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口乡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基本做到了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牲相统一。
出版时间:
1989年09月
目录
封面
古路口乡志
题词
--
中共古路口乡委书记冯维杰题词:“借鉴历史经验,振兴地方经济”
--
古路口乡人民政府乡长刘相林题词:“意在总结过去,慎手思考未来”
图片
--
古路口乡地图
--
中共古路口乡委员会、古路口乡人民政府机关门景
--
乡党委、乡政府办公楼
--
中共古路口乡委员会全体领导成员
--
古路口乡人民政府全体领导成员
--
《古路口乡志》编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
《古路口乡志》编纂办公室全体成员
--
本乡西部平原万亩,沃土良野,五谷丰登
--
境内东部山恋重叠,自然资源丰富
--
治理洪口山工程
--
古路口乡鼓号代表队1988年参加全县表演赛
--
古路口卫生院
--
邹县第十七中学
--
洪山商店
--
古路口影剧院
--
邹县电厂阳来灰坝
--
银行、信用社营业楼
--
古路口食品站
--
南井小学
--
姜坝扬水站
--
沃里水库
--
古路口粮管所
--
寿圣寺金朝八棱经幢
--
寿圣寺碑座
--
阳来古槐
--
寿峰寺遗址
--
寿圣寺桧树
--
东深井郑氏石狮
--
瓷翁
--
汗画像石
--
南柳州遗址土陶器片
--
大汶口文化文物石斧、石锛
--
北凫山遗址大汶口文化文物陶鼎腿、夹砂红陶片
--
清末年间屈尔颖遗墨
--
书法乡文化站郑文霆书
--
古路口小学秦佑星书
--
前沃村李延琪
--
大李村张德佑书
--
志在青天郑文霆作
--
山水东深井村郑文阁作
--
又是一家郑文霆作
--
高庄村马宜相书
--
东井井碑(清光绪二年刻)郑(叶吉)书
--
篆刻东井村聋哑农民 郑洪裁刻
--
姜坝村民间艺术表演
--
春晓郑文霆作
--
舞龙古路口村民间艺术队表演
勘误表
前言
序
凡例
目录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概述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村名简考
--
笫二章 山脉河流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章 民族人口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人口
--
第四章 气候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陆生植物
----
第三节 陆生动物
----
第四节 水资源
----
第五节 矿藏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雹灾
----
第五节 冻灾
----
第六节 虫灾
----
第七节 地震
第三编 经济
--
第七章 农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业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农业发展
----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
----
第四节 科学种田
----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六节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七节 土地管理
--
笫八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业
----
第二节 果业
----
第三节 元丰核桃
----
第四节 林业站
--
第九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兽医站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四节 畜禽良种推广
--
第十章 水利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利状况
----
第二节 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重点水利工程设施简介
----
第四节 机电井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第十一章 农机农电
----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三节 农电
--
第十二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民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农民生活变化
--
第十三章 乡村工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工业状况
----
第二节 建国后乡办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乡办工业管理和职工福利
----
第四节 村办工副业
----
第五节 副业
--
第十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商业概况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节 农村代购代销点
----
第五节 食品
----
第六节 物质供应站
--
第十五章 粮食
----
第一节 粮管所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粮油价格的演变
----
第四节 仓库设备
--
第十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集市演变
----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三节 管理机构设置
----
第四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十七章 金融财政税收
----
第一节 建国前的金融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金融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货币沿革
----
第四节 财政税收
----
第五节 财政税收管理
--
第十八章 农业 企业财产保险
--
第十九章 统计站
--
第二十章 交通运输邮政
----
第一节 建国前的交通运输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交通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交通运输管理
----
第四节 邮政
--
第二十一章 建材
----
第一节 建材的开发和利用
----
第二节 建材管理
--
第二十二章 国家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
第一节 十三万伏高压线路
----
第二节 邹县电厂阳来灰坝
第四编 政治
--
第二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党委会组织机构沿革
----
第三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纪委党校信访
----
第五节 老干部协会
----
第六节 档案管理党史资料征集
----
第七节 党委办公室
----
第八节 党员干部事业谱
--
第二十四章 地方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建国前地方政权
----
第二节 建国后地方政权建设
----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政府办公室
----
第五节 人大代表联络办公室
----
第六节 村民委员会
----
第七节 农工商组织的建立
--
第二十五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农救会与贫协
----
第二节 青教会与共青团
----
第三节 妇救会与妇联
----
第四节 儿童团与少先队
----
第五节 职工团体
----
第六节 科协
--
第二十六章 政法
----
第一节 社会治安
----
第二节 治安管理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司法
----
第四节 法庭
--
第二十七章 民政
----
第一节 选举
----
第二节 优抚工作
----
第三节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
第四节 民事调解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丧葬改革
----
第七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八节 老龄问题委员会
--
第二十八章 社会变革和重大运动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抗美援朝
----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五节 统购统销
----
第六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七节 大跃进
----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
----
第九节 粉碎“四人帮
----
第十节 一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五编 军事
--
第二十九章 地方武装组织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地方武装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组织
----
第三节 民兵建设
--
第三十章 兵役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兵役制的演变
----
第二节 志愿兵役和义务兵役
----
第三节 参军参战与支前
--
第三十一章 兵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战例
--
第三十二章 敌伪顽匪罪行录
第六编 文教卫生
--
第三十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
----
第三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四节 幼儿教育
--
第三十四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第二节 电影电视
----
第三节 广播
----
第四节 民歌民谣
----
第五节 剪纸
----
第六节 新闻报道
----
第七节 书画篆刻
----
第八节 文学创作
--
第三十五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 古迹
--
第三十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游艺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三十七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建国前医药卫生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七编 人物
--
第三十八章 革命烈士传
----
邵学泽
----
张景林
----
李福生
----
王守山
----
程在亭
----
郑洪良
----
王慎昌
----
岳现华
--
第三十九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四十章 劳动模范、先进单位、先进人物
--
第四十一章 县团级干部名录
第八编 社会
--
第四十二章 风俗人情
----
第一节 时令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放足
----
第五节 剪发
--
第四十三章 宗教信仰
--
第四十四章 谚语方言歇后语
----
第一节 谚语
----
第二节 方言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十五章 重大事故
--
第四十六章 乡规民约
----
第一节 旧时代的宗法族约
----
第二节 新时代的乡规民约
--
第四十七章 归侨华侨港澳同胞及赴台人员
--
第四十八章 民间故事传说
《古路口乡志》编写资料来源
《古路口乡志》编纂领导小组
《古路口乡志》编纂办公室成员名单
《古路口乡志》审定单位
《古路口乡志》顾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