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志1955-2005

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志1955-2005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和科学分析的态度,力求客观、公正,言必有据,秉笔直书,力求向读者展示一份集资料性、思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他地区进行油气勘查的足迹和面貌。

内容时限: 1955-2005

目录

封面
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志
题词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耀仓题词
-- 中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局长、华北分公司经理 左文岐题词
-- 原中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党委书记 黄筛章题词
-- 中石化集团华北分公司副经理 郝蜀民题词
-- 中石化集团华北分公司副经理 邢景宝题词
-- 中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副局长 王程忠题词
-- 原地矿部部长 宋瑞祥题词
-- 原全国政协委员、地矿部副部长 塞风题词
-- 原地矿部地副部长 陈洲其题词
-- 原地矿部石海局局长 杨扑题词
-- 原地矿部石海局长 赵复兴题词
图片
-- 照片附图
-- 五十年足迹
--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普查工区转移示意图
--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普查勘探区域示意图
-- 三普大队五十年主要油气成果示意图
--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图
-- 勘探战歌
-- 我队三项科技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
-- 1980年孙大光部长颁布的嘉奖令
-- 1995年朱训部长授予我队地质找矿功勋单位
-- 2001年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 2005年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 2005年中石化集团公司授予三普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
-- 1995年华北局授予三普’94油气发现有功单位
-- 1997年华北局授予三普“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 2001年中共咸阳市委授予三普“先进基层党组织”
-- 2000-2001年度三普领导班子被华北局党委评为“五好班子”
-- 2002年华北局、华北分公司授予三普“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功勋单位”
-- 2002-2003年度三普荣获华北局“文明单位”称号
-- 辉煌业绩附图
-- 1970年由3204井队施工的庆参井是庆阳地区第一口发现井
-- 1970年由3006井队施工的华参2井是陇东地区第一口发现井
-- 1971年由1501井队施工的吴8井是陕北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口高产井
-- 1976年由3204井队施工的伊深1井是三普二上内蒙的第一口发现井
-- 自从1968年三普在天津打出地热水开始,开发地热已成为三普的一项支柱产业8图为1999年在西安施工的地热井正在试水。
-- 2002年由4011井队施工的大15井被中石化新星公司列为重大发现井
-- 华北局领导视察三普基地(2004年)
-- 2005年中石化集团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到三普井队视察
-- 2004年中石化集团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牟书令到三普井队视察
-- 华北局领导在新疆与三普职工合影(2004年)
-- 华北局领导在听取三普班子卫作汇报(2004年)
-- 1983年原地矿部副部长夏国治来三普视察
-- 1995年地矿部陈洲其副部长在石海局张旭仑书记、华北局孙万录局长等陪同下来三普视察。
-- 2000年原新星石油公司总经朱家甄来三普视察
-- 2005年全国政协常委原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副部长寿嘉华和咸阳市市长张立勇到三普视察2号地热站
-- 1993年华北局局长孙万禄到三普延川油田视察
-- 1994年原全国政协委员、学部委员、地矿部石海局总工程师关士聪到三普视察工作
-- 2002年新星公司副总经理局伯修到三普井队视察工作
-- 2001年新星公司副总经理刘福钧来三普视察工作
-- 1977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慰团到三普4011井队慰问
-- 地质301分队野外合影(1956年)
-- 206队部分人员留影
-- 年轻的地质队员
-- 女子洋查队的野外生活(1958年)
-- 1957年野外地质分队用骆驼作为交通工具
-- 1956年11月206队篮球队与伊克昭盟篮球队赛后合影
-- 6011井队冒着大风沙在搬迁(1996年巴丹吉林)
-- 化探队野外采样(1988年)
-- 6011井队鄂3井冬季施工现场(1990年)
-- 5007井队井场作业(1991年)
-- 343队施工现场(1990年)
-- 343队钻机车在生产(1990年)
-- 1987年在东京举行中日合参井的最终报告讨论会
-- 在东京举行的第二次报告会中我方代表做学术报告
-- 中日合参井试油结束后中日双方人员会餐
-- 中日技术人员在酒会上碰杯
-- 夏国治、赛风副部长等接见田中
-- 1993年4月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的地质专家采三普进行技术交流
-- 1982年中日石油地质遥感分队乘坐的米-8直升飞机
-- 中日双方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 中日合参井试油后中日双方有关人员合影
-- 90年代以前人工下水泥固井作业
-- 1986年4月中日合作的合参井开钻典礼
-- 1987年5月6011井队施工的合参井试气放喷,当时为单层自然产能最高的井
-- 2005年冰岛地热专家考察三普2号地热站
-- 2005年哈萨克斯坦专家来三普考察
-- 伊17井经压裂产量提高19倍
-- 大15井试气放喷情景
-- VSP测井新技术
-- 综研队研究部署井位
-- 5007井队夜间施工现场
-- 井队在陕北小油田施工
-- 顺宁小油田进行压裂作业
-- 341物探队夜间收队
-- 先进的泥浆循环系统
-- 泥浆搅拌器
-- 50839HB井队先进的操作控制系统
-- 50839HB井队钻机操作平台
-- 先进的沙漠公寓
-- 2003年通过ISO9001:2000认证
