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史
格式:PDF
暂停接单,等处理完堆积订单后再开放。
介绍
内容简介:
前言
中华民族的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
经验。伴随我国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出现,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发展,狭义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应运而起。自1903年
以来,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所进行的三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
远影响的学制改革,使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学制,在整个学校系统
中占有了确定的位置。
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以黄炎培为首的职教社领导
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中,以赤诚的爱国之心、
责在人先、利居人后,为倡导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不
辞劳苦,历尽艰辛,-开拓前进,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的努力
和推动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在普
通学校中兼施职业教育、.农村改进及职业指导等几个环节相互衔
接、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结构。以上诸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理
论探讨,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多得的一份珍贵民族财富,
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和光大。
内容时限:
1903-1917
出版时间:
1991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萌芽
----
一、教育的职业性
----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职业性教育
----
三、奴隶社会的职业性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
二、两汉至隋唐时期的职业教育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
一、职业教育的目的
----
二、职业教育的要求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的途径、教材和方法
----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途径
----
二、职业教育的教材编写
----
三、职业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近现代职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职业学校产生的原因及孕育过程
----
一、职业学校产生的原因
----
二、职业学校的孕育过程
--
第二节 清朝末年的实业学堂
----
一、实业学堂的学制
----
二、实业学堂的教育宗旨
----
三,实业学堂的课程设置
----
四、实业学堂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辛亥革命后的实业学校
----
一、实业学校的学制
----
二、实业学校的教育宗旨与课程设置
----
三、实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学校管理
----
四、实业学校的发展概况
--
第四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职业学校
----
一,职业学校的学制
----
二、职业学校的教育宗旨及课程设置
----
三、职业学校的发展概况
--
第五节 国民党统治地区的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的学制
----
二、职业教育的宗旨与课程设置
----
兰、职业学校的教学与训导
----
四、职业学校的发展概况
--
第六节 共产党领导下各根据地的职业教育
----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职业教育
----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职业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职业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职工教育
--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职业教育
----
一、“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职业教育
----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职业教育
----
三、粉碎,“四人帮”后的职业教育
第三章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一节 黄炎培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
一、出身清苦,青少年时期勤学上进
----
二、笃志办学,倡导实用主义教育
----
三、锐意改革,竭力倡导职业教育
----
四、与时俱进,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
----
五、身肩重任,倾心人民的教育事业
--
第二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一、对封建传统教育余毒的批判
----
二、论职业教育的目的
----
三、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
四、论职业道德教育
----
五、论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
第三节 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人历史贡献
----
一、在封建教育的包围中独树职业教育
----
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前进
第四章 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模型
--
第一节 完全实施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
----
一、中华职业学校的宗旨和方针
----
二、中华职业学校的设科和学制
----
三、中华职业学校所设主要各科概况
----
四、中华职业学校实习场地的建设
----
五、中华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
第二节 以在职业余培训为主的补习学校
----
一、职业补习学校的创办和发展
----
二、鼎盛时期的职业补习学校概况
----
三、学科设置与教材
----
四、各校行政组织及学生状况
----
五、职业补习学校的典范
--
第三节 兼施职业教育的普通学校
----
一、普通中学的困境与职业学校的难处
----
二、普通中学兼施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三,比乐中学的试验工作
----
四、职业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第五章 农村改进事业的实验
--
第一节 农村改进事业的提出与概说
----
一、农村改进事业的提出
----
二、农村改进事业的概说
--
第二节 农村改进事业的实施
----
一、农村改进机关的建立
----
一、农村改进办法的制定
----
三、农村改进人才的培养
--
第三节 职教社创办的第一个改进区
----
一、组织机构
----
二、区域面积与人口
----
三、各种主要会务
----
四、经费来源与花消
----
五、主要成绩
--
第四节 农村改进事业的巨大成就
----
一、推广科学技术,繁荣农村经济
----
二、普及文化教育,唤起民众觉悟
----
三、培养改进人才,服务农村事业
----
四、改进风俗习惯,倡导集体事业
----
五、推行先进农机,发展农业生产
第六章 职业指导的实践与理论
--
第一节 职业指导的实施过程
----
一、学校部门开展的职业指导
----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的职业指导
----
三、教育行政机关推行的职业指导
--
第二节 职业指导的理论探讨
----
一、职业指导的意义和原则
----
二、职业指导的效用
----
三、职业指导的步骤
----
四、职业指导的实施
----
五、职业指导机关的组织
--
第三节 职业指导所开展的活动及成绩
----
一、上海职业指导所的工作片断
----
二、南京职业指导所的工作片断
----
三、重庆职业指导所的工作片断
第七章 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其历史作用
--
第一节 职教社的概况
----
一、酝酿与创立
----
二、组织机构与性质
----
三、特点与作风
--
第二节 职教社的奋斗历程
----
一、创建初期的发展
----
二、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
三、政治上的新生与工作上的转变
----
四、为建设新中国大展宏图
--
第三节 职教社的历史作用
----
一、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一支进步力量
----
二、推进我国职教事业发展的自然司令部
----
三、沟通教育与实业和社会各界的桥梁
第八章 职业教育的重要法令与规程
--
一、奏定实业学堂通则
--
二、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
三、奏定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
--
四、奏定艺徒学堂章程
--
五、奏定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
--
六、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
--
七、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规程
--
八、教育部公布职业教育设计委员会规程
--
九、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
--
十、教育部公布职业补习学校规程
--
十一、教育部颁发各省市职业学校职业学科师资登记检定及训练办法大纲
--
十二、教育部公布修正职业学校规程
--
十三、教育部颁发短期职业训练班暂行办法
--
十四、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设置职业指导组暂行办法
--
十五、教育部颁发各省市推行职业补习教育办法大纲
--
十六、教育部颁发职业学校与建设机关协作大纲
--
十七、教育部颁发职业学校设置顾问委员会办法
--
十八、考察职业学校办理成绩应注意要项
--
十九、教育部颁发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
--
二十、教育部颁发各省市实施分区辅导职业学校办法大纲
--
二十一、教育部颁发协助职业学校生产资金暂行办法
--
二十二、教育部颁发奖励农工商业团体办理职业学校职业训练班及职业补习学校办法
--
二十三、教育部颁发调整设置职业学校及鼓励青年进入职业学校办法
--
二十四、教育部训令职业教育设施中急须注意各点
--
二十五、修正奖励职业学校职业学科教员进修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