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堰镇志
格式:PDF
暂停接单,等处理完堆积订单后再开放。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2-1996
出版时间:
2002年12月
目录
封面
梅堰镇志
版权页
图片
--
题词
--
1995年10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梅堰中心小学
--
1993年6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视察双浜村
--
1994年6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在吴江市迪富特种聚酯切片厂视察
--
梅堰镇镇区鸟瞰图
--
1991年4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梅堰中心小学
--
2001年4月4日,费孝通教授在吴江市市长马明龙的陪同下来梅堰考察后与镇主要领导合影
--
梅堰镇所获部分荣誉称号
--
梅堰实验小学
--
江苏省模范学校
--
梅堰实验小学微机房
--
友好联欢(1995年10月15日)
--
梅堰镇中心幼儿园
--
梅堰中学
--
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
--
梅堰中学英语语音室
--
梅堰中学礼堂(新旧对比)
--
梅堰镇镇区到村的公交车
--
318国道梅堰镇区北面过境段
--
梅堰镇党政办公大楼(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1962年对比)
--
梅堰镇居民住宅(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80年代对比)
--
梅堰镇农民新居(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70年代后期对比)
--
梅堰镇境内太浦河大桥
--
梅堰镇商业区——超市
--
梅堰镇农贸市场
--
梅新街(部分)
--
20世纪80年代初梅堰集镇下塘街
--
梅堰派出所
--
梅堰交管所
--
梅堰国税所
--
梅堰地税所
--
梅堰国土所
--
梅堰电力管理所——供电营业所管业厅
--
梅堰镇卫生院——手术室
--
梅堰镇卫生院
--
梅堰工商行政管理组
--
梅堰镇自来水厂——澄清池
--
梅堰镇变电所
--
梅堰邮电支局
--
梅堰镇广播电视站
--
梅堰商业公司
--
梅堰镇房产开发公司
--
梅堰建筑公司
--
梅堰农村信用合作社
--
中国农业银行吴江支行梅堰办事处
--
中国工商银行吴江支行梅堰办事处
--
中国银行吴江支行梅堰办事处
--
梅堰镇高新技术开发区一瞥
--
苏州市吴江电热电器厂产品——DWK-A.B型电脑温控设备
--
苏州康迪电子有限公司产品——S900微电脑多功能高频电刀
--
苏州新业造纸有限公司产品——XK-118空气滤纸
--
吴江市迪富特种聚酯切片厂产品——EDDP-2分散染料常压可染共聚醚酯切片
--
吴江市差别化涤纶厂
--
吴江市迪富特种聚酯切片厂
--
吴江市永峰纸业有限公司(原工贸合营吴江纸箱厂)
--
吴江市新联丝织厂梅堰分厂翻丝车间
--
吴江市大发锁厂
--
工贸合营吴江市梅堰缫丝厂缫丝车间
--
梅堰民营开发一区
--
吴江市铜仁纺织有限公司
--
苏州市中意化纤有限公司
--
林杨纺织牵经车间
--
中外合资吴江丽森喷织有限公司喷水车间
--
吴江市鑫盛布业有限公司喷气车间
--
银杏
--
大棚种植
--
养鸽
--
养鸭
--
罗氏沼虾
--
养蚕
--
电加温稚蚕共育一角
--
洋马——稻麦联合收割机
--
梅南河闸
--
梅堰水利站
--
梅堰镇文化站万册图书室
--
梅堰镇文化站书画小组作品陈列室及单幅国画作品
--
老协活动室
--
老协老年腰鼓队
--
学校运动会
--
舞龙
--
龙北(村)经济文化中心(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
江豚彩陶壶(国家一级文物)
--
彩绘陶尊(国家二级文物)
--
彩陶罐(国家二级文物)
--
灰陶蚕纹壶(国家二级文物)
--
钩鑃(国家二级文物)
--
灰黑陶鸟形壶(国家三级文物)
--
泥质灰陶瓷(国家三级文物)
--
陶鼎(国家三级文物)
--
龙南村落遗址
--
梅堰镇太平桥
--
周龄家谱
--
周龄家谱(木刻雕版)
--
庙头小学校碑(民国36年)
--
2001年,梅堰镇党政领导合影
--
1957-2001年,梅堰镇(公社、乡)主要党政领导合影
--
2001年梅堰镇党政领导在交流实践“三个代表”的体会
--
吴江震泽两县图
--
吴江县市乡地名图 民国元年(1912)
--
梅堰镇政区变动图
--
民国三十七年梅堰镇区地图
--
吴江市梅堰镇区地图
--
梅堰镇政区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卷地 理
--
第一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行政区划
----
第三节镇区
----
第四节行政村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位置地形
----
第二节河港荡漾
----
第三节气候水文
----
第四节自然灾害
----
第五节动物
----
第六节植物
--
第三章人口
----
第一节总量与变动
----
第二节人口结构
----
第三节人口流动
----
第四节计划生育
----
第五节姓氏
第二卷经济
--
第一章农业
----
第一节农业体制
----
第二节粮油作物
----
第三节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
第四节围垦、复垦、复耕
----
第五节农田水利
----
第六节多种经营
--
第二章工业
----
第一节工业体制
----
第二节行业门类
----
第三节企业管理
--
第三章商业
----
第一节商业体制
----
第二节商品购销
----
第三节对外贸易
----
第四节饮食服务
----
第五节集市贸易
--
第四章粮油
----
第一节粮油管理
----
第二节粮油购销
----
第三节仓储与保管
第三卷政 治
--
第一章党派社团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社会团体
--
第二章参政议政
----
