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县金融志(1849-1985)

汉川县金融志(1849-1985)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事分类,以时为序,横排竖写,重在记事,寓观点于史实之中。在文体上采用语体文,记述体,以文为主,图、表、照片穿插其中。对其共性的事情从简略述,对本县发生的事情,力求从详记叙。 志书断限,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至1985年止,分半封建半殖民地及社会主义金融两篇,再按事类划分章、节、目三层,章为大类,事以类聚,节有独立内容,按事划分,目是节的组成部份,只列序号不用目字。

内容时限: 1849-1985

目录

封面
汉川县金融志
编纂委员会名录
编纂人员名录
图片
-- 汉川县一九八五年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示意图
-- 汉川县城关地区一九八五年金融机构分布图
-- 中国工商银行汉川县支行
-- 中国人民银行汉川县支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汉川县支行
-- 中国农业银行汉川县支行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汉川县支公司
-- 汉川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 汉川县金融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汉川县金融志编辑成员
-- 1 顺治通宝:清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铸
-- 2 康熙通宝:清圣宗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铸
-- 3 雍正通宝清世祖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铸
-- 4.乾隆通宝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铸
-- 5 嘉庆通宝 清仁宗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铸
-- 6.道光通宝:清宣宗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铸
-- 7-8 成丰通宝. 清文宗咸丰三年(公元1854年)铸
-- 9 同冶通宝.清穆宗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铸
-- 10 光绪通宝.清德宗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铸
-- 1.民国铜币
-- 2-4 四川汉字铜币二十、五十、壹百文
-- 5-6 光绪元宝十、二十文
-- 7.大清铜币十文
-- 8.湖南铜币二十文
-- 9.民国开国纪念铜币十文
-- 10.铜币壹分
-- 银铸币
-- 1-15 中国银币
-- 16-20 外国银币
-- ①150× 81 mm 1935年
-- ②174 ×80m m 1928年
-- ③167×87m m 1930年
-- ④147× 80m m 1935年
-- ⑤146× 84mm 1935年
-- ⑥136×75mm 1935年
-- ⑦115×58mm
-- ①133× 73m m 1940年
-- ②138 × 82mm 1914年
-- ⑧115×58mm 1928年
-- ④100×54mm 1928年
-- ①148×74mm 1941年
-- ②150×74mm 1936年
-- ③157×7mm 1937年
-- ④150×77mm 1941年
-- ⑤152× 80m m
-- ⑥145×72m m 1942年
-- ⑦160×82mm 1941年
-- ⑧164×74mm 1947年
-- ⑨150×65mm 1945年
-- ⑩154×67mm 1945年
-- (11)150×68mm 1947年
-- (12)162×75mm 1947年
-- (13)143×80mm 1936年
-- (14)170×77m m 1940年
-- (15)167×81 mm 1941年
-- (16)136× 76mm 1940年
-- (17)175×82mm 1940年
-- 1.167×80m m 1930年
-- 2.164× 74mm 1947年
-- 3.160×77mm 1930年
-- 4.165×74mm 1947年
-- 5.150×74mm 1930年
-- 6.156×62 mm 1947年
-- 7.156×64mm 1948年
-- 8.156×64mm 1948年
-- 9.156×64mm 1948年
-- 10.146×62mm 1948年
-- 11.144×62mm 1947年
-- 12.154×64mm 1947年
-- 13.190×88mm 1930年
-- 14.187×87mm 1930年
-- 15.190×88mm 1930年
-- 16.157×65mm 1948年
-- ①145×62mm 1945年
-- ②147×62mm 1945年
-- ⑧147×62mm 1945年
-- ④146×62mm 1945年
-- ⑤150×64mm 1945年
-- ⑥150×64mm 1945年
-- ⑦154×65mm 1945年
-- ⑧147×64mm 1945年
-- ①98×47mm 1948年
-- ②115×53mm 1948年
-- ③118×55mm 1946年
-- ①132×70mm 1948年
-- ②134×70mm 1949年
-- ③132×68mm 1949年
-- ④134×70mm 1949年
-- ⑤134×70mm 1949年
-- ⑥134×70mm 1949年
-- ⑦134×70mm 1949年
-- ⑧149×62mm 1948年
-- ⑨140×75mm 1949年
-- ⑩140×75mm 1949年
-- (11)140× 75mm 1950年
-- (12)150×68mm 1953年
-- (13) 155×70mm 1963年
-- (14) 160×72mm 1953年
