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自前身省农业实验所1946年在莒南创建以来,已届48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在中共山东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解放战争年代的艰辛开创和建国初期的培实根基,历经“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探索前进和“文革”期间的曲折进展,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重振社会主义农业科研事业,并在改革开放中日趋兴盛。
目录
封面
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35周年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史》题词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振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35周年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史》题词。
--
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35周年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史》题词。
--
山东省政协主席陆懋曾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35周年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史》题词。
图片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部办公楼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部分研究所实验楼
--
山东省农业实验所莒县旧址
--
山东省农业实验所益都县旧址
--
山东省农业实验所迁济南时的驻地(现经七纬二路248号)
--
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旧址
--
1959年3月14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成立大会。图为会后合影留念。
--
毛泽东主席1958年8月9日在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视察棉花试验田。
--
毛泽东主席1959年9月21日再次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棉花试验田。
--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1959年4月13日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小麦试验田。
--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1959年3月在山东省农科院视察小麦试验田。
--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1958年10月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棉花试验田。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1959年8月4日到山东省农科院视察。
--
省委书记姜春云1989年10月25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现场办公。
--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1988年9月9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检查指导工作。
--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洪、副省长宋法棠1991年3月1日为山东省无特定病原(SPF)鸡实验种鸡场落成剪彩。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振、副主任卢洪1988年6月6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工作。
--
省政协副主席陆懋曾1990年7月24日到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检查工作。
--
1982年春节,省委书记苏毅然、副省长朱奇民到山东省农科院养猪场看望坚持工作的科技人员。
--
中顾委委员谭启龙1988年3月11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工作。
--
1992年麦收期间,副省长王建功到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试验田检查品种比较试验。
--
1991年2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到山东省农科院检查指导工作。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院历届院级负责人(部分)合影
--
高产稳产棉花新品种鲁棉1号,1981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
早熟、硬粒、大穗型玉米自交系“原武02”198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
中国秋冬萝卜核一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现已育成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图为用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一代萝卜。
--
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农盐牧结合综合治理与开发配套技术,199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图为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的棉花。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泰山1号,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济南13号,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高产、优质蛋白玉米新品种鲁玉13号。
--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虫夏大豆新品种鲁豆4号,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
高产花生新品种鲁花9号,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大白菜系列品种繁育推广,1993年获省星火一等奖。图为鲁白3号1990年在平度市大面积种植。
--
苹果新品种玫瑰红198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核桃新品种丰辉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提高长毛兔产毛量配套技术研究,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无特定病原(SPF)鸡群的建立与维持的研究,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图为SPF鸡实验种鸡场实验楼。
--
赤眼蜂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应用,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图为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乒米螟大面积示范。
--
“选792”桑树新品种199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817”小型优质肉鸡(扒鸡专用型)199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在山东省农科院建立。
--
院试验农场每年建立小麦展示田,展示本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系)。
--
山东省农科院编辑出版的主要专业期刊。
--
党委书记阙连春1992年10月率团赴俄罗斯、乌克兰作科技考察。图为在俄罗斯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参观。
--
院长王大刚1990年8月率山东省农业科技考察团赴日本国山口县、千叶县考察。图为在山口农业大学参观试验温室。
前言
目录
一、山东省农业实验所在革命老区初创科研事业(1946~1949)
--
(一)高瞻远瞩,在莒南建所
--
(二)节节转进,迁址莒县、青州
--
(三)定址济南,充实力量,创设条件
--
(四)明确任务,科研取得初步成就
二、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奠定事业发展基础(1950~1958)
--
(一)组织机构建设
--
(二)科研队伍的培养提高
--
(三)科研条件建设和改善
--
(四)科研工作方针和成效
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探索中前进(1959~1966)
--
(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建立
--
(二)在“反右倾”及纠正“五风”形势下开展工作
--
(三)贯彻“科学十四条”,全面调整,成效显著
--
(四)在社会主义教育和大搞样板田运动中继续前进
--
(五)科研要素的建设
--
(六)科研单位结合办教育的探索
--
(七)主要科研成果及其对山东农业的推进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1966~1976)
--
(一)省农科院“文化大革命”概况
--
(二)“文革”对科研工作的干扰破坏
--
(三)“文革”中力争开展的科研工作
--
(四)“文革”中完成和积累的重要科研成果
五、拨乱反正,恢复整顿,山东省农科院在新的基础上发展提高(1977~1985)
--
(一)揭批“四人帮”,肃清流毒和影响
--
(二)隶属关系、领导体制变更与组织机构调整
--
(三)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
(四)整顿工作秩序,加强科研要素建设
--
(五)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六五”科技规划
--
(六)实行科技成果奖励和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
(七)学术活动开始活跃,科技外事工作有新发展
--
(八)开展全面褴党,加强党的建设
--
(九)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果推广效益显著
六、改革开放,争创一流,山东省农科院迈上新的发展历程(1986~1992)
--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
(二)机构人员调整和领导体制改革
--
(三)创一流科研工作水平的调研及科技发展纲要的制定
--
(四)科研方向的调整和科研管理的改革
--
(五)干部人事管理的改革和职称改革
--
(六)活跃的内外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
--
(七)行政后勤改革及科研生产条件的改善
--
(八)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
(九)科研成果及应用
--
(十)由科研型向科研经营服务型转变
回忆录
--
我所了解的山东解放区的农业科技工作
--
回忆山东解放区的农业科研工作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成立的背景及成立初期的研究机构
--
伟大的关怀 无穷的力量——纪念毛主席两次视察我院棉花试验田
附录
--
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及其前身名称和隶属关系沿革
--
二、山东省农科院及其前身历届党政领导人名单
--
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组织机构
--
四、主要时期中层领导干部名单
--
五、主要时期人员分类统计
--
六、主要时期高级科技人员名单
--
七、主要时期经费状况
--
八、历期主要科研设施及条件建设项目
--
九、对外科技交流情况
--
十、历期科研示范开发基点设置
--
十一、青年科研基金历年资助项目
--
十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
--
十三、历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
十四、民主党派纰织简况
--
十五、群众团体组织简况
--
十六、出席省以上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单
--
十七、省以上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名单
--
十八、省级以上拔尖人才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
十九、主要科技著作及期刊
--
二十、山东农学会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