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子长县志
版权页
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
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子长县志》编纂人员
《子长县志》审稿单位
图片
--
子长县行政区划图
--
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子长县志办工作人员合影
--
中共子长县委外景
--
子长县人大、政府办公楼
--
子长县城——瓦窑堡鸟瞰
--
瓦窑堡革命旧址
--
瓦窑堡会议旧址
--
毛泽东旧居
--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
子长烈士纪念馆
--
谢子长将军
--
子长油矿全景
--
子长境内第一口油井
--
原油外运
--
南家咀煤矿
--
子长县发电厂
--
子长县水泥厂
--
瓦窑堡市场一瞥
--
子长名吃——煎饼、凉粉
--
子长粉条(丝)
--
县城街一隅
--
愚公桥
--
中山川水库
--
引种红豆草
--
丹头流域治理全景
--
芋则湾蔬菜基地
--
子长中学
--
子长县幼儿园
--
瓦窑堡小学
--
子长县防疫站检验室
--
钟山石窟全景
--
钟山石窟二号窟人物造像
--
钟山石窟二号窟佛像
--
钟山石窟三号窟佛像
--
萧寺宫壁画
--
陕北红军使用过的部分武器
--
安定故城
--
丹头城遗址
--
子长人民剧团演出《任志贞》剧照
--
子长唢呐
--
1.安定贝莱鱼化石
--
2.羊首乳钉纹簋
--
3.清极不畏寒 贺晋年 作
--
4.书法 王聚才 书
--
杨鸿章 书
--
老人 封营庄 摄
--
王志笃 书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
--
进驻瓦窑堡
--
纠正肃反
--
瓦窑堡会议
----
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
--
东征和西征
--
国共合作的酝酿
--
中央党校与红军大学
----
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
苏区政策
--
名人轶事
----
毛泽东旧居(刘家院)
----
周恩来旧居
--
撤离瓦窑堡
第一编行政建置
--
第一章县域位置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境域变迁
----
第二节政区变迁
----
第三节村落变迁
------
安定县图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类型
----
第二节分区
----
第三节主要山川
------
主要山脉
------
主要川道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日照
------
子长县月、季、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及辐射理论计算值(1982)
----
第二节气温
------
子长县年、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单位:℃)
------
子长县各地月、年平均气温(单位:℃)
------
子长县四季冷暖划分
----
第三节地温
------
子长县地面温度及升降速度(单位:℃)
----
第四节气压和风
------
气压
------
风
----
第五节降水与蒸发
------
时间分布
--------
子长站降水量统计(1957~1982年)(单位:毫米)
------
地理分布
------
降雪
------
干温度
----
第六节霜云雾
------
霜
------
云
------
雾
--
第四章物候
----
第一节植物候
------
子长县主要农作物物候
------
子长县主要林木物候
----
第二节动物候
----
第三节非生物候
----
第四节物候谚语
------
农谚
------
气象谚语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水系
----
第二节地下水
------
潜水
------
承压水
------
瀵水
----
第三节水质
------
饮用水水质
------
给水及锅炉用水水质
------
灌溉用水水质
--
第六章土壤
----
第一节分布特征
------
区域分布
------
微域分布
----
第二节类型及性状
----
第三节土壤性质
--
第七章植被
第三编自然资源
--
第一章矿产资源
----
第一节煤
------
矿区地质特征
------
矿区地下水
------
煤层顶板、底板
------
瓦斯及煤尘
------
储量与分布
------
煤质
----
第二节石油
------
地质特征
------
储量与分布
------
油质
--
第二章光热资源
----
第一节光能
----
第二节热量
------
各界期积温
--------
子长县各界温期间日照时数与辐射量
--------
子长县各界温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和初、终日期
------
春季的升温
------
秋季的降温
------
越冬期热量
--
第三章水资源
----
第一节地表水
------
子长县各保证率降水统计
------
子长县各保证率降水年内分配(单位:毫米)
------
全县各区、各保证率径流自产量计算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供需状况及水能
--
第四章土地资源
----
第一节面积
----
第二节类型
------
子长县土地类型(单位:万亩)
----
第三节等级
----
第四节坡度
--
第五章植物资源
----
第一节林木
----
第二节草类
--
第六章动物资源
第四编自然灾害
--
第一章成灾因素
----
地质灾害
----
干旱
------
子长县平均干旱指数和湿润度
----
洪涝
------
