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辽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02-1986
出版时间:
2002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东辽县志(1902~1986)
版权页
东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曾任县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副主任
东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曾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东辽县志》总编室
曾任《东辽县志》编修人员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县志审稿验收组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稿人员
辽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稿人员
图片
--
2001年6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来东辽县建安镇视察旱情。
--
1994年4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来东辽县寿山镇大寿村视察农村工作。
--
1999年5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在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东辽县生态环境建设。
--
1992年7月7日,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佩云来东辽县凌云乡检查计划生育工作。
--
县委书记史发臣
--
县委常委左起:滕宝春、姬荣、孙时光、尤才、麻广林、薛金安、史发臣、王维兴、张枫、张玉珠、贾丹凤、徐晖、(王吉辉因公外出)。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维兴
--
县人大领导左起:崔振伦、王世国、王维兴、刘景荣、王慧。
--
县人民政府县长薛金安
--
县政府领导左起:任文双、康延君、张玉珠、薛金安、杨友、梁万峰、尤龙。
--
县政协主席麻广林
--
县政协领导左起:张弘舜、张发玉、麻广林、杨宝茂、张忠和。
--
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时光
--
县纪委班子成员左起:王旭、郭平、王焕军、林树山、孙时光、高亚男、姜鸿祥、张国忠、仵占波。
--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吉辉
--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左起:王兆卿、王明喜。
--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晖
--
县委宣传部班子成员左起:侯秉玺、徐晖、王振东。
--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滕宝春
--
县委办班子成员左起:张大鹏、滕宝春、付玉君。
--
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张忠和
--
县委统战部班子成员左起:沙立贤、张忠和、温成武。
--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尤龙
--
县粮食局局长颜世昌
--
县政府办班子成员左起:柴子成、尤龙、王占江。
--
县粮食局班子成员左起:于明斌、周启文、金圣钧、颜世昌、柴子健、颜廷梅、韩晶鸣。
--
1999年7月巴西项目考察团来到东辽国家粮食储备库考察
--
市县领导视察砼仓建设情况
--
县水利局局长梁继库
--
2001年8月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副厅长宿政视察聚龙潭水库。
--
县水利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周遵安、张景龙、梁继库、李海明、邹天利。
--
县净水厂
--
县聚龙潭水库
--
县财政局局长孙淑华
--
县审计局局长唐万生
--
县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吴德海、项明忠、孙淑华、孙凤君、邓德超。
--
县审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王淑华、唐万生、郭长林。
--
县土地环保局局长张景和
--
县土地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杨才、朱庭江、刘海泉、张景和、朱吉坤、刘恒山、张庆艳。
--
1999年12月东辽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县民政局局长刘洪贵
--
县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张桂云、孙万录、刘洪贵、张绍文。
--
寿山镇益寿老年公寓
--
东辽县烈士陵园
--
奖杯
--
县林业局局长邢运启
--
县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孙禹、王忠华、邢运启、张国成、刘长恕。
--
苗圃
--
1988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为东辽县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题词
--
木材
--
县农业局局长叶永生
--
县农业总站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杨光安、李才库、王吉春、曲爱海、朱红军。
--
县第三鹿厂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刘军、姚恩利、曲达、周兴奎。
--
县农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曲爱海、陆宝坤、朱焕庭、叶永生、张宝华、刘伟、战希平。
--
县人民保险公司经理 于静波
--
县人民保险公司领导班子
--
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伟
--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左起:赵乐香、王谚力、刘伟、张世英。
--
重质量、讲信誉、获全省玉米制种花检质量第一名
--
全省玉米制种花期田间检验现场会在吉东种业召开
--
重科研、搞育种、推广新品种。
--
吉东种业研制的新玉米种子——吉东2号(双东2号)
--
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左起:毕长有、赵海涛、王宪邦、陈景联。
--
县检察院党组成员与“五好”检察官在一起
--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
--
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在微机室指导工作
--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深入企业、帮助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县法院院长 赵卫星
--
县法院党组成员左起:李才、蒋光廷、张志华、赵卫星、褚祥臣、曲长太、王绍良。
--
县司法局局长 刘京玉
--
县司法局领导班子左起:王安冬、刘京玉、刘颖慧。
--
县法院在争创“满意”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
