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志

延庆县志

格式:PDF
费用:28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记述境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体裁:多种文体并用。述,提要;志,叙事;传,栽人;记,大事;表,统计;图,绘像;录,非著述性资料。 三、结构:首列概述,次刊大事记,再登志文,尾为附录及索引。志是主体,横分门类,设建置区划、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旅游、交通邮电、财税金融、综合经管、城乡建设、党派团体、政权政协、治安司法、军事、人事劳动民政、教育科技、文化文物、卫生体育、民族宗教与人民生活、习俗方言、人物共计二十二编七十六章,章下设节、目。

出版时间: 2006年04月

目录

封面
延庆县志
《延庆县志》编纂委员会
《延庆县志》编纂人员
延庆县史志办公室人员
《延庆县志》审定人员
序言
凡例
图片
-- 延庆县卫星影像图
-- 延庆县城区地图
-- 延庆县行政区划图
-- 延庆县全图
-- 延庆县旅游资源分布图
-- 1954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前中)视察官厅水库
-- 1955年8月22日,周恩来总理(前排左二)视察官厅水库
-- 1973年,邓小平同志(前排左二)陪同外宾登八达岭长城
-- 1992年5月23日,江泽民总书记(前排左三)为龙庆峡题名
-- 海坨山油松林
-- 营盘村梯田
-- 妫水夕照
-- 南山丘陵
-- 三里河湿地
-- 冠帽山
-- 绿化林
-- 人工造林
-- 五里坡风景林
-- 古城水库
-- 珍珠泉蓄水工程
-- 白河水库出水口
-- 佛峪口水库
-- 北京第四制药厂分厂
-- 康兴拉链厂
-- 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 八达岭食品厂系列产品
-- 珍珠泉织布厂纺织车间
-- 康庄变电站
-- 北京东大国际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 千亩油菜花
-- 淡季菜基地
-- 优质玉米
-- 优质杂粮
-- 康西万亩草场
-- 畜牧养殖
-- 葡萄
-- 国光苹果
-- 山楂
-- 板栗
-- 杏基地
-- 葡萄基地
-- 延庆宾馆
-- 华风温泉大城堡
-- 新风大酒店
-- 延庆百货大楼
-- 夏都大厦食品超市
-- 延庆人民商场
--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延庆县支行
-- 延庆县地税局税务申报厅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市延庆县公司
-- 莲花山
-- 香水苑公园
-- 燕山天池
-- 妫河漂流
-- 四海镇九孔楼
-- 八达岭长城
-- 乌龙峡谷
-- 野鸭湖
-- 康西草原旅游区
-- 松山
-- 龙庆峡
-- 大庄科乡残长城
-- 滴水壶
-- 古崖居
-- 玉渡山
-- 千家店木化石
-- 阪泉之野
-- 龙庆峡冰灯
-- 40年代延庆旧城
-- 90年代初东门外老街
-- 东门外大街新街
-- 50年代永宁镇玉皇阁
-- 八达岭书画院
-- 延庆影剧院(1986年)
-- 妫水女雕塑(1994年)
-- 动感喷泉
-- 妫川广场
-- 青龙桥火车站人字形道岔
-- 乡村道路
-- 八达岭公路
-- 邮政大楼
-- 80年代初邮政局大楼
-- 90年代初电信大楼
-- 县妇幼保健医务人员下乡巡诊
-- 县医院放射诊疗室
-- 延庆县中医院(1995年)
-- 县医院手术室
-- 延庆县医院门诊楼(1995年)
-- 摔跤比赛
-- 职工篮球赛
-- 老年体育活动
-- 延庆体育馆
-- 沙滩排球
-- 趣味比赛
-- 延庆实验小学
-- 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
-- 服装设计课
-- 延庆县职业高中
-- 延庆中学语音教室
-- 延庆县幼儿园
-- 延庆县幼儿园幼儿手工课
-- 延庆中学
-- 延庆民间舞狮
-- 延庆民间旱船
-- 延庆民间舞龙
-- 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活动
-- 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
-- 延庆民间艺术节
-- 山戎文化陈列馆
-- 隆庆州城图(1548年)
-- 铜镜(东汉)
-- 中国长城博物馆
-- 三彩炉(唐代)
-- 三足陶罐(春秋战国)
-- 石狮(明代)
-- 明裹靖《隆庆志>和清乾隆《延庆州志》
-- 石峡堡长城敌楼(明代)
-- 大营烽火台(明代)
-- 平北抗日纪念碑(1989年)
-- 平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冬)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区划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治所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境域变迁
---- 第二节 区划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植被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五节 野生植物资源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涝灾害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雹灾
---- 第四节 震灾及其他自然灾害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概况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流动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自然生育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第四编 农业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与经营体制
----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经营体制与收益分配
-- 第二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三节 机械与用具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其他经济作物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主要畜禽养殖
---- 第二节 蚕蜂养殖
---- 第三节 淡水养鱼
---- 第四节 草场与饲料
---- 第五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木资源与林业区划
---- 第二节 林木种苗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育林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第六节 经营管理与林木采伐
---- 第七节 林场
---- 第八节 果品生产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河道治理
---- 第三节 农田灌溉
---- 第四节 小流域治理
---- 第五节 人畜用水
---- 第六节 防汛
第五编 工业 建筑业
-- 第一章 粮油食品加工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副食品加工
---- 第三节 饮料生产
---- 第四节 饲料生产
-- 第二章 木材加工与编织
---- 第一节 木制品与木材加工
---- 第二节 编织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水力发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四章 建材
---- 第一节 输电材料
---- 第二节 水泥与水泥制品
---- 第三节 砖瓦灰砂石
---- 第四节 非金属制品
-- 第五章 纺织与缝纫
---- 第一节 纺织
---- 第二节 缝纫
---- 第三节 鞋帽制作与皮毛加工
-- 第六章 印刷与文体用品
---- 第一节 印刷
---- 第二节 文体用品制造
---- 第三节 工艺美术制品
---- 第四节 造纸
-- 第七章 化工医药
---- 第一节 化工
---- 第二节 医药
-- 第八章 机械 消防器材 电子部件
---- 第一节 机械
---- 第二节 消防器材
---- 第三节 电子部件
-- 第九章 采矿 冶炼 铸造
---- 第一节 采矿
---- 第二节 冶炼
---- 第三节 铸造
-- 第十章 光学器具与玻璃钢制造
---- 第一节 光学产品
---- 第二节 玻璃钢制品
-- 第十一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技术设备
---- 第三节 施工
第六编 商业
--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二章 粮油
---- 第一节 收购与供应
---- 第二节 粮油票证
---- 第三节 储运
-- 第三章 农副产品与废旧物资购销
---- 第一节 肉畜 禽蛋
---- 第二节 果品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中药材
---- 第五节 废旧物资
-- 第四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生产生活资料购销
---- 第一节 农用生产资料
---- 第二节 金属材料
---- 第三节 机电 建材
---- 第四节 木材
---- 第五节 煤炭 石油 液化石油气
---- 第六节 纺织品
---- 第七节 日用百货
---- 第八节 五金 交电 化工产品
---- 第九节 副食品
-- 第六章 外贸
---- 第一节 经营方式
---- 第二节 农副产品
---- 第三节 轻工产品
第七编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历代景观
---- 第二节 自然旅游资源
---- 第三节 人文旅游资源
-- 第二章 旅游开发
---- 第一节 旅游景区
---- 第二节 旅游服务
---- 第三节 旅游活动
第八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与隧道