-- 50839井队,95天进尺超万米
-- 2005年建设工程公司在塔北工区施工
-- 机械装备总厂制作的泥浆循环系统
-- 第三次党代会代表合影
-- 三普第五次党代会会场
-- 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
-- 廉政教育常抓不懈
-- 新党员入党宣誓
-- 坚持对党员开展党性教育
-- 离退人员为大队领导班子赠送对联:“为官一任为民造福,勤政廉洁业绩辉煌”(2004年)
-- 2004年春节期间,大队领导班子到基地进行团拜
-- 广泛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2005年)
-- 大队理论学习中心组正在组织学习
-- 参加咸阳市委组织的党员“先锋林”植树活动
-- 大队主要领导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
-- 书信写作比赛获奖
-- 2001年,大队领导成员与新疆职工共度春节
-- 改善离退人员活动环境,与社区共同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2004年)
-- “献身地质事业光荣”,老一辈三普人作出了榜样,三普大队为周唤民同志举办地质工作50年座谈会
-- 构筑“大三普”理念,三普与上市公司和局专业公司原三普人进行新春茶话会(2004年)
-- 大队班子经常向离退干部职工通报全队工作
-- 1961年的三普一线职工
-- 1959年,地质队员在内蒙古大青山脚下
-- 王树德队长在职代会上作报告(1960年)
-- 机关干部义务劳动(1957年)
-- 1958年女子详查队在鄂托克旗
-- 井场归来
-- 安全教育在井队
-- 钻台上
-- 地震队野外作业
-- 2004年三普钻井会议
-- 井然有序的井队施工现场
-- 地热培训班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野外一线井队的规范化管理
-- 职工风貌
-- 2003年三普队伍在华北局鄂北工区运动会上
-- 与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 沙漠公寓休息室
-- 领奖台上的三普人
-- 2004年职代会
-- 1963年4月二区队先进生产者合影
-- 三普代表队参加华北局体育运动会
-- 1977年“于无声处”剧照
-- 为职工进行体检
-- 1961年三普召开了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 我队女职工贾麦玲被评为地矿部劳动模范。
-- 职代会上,大队表彰先进个人
-- 在西南局参加第二届石油杯职工运动会(1988年)
-- 一线职工开展篮球比赛
-- 2004年三普元宵晚会
-- 局领导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2003年)
-- 工会组织职工外出旅游
-- 2004年6月,三普成功承办了鄂北工区“大漠放歌”群众性歌曲演唱活动
-- 建党80周年之际,三普大队举办了演唱会
-- 赛场雄姿
-- 2003年9月鄂北工区运动会上,三普参赛队伍取得了拔河第一名
-- 三普大队成功承办了华北局第20届职工运动会
-- 1960年大队共青团首次召开代表大会
-- 1984年三普地质队组织集体婚礼
-- 1995年三普共青团第八次团员代表大会
-- 1996年张德著被团咸阳市委授予十杰青年称号
-- 大队团委组织节目在华北局演出
-- 贾海珍获华北局两届十杰青年
-- 一线的青年突击队
-- 2003年三普组织离退休人员到鄂北工区参观考察
-- 举办暑期青少年书画展
-- 离退休人员进行门球比赛
-- 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
-- 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合唱比赛
-- 离退人员自己编排文艺节目
-- 三普离退人员太极拳分会(2005年)
-- 漂亮的花园
-- 2003年小区通上了天然气
-- 花园式居住区奖牌
-- 中区基地
-- 快乐的孩子们
-- 华北局系统内物业人员来三普基地参观(2003年)
-- 东区基地

凡例
《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志》编撰领导小组
《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志》主要编撰人员
参加部分章节编撰人员
目录
第一篇 五十年的历程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大队组建与发展
---- 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章 勘查历程
---- 第一节 由点到面,区域展开(1955-1960年)
---- 第二节 解剖志丹——麒麟沟重磁力异常带(1961-1963年)
---- 第三节 多路探索,寻找后备基地(1964-1968年)
---- 第四节 突破庆、华、吴,参加石油大会战(1969-1975年)
---- 第五节 二轮石油普查,再上内蒙(1976-1992年)
---- 第六节 全面走向市场 艰苦二次创业(1993-2004年)
第二篇 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
-- 第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沉积特征
---- 第二节 区域构造特征
-- 第二章 盆地油气勘查与发现
---- 第一节 三普建队前盆地油气勘查简况
---- 第二节 勘查与发现
第三篇 油气地质科学技术
-- 第一章 地质科学研究
---- 第一节 艰苦创业(1955-1960年)
---- 第二节 不断探索(1961-1968年)
---- 第三节 突破庆、华、吴,科技铸辉煌(1969-1975年)
---- 第四节 二轮普查,开拓攻坚(1976-1995年)
---- 第五节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1996-2004年)
---- 第六节 地质科技成果
-- 第二章 油气地质、实验技术
---- 第一节 实验室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发挥专业优势,做地质工作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 第三节 科学管理、苦干善干,形成了三普特色的实验室
---- 第四节 主要成果
-- 第三章 油气化探技术
---- 第一节 油气化探队伍的创建
---- 第二节 坚持探索、奋发前进、求实创新
---- 第三节 化探工作结硕果
第四篇 油气物探
-- 第一章 物探队组成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物探队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设备
---- 第一节 地震仪器设备
---- 第二节 资料处理及解释设备
---- 第三节 附属设备
-- 第三章 生产技术管理及技术方法
---- 第一节 生产技术管理系统
---- 第二节 生产技术管理
---- 第三节 生产技术方法
-- 第四章 生产技术管理实践
---- 第一节 一上汾渭盆地(1966-1967年)
---- 第二节 北上河套工区(1967-1969年)