第一节议事会、参议会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主席团
----
第四节政协小组
--
第三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乡镇公所
----
第二节乡镇(公社)人民政府
----
第三节农工商总公司
----
第四节基层行政机构
--
第四章治安司法
----
第一节治安机构与组织
----
第二节社会治安
----
第三节消防
----
第四节司法
第四卷镇村建设
--
第一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道路、桥梁建设
----
第三节河道开浚
----
第四节给水、排水
----
第五节环卫、绿化
--
第二章房地产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房屋建筑
----
第三节镇村建筑队伍
--
第三章电力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供电线路
--
第四章交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陆上运输
----
第三节水上运输
----
第四节搬运装卸
--
第五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第五卷科教文卫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成人教育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学术团体
----
第三节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第四节科技投入与产品开发
----
第五节科技成果简介与效益
----
第六节科普宣传
----
第七节学校科技
--
第三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站及文化中心
----
第二节群众文艺
----
第三节文化宣传橱窗
----
第四节电影放映队与影剧院
----
第五节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
----
第六节诗文辑录
--
第四章文物
----
第一节龙南原始村落遗址
----
第二节袁家埭新石器时代遗址
----
第三节龙南遗址
----
第四节文物简介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六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乡村医生与管理机构
----
第三节疫情与防疫
----
第四节血吸虫病的病情与防治
----
第五节公共卫生
----
第六节医疗保健制度
----
第七节保健
第六卷财政税务金融工商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农业税收
----
第四节工商税收
----
第五节财产税类
----
第六节特定行为税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民间信用
----
第二节银行、信用社
----
第三节金融业务
----
第四节保险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工商管理
----
第二节物价管理
第七卷军事
--
第一章驻防
----
第一节明清时代的驻军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驻军和地方武装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领导部门
----
第二节组织
----
第三节训练和活动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旧时兵役
----
第二节人民兵役
--
第四章兵事
----
第一节明清时代的兵事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兵事
----
第三节解放梅堰
----
第四节解放军剿匪
第八卷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徐应勤
----
徐仁荣
----
徐衍
----
徐真
----
石玉
----
徐琛
----
钮文
----
徐章
----
吴有涯
----
朱天麟
----
陈球
----
徐元灏
----
卫仁
----
卫文英
----
沈景熹
----
王宇荣
----
王之佐
----
周龄
----
王叔承
----
谢晋
----
陈揆
----
吴钊森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人物表
----
第一节县团级以上干部
----
第二节高级知识分子
----
第三节先进个人
第九卷社会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社会福利
----
第二节社会救济、扶贫
----
第三节优抚安置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殡葬改革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三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工资福利
----
第三节职工统筹保险
--
第四章风俗
----
第一节岁时节令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庙会
----
第四节社会新风
--
第五章方言
----
第一节常用口语
----
第二节俗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六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七章杂记
----
第一节传说
----
第二节群英故事
《梅堰镇志》编纂领导小组
《梅堰镇志》编纂办公室
《梅堰镇志》审定单位
《梅堰镇志》评审人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