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机车工厂志(1965-1985)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盛世修志”,我国编纂地方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编纂新方志的工作
方兴未艾。遵照铁道部和洛阳市的安排,我们编纂了《洛阳机车工厂志》。
内容时限:
1965-1985
目录
封面
洛阳机车工厂志
图片
--
洛阳机车工厂位置图
--
洛阳机车工厂示意图
--
洛阳机车工厂
--
门前广场
--
厂区内
--
住宅一角
--
工厂在扩建
--
厂修蒸汽、内燃机车
--
医院作手术
--
1985年3月26日铁道部副部长张辛泰(右一)来厂视察、厂长柴建业座陪
--
1985年5月29日中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右二)来厂视察、厂长柴建业(右一)、党委书记陈君栋(左二)陪同
--
1970年6月23日首战告捷
--
厂修机车在整备
--
待命出厂
--
厂修联合厂房
--
精心修理
--
二七厂徐效增(左)厂长给工厂赠送北京型内燃机车大幅照片
--
工厂领导深入检修现场
--
精益求精
--
厂领导和职工合影
--
1985年9月23日洛阳市副市长刘德绪、工业总局局长黄志和为3147号机车剪彩
--
工厂自制三吨电炉、三吨汽锤、650吨油压机
--
勾贝杆调直机
--
连续三年获厂劳模朱宝琪在操作电子计算机
--
研究质量管理
--
研究企业管理
--
工厂重大荣誉
--
1971年6月24日第一届党代会盛况
--
党委书记曹树祥(左一)在职代会主席台上讲话
--
厂党委成员研究一九八五年方针目标
--
一九八三年退居二线的部分领导盂昭福(左二)李守忠(右二)丁宝铭(右一)李福元(左一)
--
市劳模尤广新在工作
--
铁道部劳模夏春香(左一)在谈论工作
--
一九八一年以来连续三年获洛阳市男兰冠军
--
丁会主席张伟森关心幼儿
--
警卫队在练武
--
民兵在练武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建厂宗旨
--
第三节 设计规模
--
第四节 购地
--
第五节 施工
第三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领导更迭
--
第三节 历任党政领导
--
第四节 厂名及隶属关系沿革
第四章 党委主要工作
--
第一节 工厂组建时期
--
第二节 工厂“三年两乱”和生产恢复
--
第三节 历史转折的新时期
第五章 厂修蒸气机车
--
第一节 蒸汽机车基本工作原理图
--
第二节 主要技术参数
--
第三节 生产发展
--
第四节 联合厂房工艺布局
--
第五节 分解检查
--
第六节 机车解体
--
第七节 锅炉检修
--
第八节 车架检修
--
第九节 部件检修
--
第十节 车轮检修
--
第十一节 煤水车检修
--
第十二节 总体组装
--
第十三节 准备室
第六章 试修内燃机车
--
第一节 “北京”型内燃机车工作原理
--
第二节 筹备
--
第三节 试修前的准备
--
第四节 第一台内燃机车试修
--
第五节 内燃机车间
第七章 配件生产
--
第一节 铸造
--
第二节 锻冶
--
第三节 机械加工
--
第四节 利材
第八章 辅助生产
--
第一节 动力
--
第二节 电气
--
第三节 工具
--
第四节 修机
--
第五节 运输
--
第六节 建筑维修
第九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科技政策及科技队伍
--
第二节 蒸汽机车产品设计
--
第三节 产品工艺
--
第四节 产品标准化
--
第五节 技术革新
--
第六节 自制大型设备写实
--
第七节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
第八节 科技情报
--
第九节 中心实验室
--
第十节 科技论文
第十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生产管理
--
第四节 人事劳资
--
第五节 设备管理
--
第六节 物资管理
--
第七节 质量管理
--
第八节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
第九节 财务管理
--
第十节 档案管理
--
第十一节 班组管理
--
笫十二节 厂容管理
第十一章 党群工作
--
第一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二节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三节 党的宣传工作
--
第四节 干部工作
--
第五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六节 工会
--
第七节 共青团
--
第八节 治安保卫
--
第九节 民兵和人民防空
第十二章 教育工作
--
第一节 职工教育
--
第二节 子弟中学
--
第三节 子弟小学
--
第四节 技工学校
第十三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职工医院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第三节 房产管理
--
第四节 生活福利
--
第五节 厂属集体企业
第十四章 人大、政协与先进人物名单
--
第一节 人大、政协代表名单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第十五章 大事记
第十六章 附录
厂志编纂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