---- 第三节 “打回老家去”突破庆、华、吴(1969-1971年)
---- 第四节 二上汾渭盆地(1972年-1975年)
---- 第五节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普查(1975年-1992年)
---- 第六节 走向市场
-- 第五章 综合研究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综合研究成果
-- 第六章 科技进步
---- 第一节 科技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地震技术方法试验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七章 中日合作
---- 第一节 中日合作概况
---- 第二节 中日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日合作主要成果
第五篇 油气、地热钻井工程
-- 第一章 队伍初创(1955-1964年)
---- 第一节 始于手摇钻和KAM-500钻机(1956-1959年)
---- 第二节 石油钻井起步(1960-1964年)
-- 第二章 艰苦奉献(1965-1975年)
---- 第一节 克服困难打深打快(1965-1968年)
---- 第二节 突破庆(阳)华(池)迎会战,攻克吴旗大奉献(1969-1972年)
---- 第三节 渭深10井荣获国家奖(1973-1975年)
-- 第三章 二轮普查(1976-1996年)
---- 第一节 科学钻井的兴起(1976-1992年)
---- 第三节 区域钻探的甩开(1977-1996年)
---- 第三节 中日合作参数井(1985-1987年)
---- 第四节 科技攻关(1991-1995年)
-- 第四章 浅油层勘探开发中的钻井工程(1985-1996年)
---- 第一节 牛武—英旺探区(1986-1989年)
---- 第二节 延川探采区(1989年)
---- 第三节 安塞探采区(1993-1994年)
---- 第四节 环县探采区(1993-1994年)
---- 第五节 顺宁油田(1995-1996年)
--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钻井工程(1985-2002年)
---- 第一节 初步走向市场(1985-1992年)
---- 第二节 进入陕北油气市场(1990-2002年)
---- 第三节 开拓新疆钻井工程市场(1996-2001年)
-- 第六章 三上鄂北出大气,南油新贡献(1999-2005年)
---- 第一节 探索气田新靶区,当尖兵,受锤炼(1999-2001年)
---- 第二节 认清形势,顺应改革(2001年)
---- 第三节 整修老设备,打出重大发现井,获功勋队殊荣(2002-2003年)
---- 第四节 狠抓管理稳步增长(2003年)
---- 第五节 在安全优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004年)
---- 第六节 钻井水平整体提高,业绩名列前茅(2005年)
-- 第七章 地热开发(1968-2005年)
---- 第一节 初创阶段(1968-1974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1985-1988年)
---- 第三节 发展阶段(1994-2000年)
---- 第四节 拓宽地区和领域阶段(2001-2003年)
---- 第五节 探索地热产业发展新途径(2004-2005年)
-- 第八章 石油钻井地质
---- 第一节 浅井录井
---- 第二节 中深井录井
---- 第三节 深井录井
---- 第四节 油田勘探开发录井
---- 第五节 天然气探井录井
第六篇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
-- 第一章 塔北“钻前”,星星之火(1997-2000年)
-- 第二章 组建公司,拓宽项目(2001-2002年)
-- 第三章 坚守新疆,持续做贡献(2003-2005年)
-- 第四章 返回“老家”,建设鄂尔多斯(2003-2005年)
第七篇 井下作业
-- 第一章 地球物理测井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测井队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固井工程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固井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在实践中成长
-- 第三章 压裂工程
---- 第一节 两次成功的实践
---- 第二节 组队、练兵
---- 第三节 压裂设备及工艺
---- 第四节 走向市场创辉煌
-- 第四章 试油工程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第五章 修井工程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修井技术
第八篇 油田开发
-- 第一章 油田勘探开发项目的立项
-- 第二章 牛武—英旺探区
---- 第一节 钻探成果
---- 第二节 油气化探试验
---- 第三节 压裂与试采
-- 第三章 延川开发区
---- 第一节 青坪川开采区(关庄油田)
---- 第二节 储量计算
-- 第四章 安塞工区
---- 第一节 高桥勘探点
---- 第二节 坪桥采油点
-- 第五章 环县城东沟采油区块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储量计算
-- 第六章 顺宁油田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注水开发
---- 第三节 开发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有偿转让
第九篇 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
-- 第一章 地质市场
---- 第一节 地质市场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地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多种经营机构及其企业建立情况
---- 第二节 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及管理
---- 第三节 多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篇 基地建设与物业管理
-- 第一章 基地建设
---- 第一节 四块基地
---- 第二节 农副业生产
-- 第二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的野外生活
---- 第二节 食堂工作
---- 第三节 医疗卫生
-- 第三章 物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及住房公积金
---- 第三节 治安保卫与家属委员会
---- 第四节 强化服务基地做美走向市场
第十一篇 管理工作
