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文物志

灵宝市文物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灵宝市志》编委制订的凡例为依据,本着遵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记述和反映灵宝历史和文物概况。 二、总体结构为序、图片、概述、志文、附录、编后记。力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富有可读性。

出版时间: 2005年09月

目录

封面
灵宝市文物志
编纂说明
灵宝市文物志

题词
-- 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为《灵宝市文物志》题词(2001年)
图片
-- 党和国家领导导人江泽民、温家宝在函谷关视察(1999年)
-- 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西坡遗址考察(1998年)
-- 副省长工菊梅(右一)、省文化厅厅长郭俊民(左四)等领导在西坡遗址考察(2005年)
-- 三门峡市副市长郭绍伟(左二)在又宝市博物馆指导上作(2004年)
-- 市委书记王跃华(右二)、市长王万鹏(右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成宝(左二)在文管所检查指导工作(二00四年)
--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文管会主任高永瑞、市文化局局长杨连珍向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左一)介绍西坡遗址发掘情况(二00五年)
-- 市委副书记张社平(中)、副市长卫保元、文化局局长杨连珍在文物仓库检查工作(二00四年)
-- 彩绘罐、小口尖底瓶(仰韶时期)
-- 红陶钵(仰韶时期)
-- 铜俑(明代)
-- 铜镜(唐代)
-- 水榭(汉代)
-- 陶楼(汉代)
-- 函谷关关楼(1992年重建)
-- 太初宫(1987年修复)
-- 重修太初宫碑
-- 函谷关古道
-- 箭库(战国)
-- 彩陶盆(仰韶时期)
-- 彩绘陶鼎(战国)
-- 彩绘陶豆(战国)
-- 茧形陶壶(战国)
-- 绿釉陶鼎(汉代)
-- 铜瓿(商周)
-- 绿釉陶鼎(汉代)
-- 六博俑(汉代)
-- 绿釉陶狗(汉代)
-- 武士铜俑(明代)
-- 九边图说(明代)
-- 仪仗俑(明代)
-- 乐俑(明代)
-- 仪仗俑(明代)
-- 乐俑(明代)
-- 绿釉陶羊圈(汉代)
-- 绿釉陶猪圈(汉代)
-- 绿釉陶猪圈(汉代)
-- 绿釉陶羊圈(汉代)
-- 马萧林博士(右一)向市委书记王跃华等领导介绍西坡遗址发掘情况(二00四年)
-- 国家文物局保护司副司长孟宪珉(右二)、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柱国(左一)在北阳平遗址考察(一九九九年)
--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炜(右一)、河南省文研所研究员杨肇清(左二)在西坡遗址考察(一九九八年)
-- 轩辕台
-- 黄帝陵冢
--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左二)、所长助理陈星灿(左一)在西坡遗址墓葬区考察出土文物(二00五年)
-- 占地五百一十六平方米的大型房基(二00二年)
-- 西坡遗址发掘现场(二00四年)
-- 西坡遗址墓葬区发掘现场(2005年)
-- 发掘中的西坡遗址北围沟横断面(2005年)
-- 西坡墓地出土的玉钺、陶灶、陶钵(仰韶时期)
-- 鱼窟寺
-- 川口南朝白垩纪动物化石出土点
-- 菩萨堂(清代)
-- 菩萨堂佛龛(清代)
-- 杨震校书堂旧址(汉代)
-- 陀罗尼经幢(唐代)
-- 陀罗尼经幢(唐代)
-- 麻衣和尚塔(宋代)
-- 轩辕黄帝铸鼎碑铭(唐代)
-- 八义士抗日纪念塔(1951年)
-- 干店烈士塔(1979年)
-- 槐树塬双碑楼(清代)
-- 邵公碑楼(清代)
-- 灵宝市博物馆开馆仪式场景(2001年)
-- 修复后的函关夹辅(2004年)
-- 灵宝市文物仓库(1995年)
-- 瓦当(汉代)1
-- 函关夹辅抢修开工仪式(2004年)
-- 瓦当(汉代)2
-- 瓦当(汉代)3
-- 瓦当(汉代)4
-- 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及专家参加西坡遗址发掘工作汇报会(2005年)
-- 编委会成员合影
-- 灵宝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
-- 灵宝市文化遗址分布图
-- <史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 荆山风光
-- 汉山石佛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灵宝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文物分布
-- 第三节 文物管理机构
-- 第四节 文物保护
-- 第五节 文物普查
-- 第六节 考古发掘
-- 第七节 文物征集
-- 第八节 文物展览
-- 第九节 打击文物犯罪
第二章 古文化遗址
-- 第一节 古生物化石点
-- 第二节 旧石器遗存点
-- 第三节 仰韶文化遗址
-- 第四节 龙山文化遗址
-- 第五节 商周文化遗址
-- 第六节 其他文化遗址
第三章 古墓葬
-- 第一节 陵墓
-- 第二节 古墓群
第四章 碑刻 墓志
-- 第一节 碑刻
-- 第二节 墓志
---- 附:灵宝市碑刻墓志一览表
第五章 造像 摩崖题记
-- 第一节 造像
---- 附:灵宝市泥塑砖雕石刻造像一览表
-- 第二节 摩崖题记
第六章 古建筑
-- 古建筑
第七章 古城 古地名 古驿站
-- 第一节 古城遗址
-- 第二节 古地名
-- 第三节 古驿站
第八章 关隘 古道 古战场 窖藏
-- 第一节 关隘遗址
-- 第二节 古道遗址
-- 第三节 古战场遗址
-- 第四节 窖藏遗址
第九章 馆藏文物
-- 第一节 化石
-- 第二节 石器
-- 第三节 陶器
-- 第四节 青铜器
-- 第五节 三彩 瓷器
-- 第六节 玉器
-- 第七节 古书
---- 附:灵宝市文管所馆藏古书登记表
-- 第八节 古字画
-- 第九节 其他
第十章 近现代文物
-- 第一节 纪念建筑
-- 第二节 近现代遗迹、遗物
---- 附:灵宝市近现代文物登记表
第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名门望族
---- 杨震
---- 杨尚希
---- 杨元琰
---- 杨玉环
---- 杨凭
---- 杨凝
---- 杨凌
---- 杨敬之
---- 杨於陵
---- 杨嗣复
---- 杨虞卿
---- 杨汉公
---- 许威
---- 许实
---- 许聚
---- 许进
---- 许诰
---- 许(讚)
---- 许论
---- 许倓
---- 许(革月)然
---- 许浩然
-- 第二节 历史名人
---- 关龙逄
---- 李聃
---- 尹喜
---- 宋之问
---- 彭范
---- 贺贲
---- 薛书常
---- 江蘩
---- 张象明
---- 韩嘉会
---- 杭有秩
---- 马凌仙
---- 张豁然
-- 第三节 建国后文物工作者
---- 郭敬书
第十二章 名山 名水 名塬
-- 第一节 名山
-- 第二节 名水
-- 第三节 名塬
第十三章 文物名胜
-- 文物名胜
第十四章 大事记
-- 大事记
附录一 灵宝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 (一)古遗址
-- (二)古城址
-- (三)古墓葬
-- (四)古建筑
-- (五)古石刻
-- (六)近现代文物
附录二 历代名人诗、词、赋录
附录三 灵宝文物研究学术论著一览表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