子长县1957~1982年连阴雨出现次数统计
----
冰雹
----
霜冻
------
子长县冻雹路径图
----
大风
----
虫害
--
第二章灾害记实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雹灾
----
第四节冻灾
----
第五节风灾
----
第六节虫害
----
第七节地震
--
第三章抗灾救灾
----
第一节测报
----
第二节抗灾
------
抗旱
------
抗洪抢险
------
杀虫灭鼠
----
第三节救灾
------
生产自救
------
政府赈济
第五编土地
--
第一章土地经营
----
第一节私有经营
----
第二节集体经营
------
互助组
------
农业合作社
------
人民公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双田制
--
第二章土地改革
----
第一节土地革命前农村土地状况
------
玉家湾村1934年人口阶级土地构成统计
------
路家坪村1934年人口阶级土地构成统计
----
第二节土改分田
----
第三节土登评产
--
第三章土地治理
----
第一节兴修梯田
----
第二节打坝淤地
----
第三节改河治滩
----
第四节平整川地
--
第四章土地利用
----
第一节土地面积
------
土地总面积
--------
子长县1986~1989年土地资源详查乡(镇)土地面积统计
------
乡(镇)土地面积
------
各村委会土地面积
----
第二节利用现状
------
耕地
------
园地
------
林地
------
牧草地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交通用地
------
水域
------
未利用土地
----
第三节耕地坡度
------
耕地坡度分级
------
分布特点
------
利用特点
----
第四节土壤沙化
--
第五章土地与人口
----
第一节人口与土地
------
人均土地
------
人均耕地
------
劳均耕地
----
第二节人口与建设用地
--
第六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策宣传
----
第三节土地证核发
----
第四节土地法规
----
第五节建设用地管理
----
第六节土地清查
----
第七节纠纷处理
第六编人口
--
第一章人口源流
--
第二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1941年安定各区人口统计
------
子长县1949~1990年城乡人口构成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城乡分布
------
地理分布
------
行政区域分布
----
第三节人口密度
--
第三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出生
--------
子长县1949~1990年人口发展统计
------
死亡
------
自然增加
----
第二节社会变动
------
子长县部分年份人口变迁统计
--
第四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构成
------
性别
--------
子长县1982年总人口性比例
------
性比例(性别比)
--------
子长县1990年总人口性比例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子长县三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统计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子长县1982年每千人拥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与省、地水平对比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第五节民族姓氏
--
第五章人口调查
--
第六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教育奖惩
----
第三节节育措施
--
第七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类型
第七编农业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经济体制变革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公有制
----
第三节收益分配
------
子长县1972~1990年农村现金收益分配统计
------
子长县1972~1984年农村粮食收益分配统计(单位:万分斤、公斤)
--
第三章耕地
--
第四章农作物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冯家屯小麦、玉米套作
------
子长县1949~1990年粮食产量统计(单位:万公斤)
------
子长县1949~1990年种植业产值曲线图
----
第二节油料作物
------
子长县1949~1990年油料作物产量(单位:万公斤)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薯类
------
蚕桑
--------
子长县1949~1990年蚕桑生产统计
------
果类
------
烟叶
------
蔬菜瓜类
------
棉花
--
第五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种植制度
----
第二节栽培技术
----
第三节肥料施用
----
第四节作物保护
------
子长县农作物病虫害统计
--
第六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手工农具
------
田间作业工具
------
收割碾打工具
------