县公安局局长 于太波
--
县公安局政委 张振元
--
县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朱玉家、韩业学、郑力忠、吴佩德、刘葆、王传富、于太波、张振元、王之英、董立祥、赵永保、赵凯。
--
县公安局警犬基地
--
县公安局办公楼
--
县交通警察大队队长赵凯
--
白泉公安分局局长董立祥
--
县交警大队领导班子
--
白泉公安分局班子左起:孙强、付立恒、许凤鸣、董立祥、谭江。
--
东辽县县城被吉林省交通安全委员会评为:“文明交通城市”。
--
白泉公安分局荣获集体二等功
--
县农行行长安显宇
--
县农行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姜自玉.安显宇.康浩、李宏。
--
县农行办公大楼
--
县农行被省行评为先进集体
--
县信用联社主任吴清芳
--
县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栗俊清、杨智勇、吴清芳、李凯。
--
主任吴清芳深入农户调查油桃生产情况
--
主任吴清芳深入基层企业搞调查研究
--
县信用联社办公大楼
--
县人民银行领导班子成员左起:申毓范、白连升、赵忠、方忠文、刘军。
--
县人民银行领导深入农户调查研究
--
县人民银行办公大楼
--
县农发行行长王庆信(左三)副行长陈玉良(左二)与行先进工作者合影
--
县农发行领导到椅山乡草庙村走访慰问
--
县国税局局长邹晓平
--
县地税局局长李家仁
--
县国税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闰守君、邹晓平、白银波。
--
县地税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赵国军、史明玉、李家仁、孙守发、姜寿荣。
--
县机关工委书记 刘少鸣
--
县机关工委成员左起:姜月、刘少鸣、蔡雁清、王文启。
--
县委老干部局局长 司玉林
--
县委老干部局成员:孙昌志、司玉林、田文生、韩鸿岩、李春英、胡淑杰。
--
县总工会主席张文轩
--
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左起:高奎林、张文轩、张丹。
--
县人事局局长李来喜
--
县人事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付长江、刘忱、李来喜、郑宪君。
--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凤颖
--
县就业局局长田凤岐
--
县烟草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宫喜富、李广志、赵洪斌。
--
县烟草局办公大楼
--
县统计局局长任延祥
--
县计划经济贸易局局长盛学昌
--
县统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田志军、任延祥、王立文、林立。
--
县统计局微机室
--
县统计局被省统计局评为先进集体
--
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刘瑞权
--
县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林树生
--
县广播电视局领导班子左起:李传林、刘瑞权、徐平杰。
--
县民营经济发展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申连杰、谭树林、周新、林树生、张英杰、冷少、李忱。
--
县广播电视局办公楼
--
县邮政局局长王春江
--
县电信局局长刘建林(右)、副局长聂远生(左)。
--
世界邮政日宣传现场(左三为副局长依海平)
--
县电信局办公大楼
--
县供电公司总经理何英群
--
县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启霞
--
县供电公司领导班子
--
县计生局局长 白晨举
--
县计生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白晨举、石建文、张国祯。
--
县计生局的先进医疗器械
--
县计生局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
县计生局办公大楼
--
县教育局局长贺诗俊
--
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马忠信、杜丽达、贺诗俊、杨春军、姜学东、许凤奎、朱卫杰。
--
县教育局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
县第一高中校长姜学东
--
县第一高中领导班子成员左起:王俊青、王淑平、宫恩祥、姜学东、李国庆、张士英、王臣。
--
县实验中学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吴丽华、何桂荣、吴东伟、王明娟、孙凤林、牛艳清、战忠武、赵阳、罗洪章
--
县实验中学教学楼
--
县实验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张灵术、高丽琴、叶志新、王兆芳、崔启杰、董智军、姜文宝
--
县实验小学校长王兆芳
--
白泉中心校校长高德忠
--
白泉中心校领导班子成员前排左起:王爱红、刘亚琴、姜亚范、杨智晶。后排左起:田凤才、张儒臣、高德忠、吴贵有。
--
县药监局副局长张志国
--
县药监局领导班子
--
药监局领导现场检查药品质量
--
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孟繁珠
--
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闫晓华、边宗连、孟繁珠、孔繁义、周福民。
--
县交通局局长张文才
--
县交通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高景林、勾铁峰、丛贵杰、张文才、张德斌、王春林、马海峰。
--
县交通局多次受省政府表彰
--
县公路段段长丛贵杰
--
县公路段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张绍平、王维东,丛贵杰、梅枫、娇淑敏。
--
县内一级公路
--
县客运公司经理马海峰
--
县客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韩学良,孔庆石、马海峰、王兴权、张作有。
--
县客运公司被评为双文明十佳集体
--
县畜牧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李崇祥、杜晓程、周士斌、刘跃义、关保忠。
--
县消防局局长冀立勋
--
县消防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何帅、于洪斌、何丰、赵振起、冀立勋、高波、王东远。
--
县日杂公司经理王亚生
--
县日杂公司领导班子
--
县建设局局长郑茂田
--
县工商业联合会会长王贵昌
--
县建设局党委成员左起:梁忠义、王彦洲、郑茂田、于长仁、张辅文。
--
县工商业联合会成员左起:史明玉、李贵林、崔佩君、王贵昌、葛玉章 、杜维平、刘利。
--
县运输管理所所长王兴利
--
县运输管理所教导员陈向廷
--
县运管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温瑞、陈向廷、王兴利、金贵庆。
--
县供销贸易局局长张凤林
--
县供销贸易局领导班子
--
县供销贸易局党委成员到县医药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
县供销贸易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县民爆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
县供销贸易局领导到县商业大楼研究企业生产问题
--
县人寿保险公司经理鲍世辉
--
安恕煤矿矿长贾成秀
--
东源化工总厂
--
辽源市恒源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
--
辽源迪康药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及生产的部分片剂产品
