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围乡志

枫围乡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枫围乡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杂记。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枫围乡志
版权页
图片
-- 题词1
-- 程志强题词
-- 中共“十四大”代表沈晓宏(左2)敬请江泽民总书记签名
--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上海市市长黄菊来菖梧村视察抗击龙卷风工作
--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民革主席朱学范(左3)来家乡枫泾镇视察,枫围乡党委书记周四木、枫泾镇党委书记沈森林等领导前往迎接
-- 1991年7月,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左2)亲临枫围乡视察抗洪救灾工作,与县、乡领导共同研究救灾方案
--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倪鸿福、市农委主任张燕、市委副秘书长马松山等市领导来枫围乡视察工作
-- 中共金山县委副书记、金山县县长程志强(前排中)与枫围乡党政领导合影留念前排左起为沈斌、周四木、程志强、陈方林、陈锦希,后面左起为周龙德、沈海根、张其根、朱泉生、张甫根、沈德林、林静源
-- 枫围乡党政机关办公大楼
-- 枫围乡工业区远眺
-- 枫围乡派出所在一九九一年抗洪抢险救灾斗争中获公安部嘉奖。
-- 枫围乡志办公室人员合影。前排左起为张京林、朱明元、陆大奎、后排左起为张伟峰、顾祥林、叶昭龙。
-- 枫围乡境内最大的一座农用桥——新园大桥
-- 320国道——亭枫公路。
-- 枫围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建造的商品房
-- 今朝喜居新洋房。
-- 昔日农户住草棚。
-- 枫围良种场大麦高产示范田
-- 新园村圩区内外
-- 上海市农业现代化试点村新春村实行麦收机械化
-- 步杨村种粮大户俞永芳夫妇在防治大麦粘虫
-- 乡良种场桃园
-- 油菜丰收景象
-- 乡机械化养鸡场。
-- 全国四大名猪太湖猪品系中的优良品种——枫泾母猪。
-- 乡副业公司苗猪交易市场。
-- 枫围乡奶牛场成乳牛棚舍。
-- 自动印绸车间
-- 中外合资企业、上海华申丝绸有限公司印绸厂厂貌。
-- 上海枫泾酒厂一分厂。
-- 联营企业金山麦芽厂浸麦车间
-- 黄酒化验室。
-- 联营企业、上海第七印绸厂金山分厂生产车间。
-- 丝绸产品
-- 枫围机械制造厂产品。
-- 枫围电讯器材厂装配车间。
-- 枫围乡骨干企业无纺布厂产品。
-- 上海金湘铆具有限公司产品。
-- 上海枫泾酒厂一分厂黄酒系列产品
-- 中外合资金煌鞋业有限公司射出流水线车间。
-- 枫泾供销合作社生产的地方特产。
-- 上海金煌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运动鞋、旅游鞋
-- 枫围乡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上海佳田制造公司产品。
-- 华东地区最大的集购物、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上海枫泾商城
-- 枫泾供销社兴建的购物中心——枫泾商厦
-- 上海枫泾商城购物厅一角
-- 枫泾乡办商业枫溪酒家
-- 上海市郊第一家粮油贸易市场——枫泾粮油贸易市场
-- 繁荣的枫泾农贸市场
-- 新落成的枫围中心中学。
-- 枫围中心小学。
-- 擅长中医外科治疗的枫围乡卫生院
-- 小学生们在做广播体操
-- 乡敬老院老人乐淘淘
-- 农民画《春意》曹秀文 作
-- 农民画《草囤里的猫》 朱素珍 作
-- 农民画《喜庆丰收》曹金英 作
-- 农民画《扫雪》陈伟雄 作
-- 钢笔书法 张京欣 作
-- 硬笔书法 张京林 作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陆龙飞烈士墓
-- 清末纂写的续修枫泾小志
-- 植于新义村境内的古银杏(树龄已达800多年)
-- 枫黑围乡行政区划图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 理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沿革
---- 第三节区划
---- 第四节行政村
---- 第五节集镇
-- 第二章自然地理
---- 第一节地形
---- 第二节土壤
---- 第三节河道潮汐
---- 第四节气候
---- 第五节物产
---- 第六节自然灾害
-- 第三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化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计划生育
第二编政治
-- 第一章政权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政党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三青团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农会贫协
---- 第四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第五节工会
-- 第四章军事武装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兵役制度
---- 第四节人民防空
---- 第五节兵事
-- 第五章民政司法
---- 第一节民政
---- 第二节司法
-- 第六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治安保卫
