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风俗志

滨州风俗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盖闻见而广之谓之风,沿而久之谓之俗。或云:“上行下效谓之风”。古云:“天正国兴顺,官清民自安”。总之,是说贤君、廉吏是“弊绝风清”,“国泰民安”的根本。

出版时间: 1987年11月

目录

封面
滨州风俗志
题词

前言
目录
第一编 年节习俗
-- 正月
---- 一、过年
------ (一)贴春联
------ (二)挂年画
------ (三)守岁
------ (四)祭祖
------ (五)接财神
------ (六)吃饺子
------ (七)蒸粘糕
------ (八)放爆竹
------ (九)拜年
------ (十)戴岁钱
------ (十一)击鼓
------ (十二)舞狮
------ (十三)跑龙灯
------ (十四)踩高跷
------ (十五)扎芯子
------ (十六)跑早船
---- 二、“入日节”
---- 三、元霄节
------ (一)观灯
------ (二)猜灯谜
------ (三)灯笼
------ (四)吃元霄
---- 四、填仓日
-- 二月
---- 一、二月二,龙抬头
---- 二、皇帝耕田
-- 三月
---- 清明
------ (一)寒食
------ (二)赐火
------ (三)扫墓
------ (四)踏青
------ (五)插柳
------ (六)荡秋千
------ (七)放风筝
------ (八)拔河
-- 四月
---- 浴佛日
-- 五月
---- 端午
------ (一)吃粽子
------ (二)躲午
------ (三)戴艾
------ (四)戴香包
------ (五)扎五丝
------ (六)驱五毒
------ (七)悬钟馗
------ (八)夏九九
-- 六月
---- 六月六
-- 七月
---- 一、七夕
---- 二、乞巧
---- 三、中元节
-- 八月
---- 一、八月
---- 二、中秋节
------ (一)赏月
------ (二)吃月饼
------ (三)嫦娥奔月
-- 九月
---- 重阳节
------ (一)登高
------ (二)赏菊
-- 十月
---- 寒衣节
-- 十一月
---- 冬至
-- 十二月
---- 一、腊八节
---- 二、祭灶
------ (一)糖瓜粘
------ (二)扫房子
-- 附录
---- 一、礼典
------ (一)祭祀
------ (二)朝贺
------ (三)迎春
------ (四)救护
------ (五)乡饮
------ (六)讲约
---- 二、现行的重要纪念日、节日(阳历)
---- 三、农历各月的别称
---- 四、星期天
第二编 婚丧礼仪
-- 一、婚娶
---- (一)迎娶坐轿
---- (二)新娘藏凤冠
---- (三)红双喜字
---- (四)媒人
---- (五)妻子
---- (六)姑娘出嫁时吃红鸡蛋
---- (七)夫妻关系
---- (八)古人选妇
---- (九)“无才便是德”
---- (十)吃“醋”
---- (十一)缠足
---- (十二)理想的妻子和丈夫
---- (十三)八卦图释义及其他陋俗
------ 1、八卦图
------ 2、十二时辰释义
------ 3、四离四绝
------ 4、犯相例
------ 5、嫁娶周堂图例
------ 6、行嫁月例
------ 7、送女忌相例
------ 8、阴日忌例
------ 9、喜神方位例
------ 10、二十八宿上印例
------ 11、嫁妆帖式
---- (十四)子女百岁(晬)
---- (十五)小儿落生定时辰歌
---- (十六)生辰八字和十二生肖
---- (十七)绝烟火日
---- (十八)冥婚
-- 二、丧葬
---- (一)人死后灵魂去丰都城和再投胎转生之说的由来
---- (二)丧服
---- (三)各系亲属丧服图解
------ 1、丧服总图
------ 2、本宗九族五服图
------ 3、为人后者为本生亲属降服图
------ 4、三父八母服图
------ 5、妻为夫族服图
------ 6、外亲服图
------ 7、妻亲服图
------ 8、出嫁女为本宗降服图
------ 9、妾为家长族服图
---- (四)丧事宇义解
---- (五)拜具类
---- (六)丧事孝家各种称呼
---- (七)重丧日例
---- (八)看空例
---- (九)烧柜封条文
---- (十)包袱式
---- (十一)指路仪式及言语
第三编 亲朋往来
-- 一、宾主坐次
-- 二、待客“举案齐眉”
-- 三、执帚迎门
-- 四、忌“箕坐”
-- 五、日常会话用语
-- 六、亲朋称呼
-- 七、帖式中的称谓
-- 八、具函者谦称
-- 九、函柬类称呼
-- 十、大称呼
-- 十一、帖类用语
-- 十二、敬具用语
第四编 衣、食、住(用)、行
-- 一、衣
---- (一)冠、巾、帽
---- (二)衣和裳
---- (三)中山装
---- (四)西服
---- (五)鞋与靴
---- (六)木屐、拖鞋
---- (七)棉花与棉布
---- (八)染房
---- (九)剪刀
---- (十)缝衣针
-- 二、食
---- (一)小麦
---- (二)玉米
---- (三)水稻
---- (四)谷子
---- (五)高粱
---- (六)地瓜
---- (七)罐头
---- (八)面条
---- (九)水饺
---- (十)锅子饼
---- (十一)酒
---- (十二)葡萄酒
---- (十三)啤酒
---- (十四)茶叶
---- (十五)醋
---- (十六)西红柿
---- (十七)白莱
---- (十八)西瓜
---- (十九)养蜂
-- 三、住(用)
---- (一)住宅
---- (二)家庭用具
------ 1、钟表
------ 2、镜子
------ 3、灯
------ 4、扇子
------ 5、陶、瓷
------ 6、洋火、火柴
------ 7、筷子
------ 8、桌、椅、板凳
------ 9、牙刷
------ 10、扑克牌
------ 11、象棋
------ 12、算盘
------ 13、印章
------ 14、邮政
------ 15、钞票
------ 16、工资
------ 17、理发
------ 18、剃头匠担上的独杆旗
------ 19、水车
------ 20、犁
---- (三)文房四宝
------ 1、笔
------ 2、墨
------ 3、纸
------ 4、砚
-- 四、行
---- (一)车
---- (二)自行车
---- (三)舟、船
---- (四)轿
第五编 方言俗语
-- 一、地名中的方言字
-- 二、方言词汇
---- (一)日常称呼用语
---- (二)生活用语
---- (三)发问词
-- 三、口头语中的常用字
-- 四、讳语
-- 五、谚语
---- (一)农谚
---- (二)常用俗语
-- 六、歇后语
-- 七、儿童游戏
---- (一)唱叉
---- (二)场地游戏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