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水产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为地方通志的专业志,下限至一九九零年。
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目录
封面
微山县水产志
题词
--
中共微山县委书记刘士盈同志题词
--
微山县人民政府县长石茂喜同志题词
--
中共微山县委副书记胡昭穆同志题词
--
微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开朗同志题词
--
微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王相玲同志题词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微山县委员会主席钟世新同志题词
--
微山县水产局局长曹昌森同志题词
《微山县水产志》编纂领导小组
《微山县水产志》编纂工作人员
《微山县水产志》初审
《微山县水产志》审定机关
图片
--
徽山县及南四湖图
--
编纂领导小组
--
《微山县水产志》编纂工作人员
--
微山县水产局领导成员
--
微山县水产局局长曹昌森在审阅志稿
--
山东省水产局奖状
--
济宁市水产局奖状
--
中共微山县委奖状
--
山东省水产局奖杯
--
济宁市水产局奖旗
--
微山县城区一角
--
二级坝红旗闸
--
韩庄节制闸
--
微山县水产局大门
--
微山县渔政管理船
--
微山湖十万亩荷花一隅
--
在微山湖捕鱼拉网
--
微山县淡水养殖实验场大门
--
微山县水产供销公司大门
--
微山县造船厂门吊
--
微山县薛河鱼种场
--
微山县两城鱼种场
--
微山湖春鸭场一角
--
微山湖四鼻孔大鲤鱼
--
微山湖鳜鱼
--
乌鳢
--
白鲢
--
中华绒螫蟹
--
鲌鱼
--
草鱼
--
长春鳊
--
黄(鱼桑)鱼
--
明万历十年(1582)前后南四湖及周围水道示意图
--
南四湖木生植被图
序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概述
--
第一章 南四湖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四湖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状况
------
(一)水域、水源
------
(二)气候、温度
------
(三)霜冻、水温
------
(四)降水、风
------
(五)水质、营养
----
第三节 其他
--
第二章 重大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灾
----
附:灾害事故
第二篇 水产资源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鱼类饵料资源
----
第一节 浮游植物
----
第二节 浮游动物
------
一、种类组成
------
二、分布状况
------
三、数量及变动情况
----
第三节 底栖动物
----
第四节 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三章 鱼类资源
----
第一节 鱼类区系组成
------
一、中国江河平原复合体
------
二、南方热带复合体
------
三、北方平原复合体
------
四、海水复合体
----
第二节 渔获物种类及重量
----
第三节 主要鱼类生理特点
------
1、鲫鱼
------
2、黄(鱼桑)鱼
------
3、乌鳢鱼
------
4、红鳍鲌
------
5、长春鳊
------
6、鲤鱼
------
7、黄箭鱼
------
8、毛刀鱼
------
9、草鱼
------
10、鲢鱼
------
11、鳙鱼
----
第四节 鱼类种群数量变动
--
第四章 水生动物、水生植物
----
第一节 水生动物
------
一、虾
--------
1、中华米虾
--------
2、秀丽白虾
--------
3、中华小长臂虾
--------
4、日本沼虾
------
二、蟹
------
三、贝
------
四、鳖
------
五、蛙
------
六、水鸟
------
七、水禽饲养
----
第二节、水生植物
------
芦苇
------
菰草
------
莲
------
芡
------
菱
------
水草
----
附
------
①浮游植物名录
------
②浮游动物名录
------
③微山四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名录
------
④微山四湖鱼类名录
第三篇 渔民
--
第一章 渔民构成
----
第一节 渔民来历
----
第二节 渔民构成
----
第三节 渔民帮系
--
第二章 渔村
--
第三章 渔民发展