粮食加工工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子长县1966~1990年农业机械拥有量(单位:台(件))
第八编林业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林业概貌
--
第三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第二节采种
----
第三节育苗
----
第四节重点绿化工程
------
子长县部分年份林业生产统计
--
第四章林木营护
----
第一节品种改良
----
第二节新法栽培
----
第三节林木管理
----
第四节病虫防治
第九编畜牧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畜禽品种
------
子长县1983年畜群结构比例(单位:头、匹、只)
------
子长县1983年畜禽品种结构统计(单位:头、匹、只、箱)
------
秦蒙杂交牛体尺体重测定(单位:厘米、公斤)
------
陕北毛驴与佳杂驴体重体尺测定(单位:厘米、公斤)
------
成年绵羊体尺体重测定(单位:厘米、公斤)
----
第二节畜禽分布
------
子长县1983年畜禽分布(单位:头、只、箱)
----
第三节养羊基地
--
第三章饲草饲料
----
第一节饲草
------
子长县1983年农作物秸秆生产及利用统计(单位:万公斤、万亩)
----
第二节饲料
----
第三节牧草播种
------
飞播牧草(1982)
------
子长县部分年份畜禽发展统计(单位:头、只、箱)
--
第四章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畜禽疫病
----
第二节疫病防治
第十编水利水保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引水工程
------
子长县1986年完好利用渠道统计
------
秀延四干渠枢纽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提水工程
----
第四节饮水工程
------
安定人畜饮水工程
------
子长县1986年人畜饮水工程统计
----
第五节河道治理
----
第六节水能利用
--
第三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综合治理
------
芽坪大王山人造小平原
------
任家山沟治理一瞥
--
第四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工程管理
----
第二节水产养殖
第十一编工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国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子长县1979~1990年乡镇村办工业统计(单位:万元)
----
第三节私营与公私合营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煤炭工业
----
第二节石油工业
------
子长油区油层评价
------
子长油矿历年生产统计
------
瓦窑堡钻采公司历年生产统计
----
第三节冶金工业
------
子长铁厂一瞥
------
子长铁厂1970~1978年经济效益统计(单位:吨、万元)
----
第四节电力工业
----
第五节造纸、印刷工业
----
第六节建材工业
----
第七节机械工业
----
第八节纺织、缝纫工业
----
第九节陶瓷工业
----
第十节食品工业
------
子长县1990年独立核算工业统计
--
第三章生产管理
----
第一节生产设施
----
第二节产品产量
------
子长县主要工业产品部分年份产量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四章工业普查
----
子长县1985年工业企业统计(单位:人 万元)
第十二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道路
------
古道
------
公路
----
第二节桥梁 隧道
------
桥梁
--------
子长县中型桥梁统计
--------
子长县小桥及涵洞统计
------
隧道
--------
黑山寺沟隧道
----
第三节运输
------
民间运输
------
集体运输
------
国营运输
--------
子长县汽车拥有量及运输量统计
----
第四节管理
------
交通管理
--------
子长县历年养路费征收统计(单位:万元)
------
运输管理
------
道路管理
------
行政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驿站、铺司
------
交通站
------
邮政局
------
邮电局
--------
子长县1990年乡镇邮电所统计
----
第二节邮政
------
邮路
------
邮运工具
--------
子长县1990年农村邮路统计
------
邮政业务
--------
子长县部分年份邮政业务量统计
--------
子长县1985年乡镇邮电所邮件进出口统计(单位:件、张)
------
报刊发行
------
集邮
----
第三节电信
------
电路
------
电话
------
电报
第十三编商业
--
第一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集市
----
第二节物资交流会
------
子长县部分年份集市贸易统计(单位:万元)
--
第二章私营商业
--
第三章集体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望瑶堡消费合作社社员证
----
第三节经营
----
第四节供应
------
子长县1976~1990年生产资料销售统计
------
子长县1976~1990年主要日用杂品供应统计
----
第五节农副产品购销
--
第四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商品购销
------