---- 第三节消防
第三编经济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河道治理
---- 第二节低洼田治理
---- 第三节农田灌溉
---- 第四节田间水利工程
---- 第五节防汛抗旱
---- 第六节水政管理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变革
---- 第二节耕地劳力
---- 第三节种子 肥料 农机具
---- 第四节耕作制度
---- 第五节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七节主要农作物产量
---- 第八节经营管理
---- 第九节管理机构
-- 第三章副业
---- 第一节畜牧业
---- 第二节水产业
---- 第三节种植业
---- 第四节编织业
---- 第五节豆类加工业
---- 第六节组织机构
---- 第七节重点场选介
-- 第四章工业
---- 第一节私营个体工业
---- 第二节乡(公社)办工业
---- 第三节村办工业
---- 第四节中外合资企业
---- 第五节粮、商、校办工业
---- 第六节产品选介
---- 第七节电力
---- 第八节工业管理
-- 第五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陆路运输
---- 第二节水路运输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车站码头
---- 第五节渡口道口
---- 第六节民间交通工具
---- 第七节装卸搬运
---- 第八节交通运输管理
-- 第六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邮政业务
---- 第三节电信业务
-- 第七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乡办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四节粮油购销
---- 第五节农副产品购销
---- 第六节生产资料供应
---- 第七节生活资料销售
---- 第八节土特产品选介
---- 第九节 畜牧交易市场
-- 第八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道路建设
---- 第二节桥梁建设
---- 第三节房屋建设
---- 第四节自来水建设
---- 第五节沼气建设
---- 第六节环境保护
---- 第七节建筑队伍
-- 第九章财政金融
---- 第一节乡(公社)财政管理
---- 第二节金融机构
---- 第三节存、贷款及结算
---- 第四节代理业务
-- 第十章税务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税务
---- 第二节工商行政管理
第四编文化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成人教育
---- 第五节师资
---- 第六节经费设备
---- 第七节领导机构
-- 第二章卫生
---- 第一节防病卫生
---- 第二节预防接种
---- 第三节妇婴保健
---- 第四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五节保健制度
---- 第六节医技队伍
---- 第七节诊所医院卫生室
---- 第八节医务群众团体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四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农民画
---- 第二节民间艺术
---- 第三节民间文学
---- 第四节文学创作
---- 第五节文化设施
---- 第六节群众文艺
-- 第五章有线广播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线路设备
---- 第三节广播节目
---- 第四节广播队伍
-- 第六章文物
---- 第一节革命烈士墓
---- 第二节古树古庙古桥
第五编社会
-- 第一章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略
------ 郁衮
------ 郁应元
------ 俞尔昌
------ 张定楷
------ 张朝勋
------ 姚灿
------ 钱式金
------ 陆龙飞
------ 王子琴
------ 袁世钊
------ 唐在明
------ 吴汉文
------ 朱明怀
------ 李文来
------ 陈士康
------ 徐锦昌
------ 张浩如
---- 第二节人物表
-- 第二章风俗
---- 第一节家庭
---- 第二节岁时
---- 第三节礼仪
---- 第四节旧俗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耶稣教
---- 第五节庵、庙简况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常用词语
---- 第三节谚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消费
第六编杂记
-- 第一章日军侵华罪行录
---- 第一节枪杀平民
---- 第二节强奸妇女
---- 第三节强拉民伕
---- 第四节强劫民财
---- 第五节放火烧屋
-- 第二章各类事故
---- 第一节触电
---- 第二节沉船
---- 第三节溺死
---- 第四节火灾
---- 第五节车祸
---- 第六节其他
-- 第三章奇闻逸事
---- 第一节奇闻
---- 第二节逸事
-- 第四章拾遗
---- 第一节钱家草事件
---- 第二节菖梧乡闹粮风波
编后记
《枫围乡志》审定人员名单
《枫围乡志》审定单位
《枫围乡志》编纂领导小组名单
《枫围乡志》编纂人员名单
《枫围乡志》资料征集人员名单