-- (15) 166×75mm 1956年
-- (16) 115×50mm 1953年
-- (17)120×55mm 1953年
-- (18)114×53mm 1960年
-- (19)110×50mm 1962年
-- (20)105×49mm 1962年
-- (21)115×50mm 1960年
-- (22)89×42mm 1953年
-- (23)130×57mm 1960年
-- (24)94×43mm 1953年
-- (25) 134×57mm 1960年
-- (26)98×48mm 1953年
-- (27)142×64mm 1960年
-- (28)156×78mm 1963年
-- 从一九五三年开始,我国发行了一分、二分、伍分三种铝质辅币。为适应需要一九八一年又增发了一角、二角、伍角铜质辅币和一元镍币。
-- 1-4.1981年发行一元镍币
-- 5-7 1981年增发的一角、二角、伍角铜质辅币
-- 8-10.1953年发行一分、二分、伍分三种铝质辅币。
-- 财贸部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1958 12 26
-- 全国金融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张 弦同志
-- 全国金融红旗手周尧生同志
-- 全国金融红旗手湖北省劳动模范 杭艾珍同志
-- "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金融劳动模范 获得者刘贤东同志
序言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上篇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金融
-- 第一章 流通货币
---- 第一节 金属货币
---- 第二节 银行兑换券
---- 第三节 法币金元券
---- 第四节 辅币及其他货币
---- 第五节 日本军用票与伪中储券
-- 第二章 民间金融
---- 第一节 民间借贷
---- 第二节 典当业
---- 第三节 钱庄
---- 第四节 票据融通
---- 第五节 银钱摊
-- 第三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县银行
---- 第二节 合作金库
----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
---- 第一节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印钞第一厂
---- 第二节 中州农民银行天汉县行
---- 第三节 建设银行币、中州币、冀南币的发行与流通
下篇 社会主义的金融
-- 第一章 社会主义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汉川县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汉川县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汉川县支行
---- 第四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汉川县支行
---- 第五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汉川县支公司
-- 第二章 货币流通与管理
---- 第一节 人民币发行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
---- 第四节 货币流通与调节
---- 第五节 现金流通渠道
-- 第三章 存款
---- 第一节 城镇储蓄
---- 第二节 对公存款
---- 第三节 农村存款
---- 第四节 基本建设存款
-- 第四章 工商信贷
---- 第一节 信贷计划管理
---- 第二节 工业贷款
---- 第三节 商业贷款
---- 第四节 设备贷款
---- 第五节 乡镇企业贷款
---- 第六节 其他工商业贷款
-- 第五章 经济信息、金融信托、金融债券
---- 第一节 经济信息
---- 第二节 金融信托
---- 第三节 金融债券
-- 第六章 农业信贷
---- 第一节 信贷计划管理
---- 第二节 一般农业贷款
---- 第三节 国营农业企业贷款
---- 第四节 专项贷款
---- 第五节 预购定金贷款
---- 第六节 农贷清理与豁免
---- 第七节 拨款与监督
-- 第七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整顿与改革
---- 第三节 业务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五节 干部管理
---- 第六节 存贷款利息
-- 第八章 基建拨款、贷款及管理
---- 第一节 基建拨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三节 建筑经济管理
---- 第四节 信贷计划管理
-- 第九章 人民保险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保险种类
---- 第三节 理赔
---- 第四节 防灾防损
-- 第十章 会计核算与转帐结算
---- 第一节 会计核算
---- 第二节 转帐结算
-- 第十一章 出纳与发行
---- 第一节 现金收付
---- 第二节 出纳工作质量
---- 第三节 点钞技术
---- 第四节 金银收兑与配售
---- 第五节 库款管理
---- 第六节 反破坏人民币的斗争
-- 第十二章 代理业务
---- 第一节 代理财政金库
---- 第二节 代理发行公债、国库券
---- 第三节 代理退赔期票
---- 第四节 代理解付侨汇
---- 第五节 代理发放农村救济费
-- 第十三章 职工队伍建设
---- 第一节 干部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培训
---- 第三节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四节 业务技术考核
---- 第五节 评定业务技术职称
附录
编后语
版权页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