----
第一节 渔民发展
----
第二节 渔民生活
--
第四章 渔民陆居
--
第五章 渔民教育
----
附录
------
一、湖上渔民抗日小学
------
二、大捐小学
------
三、爱湖寄读小学
------
四、渔民大学生
--
第六章 渔村考略
----
附:渔民和“猫”(mao)字小考
第四篇 捕捞业
--
第一章 捕捞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捕捞
----
第二节 建国后捕捞业发展
--
第二章 渔讯渔期
----
一、鲫鱼
----
二、黄(鱼桑)鱼
----
三、乌鳢
----
四、红鳍鲌
----
五、长春鳊
----
六、鲤鱼
--
第三章 渔船
--
第四章 渔具及捕捞方法
----
第一节 网渔具
------
一、风网
------
二、袖网
------
三、虾拖网
------
四、箔滩网
------
五、二网
------
六、刺网
------
七、撒网
------
八、罱网
------
九、罾
----
第二节 钓鱼具
------
一、顿钩
------
二、滚钩
------
三、卡
----
第三节 帘箔具
------
一、竹箔
------
二、网箔
------
三、杆子箔
------
四、鱼花布箔
----
第四节 杂渔具
------
一、跳鱼绠
------
二、苗绠
------
三、罩
------
四、独笼
------
五、虾笼
------
六、花篮
------
七、闷篮
------
八、响篦封
------
九、鱼叉
------
十、灯叉
------
十一、端把子
------
十二、鱼鹰
------
十三、捕鱼机
----
第五节 联合渔法
--
第五章 水鸟猎取
----
第一节 水鸟种类和数量
----
第二节 水鸟猎取产量
----
第三节 水鸟猎取工具与方法
第五篇 养殖业
--
第一章 养殖业的发展
--
第二章 鱼苗鱼种
----
第一节 鱼苗鱼种生产的发展
----
第二节 鱼苗鱼种生产技术
----
第三节 鱼苗鱼种的培育
------
一、苗种规格划分
------
二、培育方式
----
第四节 鱼苗鱼种价格管理
----
第五节 鱼苗鱼种基地建设
------
一、淡水养殖试验场
--------
(一)沿革
--------
(二)规模
--------
(三)鱼苗生产及新品种试验
------
二、两城鱼种场
------
三、薛河鱼种场
--
第三章 成鱼养殖及其他
----
第一节 成鱼养殖
----
第二节 商品鱼基地
----
第三节 淡水增殖
第六篇 渔船修造
--
第一章 渔船修造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县船厂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船厂建设
----
第三节 生产发展
----
第四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章 乡镇渔船修造业
----
第一节 建国前个体手工业
----
第二节 乡镇(社、队)渔船修造厂
第七篇 湖区特产
--
第一章 水生植物特产
----
一、芦苇
----
二、蒲草
----
三、菱
----
四、菰茭草
----
五、莲子
----
六、芡实米
----
七、苇编
----
八、菱香酒
--
第二章 水禽类特产
----
一、野鸭
----
二、麻鸭
----
三、羽绒
--
第三章 鱼类特产
----
一、四鼻孔鲤鱼
----
二、鳜鱼
----
三、鲫鱼
----
四、鳖
--
第四章 贝类特产
----
一、河蚌
----
二、田螺
----
三、水蛭
--
第五章 名馔特吃
----
一、金湖牌松花蛋
----
二、南阳烧鸭
----
三、“霸王别姬”
第八篇 水产供销
--
第一章 供销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水产供销企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建国前水产贸易
----
第二节 建国后水产供销企业发展
--
第三章 水产品供销与加工
----
第一节 水产品收购
----
第二节 水产品交售与奖励
----
第三节 水产品销售
----
第四节 渔需物资供应
----
第五节 水产品价格
----
第六节 水产品加工
第九篇 渔政管理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渔业资源保护
--
第三章 渔船管理
--
第四章 渔场管理
--
第五章 水或环境保护
第十篇 水产科技与教育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技术推广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三节 水产学会
--
第二章 科技成果与技术推广
----
