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县志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卷。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5年09月
目录
封面
永善县志
永善县行政区划图
题词
永善县卫星影像图
图片
--
1.永善县城全景
--
2.永善县城一角
--
1.县五套班子领导合影
--
2.县志评稿会
--
县志办人员
--
1.花山节
--
2.苗族
--
3.彝 族
--
1.鲜笋加工
--
2.魔芋精粉
--
3.金江魔芋
--
4.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
--
1.金江花椒
--
2.乌桕
--
3.黄华甘蔗
--
马楠牧场
--
务基虫树
--
稻田风光
--
1.蓬峰古杉
--
2.金江蜜桔
--
1.三江口国有林
--
2.地膜种植
--
3.长防林
--
1.金沙江溪落渡大桥
--
2.江边小镇——佛滩
--
3.双河电站
--
4.白水孔电站
--
1.万寿官遗址
--
2.蒿枝坝水库
--
3.焚人悬棺遗址
--
4.安土司墓
--
1.大兴烈士陵园
--
2.七壮士殉难处——滮水岩
--
3.石望柱
--
马楠云海
--
盘山公路
--
旱地水池
永善县人民政府县长和分管修志工作的副县长名单
永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永善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人员
昭通地区市县志复审组
本志复审人员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审查验收人员
目录
卷首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置县
----
第二节 境域
----
第三节 县城
----
第四节 行政区划
----
第五节 乡镇
--
第二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类型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风向
----
第五节 日照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水
----
第二节 土
----
第三节 植物
------
一水类
------
二竹类
------
三藤本类
------
四草本类
--------
中药材
--------
花类
------
五菌类
----
第四节 动物
------
一兽类
------
二鸟类
------
三爬行类
------
四两栖类
------
五鱼类
------
六昆虫类
----
第五节 矿藏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生物灾害
----
第三节 地质灾害
卷二 经济
--
第一章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经济
----
第二节 统计
----
第三节 经济技术协作
----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五节 物资管理
----
第六节 土地管理
----
第七节 扶贫开发
----
第八节 物价
----
第九节 标准计量
----
第十节 审计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所有制
----
第二节 耕地
----
第三节 农业区划
----
第四节 农作物
----
第五节 农技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
----
第二节 山林权属
----
第三节 营林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木材经营
----
第六节 林业科技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养
----
第二节 畜种改良
----
第三节 场站和基地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畜牧业区划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蓄水
----
第二节 引水
----
第三节 提水
----
第四节 人畜饮水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第六章 工业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沼气
----
第三节 电力
----
第四节 冶炼
----
第五节 化学工业
----
第六节 建材
----
第七节 土陶 造纸 印刷 淘金
----
第八节 加工
----
第九节 针纺
--
第七章 交通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运输管理
--
第八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九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建设管理
----
第五节 建筑业
--
第十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十一章 税收
----
第一节 农业税
----
第二节 工商税
----
第三节 其它经费征收
--
第十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人民币
----
第四节 储蓄
----
第五节 信贷
----
第六节 结算
----
第七节 债券
----
第八节 保险
--
第十三章 商业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采购
----
第三节 销售
----
第四节 饮食服务
----
第五节 外贸
--
第十四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征购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储运
卷三 政治
--
第一章 国民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二章 共产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七节 信访
----
第八节 保密
--
第三章 群团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农民协会
----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
----
第六节 科技协会
--
第四章 政治协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协商监督
--
第五章 地方自治
----
第一节 议事会
----
第二节 参事会
----
第三节 参议会
----
第四节 保民代表会
--
第六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七章 政府
----
第一节 县衙
----
第二节 县知事公署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八章 重大政务纪略
----
第一节 减租退押、清匪反霸
----
第二节 “三反”“五反”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五节 整风反右
----
第六节 “大跃进”
----
第七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八节 反“五风”
----
第九节 算旧帐
----
第十节 干部甄别
----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十三节 落实政策
--
第九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律师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法制宣传
