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县志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岫岩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2-1985
出版时间:
1989年08月
目录
封面
岫岩县志
版权页
凡例
序言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行政建置
--
第一章县级建置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辖境变迁
----
第三节区划演变
--
第二章岫岩镇(县城)
----
第一节地理环境
----
第二节城镇建置
----
第三节城垣兴革
----
第四节街巷分布
----
第五节经济·文化
--
第三章农村乡镇
----
第一节牧牛乡
----
第二节三家子乡
----
第三节韭菜沟乡
----
第四节石庙子乡
----
第五节汤沟乡
----
第六节黄花甸镇
----
第七节大房身乡
----
第八节朝阳乡
----
第九节大营子镇
----
第十节红旗营子乡
----
第十一节苏子沟乡
----
第十二节偏岭镇
----
第十三节哈达碑乡
----
第十四节石灰窑乡
----
第十五节前营乡
----
第十六节龙潭乡
----
第十七节新甸乡
----
第十八节兴隆乡
----
第十九节雅河乡
----
第二十节杨家堡乡
----
第二十一节洋河镇
----
第二十二节岭沟乡
----
第二十三节哨子河乡
------
附:地名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石
----
第三节地质构造
----
第四节地质演变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特征
----
第二节山脉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日照·辐射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蒸发量
----
第五节湿润状况
----
第六节风
----
第七节气候分区
--
第四章水系·水文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水文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棕壤土类
----
第二节草甸土类
----
第三节水稻土类
----
第四节沼泽土类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水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动物
----
第五节矿产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水涝
----
第三节强风
----
第四节冰雹
----
第五节雷击
----
第六节霜冻
----
第七节寒潮
----
第八节地震
第三篇民族·人口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化
----
第二节人口结构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第四节侨民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满族
----
第二节汉族
----
第三节蒙古族
----
第四节回族
----
第五节朝鲜族
----
第六节锡伯族
--
第三章民情习俗
----
第一节日常礼俗
----
第二节饮食起居
----
第三节婚丧嫁娶
----
第四节岁时节日
----
第五节历史陋习
----
第六节社会新风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附:萨满教
--
第五章方言·谚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六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乡村农民生活
----
第二节城镇居民生活
第四篇农业
--
简述
--
第一章土地制度
----
第一节封建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农民个体所有制
----
第三节农民集体所有制
----
第四节全民所有制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作物种类与分布
----
第二节作物品种
----
第三节栽培技术
----
第四节改土·施肥
----
第五节农业机具
----
第六节病虫害防治
------
附:蔬菜生产
--
第三章畜牧业
----
第一节大牲畜
----
第二节小牲畜
----
第三节家禽
----
第四节野生动物饲养
----
第五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水土保持
----
第二节防洪排涝
----
第三节农田灌溉
----
第四节淡水养殖
第五篇林业
--
简述
--
第一章林业
----
第一节林业资源
----
第二节林地权属
----
第三节林业管理
----
第四节采种育苗
----
第五节植树造林
----
第六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二章果树
----
第一节山楂
----
第二节苹果
----
第三节梨
----
第四节猕猴桃
----
第五节栗子
----
第六节山花椒
----
第七节其它果树
第六篇蚕业
--
简述
--
第一章蚕场建设
----
第一节柞树种类
----
第二节蚕场补植
----
第三节中刈放拐
----
第四节沙化治理
----
第五节稚蚕保苗场
--
第二章柞蚕放养
----
第一节春蚕
----
第二节秋蚕
--
第三章蚕种
----
第一节品种演变
----
第二节蚕种复壮
----
第三节种蚕基地
--
第四章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脓病
----
第二节软化病
----
第三节柞蚕饰腹寄蝇
----
第四节线虫
------
附:栽桑养蚕
第七篇工业
--
简述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企业
----
第二节个体手工业
----
第三节集体工业
----
第四节国营工业
--
第二章行业构成
----
第一节采矿
----
第二节食品
----
第三节纺织
----
第四节机械
----
第五节化工
----
第六节缝纫
----
第七节建材
----
第八节其它
第八篇岫岩玉
--
简述
--
第一章玉石产地
----
第一节瓦沟
----
第二节细玉沟
--
第二章玉石开采
----
第一节掘玉
----
第二节捞玉
------
附:玉石王
--
第三章玉石雕刻
----
第一节玉雕生产
----
第二节玉雕工艺
----
第三节琢玉工具
----
第四节玉雕品种
----
第五节玉雕珍品
----
第六节玉睢艺人
----
第七节玉雕厂家
第九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交通工具
