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场镇志(1949-2005)
格式:PDF
暂停接单,等处理完堆积订单后再开放。
介绍
内容简介:
一、《赵场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编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的统一,真实地反映赵场镇的历史与现状。二、《赵场镇志》坚持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上限一般为1949年,部分章节追述至可追述年代;下限一般断至2005年底,为参史之便,部分篇章断至2006年8月成立赵场街道办事处为止。
内容时限:
1949-2005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目录
封面
赵场镇志
图片
--
赵场镇政区图
--
中央先进性教育督查组(四川)组长何永康到赵场调研(右二)
--
市委书记杨冬生(中)到赵场街道调研
--
区委书记刘虹(左二)陪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右一)到赵场调研
--
赵场街道全貌
--
副市长陶智全(左二)到赵场调研
--
原区委书记李勇林(右一)到赵场调研
--
原区长彭正涛(左二)到赵场调研
--
区政协主席黄明到赵场调研
--
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中
--
街道办事处主任吴平
--
赵场街道机关办公大楼
--
赵场街道办事处
--
赵场派出所
--
赵场供电所
--
赵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
赵场信用社
--
赵场税务征收办公室
--
赵场客运站
--
赵场街道计划生育指导站
--
赵场街道敬老院
--
赵场中学
--
古叙小学
--
赵场镇中心幼儿园
--
幼儿文艺演出
--
参加区龙狮舞比赛
--
土地日宣传
--
农税抽奖活动
--
兑现粮食直补款
--
老外赶集
--
2005·赵场佛现山桅子花节
--
2007·赵场佛现山桅子花节
--
黄桅子基地
--
八块田生态园
--
2006·赵场佛现山桅子花节
--
赵场花卉掠影
--
葡萄
--
梯田
--
生猪
--
藕田
--
家禽养殖
--
会议
--
西区民居
--
园区民居1
--
园区民居2
--
七星湖民居
--
园区民居3
--
开发区建设
--
生态园餐饮
--
家电1
--
家电2
--
赵场佛观山雷音寺
--
雷音寺铜钟
--
古香炉
--
《请诛革员胜保疏》
--
百岁坊
--
孝节牌坊
--
牌匾
--
薛家桥
--
东岳庙牌坊
--
薛家牌坊
--
拱轿牌坊
--
七星湖夕照
--
文通街
--
老街
--
农贸街
--
民和街
--
天池大桥
--
马鸣溪新桥
--
马鸣溪老桥
--
久峰页岩砖厂
--
食品公司
--
砖窑
--
七星湖农家乐
--
兴叶生态园
--
南景福生态苑
--
苦竹村山庄
《赵场镇志》编纂领导小组
《赵场镇志》编辑人员
序言
凡例
《赵场镇志》篇目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境域、环境、人口
--
第一章 境域
----
第一节 隶属沿革
----
第二节 镇域变迁
------
一、解放初期(1949~1952年)
------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8年)
------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84年)
------
四、乡镇建制阶段(1985~2005年)
------
五、街道建制阶段
----
第三节 村(居)简介
------
一、梨子村
------
二、长江村
------
三、群力村
------
四、云峰村
------
五、石相村
------
六、金星村
------
七、芝麻村
------
八、佛现村
------
九、幸福村
------
十、桥咀村
------
十一、平滩村
------
十二、牛洗村
------
十三、古叙村
------
十四、建设村
------
十五、农场村
------
十六、浪洞村
------
十七、五香村
------
十八、民和街居委会
------
十九、七星湖简介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形地势
------
一、低山
------
二、丘陵
----
第二节 地质
------
一、地质发展简述
------
二、地质构造及岩层出露
----
第三节 气候
------
一、四季特征
------
二、气温
------
三、雪、霜、雾、日照、蒸发、湿度
----
第四节 水文
------
一、地表水
------
二、河流过境水
------
三、地下水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一、植被
------
二、林木种类
------
三、竹类
------
四、中草药
------
五、花卉
------
六、草类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
------
一、鸟类
------
二、兽类
------
三、蛇类
------
四、水产类
------
五、虫类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害种类
----
第二节 灾害情况
------
一、旱灾
------
二、洪灾
------
三、低温阴雨
------
四、冰雹、大风、雷击
------
五、虫灾
------
六、火灾及山体滑坡
--
第五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密度与分析
------
三、人口构成
----
第二节 人口管理
------
一、人口普查
------
二、人口变化
------
三、流动人口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婚育政策
------
二、工作机构
------
三、措施办法
第二篇 经济发展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一、土地改革
------
二、互助合作
------
三、人民公社
------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五、经合组织
----
第二节 生产条件
------
一、耕地
------
二、劳动力
------
三、水利
------
四、肥料
------
五、农业生产工具
------
六、农业技术
------
七、植物保护
----
第三节 种植业
------
一、粮食
------
二、蔬菜
------
三、水果
------
四、经济作物
----
第四节 花卉产业
------
一、发展概况
------
二、基地建设
------
三、主要品种
------
四、花卉专业户简介
------
五、花卉协会
----
第五节 养殖业
------
一、畜、禽养殖
------
二、水产养殖
------
三、其它养殖
------
四、疫病防治
----
第六节 林业
------
一、概况
------
二、林业资源
------
三、造林护林
------
四、林业管理
------
五、经济、生态成效
----
第七节 农业经营管理
------
一、机构
------
二、管理制度
--
第二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第四节 部分乡办企业简介