--
第十章 公安
----
第一节 政治保卫
----
第二节 社会治安
----
第三节 经济文化保卫
----
第四节 改造
----
第五节 监狱看守
--
第十一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十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申诉复查
--
第十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 灾害救济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十四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编制
----
第二节 干部
----
第三节 工人
----
第四节 工资
----
第五节 劳动就业
----
第六节 劳保福利
----
第七节 劳动保护
卷四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昭通镇标右营游击
----
第二节 解放军一二九团
----
第三节 解放军7645和7556部队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团练
----
第二节 江防队
----
第三节 常备团队
----
第四节 永绥大边游击队
----
第五节 永善县警卫营
----
第六节 永善县中队
----
第七节 民兵
--
第三章 军事机关
----
第一节 团防局
----
第二节 军事科
----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
----
第四节 人防
--
第四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
----
第二节 志愿兵
----
第三节 义务兵
--
第五章 重大兵事
----
第一节 平定米贴土目禄氏
----
第二节 三路清军会于米贴
----
第三节 咸丰年间平息匪乱
----
第四节 太平军入永善
----
第五节 同治年间匪患及镇压饥民
----
第六节 廖月江打雷波县城
----
第七节 火烧井田镇
----
第八节 安登文肆虐永善
----
第九节 安会文劫黄坪
----
第十节 中央军二三三师滋扰永善
----
第十一节 大井坝战斗
----
第十二节 桧溪战斗
----
第十三节 花椒坪战斗
----
第十四节 黄华战斗
卷五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学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师范教育
----
第六节 业余教育
----
第七节 教师
----
第八节 教育管理
----
第九节 教学设施
----
第十节 教育经费
--
第二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艺演出
----
第二节 图书
----
第三节 影视
----
第四节 广播
----
第五节 文学集成
----
第六节 文艺创作
----
第七节 档案
----
第八节 史志
----
第九节 文物古迹
--
第三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
----
第六节 药品生产
----
第七节 药品经营
----
第八节 药品管理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竞技体育
卷六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居民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彝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苗族
--
第三章 汉语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
----
第四节 谚语
----
第五节 歇后语
卷七 人物
--
人物传
----
杜思贤
----
刘海清
----
陈映丹
----
廖月江
----
李玉瑶
----
唐振东
----
李文新
----
钟光汉
----
蒋永尊
----
霍季默
----
敖英贤
----
李雁宾
----
李远昌
----
曹瑜瑛
----
肖国福
----
龙奎垣
----
杨宗文
----
罗显书
----
龙筱云
----
邹若衡
----
邹世俊
----
刘崇文
----
曾泽生
----
韩理福
----
张天富
----
邓子琴
----
代富文
----
刘家富
----
马树才
----
邵光全
--
人物表
----
一 县级机构领导任职表
----
二 县属机构领导任职表
----
三 局属事业单位领导任职表
----
四 各区、乡、镇领导任职表
--
人物录
----
一 烈士
------
蒋永尊
------
蒋永禄
------
雷维超
------
王光焕
------
陈兴林
------
徐信才
------
李泽宣
------
韩云武
------
王新春
------
欧少顺
------
张仁发
------
杨文彬
------
李廷坤
------
李建正
------
田孟
------
王精治
------
周克伍
------
熊培然
------
张西成
------
张仁功
------
刘保贵
------
江文山
------
卫占彪
------
郭文榴
------
杨兴富
------
张应高
------
赵善廷
------
孟光春
------
赵书尚
------
李有才
------
赵甫文
------
陈文普
------
华玉成
------
黄凤生
------
曹瑜瑛
------
王兴春
------
李远昌
------
黄江
------
杨宗槐
------
惠石头
------
李秀石
------
雷助
------
宁盛武
------
李亚山
------
伍木
------
丁继明
------
张顾清
------
冉顺江
------
丁振国
------
焦云华
------
陈家文
------
吴明槐
------
翁国德
------
李正楷
------
张明伍
------
陈廷安
------
代绍清
------
魏新万
------
储岳忠
------
黄荣城
------
李万寿
------
余礼洪
------
邹银德
------
刘小福
------
任光华
------
高子宽
------
邹开友
------
龙兴林
------
尼克木哥
------
杨忠国
------
汪志富
------
陆国藩
------
马富贵
------
方法友
------
陈永昆
------
苏金明
------
陈志祥
------
李应康
------
牟正兴
------
钟正保
------
李光林
------
罗世清
------
赵富友
------
陈云海
------
熊邦永
------
陈长英
------
王菊亭
------
高定安
------
王祥印
------
冯文成
------
罗书贵
------
周代均
------
李瑞东
------
车祥武
------
陈文友
------
刘永斌
------
杨孝德
------
杨胜文
------
王以权
------
王大才
------
王兴华
------
刘万乾
------
徐道祥
------
刘家富
------
刘洪
------
徐代华
------
代富文
------
代友洪
------
钱万龙
------
严吉朋
------
陈威
------
杨云
------
谢开云
----
二 功臣
----
三 先进模范
----
四 专业技术人员
----
五 永善县国民党抗日阵亡官兵
----
六 在县外任县处级以上人员
----
七 在县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八 科举人物
----
九 研究生
------
江建平
------
张磊
------
张品
------
戴世平
------
龙飞
------
吴宇宁
------
谭立
------
彭海(应鸟)
------
高洪
------
卢一
------
刘菊
------
刘家伟
------
陈梅
------
宋治平
------
张良全
------
夏仁品
------
杨志银
----
十 井桧行政委员、县佐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