子长县部分年份国营商业商品购、销、存统计(单位:万元)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子长县1972~1990年国营企业资金利用统计(单位:万元)
--
第五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粮油收购
------
子长县历年粮食征购统计(单位:吨)
----
第三节粮油销售
------
子长县城镇粮食定量分级供应标准(单位:公斤)
------
子长县历年粮食购销调拔统计(单位:吨)
----
第四节粮油储运
------
子长县粮油购销管理站统计
----
第五节经营管理
第十四编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入
------
子长县历年财政收入统计(单位:万元)
----
第四节财政支出
------
子长县历年财政支出统计(单位:万元)
----
第五节资金开发
----
第六节陕北老区建设资金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种
----
第三节税率
------
农业税
------
工商税
------
其他税收
----
第四节征收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陕甘晋省在瓦窑堡铸造的银币
------
陕北省在瓦窑堡制造的布币
----
第三节货币管理
------
子长县历年货币投放回笼统计(单位:万元)
----
第四节储蓄
------
子长县历年储蓄统计(单位:万元)
----
第五节信贷
------
民间借贷
------
农业信贷
------
工商信货
--------
子长县历年贷款发放统计(单位:万元)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债券
------
民间债券
------
国家债券
第十五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郭变迁
------
安定县彊域图
------
安定县城池图
------
瓦窑堡古城墙
----
第二节城区交通
----
第三节城区建筑
------
子长县城1986年用地统计
----
第四节排水给水
----
第五节城区照明
----
第六节城区卫生
----
第七节城区绿化
--
第二章集镇建设
--
第三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民居建筑
----
第二节公共设施
--
第四章建筑设计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设计施工
----
第三节建筑材料
--
第五章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城镇房产管理
----
第二节房屋普查
----
第三节城区规划
----
第四节村镇规划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第十六编经济管理
--
第一章经济综述
--
第二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生产计划管理
----
第三节流通计划管理
----
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第五节陕北老区建设资金管理
--
第三章统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全面经常性调查
------
非全面经常性调查
------
全面一次性调查
------
非全面一次性调查
----
第三节统计服务
--
第四章审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计与监督
--
第五章物资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资购销
------
子长县1966~1990年物资购销统计(单位:元)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计划管理
------
经营管理
------
物资管理
--
第六章物价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商品价格
----
第三节管理措施
----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
--
第七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集市管理
------
市场建设
----
第三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个体工商企业管理
----
第五节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经济合同管理
------
商标管理
------
广告管理
--
第八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第十七编政党群团
--
第一章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中共瓦窑堡军支
------
中共安定特支
------
中共安定区委
------
中共安定县委
------
中共赤源县委(1934年12月~1936年2月)
------
中共秀延县委(1935年2月~1937年9月)
------
中共子长县委(1935年5月~1937年9月)
------
中共瓦窑堡市委(1935年10月~1936年2月)
------
中共安定县委(新)(1936年2月~1937年9月)
------
中共子长县委(1942年5月至今)
----
第二节党员
------
民国时期三个年份党员成分比较
------
中共子长县委1984~1990年党员统计
----
第三节党的代表大会
----
第四节中心工作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第六节整党整风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八节统一战线