--
县卫生局局长李崇志
--
县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孙喜贵、钟淑霞、吴国祥、李崇志、刘义、李彦、吴效峰。
--
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刘义
--
县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郭允、齐淑丽、夏崇彬、刘义、褚庆国、王秀兰、索占海、李学江。
--
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大楼
--
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先进设备
----
彩色显像仪纤维胃镜
----
数字遥控诊断X线机
----
血液磁极化治疗机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半自动血球分析仪
----
彩色超声诊断仪
--
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郭世海
--
储备库领导班子左起:刘洪伟、周子均、徐守利、孙建波、郭世海、黄明君、宋殿义、侯晓辉。
--
县国家粮食储备库职工住宅楼
--
储存能力10万吨的现代化浅圆仓
--
储备库办公楼
--
县建功水泥有限公司经理杜功显
--
县建功水泥有限公司
--
县建功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
--
县建功水泥有限公司被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授予十大行业管理排头兵企业
--
白泉镇党委书记任延海
--
白泉镇镇长王喜林
--
白泉镇党政班子成员前排左起:孙玉江、何文福、任延海、王喜林、郑万祥。后排左起:姜士俊、任春祥、吴德彬、田志春、李凤鸣、丛贺明。
--
建安镇党委书记吴青春
--
甲山乡党委书记张艳凤
--
建安镇镇长吴庆丰
--
甲山乡乡长宋英本
--
建安镇党政领导班子左起:张绍华、温成辉、刘生、吴青春、刘文歧、王耀东、孙福林、张欣、伏秀丽。
--
辽河源镇党委书记刘向臣
--
辽河源镇镇长周作祥
--
辽河源镇领导班子
--
辽河源镇碧伦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泉水、红之堂酱油
--
辽河源镇生产的“源头御米”(大米)。
--
金州乡党委书记曹喜臣
--
石河乡赏委书记白臣升
--
金州乡乡长王富广
--
石河乡乡长闫征武
--
金州乡党委成员左起:尹子利、边晓玉、和希有、王富广、曹喜臣、张春双、赵春厚、李长安、郭鸿斌、王立国。
--
石河乡党委班子左起:蒋军、李延明、刘贞、姚江、白臣升、闫征武。
--
金州乡文化站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
石河乡年产1000万块粘土空心砖生产现场
--
泉太镇党委书记张彪
--
平岗镇党委书记张永才
--
泉太镇镇长吴青生
--
平岗镇镇长李莹
--
泉太镇党政班子成员左起:朱良、朱志凯、吴显东、尹相录、张彪、吴青生、郭振江、于守权、张东昌。
--
泉太镇政府办公楼
--
椅山乡党委书记杜发
--
椅山乡乡长于金生
--
椅山乡党政班子成员左起:刘昌、张学仁、颜士祥、于金生、杜发、谭凤梅、逢焕富、刘景波。
--
椅山乡内有黄金、白银、大理石、石硅石、石灰石等丰富矿产资源。
--
云顶镇党委书记周作忠
--
寿山镇党委书记王志国
--
云顶镇镇长李胜军
--
寿山镇镇长朱庭军
--
云项镇党委班子成员
--
寿山镇党政班子成员前排左起:刘伟、高升、王志国、朱庭军、孙伟。后排左起:赵东明、马清泉、钟淑霞、孙景群。
--
寿山镇政府办公楼
--
石驿镇党委书记霍向龙
--
安恕镇党委书记焦振忠
--
石驿镇镇长吴乃常
--
安恕镇镇长徐德青
--
石驿镇党委成员左起:陶宝君、刘凤鸣、王福、吴乃常、霍向龙、王成玉、张凤利、沈国恒、徐丽平。
--
安恕镇领导班子
--
第六届县地方志编委会成员
--
县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分管地方志工作的副县长任文双
--
1992年10月10日原县史志办公室全体成员合影
--
第五届县地方志办公室成员左起:蒋信怀、高丰清、李艳华、贾玉红、韩德奎讨论《东辽县志》稿。
--
第六届县地方志办公室成员左起:李艳华、贾玉红、刘翠霞、韩德奎、马文峰、周桂云讨论《东辽县志》稿。
序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 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境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四至
----
第三节 面积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末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四章 乡镇概况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矿藏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地
----
第二节 丘陵
----
第三节 平原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日照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风
----
第五节 霜
--
第四章 物候
----
第一节 植物物候
----
第二节 动物物候
--
第五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六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七章 植物 动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雹灾
----
第五节 虫灾
第三篇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人口增长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二章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一节 分布
----
第二节 密度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生育概况
----
第三节 晚婚晚育
----
第四节 节 育措施
----
第五节 独生子女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土地
----
第一节 开发
----
第二节 利用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章 农技农艺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作物栽培
----
第三节 肥料
----
第四节 种子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五章 农机农具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新式农具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农机服务
----
第五节 管理与人员培训
--
第六章 土特产
----
第一节 养殖
----
第二节 种植
----
第三节 采集
--
第七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物质管理
----
第五节 收益分配
--
第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
第五篇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畜禽生产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鹿