-- 第一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生产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各项生产任务的下达
---- 第三节 生产任务的平衡与调度
---- 第四节 生产调度的日常工作
---- 第五节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
-- 第二章 安全、健康、环保
---- 第一节 机构和职责
----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经常性工作
---- 第三节 HSE管理体系
---- 第四节 事故与案例
-- 第三章 劳动人事工资
---- 第一节 机构、队伍、工资、晋级、管理
----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聘任工作
---- 第三节 社会保险
-- 第四章 计划财务审计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奖励制度和经济责任制
---- 第四节 财务与会计
---- 第五节 审计
---- 第六节 统计与定额
---- 第七节 财务税收大检查
-- 第五章 物资设备管理
---- 第一节 物资管理
---- 第二节 设备管理
---- 第三节 钻井设备的技术改造
---- 第四节 红旗设备竞赛
---- 第五节 历年主要生产、科研设备增减及更新
---- 第六节 机械修配与管材加工
---- 第七节 汽车运输
-- 第六章 资料、档案、情报、图书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资料与档案
---- 第三节 科技情报与图书
-- 第七章 教育与培训
----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演变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 第八章 离退休人员管理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离退休人员管理
---- 第三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跃离退休职工文体生活
-- 第九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奖励与处分
-- 第十章 石油学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学会的主要活动
第十二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群系统工作机构
-- 第二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党的组织结构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干部与党员教育工作
---- 第三节 党员管理
---- 第四节 党的组织发展工作
---- 第五节 干部管理工作
-- 第三章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式
---- 第二节 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四节 通讯报道与通讯员队伍建设
---- 第五节 政工职称评定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组织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 第三节 企业文化建设
-- 第五章 纪检、监察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纪检、监察各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 第六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第二节 职代会和工代会
---- 第三节 民主管理参政议政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五节 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 第六节 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劳动合同
---- 第七节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第八节 女工工作
---- 第九节 文体活动
---- 第十节 职工教育工作
---- 第十一节 工会财务管理
-- 第七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演变及历届团代会
---- 第二节 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对青年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教育
---- 第四节 适合青年特点开展活动
---- 第五节 文体活动
第十三篇 队伍体制的沿革
-- 第一章 队伍机构与领导班子
---- 第一节 领导机关及隶属关系
---- 第二节 三普大队名称演变
---- 第三节 大队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组成情况
---- 第四节 组织机构及所辖基层单位
-- 第二章 领导体制的沿革
--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1985-1992年)
----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1993-1996年)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阶段(1997年以后)
附录:
-- 一、光荣榜
---- (一)部、省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名录
---- (二)地(市)、局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名录
---- (三)局级及其以上先进集体名录
-- 二、附表
---- (一)副队(处)级及其以上职务干部名录
---- (二)大队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名录
---- (三)享受处级及其以上待遇离休干部名录
---- (四)获各类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名录
---- (五)机关科室历任领导干部名录
---- (六)基层单位(地质、综研、井下、实验)历任领导干部名录
---- (七)基层单位(物探分队)历任领导干部名录
---- (八)基层单位(机台、井队)历任领导干部名录
---- (九)基层单位(车队、测井、固井、压裂、试采、修井、水井及指挥部)历任领导干部名录
---- (十)基层单位(厂、站、校、公司、医院)历任领导干部名录
-- 三、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