--
第三章 商贸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一、机构、网点
------
二、业务经营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一、机构
------
二、粮食收购
------
三、粮食供应、销售
------
四、粮油议购议销
------
五、食油购销
----
第四节 农副土产品经营
------
一、花卉
------
二、蔬菜
------
三、水果
------
四、草席
------
五、蚕茧
------
六、甘蔗、食糖
----
第五节 食品经营
------
一、猪肉
------
二、禽、蛋
------
三、水产品
------
四、面条、淀粉
----
第六节 烟、酒、盐经营
------
一、烟
------
二、白酒
------
三、食盐
----
第七节 生产资料经营
------
一、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二、工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八节 日用工业品经营
------
一、家用杂货
------
二、文体用品
------
三、针纺、百货
------
四、五金、家电
----
第九节 餐饮娱乐业
------
一、发展概况
------
二、企业简介
--
第四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运输
------
一、驿道、便道
------
二、公路
------
三、水路运输
----
第二节 邮政电信
------
一、邮递
------
二、邮件
------
三、包裹
------
四、汇总
------
五、报刊发行
------
六、乡村电话
------
七、邮电管理
--
第五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一、机构
------
二、管理体制
------
三、财政管理措施
------
四、财政收入
------
五、财政支出
----
第二节 税务
------
一、机构与体制
------
二、税种
----
第三节 金融
------
一、金融机构
------
二、货币
------
三、储蓄
------
四、贷款
------
五、债券
--
第六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建设
------
一、规划
------
二、建设
------
三、市场发展
------
四、集市管理
------
五、公用事业
----
第二节能源建设
------
一、电力
------
二、沼气
------
三、节能灶改造
----
第三节 土地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建设用地管理
------
三、保护耕地
----
第四节 农房建设
----
第五节 村社建设
------
一、公用设施建设
------
二、村级组织阵地建设
----
第六节 环境保护
------
一、环境设施建设及绿化
------
二、污染治理
第三篇 政治
--
第一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赵场镇委员会
------
一、组织机构
------
二、历届党代会
------
三、基层党组织及党员
------
四、纪检工作
------
五、宣传工作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一、共青团
------
二、妇联
------
三、农民组织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
一、组织机构
------
二、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三、人民代表的产生
------
四、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
一、机构沿革
------
二、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基层政权
------
一、村委会
------
二、社区(居委会)
--
第三章 政事
----
第一节 解放初期
------
一、征粮
------
二、清匪反霸
------
三、减租退押
------
四、抗美援朝
------
五、土地改革
------
六、“三反”、“五反”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稳定粮油市场供应
------
二、社会主义改造
------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五、“反右倾”
------
六、贯彻“八字方针”
------
七、“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
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和夺权
------
二、“革命委员会”成立
------
三、“斗”、“批”、“改”
------
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五、“一打三反”
------
六、“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
------
七、打倒“四人帮”
------
八、农业学大寨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
三、贯彻新时期“八字方针”和土地承包责任制
------
四、纠错、平反、摘帽
------
五、小康建设
----
第五节 机关政务
------
一、群众来信来访
------
二、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
------
三、机关自身建设
--
第四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派出所
------
一、机构
------
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及重大案例
------
三、治安管理
------
四、户政管理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
一、普法宣传
------
二、依法治村工作
------
三、基层法律服务
------
四、人民调解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兵役
------
一、志愿兵役制
------
二、义务兵役制
------
三、预备役制
----
第三节 民兵
------
一、组织建设
------
二、军政训练
------
三、民兵的作用
----
第四节 兵事
------
一、李永和反清
------
二、“大刀队”抗丁抗税
------
三、解放军沿途剿匪
--
第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双拥优抚
------
一、双拥工作
------
二、优待补助
------
三、国家抚恤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一、供养“五保户
------
二、照顾残疾人
------