第一节 科技成果
------
一、提高大规格草鱼种成活率试验
------
二、草鱼种鱼病防治研究
------
三、网箔带网箱养鱼试验
------
四、南四湖自然资源综合调查
------
五、南四湖网围养鱼试验
------
六、湖泊网围养鱼高产试验
------
七、湖泊网围养鱼技术开发
------
八、千亩连片坑塘主养草鱼高产试验
------
九、百亩鱼池主养草鱼过千斤试验
------
十、池塘鱼种培育试验
------
十一、湖泊网箱养鱼高产试验
------
十二、河蟹工厂化育苗试验
------
十三、中华鳖人工繁殖试验
------
十四、名贵水产品养殖高产试验
------
十五、池塘养鱼高产试验
----
第二节 技术推广
------
(一)机构与人员
------
(二)技术推广项目、范围与效果
----
第三节 科普工作
--
第三章 水产教育
----
第一节 微山水产学校
------
(一)沿革
------
(二)学校规模
------
(三)学校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
(四)各专业毕业生数量及分配去向
------
(五)学校停办时间及原因
----
第二节 渔业中学
----
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
------
一、离职进校学习
------
二、各类业余自学
------
三、短期轮训
第十一篇 水产行政机构
--
第一章 建国前水产行政机构
--
第二章 建国后水产行政机构
第十二篇 渔民习俗
--
第一章 衣、食、住及家风
----
第一节 衣
----
第二节 食
----
第三节 住
----
第四节 家风
--
第二章 婚嫁丧葬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章 节令
--
第四章 封建迷信
第十三篇 渔业先进单位 各类人物代表
--
第一章 渔业先进单位
--
第二章 各类人物代表
----
第一节 出席全国先进人物
------
蒋德胜
------
刘士兰
----
第二节 出席省先进人物
----
第三节 渔民革命干部代表
------
刘林森
------
刘啟
------
刘林
------
段庆功
------
董绍胜
------
刘毓华
----
附:援外人员
第十四篇 大事记
--
大事记
附录
--
第一章 文件辑存
----
第一节 渔业资源保护规章
------
山东省淡水区水产事业管理暂行实施细则(1952年1月)
------
山东省水产局关于加强水产资源保护工作的意见(摘要) (1957年)
------
济宁地区行政公署关于保护南四湖水产资源的布告(1980年3月21日)
------
微山县水产资源繁殖保护试行条例(1963年4月27日)
------
济宁地区水产局、公安处关于严禁使用电力捕鱼的通告(1980年11月12日)
------
山东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暂行规定(1979年10月16日)
------
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保护鱼类资源的通告(1983年6月29日)
----
第二节 渔船管理规章
------
山东省水产局转发国家水产总局《关于执行渔业许可证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
山东省水产局关于执行《渔业许可证制度》的补充通知(1980年4月7日)
------
山东省渔业许可证换发、核发办法(1980年1月14日)
------
山东省水产局关于换发、核发渔业许可证补充规定的通知(1983年6月13日)
----
第三节 渔场管理规章
------
山东省水产局、公安厅关于整顿渔业生产秩序加强治安、渔政管理工作的通知(1981年1月13日)
----
第四节水域环境保护规章
------
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四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通知(1989年6月14日)
--
第二章 抗敌故事
----
巧布渔钩阵
----
扁草地里的战斗
----
芦荡枪声
----
大口子窝阻击战
--
第三章 神话传说
----
四鼻孔鲤鱼的传说
----
苇喳子鸟的传说
--
第四章 湖区谚语
--
第五章 诗词、文赋
----
微山湖夜月
----
游湖陵城
----
昭阳湖
----
辛已岁大歉感赋
----
微湖泛夏即事
----
微山湖舟中作
----
昭阳湖行书所见
----
一字诗
----
韩庄观湖
----
晚步昭阳湖上
----
春日迟湖上友人
----
微子墓
----
过微山湖
----
秋日杂忆
----
陶朱公养鱼经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