--
第二章国民党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治协商会议
------
政协委员
------
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三节政协工作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组织建设
------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工会工作
----
第二节青少年组织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少先队
----
第三节妇女组织
----
第四节农民组织
------
农民协会
------
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
商会
------
工商业联合会
第十八编政权
--
第一章县衙 县署
----
第一节县衙
----
第二节县署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子长县1944年参议员统计
----
子长县1946年参议员统计
----
第一节选举
------
子长县部分年份人民代表结构
------
子长县部分年份乡(镇)人民代表结构
----
第二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政府
----
第一节县政府
------
苏维埃政府
----
第二节民政
------
子长县1940~1944年代耕统计
------
子长县1973~1990年退伍军人安置统计
----
第三节劳动人事
------
子长县待业青年安置统计(单位:人)
----
第四节信访
------
机构
------
信访工作
--------
子长县部分年份来信来访及处理统计
----
第五节档案
------
子长县档案馆档案、资料利用统计
第十九编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子长县1980~1990年车辆事故统计
----
第三节消防
----
第四节收容看守
--
第二章法律监督机关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法律审判机关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诉讼制度变革
----
第三节案件审理
------
刑事审判
------
民事审判
------
经济审判
----
第四节人民陪审
----
第五节申诉信访
----
第六节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教育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律师业务
第二十编军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军事地理
----
第一节战略地位
----
第二节军事地形
----
第三节军事气候
----
第四节军事通道
----
第五节军用水源
----
第六节军事要地
------
重要关隘
------
重要制高点
------
重要开阔地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募兵制
------
征兵制
------
志愿兵役制
------
义务兵役制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征集程序
--------
子长县1954~1990年兵员征集统计
------
兵员
--
第四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团练保甲
----
第二节民团
----
第三节红军游击队
----
第四节民兵
------
组织建设
------
装备
------
训练
--------
子长县1970~1990年民兵训练统计
--
第五章驻军与防务
----
第一节驻军
------
秦代驻军
------
隋唐驻军
------
宋代驻军
------
明代驻军
------
清代驻军
------
民国时期驻军
------
建国后驻军
----
第二节防务
--
第六章军供支前
----
第一节军需供应
----
第二节民众支前
--
第七章重大兵事纪略
----
第一节宋代兵事
------
西夏强攻承平寨
------
宋破黑水、安定堡
----
第二节明代兵事
----
第三节清代兵事
----
第四节民国兵事
------
营盘山遭遇战
------
玉家湾奔袭战
------
董家寺伏击战
------
窑则峁河偷袭战
------
攻打安定城
------
吴家寨子——马家坪战斗
------
羊马河战役
--------
羊马河战役经过示意图
第二十一编教育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机构
------
学署
------
教育局(科)
----
第二节私塾 儒学 书院
------
私塾
------
儒学
------
书院
----
第三节普通教育
------
幼儿教育
------
小学教育
--------
子长县1949~1990年小学教育发展统计
------
学制、教材和教学方法
------
中学教育
--------
子长县中学教育发展统计
--------
子长县部分年份大学中专升学人数统计
----
第四节专业教育
----
第五节成人教育
------
子长县建国前农民教育发展统计
----
第六节教师队伍
------
教师文化素质
------
教师数量
------
教师的社会地位
------
教师的经济收入
----
第七节教育经费和校舍设施
------
教育经费
------
校舍设施
----
第八节勤工俭学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子长县1989年全民所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统计