--
第三章 畜禽改良
----
第一节 猪
----
第二节 牛
----
第三节 马
----
第四节 羊
----
第五节 兔
----
第六节 禽
--
第四章 饲养
----
第一节 饲料
----
第二节 饲料加工
--
第五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防疫
----
第三节 医疗
第六篇 林业
--
第一章 资源
----
第一节 树种分布
----
第二节 面积 蓄积
--
第二章 营林
----
第一节 采种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植树
----
第四节 造林技术
----
第五节 造林投资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森林防火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第三节 防治病虫害
--
第四章 利用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加工
--
第五章 场站
----
第一节 林场
----
第二节 林业站
第七篇 水利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河道治理
----
第四节 工程管理
--
第二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水土治理
--
第三章 水产
----
第一节 渔业生产
----
第二节 珍珠培育
--
第四章 水政管理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第八篇 工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国营
----
第二节 集体
----
第三节 个体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技术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四章 机电工业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第二节 电子工业
--
第五章 建材工业
----
第一节 砖瓦业
----
第二节 水泥制品业
--
第六章 化学医药工业
----
第一节 化学
----
第二节 医药
--
第七章 食品工业
----
第一节 粮油
----
第二节 饮料
----
第三节 糕点糖果
----
第四节 肉类加工
--
第八章 印刷工业
--
第九章 纺织缝纫工业
----
第一节 纺织工业
----
第二节 缝纫工业
--
第十章 木材加工业
--
第十一章 重点企业简介
第九篇 交通 邮电 电业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章 电业
----
第一节 供电
----
第二节 农电
第十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街道
----
第三节 房屋建筑
----
第四节 公共设施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驻地
----
第二节 居民建筑
--
第四章 城镇规划与管理
----
第一节 规划管理
----
第二节 市政管理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 工程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治理
第十一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收入
----
第四节 支出
----
第五节 监督审计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收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官银号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货币
----
第四节 金银管理
----
第五节 储蓄
----
第六节 信贷
----
第七节 农业贷款
----
第八节 债券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产保险
----
第三节 人身保险
----
第四节 防灾与理赔
第十二篇 商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
----
第二节 集体
----
第三节 国营
--
第二章 工业品商业
----
第一节 日用百货
----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
第三章 食品商业
----
第一节 肉蛋鱼
----
第二节 糖烟酒
--
第四章 烟草专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烟叶购销
--
第五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木材
----
第二节 煤炭
----
第三节 生产资料
----
第四节 其它
--
第六章 粮油盐商业
----
第一节 征购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储藏
----
第四节 调运
--
第七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收购
----
第二节 出口
--
第八章 集市贸易
第十三篇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监督检查
--
第二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登记
----
第三节 商标管理
----
第四节 广告管理
----
第五节 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市场管理
----
第七节 统计管理
----
第八节 统计调查
----
第九节 统计服务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价格调控
----
第三节 监督检查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第十四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东辽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西安煤矿特别支部
----
第二节 中共西安区委
----
第三节 中共东辽(西安)县委
----
第四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组织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统战工作
----
第八节 农村工作
----
第九节 党校
----
第十节 机关党委
----
第十一节 政策研究
----
第十二节 政法工作
----
第十三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十四节 信访工作
----
第十五节 史志工作
----
第十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西安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东辽县支部
----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东辽县支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历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六节 人大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清代县衙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公署、县政府
