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史志文萃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主编的话
《济南史志》杂志为济南市史志办公室主办的内部刊物,创刊于2012年下半年,初为
双月刊,2014年改为季刊,今已编辑出版16期。虽为一本内部资料性质的小书,但却承众
多专家学者、史志爱好者青睐,三年来赐稿200余篇。这其中既有安作璋先生、李伯齐教授
等国内知名的学者,有朱文兴等已经退下来的老领导、老同志,亦有周长风、邹卫平、张
华松等济南地方文史专家,还有一大批对济南文史真心热爱并专心研究的青年才俊。他们
的关心和支持,是《济南史志》受到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三年来,《济南史志》立足于济
南厚重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地方史志资料,弘扬济南历史文化,全面展示泉城独特人文
魅力,全方位为济南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服务。杂志主要面向济南市直部门(单位)
以及驻济高校、科研院所、宣传文化部门、全国史志系统和基层群众免费赠阅,已累计赠
阅三万多册。
目录
封面
编委会
主编的话
目录
史海钩沉
--
康熙三次巡幸济南纪事
--
徐志摩“开山”之死辨析
--
泺源书院与济南教案
--
济南城区百年变迁
--
乾隆时期山东第一贪腐大案
--
明代《趵突腾空》图作者周绳及其家族——纪念《趵突泉志》发凡起例300周年
--
寻访“1030”引黄工程
--
山东法政学堂管窥
--
济南奇人“艾小脚”与开元寺内的“神秘墓葬”
--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书版的百年风雨
--
日伪时期的济南市公署
--
辛亥革命在济南
--
济南老火车站“双雄对峙”之谜
--
三任山东巡抚推动济南开埠
--
独家报道济南惨案的美国记者——哈雷特·阿班
--
刘冠三与《山东白话报》
--
清末胶济铁路选线秘闻
--
山东1937:来自北平的抗战剧团
--
一张抗战老照片的释疑
--
惊动南京政府的胶济煤商罢运风潮
--
苏轼与“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
济南战役中的王舍人庄战斗
--
平阴第一任县委书记熊善隆的家世
--
中国铁路上的德国钢枕
--
解放前夕驻济南国民党军官的日记
--
历城沿革略考
--
山东机器局的创办
--
济南对山东机器局旧址的保护
--
清山东学政署迁驻济南的时间考证
--
历城坝子“五福堂”与老济南杂货业
--
“文革”初期山东省生产发行毛泽东像章资料摘编
雪泥鸿爪
--
孙光祀家世考略
--
曾巩:善政垂后世诗美耀湖光
--
泉城人不该遗忘的“豪杰士”——丁宝桢
--
清朝科举档案中的张英麟
--
保加利亚玫瑰专家在平阴
--
清末济南籍清官——武震
--
清代济南文士王贤仪
--
追寻坐落在济南的王乐平墓
--
我对铁公祠楹联“景忠方烈”的解读
--
“景忠方烈”说铁公
--
长清县第一个同盟会员赵金漳
--
六十年代的“山大王、活愚公”——记山东省劳动模范于万东
--
历城神童、溥仪伴读、民国秀才、化工专家——江希张的多彩人生
--
雷锋学习的榜样——刘成德
--
清代济南科宦之家——布政司街“旗杆座子李家”
--
张英麟:一品大员米寿乡贤
--
北宋历城县张蕴父子与“读书堂”
--
一代词人张自慎
--
民国将领“何大帅”
--
曾巩在济南的“熙宁变法”实践
--
房玄龄家族与济南
--
骨鲠不媚世,为政有清操——晚明重臣赵世卿
齐烟九点
--
王士稹名联与大明湖畔秋柳园
--
济南八景与十六景
--
济南谓传的“三山不见”
--
凝固的历史——济南文物占迹巡礼
--
趵突泉的“园”
--
神通寺和四门塔的那些悬疑之事
--
明德王府与清山东巡抚部院署
--
济南行业特色老街巷——剪子巷
--
朱应毂与“泉石清赏”石刻
--
济南名泉新考
--
济南地区佛塔浅考
--
济南有段齐长城
--
济南的司马府与皇亲巷
--
济南贡院五百年
--
济南山区中的乡村教堂——林家庄玫瑰圣母堂探析
--
“勅龙洞寿圣院”摩崖石刻解读
--
大明湖畔的祠
--
从小说描写看晚清济南的风景与风情——以《老残游记》为例
--
济南以荷花、柳树及湖光、山色而称的地名
--
老济南的估衣市街
--
济南历下亭曾为藏书处
--
历史沧桑话东阿
--
见证日本侵略济南的老建筑——凤凰公馆
--
大明湖“竹港清风”景观的来历
--
华不注曾是济南第一名山
--
大沙河的历史渊源
--
柳埠糖酥煎饼的传承与发展
--
济南古建筑壁画寻踪
--
古历下亭或在曲水流觞处
--
“溪亭”不是“溪亭泉”
--
院前大街和“齐鲁总制”牌坊
文化撷英
--
从济南城市的兴废变迁看保泉节水的重大意义
--
泉情诗韵——漫谈历代诗人骚客在济南湖、泉中的游踪诗迹
--
舜祠考
--
有关趵突泉几个问题的思考
--
济南七十二泉“版本”考
--
历史上的《济南府志》
--
读《石鼓文概述·印话》杂识
--
学政与学正
--
古代趵突泉的喷涌与断流
--
济南胜概楼旧址考
--
古籍整理中地名校点失误例析
--
试论西汉时期商河地域诸侯封地
--
山东首府——济南
--
济南泉水文献考
--
平阴民间舞蹈“加鼓通”的起源和发展
--
庙山考——兼谈舜山非干佛山
--
济南山水古迹考
--
济南现辖各县(市、区)建国前修志简述
--
倚水怀故土 凭栏话沧桑——商河历史文化点滴
--
舜井考
--
先商起始滴河流域刍议——兼论商河县名之由来与古滴水、商民族之关系
--
济南“马”字地名寻踪
--
清代山东学政考析
--
古麦丘考证
--
章丘龙泉庵石刻篆书楹联解析
--
秦“济北郡”考述
--
平阴县旧志编修综述
--
对历下、靡下、靡笄山、千佛山等记载的考证
--
说“借书园”的地址
--
从人文历史看历城境内的大唐文化
--
明清时期商河县三里河李氏人文初搜
--
济南“三山不显”、“四门不对”考略
--
从历史看济南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之形成
--
临济由县到村的变迁
如是我闻
--
我与习近平同志的一次近距离接触
--
我对吴官正同志的一点印象
--
金声玉振续箫听——忆廿世纪末经历的一次“非遗”项目保护工作
--
我记忆中的黑伯龙先生
--
谷牧尊师二三事——为纪念谷牧诞辰100周年而作
--
济南首任工商局长管大同
--
我与济南第一任建设局长牟宜之的一段往事
--
我跟先生学作书——怀念恩师蒋维崧先生
--
桑梓高材有先生——怀念徐北文兄
--
菊残犹有傲霜枝——回忆表哥弭菊田
--
我的父亲朱蓂阶
--
陈明达与药山“稻改”
--
郭沫若先生泰山交友
--
回忆肖道军
--
黄河哺育的书画大家——关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