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革命史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中国共产党南口特支的建立和早期工人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爱国斗争、七七事变后抗击日军侵略、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斗争、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昌平解放区的进攻等。
出版时间:
1997年09月
目录
封面
1997年·北京
昌平革命史
图片
--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人、点燃南口工运火种的何孟雄(摄于1992年)
--
昌平县中共早期党员张世辉
--
曾任昌宛县县长的焦若愚
--
中共昌延县委第一任书记徐智甫
--
国民抗日军部分领导干部合影
--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进行在十三陵地区
--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指战员在果庄村
--
1946年,中共昌平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在秦城村
--
1945年,中共昌平县委书记曹痴(左)与姚秦城合影
--
昌平县区干部帮助解放区群众收庄稼
--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昌顺县委在桃林村的驻地旧址
--
1946年,香堂村妇女剧团在秦城村演出文艺节目
--
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26团指战员手持战利品合影
--
解放战争时期桃林村拥军模范汪竹安(前排坐者)
--
昌平县行政区划图
序言
《昌平革命史》序中共昌平县委员会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建制沿革与自然地理
----
昌平历史悠久
----
地理环境优越 地貌多样
----
自然资源丰富
----
旅游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 发展源远流长
----
地理位置重要 是北京的北大门
--
第二节农民、产业工人生活状况与自发斗争
----
义和团运动在昌平
----
农民的生活状况
----
产业工人的产生和自发斗争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南口特支的建立和早期工人运动(1920年至1931年8月)
--
第一节南口工人运动的兴起
----
何孟雄点燃革命火种
----
成立“工业研究所”
----
驱除监工斗争
----
参加劳动立法运动
----
争人权争待遇
----
赶走厂长侯景飞
----
争民权运动
----
建立南口铁路工会
----
惩治奸商
--
第二节中共及青年团南口地方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
南口党团组织的建立和活动
----
斗争恶霸
----
革命斗争低潮时党的活动
--
第三节杨诗田“二七”罢工中英勇献身
第三章“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爱国斗争(1931年9月-1937年6月)
--
第一节抗日同盟军转战昌平
----
抗日同盟军的成立及其活动
----
转战昌平
--
第二节“昌平乡师”中的共产党员及其斗争
第四章“七七”事变后抗击日军侵略(1937年7月-1937年底)
--
第一节国民抗日军的成立和在平郊的活动
----
白羊城起义
----
永安庄突围
----
奇袭第二监狱
----
三星庄整军
----
黑山扈战斗
----
二进西山发动民众
----
西上阜平接受改编
--
第二节中国军队南口抗战
----
浴血抗日
--
第三节昌平沦陷后日军的暴行
第五章昌宛、昌延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8年-1940年)
--
第一节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五支队的活动
----
宋邓支队开辟平西
----
劝降成功
----
重返平西 再振军威
--
第二节昌宛联合县的建立和斗争
----
昌宛联合县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三节八路军攻打昌平城和开辟平北根据地
----
八路军再攻昌平
----
开辟平北根据地
--
第四节昌延联合县的建立和斗争
----
昌延县的建立及其发展
----
党的敌工工作
----
根据地的锄奸工作
--
第五节在日伪内部开展的地下斗争
----
打入敌内部 开展秘密工作
----
护送中共过往干部
----
昌延联合县行政区划图(1940-1941)
第六章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斗争(1940年-1943年)
--
第一节英勇反击日军“扫荡”,一批干部壮烈牺牲
----
同仇敌忾反“扫荡”
----
粉碎日伪军的“蚕食”进攻
----
县委书记、县长不幸牺牲
----
不愧是红军战士
----
视死如归
----
党的利益重于生命
--
第二节农村中党的建设和地方武装的发展与斗争
----
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及斗争
----
党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
发展地方武装 开展游击战
----
民兵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
第三节贯彻党的政策,巩固发展根据地
----
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减租减息
----
增加工资
----
合理负担
----
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沦陷区党的地下工作
--
第五节王坡岭伪军起义和八路军果庄歼敌
第七章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而斗争(1944年1月-1945年8月)
--
第一节八路军痛击日伪军和游击队的对敌斗争
--
第二节根据地的发展和党政建设
--
第三节南口机厂地工小组的斗争
----
南口机厂地工小组
--
第四节武工队两攻昌平城和八路军巧袭沙河镇
----
两攻昌平城
----
巧袭沙河镇
--
第五节抗日战争胜利,阳坊、小汤山光复
----
抗战胜利 阳坊、小汤山相继建政
--
昌宛县佐公署行政区划图(1941.7——1942.2)
--
昌平县行政区划图(1945.1——1947.12)
第八章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昌平解放区的进攻(1945年9月~1946年6月)
--
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再遭祸殃
----
昌平的国民党组织
----
百姓再遭祸殃
--
第二节蒋伪进攻解放区,区村干部斗争中献身
----
蒋伪合流进攻解放区
----
甘洒热血为人民
--
第三节解放区开展减租大生产,加紧准备自卫战
--
第四节反对内战,坚持斗争
----
将军继续进犯解放区
----
积极开展自卫战
第九章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7月~1949年10月)
--
第一节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制造惨案
----
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解放区
----
国民党军队犯下的罪行
----
燕子口村惨案
----
分水岭村惨案
----
泰陵村事件
----
狼儿峪村惨案
--
第二节进行反“蚕食”斗争,开展大生产和土改工作
----
反“蚕食”斗争
----
积极生产支援解放战争
----
进行土地改革
--
第三节解放军在昌顺、昌宛的战斗及县兵民的对敌斗争
----
马刨泉歼灭战
----
平北独立团进行的战斗
----
二十六团转战昌顺
----
上下店战斗
----
战斗英雄周德纯
----
人民堡垒村——桃林
----
钢铁战士斗顽敌
--
第四节解放军西山歼敌,昌平全境得解放
----
全歼敌一○四军
----
国民党县政权垮台 昌平解放
--
第五节巩固新政权,支援前线,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
支援平津战役
----
巩固新政权 欢庆新中国诞生
--
昌顺县行政区划图(1947.12-1949.2-1949.4)
--
昌平地区民主政权建设历史沿革示意图(1938~1949)
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新昌平(1949年10月-1995年12月)
--
第一节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
农村经济繁荣兴旺
----
县乡工业快速发展
----
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
外经外贸发展迅速
----
旅游事业蓬勃兴旺
----
城乡建设欣欣向荣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大事年表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