----
第四节客货运输
----
第五节装卸
----
第六节交通监理
------
附:
--------
一、铁路
--------
二、航空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十篇城乡建设
--
简述
--
第一章城镇建设
----
第一节住宅
----
第二节街道
----
第三节公用建筑
----
第四节公共设施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住宅
----
第二节公用设施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房产管理
----
第二节地产管理
--
第四章建筑
----
第一节建筑工人
----
第二节技术力量
----
第三节施工设备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监测
----
第三节治理
第十一篇电力·燃料
--
第一章电力
----
第一节电力建设
----
第二节电力供应
----
第三节电力管理
--
第二章燃料
----
第一节石油
----
第二节薪柴
----
第三节煤炭
----
第四节沼气
第十二篇商业
--
简述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四节集体商业
----
第五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品流通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供应
----
第三节出口商品经营
--
第三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第十三篇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税收
----
第一节财政
----
第二节税收
--
第二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体制
----
第二节金融业务
第十四篇工商管理
--
第一章工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商标注册
----
第四节合同管理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物价调整
--
第三章计量
----
第一节度量衡演变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第十五篇政党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县级组织
----
第二节基层组织
----
第三节代表会议、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员状况
----
第五节党员教育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整党整风
----
第八节统一战线
------
附:
--------
一、中共庄岫地方委员会
--------
二、中共辽南第一地区委员会
--------
三、中共辽南省分委员会
--------
四、中共青城县委员会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农会
----
第二节工会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五节少年先锋队
----
第六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七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
附:
--------
一、协和会
--------
二、会道门
第十六篇政权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附:
--------
一、辽南临时政府
--------
二、庄岫地区专员公署
--------
三、辽南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四、辽南行政公署
--------
五、青城县政府
--
第三章议事参事机构
----
第一节代议机构
----
第二节参议机构
--
第四章政治协商机构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职能活动
第十七篇司法
--
第一章治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职能活动
--
第二章法律监督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职能活动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职能活动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调解指导
----
第三节法律顾问
----
第四节公证
第十八篇民政·劳动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民主建政
----
第二节基层选举
----
第三节战时支前
----
第四节优待抚恤
----
第五节复员转退军人安置
----
第六节社会救济
----
第七节社会福利
----
第八节婚姻登记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工资
----
第三节劳动保险·生活福利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城市青年下乡安置
--
第三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编制
----
第二节干部状况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工资福利
----
第五节离休退休
第十九篇军事
--
第一章军事组织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驻军
------
附:
--------
一、人民解放军爱民事迹
--------
二、日军残害岫岩人民的罪行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制·征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役制
----
第三节义务兵役制
--
第三章重要战事
----
第一节清末战争
----
第二节抗日战争
----
第三节解放战争
----
第四节剿 匪
第二十篇教育
--
第一章教育变革
----
第一节教育结构
----
第二节学制沿革
----
第三节教育内容
----
第四节教研教法
--
第二章私塾·书院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第二节农科学校
----
第三节技工学校
----
第四节医科学校
----
第五节商科学校
--
第五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教学工厂
