古寨(明代建)
-- 庵后玄帝庙
目录
概述
地理篇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成陆概况
---- 第二节 地貌特点
---- 第三节 山脉河流
---- 第四节 地质特点
---- 第五节 潮汐气候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 第三章 人口 民族
---- 第一节 人口
------ (一)人口源流
------ (二)人口增长
------ (三)人口密度
------ (四)人口素质
-------- 1.文化素质
-------- 2.年龄结构
-------- 3.劳力分布
-------- 4.职业构成
-------- 5.健康与寿命
------ (五)婚姻与家庭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节 集镇乡村
------ (一)浮洋集镇
-------- 中兴居委会
-------- 永大居委会
-------- 和平居委会
-------- 胜利居委会
------ (二)各村概况
-------- 徐陇村
-------- 陇美村
-------- 仙庭村
-------- 洪巷村
-------- 东边村
-------- 庵后村
-------- 厦里美村
-------- 东陇村
-------- 斗文村
-------- 井里村
-------- 桃李陇村
-------- 乐桥村
-------- 深洋村
-------- 花宫村
-------- 潘吴村
-------- 刘厝村
-------- 颜厝村
-------- 大吴村
-------- 桥湖村
-------- 新丰村
-------- 西郊村
-------- 乌洋村
-------- 韦骆村
-------- 三胜村
-------- 胜联村
-------- 木井村
-------- 福洞村
-------- 草庵村
-------- 林泉村
-------- 东巷村
-------- 高义村
-------- 潘刘村
-------- 新安村
-------- 下新安村
-------- 凤仪村
经济篇
-- 小引
-- 第一章 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一)互助组
------ (二)初级生产合作社
------ (三)高级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
------ (一)生产结构
------ (二)耕作制度
------ (三)作物品种
------ (四)植物保护
------ (五)农业机械
------ (六)农科成果
------ (七)农科机构
-------- 1.浮洋技术站
-------- 2.浮洋农科站
---- 第二节 水利堤防
------ (一)水利
------ (二)堤防
------ (三)管理机构
-------- 浮洋水利所
---- 第三节 果树
------ (一)柑橘
------ (二)杂果
---- 第四节 疏菜
---- 第五节 林业
------ (一)造林
------ (二)茶叶
---- 第六节 禽畜业
---- 第七节 淡水养殖
-- 第三章 二轻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企业简介
---- 第三节 主要产品
-- 第四章 村镇企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企业层次
------ (一)镇办企业
------ (二)村办企业
------ (三)合作企业
------ (四)个体企业
------ (五)“来料加工装配”企业
---- 第三节 企业分类
------ (一)农业企业
------ (二)工业企业
------ (三)运输企业
------ (四)建筑企业
------ (五)商业企业
------ (六)服务行业
------ (七)其他企业
---- 第四节 工业企业门类
------ (一)日用工业
-------- 1、铜锣
-------- 2、锡薄
-------- 3、眼镜
-------- 4、竹器
-------- 5、小五金
------ (二)农副产品加工
-------- 1.粮食加工
-------- 2.副食品加工
-------- 3.榨油
-------- 4.蔗糖
------ (三)抽纱
------ (四)服装、珠绣
------ (五)陶瓷
------ (六)五金、电器
------ (七)塑料
------ (八)化工
------ (九)建材
------ (十)农机具
---- 第五节 工厂选介
---- 第六节 家庭手工业
---- 第七节 传统名产
------ (一)特种工艺品
-------- 1.方潮盛铜锣
-------- 2.大吴泥塑
-------- 3.颜厝泥塑
-------- 4.刘氏锡器
-------- 5.徐陇锡薄
-------- 6.深洋眼镜
-------- 7.乐桥泥木雕
-------- 8.蔡林竹器工艺
------ (二)土特产品
-------- 1.刘荣兴橘油
-------- 2.徐陇角梳
-------- 3.陇美林棕蓑
-------- 4.乌洋鱼生盘
-------- 5.潘厝笠盖
-------- 6.胶柏村胶柏
-------- 7.木井竹筷
-------- 8.韦骆草鞋
-------- 9.花宫索仔
-------- 10.留前福板
-- 第五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驿遭
------ (二)公路
------ (三)车站
---- 第二节 村道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水路
------ (一)水路
------ (二)渡口
------ (三)码头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浮洋交通监理站
-- 第六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话
---- 第三节 电报
---- 第四节 经营机构
------ 浮洋邮电支局
-- 第七章 能源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一)浮洋电力管理站
------ (二)浮洋电力厂
------ (三)浮洋煤建组
-- 第八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合作商业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 国营商业
------ (一)浮洋食品站
------ (二)浮洋华侨商店
---- 第五节 土特产收购
---- 第六节 集市贸易
-- 第九章 粮食
---- 第—节 购销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浮洋粮食管理所
---- 第三节粮食企业
------ 浮洋粮油加工厂
-- 第十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一)工商行政管理所
------ (二)集市治安纠察队
-- 第十一章 财税
---- 第一节 建国前税收情况
---- 第二节 建国后财政收支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一)浮洋镇财政管理所