------
子长县1989年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统计
----
第三节科技普及
------
科技宣传
------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子长县部分获奖科技成果统计
第二十二编体育卫生
--
第一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间体育
------
节日娱乐活动
------
大众体育活动
------
武术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业余体育
------
业余体育学校
------
职工业余体育
------
农民业余体育活动
------
军队体育
----
第五节运动会
------
子长县全民运动会统计
------
子长县单项运动会统计
------
子长县职工篮球运动会统计
------
子长县中学生运动会统计
--
第二章卫生
----
第一节机构
------
卫生局
------
防疫站
------
妇幼保健站
------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药品检验所
------
医院
----
第二节防疫
------
环境卫生
------
防疫
------
保健
----
第三节医疗
------
医疗队伍
------
医疗设施
--------
子长县1990年医院医疗用房统计
------
医疗技术
------
外地医疗队在子长
----
第四节药材
------
药材经销
------
药材生产
第二十三编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
----
第二节图书馆
----
第三节工人俱乐部
----
第四节农村文化站
----
第五节文化市场
--
第二章民间艺术
----
第一节秧歌
----
第二节民间音乐
------
民歌曲调
------
民间乐器
--------
子长唢呐队在延安街头
----
第三节陕北说书
----
第四节民间美术
------
剪纸
--------
子长民间剪纸
--------
民间艺人井三多(中)传授剪纸技术
------
绣花
------
堆花
--------
子长布堆花
------
纸火(俗称纸糊)
------
泥塑、彩绘
----
第五节戏剧
----
第六节城乡文艺活动
------
闹秧歌
------
民间灯会
--
第三章新闻广播
----
第一节新闻
------
新闻报导
------
报纸刊物
----
第二节广播
------
广播站(网)
------
广播事业
--
第四章电影 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子长县1976~1990年电影队统计
----
第二节电视
------
转播台
------
电视机
--
第五章书店
--
第六章艺文
----
第一节作品存目
------
县志
----
第二节作品选录
------
诗歌
------
散文
------
民间文学
------
民歌
------
民谣
第二十四编文物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古生物化石遗址
------
猛犸象牙化石遗址
------
兔儿河鱼化石遗址
------
驮儿巷鱼化石遗址
----
第二节古城堡遗址
------
阳周故城遗址
------
魏平故城遗址
------
丹头故城遗址
------
安定故城遗址
------
黑水堡遗址
------
滴溜山古寨遗址
------
殄羌寨遗址
------
威羌寨遗址
------
李家塌遗址
--
第二章古墓葬
----
秦人墓
----
石棺墓群
----
流泪坡石棺群
----
鸦巷石棺墓
----
明朝
----
清朝
--
第三章石窟
----
第一节钟山石窟群
------
钟山石窟雕像(局部)
----
第二节张家岔石窟
----
第三节魏家岔石窟
----
第四节马石寺石窟
--
第四章古建筑
----
芽坪孝行坊
--
第五章碑刻
----
子长县部分碑刻统计
--
第六章现代文物
----
第一节革命斗争旧址
------
安定县第三次地方行政会议旧址
------
周家崄会议旧址
------
瓦窑堡会议旧址
------
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旧址
------
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
中共中央党校旧址
----
第二节中央领导人故居
------
毛泽东故居
------
周恩来故居
------
刘少奇故居
------
张闻天故居
----
第三节革命烈士陵墓
------
谢子长将军墓
--------
谢子长将军墓(枣树坪)
------
子长陵
--------
子长陵(1946)
------
子长烈士纪念馆
------
子长县革命烈士公墓
--
第七章馆藏文物
----
第一节出土文物
------
化石
------
石器
------
石家湾乡桥山遗址出土新石器
------
铜器
--------
饕餮纹斝
--------
饕餮纹爵
--------
觚
--------
戈
--------
青铜环首刀
--------
青铜斨
--------
铜箭簇
--------
西汉铜鼎
--------
青铜镜
------
铁器
------
陶器
------
铜印及其他
----
第二节革命文物
------
公文类
------
书刊类
------
武器类
------
货币类
------
票据类
------
服装类
--
第八章安定八景
第二十五编民俗
--
第一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服饰
------
饮食
------
风味名吃
------
居住
------
通行
------
器用
----
第二节生产习俗
------
动农
------