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四、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保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殡葬改革
----
第七节 勘界与地名标志
------
一、勘界
------
二、地名标志
----
第八节 社区建设
--
第七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干部来源及结构
------
一、干部来源
------
二、干部结构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一、编制
------
二、任免
------
三、调配
------
四、培训
------
五、考核
------
六、奖惩
------
七、离岗、精简
------
八、专业技术职称
----
第三节 就业安置
------
一、城镇居民安置
------
二、精简安置
------
三、知青安置
------
四、劳务输出
----
第四节 经济待遇
------
一、工资
------
二、津贴、补贴
------
三、奖金
----
第五节 劳保福利
------
一、劳动保障
------
二、福利待遇
第四篇 文化事业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
------
一、机构
------
二、管理
------
三、经费投入
------
四、教师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师资及教学管理
------
三、幼儿园简介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教育教学
------
三、小学简介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教育教学
------
三、招生与考试考核
------
四、学校简介
----
第五节 其他教育
------
一、扫除青壮年文盲
------
二、成人教育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一、科技组织
------
二、科技人员
----
第二节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一、科普宣传
------
二、科技培训
------
三、主要项目
------
四、农科教结合
--
第三章 文化事业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一、业余文工团
------
二、乡广播站
------
三、电影队
------
四、文化站
----
第二节 文学艺术
------
一、文学创作
------
二、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三节 电影放映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一、广播
------
二、电视
----
第五节 古迹、景点
------
一、古迹
------
二、景区、景点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一、卫生院
------
二、卫生站
----
第二节 医疗制度
------
一、公费医疗制
------
二、农村合作医疗
----
第三节 卫生防疫、妇幼保健
------
一、公共卫生
------
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
三、保健
----
第四节 初保创卫
------
一、初级保健
------
二、创卫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一、体育设施第
------
二、体育教学
----
第二节 民间体育
----
第三节 体育比赛
------
一、比赛项目
------
二、赛事简介
第五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家庭宗族
----
第一节 家庭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关系
------
三、家庭教育
----
第二节 宗族
------
一、宗支、族谱
------
二、宗祠、会馆
------
三、族规、族权
----
第三节 姓氏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一、发型服饰
------
二、饮食
------
三、居住
------
四、行旅
------
五、婚娶习俗
------
六、丧葬习俗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一、应节
------
二、忌日、择吉
------
三、酬天、求雨
------
四、耕作
------
五、民间借贷
------
六、交易
----
第三节 节庆礼俗
------
一、传统节日
------
二、法定节日
------
三、庆贺礼俗
----
第四节 禁忌陋习
------
一、禁忌
------
二、陋习
--
第三章 方言俗语
----
第一节 方言
------
一、土语
------
二、俗语
----
第二节 谚语
------
一、农事谚语
------
二、气象谚语
------
三、修身谚语
------
四、处世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章 宗教行帮
----
第一节 宗教
------
一、宗教场所
------
二、宗教活动
------
三、打击邪教
----
第二节 行帮
------
一、哥老会
------
二、大刀会
------
三、善堂
------
四、会馆
--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继承传统美德
------
一、急公好义
------
二、尊老爱幼
------
三、礼貌待人
------
四、勤俭持家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宣传
----
第三节 文明单位创建
------
一、创建文明户
------
二、创建文明村社
第六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赵(日韦)
----
薛焕
----
赵树吉
----
赵清熙
----
赵增瑀
----
伍泽明
----
李贞白
----
伍受之
----
赵慧深
----
赵石如
----
李少清
----
赵景深
----
陈旭林
----
赵勋达
----
毕云华
----
邓盛辉
----
苏福康
----
黄增锡
----
赵本连
----
赵增辉
----
伍述模
----
祝传彬
----
赵翼深
--
第二章 名录
----
一、烈士英名录
----
二、为国捐躯将士名录
----
三、2006年90周岁以上健在老人名录
----
四、赵场籍在外工作人员名录(副科职以上)
----
五、赵场籍历届大学生名录
----
六、赵场镇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附录
--
一、重要文件摘录
--
二、诗词、楹联选录
--
三、家训选录
--
四、主要地名选录
--
五、地名由来传说
--
六、获奖选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