------ (二)潮州市税务局浮洋税务所
-- 第十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钱庄、当铺
---- 第三节 侨汇
----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 第五节 金融机构
------ (一)浮洋信用合作社
------ (二)中国人民银行浮洋营业所
------ (三)中国农业银行潮州市支行浮洋储蓄所
------ (四)中国工商银行潮州市支行浮洋办事处
------ (五)中国银行潮州市支行浮洋分理处
------ (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潮州市支公司浮洋保险站
政治篇
-- 第一章 党政群团
---- 第一节共产党
------ (一)共产党组织
------ (二)党代会
------ (三)建国后大乡、公社、区党政领导成员名录
------ (四)现任浮洋镇党政领导成员名录
---- 第二节 同盟会
---- 第三节 国民党
------ 国民党组织的建立
------ 附:三青团
---- 第四节 人代会
---- 第五节 农会组织
---- 第六节 工会组织
---- 第七节 共青团组织
---- 第八节 妇联会
------ 附录 清代及民国职官名录
------ (一)清代浮洋司巡检署职官名录
------ (二)民国期间区、乡职官名录
------ (三)民国期间浮洋警察分局(所)职官名录
-- 第二章 政法、兵事
---- 第一节 政法机构
------ (一)浮洋派出所
------ (二)浮洋人民法庭
------ (三)浮洋司法
---- 第二节 兵事
------ (一)驻防
-------- 1.驻军
-------- 2.设防
------ (二)地方武装
------ (三)征兵
------ (四)民兵
------ (五)重要兵事活动
-- 第三章 浮洋革命斗争史略
社会篇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集镇人民生活
----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一)复退军人安置
------ (二)军烈属优抚
------ (三)扶贫救济
-- 第二章 社会公团
---- 第一节 镇科普协会
----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三节 宗教
------ (一)浮洋佛教会
------ (二)浮洋基督教堂
-- 第三章 侨务
---- 第一节 侨乡的形成
---- 第二节 华侨分布
---- 第三节 侨务政策的贯彻实施
---- 第四节 侨乡建设
---- 第五节 侨务机构
------ (一)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二)村侨联组
文化篇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艺术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机构
------ (一)浮洋文化站
------ (二)浮洋影剧院
------ (三)浮洋电影放映队
------ (四)浮洋图书馆
------ (五)广播、新闻
-------- 1.浮洋人民广播站
-------- 2.浮洋镇委报道组
------ (六)文化中心
---- 第三节 民间传统文艺活动
---- 第四节 艺术演出团体
---- 第五节 艺文
------ (一)群众文艺创作
------ (二)诗文选录
-- 第二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文物
------ (一)大型石(石奔)
------ (二)碑刻
------ (三)牌坊
---- 第二节 古迹
------ (一)庙宇
------ (二)祠堂
------ (三)清代官衙
------ (四)古寨
------ (五)船仓式宅居
------ (六)七都祠
------ (七)革命遗址
------ (八)古树
------ (九)古井
---- 第三节 名胜
------ 浮洋八景
-- 第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学堂与书院
---- 第二节 学校
------ (一)小学教育
------ (二)中学教育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业余教育
---- 第五节 教师队伍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七节 学生
---- 第八节 重点学校、幼儿园
------ (一)六联小学
------ (二)浮洋幼儿园
-- 第四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医院卫生述略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四节 医疗机构
------ (一)浮洋中心卫生院
------ (二)卫生所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规划
---- 第二节 节制生育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竞赛活动
人物篇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革命烈士
------ 陈卧云
------ 方立志
------ 曾应之
------ 洪茵
------ 陈名书
---- 第二节 军政人物
------ 许郡宾
------ 柯文绍
------ 曾用升
------ 洪梦栋
------ 徐上
------ 黄立颖
------ 曾树书
------ 吴广青
------ 李振东
------ 徐光英
---- 第三节 专家、学者
------ 冯蕉衣
------ 曾继鹏
------ 林杰民
------ 洪高煌
------ 徐彰国
------ 林建德
---- 第四节 艺人
------ 吴潘强
------ 潘明丰
------ 洪逊
------ 徐乌辫
------ 徐坤全
---- 第五节 华侨人物
------ 彭镜波
------ 黄贞勉
------ 吴逸民
------ 吴俊森
------ 林守明
------ 林子明
------ 潘顺荣
------ 李其雄
--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 进士录
-- 第四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重大贡献人物
------ 林若
------ 徐扬
---- 第二节 知名社会人士
------ 陈坚
------ 刘楚藩
------ 曾声文
------ 徐远通
------ 刘镇明
------ 郑名辉
------ 许振群
------ 方俊仕
------ 刘为光
------ 陈振河
------ 徐家钦
---- 第三节 港胞侨胞名人
------ 吴清亮
------ 翁烈强
------ 朱岳松
------ 翁银祥
------ 方清书
------ 林征安
大事记
后记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