----
第二节聋哑学校
--
第六章业余教育
----
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节干部业余教育
--
第七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选用
----
第二节教师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八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经费来源
----
第二节经费使用
第二十一篇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科研组织
----
第二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
第三节学术团体
----
第四节科技情报机构
--
第二章科技人材
----
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
----
第二节民间能工巧匠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农业科研
----
第二节工业技术
----
第三节医疗技术
----
第四节学术论文
------
附:岫岩毛人及其研究
--
第四章科学普及
----
第一节农村科普活动
----
第二节职工技术协作
----
第三节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五章地震观测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预测·预报
--
第六章气象观测
----
第一节气象体制
----
第二节气象测报
----
第三节天气预报
----
第四节农业气象
第二十二篇文化艺术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群众文化机构
----
第二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章文学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民间文学
----
第三节文艺刊物
--
第三章戏曲·曲艺
----
第一节戏曲
----
第二节曲艺
--
第四章音乐·舞蹈
----
第一节音乐
----
第二节舞蹈
--
第五章技艺·花灯
----
第一节杂技
----
第二节花灯
--
第六章美术·摄影·书法
----
第一节美术
----
第二节摄影
----
第三节书法
--
第七章电影
----
第一节电影放映
----
第二节电影管理
--
第八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档案
--
第九章报纸·广播
----
第一节报纸
----
第二节有线广播
----
第三节电视转播
--
第十章文物·胜迹
----
第一节古迹
----
第二节实物
----
第三节革命纪念物
----
第四节形胜
第二十三篇卫生·体育
--
第一章医药卫生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医药人员
----
第三节医疗制度
----
第四节药材药品
----
第五节疾病防治
----
第六节妇幼保健
----
第七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体育竞赛
----
第三节业余训练
----
第四节体育设施
第二十四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邓铁梅
----
苗可秀
----
刘壮飞
----
于德俊
----
曹怀庆
----
曹国仕
----
关世英
----
常有君
----
戴焕章
----
白承润
----
赵同
----
仇玉埏
----
周敬举
----
徐永清
----
沈相荣
----
赵平阶
----
黄斌
----
黄显声
----
赵洪文国
----
秦华
----
蔡景云
----
赵寿芳
----
吴海宽
----
刘景文
----
张定心
----
朱军
----
高而公
----
沈海清
----
夏祥祺
----
赵世麟
----
尹子家
----
张鸿逵
----
卜凤刚
----
高惜冰
----
姜桂兰
----
黄恒星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一、已故人物
------
赵伟
------
关英华
------
王维屏
------
张洪仁
------
刘涌泉
------
于振江
------
张永贵
------
赵德怀
------
徐景阳
------
李德纯
------
王梦泽
------
郑福绅
------
于亚伦
------
姜维洲
------
王曰圣
----
二、在世人物
------
沈海峰
------
赵克非
------
江海潮
------
白廉普
------
李春芳
------
张遣
------
白英华
------
傅菌波
------
张鸿选
------
赵东黎
------
苏显谟
------
张经纬
------
金万选
------
邵天任
------
吴波岩
------
黄中
------
唐钧
------
孙永泉
------
吴玺阁
------
沈明
------
朱诚
------
沈海波
------
康祥春
------
王建镐
------
马凤超
------
于蓝
------
王希尧
------
洪文友
------
丁耶
------
焦同仁
------
王同连
------
寇育彬
------
张介清
------
傅锺铎
------
黄恒章
------
白希智
------
宁滔
------
关自新
------
孙志安
------
张喜三
------
赵景有
------
张晓
------
路地
------
赵永茂
------
曹岩华
------
安建
------
卜恩厚
------
关德忠
------
洪希诚
------
王保荣
------
董连镇
------
赵庆祥
------
赵忠仁
------
李军
------
魏凤国
------
李增厚
------
邵国珍
------
李云德
------
刘喜中
------
李玉忱
------
关祯元
------
李敬信
------
赵得芳
------
宋景阳
------
于海泉
------
马云鹏
------
任福全
------
赵永楷
------
唐贵才
------
赵英琦
------
孙英达
------
张宝贺
------
赵学玉
------
孙洗尘
------
段文斌
------
栾玉广
------
王闻影
------
张学录
------
李玉钧
------
郑传贵
------
曹世德
------
顾奎相
------
王经伦
------
李宝瑞
------
傅殿林
------
姜成安
------
曲家骐
------
高峰
------
赵新良
------
耿庆汉
------
杨运泰
第二十五篇附录
--
一、旧志简介及其序言选
--
二、重要文献辑存
--
三、地方文献要目
--
四、诗文选录
--
五、杂记
--
六、本次修志始末
--
七、县志编委、编辑及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