稔祭
------
求雨
------
祈雨
------
破土
------
合龙口
----
第三节节令习俗
----
第四节婚嫁习俗
----
第五节丧葬习俗
----
第六节生寿习俗
------
生育
------
祝寿
----
第七节礼节习俗
----
第八节陈规陋习
----
第九节社会新风
--
第二章宗教信仰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第二十六编人民生活
--
第一章农民生活
----
子长县1983年49户农民收支统计(单位:元)
--
第二章职工生活
第二十七编方言
--
第一章语言特征
--
第二章声母 韵母 声调
----
第一节声母
----
第二节韵母
----
第三节声调
------
单字调
------
两字组连续调
--
第三章子长话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
----
第一节声母对应规律
----
第二节韵母对应规律
----
第三节声调对应规律
--
第四章方言词语
--
第五章语法特点
--
第六章标音举例
----
歌谣
----
歇后语
----
谚语
第二十八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薛文周(1589~1634)
----
王汇( )
----
张在朝( )
----
廖均( )
----
王鸿荐( )
----
龙锡庆( )
----
任广盛(1870~1930)
----
杨庚武(1898~1931)
------
图:杨庚武
----
焦维炽(1910~1932)
------
图:焦维炽
----
惠泽仁(1910~1933)
----
黄天锡(1878~1934)
----
任志贞(1914~1934)
------
图:任志贞
----
白德胜(1904~1934)
----
强世清(1911~1934)
----
刘存元(1890~1934)
----
谢子长(1897~1935)
------
图:谢子长
----
阎志耀(1909~1935)
----
谢福成(1908~1935)
----
谢绍安(1909~1935)
----
栾新春(1918~1935)
----
阎随则(1914~1935)
----
杨风歧(1907~1936)
----
薛毓瑞(1902~1936)
----
路尚奎(1873~1941)
----
张文化(1879~1947)
----
吴士芳(1917~1947)
------
图:吴士芳
----
史秀芸(1917~1948)
----
李清业(1917~1948)
----
郭子秀(1907~1949)
----
杨国栋(1901~1950)
------
图:杨国栋
----
孙绍山(1906~1951)
----
杨如震(1881~1959)
----
侯锡康(1888~1960)
------
图:侯锡康
----
折可达(1898~1963)
----
阎红彦(1909~1967)
------
图:阎红彦
----
刘昌汉(1915~1967)
----
赵通儒(1909~1969)
------
图:赵通儒
----
吴宽则(1871~1971)
------
图:吴宽则
----
黄立德(1902~1980)
------
图:黄立德
----
营尔斌(1903~1981)
----
李景膺(1907~1981)
----
高维嵩(1916~1985)
------
图:高维嵩
----
吴习智(1913~1985)
------
图:吴习智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名录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7.6)
------
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
------
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10)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0.1至今)
----
第二节子长籍将军谱
------
贺晋年(1910~ )
--------
图:贺晋年
------
陈克功(1910~ )
--------
图:陈克功
------
李赤然(1914~ )
--------
图:李赤然
------
贺吉祥(1915~ )
--------
图:贺吉祥
------
贺毅(1929~ )
--------
图:贺毅
----
第三节劳模名录
------
图:南世华
------
图:黄振武
------
图:何剑常
------
图:崔治宝
------
图:沈为备
------
图:谢绍旺
------
图:阎俊昌
------
图:姬乃明
------
图:张建新
------
图:白生荣
------
图:郭双成
------
图:马俊图
------
图:孙炳录
------
图:孙银亭
------
图:薛志和
------
图:郭永兰
------
图:魏春林
------
图:李占军
------
图:强海容
--
第三章人物表
第二十九编“文化大革命”纪实
--
第一章“文革”序幕
----
第一节工作组进校
----
第二节教师集训会
----
第三节红卫兵
----
第四节造神运动
--
第二章“文革”动乱
----
第一节造反组织的孽生、分裂及内讧
----
第二节“三支两军”
----
第三节批斗“当权派”
----
第四节文攻武卫
----
第五节打、砸、抢
----
第六节重大武斗
------
“十大指”袭击瓦窑堡
------
驮巷事件
------
“9.11事件”
----
第七节制止武斗
--
第三章“文革”临时权力机构及其活动
----
第一节革命委员会
------
县革命委员会
------
基层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群专部
----
第三节“清队”
----
第四节“四下一遣”一打三反”
------
“四下一遣”
------
“一打三反”
----
第五节大批判
附录
--
文献辑录
--
杂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