---- 第三节 运输
-- 第二章 邮政 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九编 财政 税务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管理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乡镇财政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征收管理
---- 第二节 税收
---- 第三节 税收减免
-- 第三章 金融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金融业务
---- 第四节 保险
第十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审计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统计
---- 第三节 审计
-- 第二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经济检查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政策
---- 第二节 物价
---- 第三节 物价监督检查
-- 第四章 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监督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建设规划
---- 第一节 规划与管理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 第二章 县城
---- 第一节 城池 街道
---- 第二节 主要建筑
---- 第三节 公用设施
---- 第四节 绿化 园林 保洁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镇
---- 第二节 村庄建设
--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产与管理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监测
---- 第二节 污染状况
---- 第三节 环境治理
第十二编 党派团体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延庆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与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革命斗争、重大运动与事件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延庆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员
---- 第三节 国民党的活动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人团体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其他组织
第十三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明清与民国政权机构
---- 第一节 明清政权机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权机构
---- 第三节 政务纪要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
----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工作纪要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抗日政府与民主政府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基层政权机构
---- 第四节 施政方式
---- 第五节 政务纪要
-- 第四章 政协
---- 第一节 历届会议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和委员会构成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四节 主要工作
第十四编 治安 司法
-- 第一章 治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预审与看守
---- 第六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与审判
---- 第一节 检察
---- 第二节 审判
-- 第三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法律咨询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民事调解
第十五编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制度与地方军事机构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地方军事机构
-- 第二章 武装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民兵
-- 第三章 战事
----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战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
--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
---- 第一节 平北抗日根据地
---- 第二节 抗日斗争
第十六编 人事 劳动 民政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吸收及录用
---- 第二节 干部结构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工资福利
---- 第五节 退休 离休 退职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第三节 劳动保护与保险
---- 第四节 知识青年安置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救灾与救济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安置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五节 残疾人就业
---- 第六节 革命烈士褒扬
---- 第七节 殡葬改革
第十七编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州学 县学 书院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初等教育
---- 第四节 中等教育
---- 第五节 高等教育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第七节 教师与教育经费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第三节 科技管理与服务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五节 科技应用
第十八编 文化 文物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第二节 图书馆(室)
---- 第三节 文学
---- 第四节 艺术
---- 第五节 广播 电视 电影 剧院
---- 第六节 史志 档案
-- 第二章 文物
---- 第一节 八达岭长城
---- 第二节 大庄科长城与边垣长城
---- 第三节 古文化遗址与遗迹
---- 第四节 出土文物与文物保护
第十九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医疗制度与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药政与药检管理
----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第五节 学校体育与体校
第二十编 民族 宗教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民族与宗教
---- 第一节 少数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二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居民生活
第二十一编 习俗 方言
-- 第一章 习俗
---- 第一节 岁时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民间忌讳
-- 第二章 方言
---- 第一节 方言区划
---- 第二节 方言与普通活的差异
---- 第三节 俚语 谚语 歇后语
第二十二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王次仲
---- 赵羾
---- 李衍
---- 苏乾
---- 胡思伸
---- 高撰春
---- 袁湛恩
---- 詹天佑
---- 袁华林
---- 贾华堂
---- 周振声
---- 耿甲臣
---- 徐智甫
---- 胡瑛
---- 温克明
---- 卫兴顺
---- 朱月墀
---- 董玉亭
---- 岳忠
---- 吴迪
---- 贾桂珍
---- 韩桂芝
---- 李卓云
---- 郭蔼仁
---- 马大中
---- 罗林
---- 赵利民
---- 李明
---- 徐镇洲
---- 侯永杰
---- 马金花
---- 高万红
--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附录
-- 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 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 延庆县——北京市的宝地
-- “妫”宇渊源与延庆
--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碑碑文
-- 《延庆县志》编纂分工
-- 编纂《延庆县志》提供资料单位名录
索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