----
第三节 伪县公署
----
第四节 国民党县政府
----
第五节 县人民民主政府
----
第六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七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协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与活动
------
附:参议局、参众两会、临时参议会
第十六篇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侦察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车辆管理
----
第五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律师
----
第五节 法制宣传
第十七篇 民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支前
----
第三节 优待
----
第四节 抚恤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扶贫
----
第三节 五保
----
第四节 敬老院
----
第五节 助残
--
第四章 民政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
第三节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第十八篇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干部编制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干部奖惩
--
第三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第十九篇 军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志愿兵
----
第四节 义务兵
--
第三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团保卫团
----
第二节 守备队警察大队
----
第三节 宪兵队
----
第四节 中央义勇军第三旅
----
第五节 保安团
----
第六节 武工队
----
第七节 独立团
----
第八节 县大队
----
第九节 清剿总队
----
第十节 民兵
--
第四章 驻军
--
第五章 战事兵祸
----
第一节 战事
----
第二节 兵祸
第二十篇 教育
--
第一章 私塾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政治思想教育
--
第五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学校
----
第二节 农业中学
----
第三节 农业技术学校
----
第四节 卫生进修学校
----
第五节 职业学校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
第三节 职工、干部教育
--
第七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待遇
----
第三节 进修
--
第八章 校舍设备
----
第一节 校舍
----
第二节 设备
--
第九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使用
--
第十章 勤工俭学
--
第十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业务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学校管理
第二十一篇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队伍
----
第一节 人员结构和分布
----
第二节 科技干部管理
----
第三节 职称评定
--
第二章 科研机构
--
第三章 科研成果
--
第四章 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第二十二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事业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书店
----
第三节 戏曲
------
附:渭津农民小剧团简介
----
第四节 电影
----
第五节 文化馆站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诗词
----
第二节 曲艺
----
第三节 美术
----
第四节 摄影
----
第五节 剪纸
----
第六节 民间文学
--
第三章 文化古迹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墓
----
第三节 古窖藏
----
第四节 重要文物
--
第四章 广播电视报刊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报刊
--
第五章 档案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收集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利用
第二十三篇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县属医疗单位
----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
第四节 村卫生所
----
第五节 联合诊所
----
第六节 医学会
--
第二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结核病防治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五节 食品卫生
----
第六节 学校卫生
--
第三章 保健
----
第一节 妇幼保健
----
第二节 劳动保健
--
第四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医疗设备
----
第四节 医疗队伍
--
第五章 药政
----
第一节 药政管理
----
第二节 药品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业余训练
----
第五节 体育竞赛
----
第六节 体育设施
第二十四篇 社会
--
第一章 风俗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节 衣食住行
----
第四节 节 日
----
第五节 社会新风
--
第二章 陋习
--
第三章 谣谚
----
第一节 歌谣
----
第二节 民间传说
----
第三节 方言
----
第四节 谚语
----
第五节 歇后语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教派
----
第二节 寺观庙宇
第二十五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刘殿林
----
赵明信
----
笪春阳
----
郎坤山
----
李洪恩
----
李永生
----
姜魏
----
陈福玉
----
赵景堂
----
孟宪林
----
于海楼
----
李植
----
艾青云
----
李信堂
----
刘万全
----
关文彬
----
刘省三
----
刘博文
----
黄儒汉
----
于权伸
----
刘登文
----
常永林
--
第二章 英烈表
附录
修志始末
后记
曾在原东辽县委史志办公室工作过的人员
《东辽县志》提供资料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